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其次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对应学生用书P1)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以物质和能量交换为基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表现: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更着,一个要素的变更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更。二、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1.成因2.特点:具有确定宽度、呈带状分布。3.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三、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1.地带性分异规律地带性形成基础影响因素典型地区图示分布特点纬度地带性热量太阳辐射低纬和高纬地区及中纬度确定范围内大致沿纬线方向(东西)延长,沿纬度变更的方向(南北)更替经度地带性水分海陆分布中纬度地区大致平行于海岸方向延长,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垂直地带性水热状况海拔海拔较高的低纬山地沿等高线方向(水平)延长,沿海拔变更方向(垂直)更替2.非地带性现象非地带性现象主要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eq\a\vs4\al([名师注解])【注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要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可用两个词来理解记忆,即“关联性”和“制约性”。关联性就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亲密联系和统一的演化过程;制约性就是指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注2】(1)相同的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尽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2)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3)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注3】纬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推断,关键看热量差异,即温度带的差异;经度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的推断,关键看水分差异,即森林、草地、荒漠的变更。【联】(1)陆地的大小、陆地的纬度分布等对自然带水平分布的影响非常明显,往往约束自然带的延长,甚至使某些自然带在某一大陆缺失。(2)地势的凹凸、山脉的走向等都会对自然带的水平分布产生确定的影响,变更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考点一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对应学生用书P2)(一)整体性原理1.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变更。3.某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更必定通过四大循环引起其他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更。(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要素分析法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样的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一般由地貌和气候(特殊是气候)确定并体现,如我国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和青藏地区高寒的特征。第一步,依据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确定气候类型和特征。其次步,概括出地理环境的总体特征。第三步,与环境总体特征相联系,逐一分析其他要素的特征。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环境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关系图。2.地理环境某一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况的变更,即“牵一发而动全身”首先明确发生变更的要素(所牵的“一发”),然后逐一分析该要素变更引起的其他要素发生的变更,最终导致“全身”发生怎样的变更。以滥伐森林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例:3.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变更会影响到其他区域首先明确这一区域发生的变更体现在哪些要素上,然后分析这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存在哪些要素上的联系,最终分析出其他区域发生的详细变更。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的影响为例:[典题精研][典例](2024·莆田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材料二博格达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非常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1)依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缘由。(2)达坂城至吐鲁番旁边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缘由。(3)从整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旁边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材料“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可知,博格达峰人类活动少,生物爱护较好;由材料“博格达峰垂直分异景观非常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高山草甸草原—森林带—山地草原—荒漠带”可知,该山垂直差异显著,野生物种资源丰富;博格达峰海拔高,山地降水较多,有冰雪带,夏秋季节冰雪融水多,水源丰富。第(2)题,风力大小与地形、当地气候、植被有关;达坂城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当地距冬季风源地近,植被稀有;结合图中地形,铁路在此经过两山之间的山口,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达坂城到吐鲁番海拔不断降低,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更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定导致剧烈大风。第(3)题,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即可。[答案](1)①山地垂直差异显著;②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③人类活动少,生物爱护较好。(2)①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②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③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④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更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定导致剧烈大风。(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方法规律]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类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分析角度答题思路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说明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很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关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动,完整呈现因果关系分析区域环境的变更过程及特点区域内某要素的变更会导致区域其他要素乃至整个区域环境的整体变更分析区域间的环境联系主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角度分析不同区域间存在的因果联系,组织成逻辑思路清楚的因果链条,规范学科语言的运用。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有效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加剧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集训冲关]1.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图中②③④反映了南美洲45°S旁边大陆西岸,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解析:解题时要依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原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联系进行描述。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渐渐演化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削减,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削减,土壤肥力下降;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风蚀地貌广布。2.(2024·全国卷Ⅰ·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觉,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1)说明堪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2)分析堪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缘由。解析:第(1)题,视察堪察加半岛的地形特点,大致呈南北向的山脉贯穿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南北向的山脉阻挡来自海洋的夏季风,使半岛东侧多雨,西侧少雨。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第(2)题,纬度高、气温低,植物生产量少,相应地,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都较少;山地多,地形困难,相宜野生动物生存的空间小;纬度高,且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寒冷漫长,也不利于野生动物越冬。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2)纬度高,植物生长缓慢,食物供应量少;环境空间差别大,相宜生存的空间小;冬季寒冷漫长,生存条件恶劣。考点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对应学生用书P2)(一)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影响因素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水分(海陆位置)成因总结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水分条件沿经度变更的方向变更,即以水分为基础分布特征延长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更替方向纬度变更方向(南北方向)经度变更方向(东西方向)续表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典型景观变更例证(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推断方法主要是看自然带的延长方向和更替方向。一般来说,东西方向延长、南北方向更替的是纬度地带性,这种分异最明显的大洲是非洲;南北方向延长、东西方向更替的是经度地带性,如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自然带的变更;从山麓到山顶沿山地水平方向延长、垂直方向更替的是垂直地带性,如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的变更。1.纬度地带性的分析思路2.经度地带性的分析思路[典题精研][典例](2024·全国卷Ⅰ·节选)如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24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2)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2)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 B.降水C.光照 D.土壤[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景观照片拍摄于春季,图中树木已发新叶,可知冬季叶落,当地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第(2)题,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热水土。植物是气候的反映,不同植物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在景观植物栽种时,主要依据各地区的年有效积温来选择景观植物的品种。由于年有效积温具有确定的区域范围,因此不同景观植物栽种范围的大小不同,即影响城市景观植物栽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答案](1)B(2)Aeq\a\vs4\al([考题变式])1.(变设问)当地所处的气候类型属于()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解析:选B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我国东部地区”“新叶呼之欲出”即可推断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在秦岭—淮河以北,再结合“3月25日”即可推断该地区为华北平原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2.(变题型)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植物景观多以常绿灌木为主,其主要缘由是常绿灌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作用更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森林的生态效应。常绿灌木四季常青,故其生态效应比落叶灌木更大。答案: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调整气候(任答四点即可)[集训冲关]读志向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局部),完成1~3题。1.E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地区延长的可能缘由是()A.地形 B.气候C.洋流 D.土壤2.E、J两自然带所在区域降水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地面状况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3.读图可知()A.同一气候类型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自然带B.气候类型不同,则自然带类型确定不同C.纬度越高,经度地带性现象越明显D.垂直地带性现象在中纬度地区表现不明显解析:1.C2.C3.A第1题,图中E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可能受沿岸暖流的影响,该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地区延长。第2题,E自然带所在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受盛行西风影响,J自然带所在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第3题,同一气候类型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自然带,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既有温带草原带又有温带荒漠带,A正确;不同气候类型可以形成相同类型的自然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既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也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B错;经度地带性现象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C错;垂直地带性现象在中纬度高山地区分布也很普遍。(2024·湖北部分重点中学检测)进入秋季,随着气温下降,北京和南京等地银杏树叶由绿转黄。结合下图,完成4~5题。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B.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水分C.秋季南京的银杏树叶先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D.城市道路两侧银杏树的主要功能是保持水土5.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反映了()A.经度地带性 B.非地带性现象C.纬度地带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解析:4.A5.C第4题,秋季银杏树叶由绿转黄,之后渐渐落叶,可知银杏树为落叶阔叶树种,A对;由材料可知,随着气温下降,银杏树叶由绿转黄,说明影响银杏树叶转黄的主要因素是气温,B错;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银杏树叶晚于北京的银杏树叶转黄,C错;城市道路两侧树木的主要作用是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降低噪声等,D错。第5题,北京和南京银杏树叶转黄的时间不同主要受纬度影响,南京纬度较低,气温高于北京,因此银杏树叶晚于北京银杏树叶转黄,这反映了纬度地带性,C正确。考点三垂直地带性(对应学生用书P2)[基点理清]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困难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困难,纬度越高越简洁。(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困难(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洁,甚至没有。(3)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困难,相对高度小则简洁。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2)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低,背风坡高。3.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1)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2)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3)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方法学通]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假如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2.通过带谱的数量推断纬度的凹凸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困难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困难。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推断纬度凹凸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4.利用自然带推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推断阳坡和阴坡,进而推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5.依据雪线的凹凸推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为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溶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溶化快,因此雪线高)6.可依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推断山坡坡向(1)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2)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集训过关](2024·全国卷Ⅰ)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养分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上升和流水侵蚀会削减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更。据此完成1~2题。1.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m处()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解析:1.A2.C第1题,气温上升会削减土壤中磷累积量,常绿阔叶林带和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且处于山地东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加剧,森林植被也大量汲取土壤中的磷元素,故这两个森林带不行能是土壤中磷高累积区;高山冰雪带海拔高,土层浅薄,且气温低,冻土使水分难以下渗,故土壤中磷累积少;高山草甸带位于高山冰雪带以下,高山冰雪融水使得该带土壤中水分含量丰富,且气温较低,蒸发弱,故为磷高累积区。第2题,该山坡2000~3000m处低于高山草甸带的海拔,故气温较高;2000~3000m处分布着森林带,生物生产量高于高山草甸带;依据“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流水侵蚀会削减土壤中磷累积量”,2000~3000m处磷累积量远少于磷高累积区,由此推想该地土壤含水量低,地表径流量大。如图为我国某山体不同坡向垂直带谱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山体可能位于()A.横断山脉 B.天山山脉C.喜马拉雅山脉 D.南岭4.该山体垂直带谱()A.东坡、南坡带谱比北坡、西坡困难,主要是因为山麓气候差异B.西坡草甸带比东坡的海拔高,主要是因为西坡比东坡更潮湿C.北坡冰川带下限比南坡低,主要是因为山顶地形起伏比较小D.东坡冰川带下限比西坡低,主要是因为地处夏季风迎风坡解析:3.A4.D第3题,由山地山麓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可知,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故B项错误;西坡山麓海拔达3000m,应当是海拔较高的山脉,故D项错误;北坡山麓有针阔叶混交林分布,而喜马拉雅山脉没有此自然带分布,故A项正确,C项错误。第4题,东坡、南坡带谱比北坡、西坡困难的缘由主要是由于山体相对高度大,故A项错误;西坡草甸带比东坡的海拔高,主要缘由是西坡比东坡更干燥,故B项错误;北坡冰川带下限比南坡低,主要是因为北坡为阴坡,蒸发较小,故C项错误;东坡冰川带下限比西坡低,主要是因为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故D项正确。(2024·南昌调研)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如图是将广东省甲山(24.5°N,113.1°E)、乙山(24.6°N,112.9°E)、丙山(24.9°N,113.2°E)林线高度与坡向分级图叠加,得到的林线高度随坡向的变更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由图可以推想出()A.甲山南坡林线高于乙山B.丙山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C.纬度高的阳坡林线较高D.经度数值小的阴坡林线最高6.乙山处在南岭山脉的南麓,冬季其阴坡为迎风坡而阳坡为背风坡。与甲山和丙山相比,乙山阳坡林线分布较高的缘由可能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风力弱、局地多雾C.暖湿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D.光照强对植被生长不利解析:5.B6.B第5题,甲、乙、丙三座山都位于北回来线以北,南坡都为阳坡,北坡都为阴坡。据图可知丙山阴坡(北坡)林线高于广东省平均林线,B对;甲山阳坡(南坡)林线低于乙山阳坡(南坡)林线,A错;纬度最高的山是丙山,其阳坡林线较低,C错;经度数值最小的是乙山,其阴坡林线较丙山低,D错。第6题,乙山纬度在甲、乙、丙三座山中并不是最低的,气温并不比其他山地高;乙山阳坡为背风坡,风力较弱,局地多雾,蒸发小,土壤湿度大,相宜森林生长;西北季风带来的气流寒冷干燥,不会带来丰富降水;光照强对喜光植被的生长是有利的。综上,B正确。考点四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对应学生用书P2)eq\a\vs4\al((一)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自然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河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非地带性分布。非地带性现象及成因分析分类总结如下: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志向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地形东非高原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对流运动微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雨林带受暖流影响,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形成热带雨林带。在加勒比海沿岸地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也分布有热带雨林带落基山脉、安第斯山脉、青藏高原地区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样高山植被区海拔高,温度低,降水发生垂直及水平方向的递变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位于安第斯山脉中纬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东西延长、南北更替,呈带状南北延长、南北更替,呈长条状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带呈狭长的带状,仅沿海岸线从低纬向高纬南北延长续表因素分布地区自然带和地表景观成因地带性分布(志向状态)非地带性分布(现实状况)洋流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热带荒漠带热带荒漠带南北延长,直逼海岸西部沿海强大的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向北延长受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低纬延长、西岸向高纬延长大陆东岸受沿岸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地区东西两岸自然带纬度分布相当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长、西岸向较低纬度延长大陆东岸受沿岸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水分昆仑山麓温带荒漠带绿洲有丰富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尼罗河谷地热带荒漠带绿洲尼罗河水的浇灌海陆分布南半球中高纬地区苔原带和针叶林带无陆地的缺失北极地区冰原带无为海洋,无陆地地理位置澳大利亚东南部常绿阔叶林带常绿硬叶林带地处西风带的迎风坡,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降水多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阻挡,处于东南季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eq\a\vs4\al((二)非地带性的推断思路和成因分析)1.推断思路推断自然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非地带性,应依据该自然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推断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带相比较,假如一样,就是地带性,假如不一样,就是非地带性。2.成因分析“缺失”由于海陆分布差异,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例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变更”受地形、洋流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变更。例如,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热带雨林带“约束”自然带的延长受地形的局限和约束[集训过关](2024·济南模拟)林线、雪线的高度分布对人类活动具有很大影响,日益被地理学探讨所重视。山体效应是指由隆起山体造成的垂直自然带界线(如林线、雪线等),在内陆的巨型山体或者山系中心与外围地区分布高度存在差异的现象。地理探讨团队调研某山脉时,绘制的该山脉沿39°N山体内外10℃等温线分布高度示意图(图a)及沿39°N的地形剖面图(图b)。据此完成1~3题。1.比较图b中甲、乙两处的气温()A.T甲>T乙 B.T甲<T乙C.T甲=T乙 D.无法推断2.图b中造成甲、乙两处气温差异的主要缘由是()A.甲处大气减弱作用较强 B.甲处汲取地面辐射热量多C.乙处大气保温作用较弱 D.乙处气温垂直递减率较高3.下列有关探讨团队考察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由西向东林线高度呈先升后降趋势B.由西向东雪线高度呈先降后升趋势C.随海拔上升两侧山坡降水持续削减D.山坡地带生物多样性大于山麓地带解析:1.A2.B3.A第1题,读图a可知,10℃等温线在山体内部分布海拔较两侧高。依据图b,甲、乙两处海拔相同,所处位置不同,结合图a可知,甲处位于山体内部气温较高,乙处位于山体两侧气温较低。第2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甲处气温高于乙处,甲、乙两处海拔相同,但甲处距离山体近地面较近,而对流层大气的干脆热源为地面,所以甲处汲取地面辐射热量多。第3题,读图可知,自西向东由于气温整体变更为先上升后降低,所以林线高度变更为先上升后降低,A对。雪线受降水的影响,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低,而东侧同海拔地区的气温较低,雪线较低,B错。一般来说,大型山体地区,随着海拔的上升,降水先增加后削减,C错。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较多,本题只涉及气温,故不能判定山坡和山麓地带生物多样性的多少,D错。4.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视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更现象。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解析:由图可知: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降水变更,形成垂直地带性现象。答案:①地:地处低纬,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上升,气温降低,降水变更,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更现象。[课时跟踪检测](对应检测卷P281)一、选择题(2024·广东七校联考)下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自然要素的相互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开放性C.整体性 D.差异性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发生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的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有B.河网密布,河流径流量大C.土壤多呈碱性,有机质含量少D.流水作用弱,风力作用显著解析:1.C2.B第1题,图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选C。第2题,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潮湿,降水充足,土壤多呈酸性,地面河湖纵横,河流径流量大,流水作用强,故B项正确。干旱指数是反映气候干旱程度的指标,通常为年蒸发量与年降水量的比值,确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植被覆盖程度。如图为黄土高原多年平均干旱指数。据此完成3~4题。3.从图中干旱指数看,图示地区植被覆盖率最高的是()A.西部 B.东部C.南部 D.北部4.图示地区植被自东南向西北可能依次为()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森林—草原—荒漠草原C.草原—荒漠草原—森林—森林草原D.荒漠草原—草原—森林草原—森林解析:3.C4.A第3题,图示南部地区干旱指数最小,说明水分条件最好,植被覆盖率最高。第4题,图示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干旱指数越来越大,即水分条件越来越差,植被呈现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变更。“无尽夏”是绣球花的一个变种,因花期长而得名,花友发觉,碱性土壤以粉红花为主,酸性土壤以蓝色花为主,中性土壤同一植株里既有粉红花又有蓝色花。完成5~6题。5.“无尽夏”花色随土壤酸碱性的变更而变更,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区域性 B.整体性C.差异性 D.变更性6.我国南方和北方“无尽夏”的花色()A.南方和北方均以粉红花为主B.南方以蓝色花为主,北方以粉红花为主C.南方和北方均以蓝色花为主D.南方以粉红花为主,北方以蓝色花为主解析:5.B6.B第5题,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更,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更,这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之一。由材料可知,土壤性质的变更导致植被特点的变更,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答案选B项。第6题,“无尽夏”的花色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关,我国北方地区的土壤以黄土为主,土壤偏碱性,应当以粉红花为主;南方土壤以红壤为主,土壤偏酸性,花开以蓝色花为主。故答案选B项。如图示意某山地1月等温线呈同心圆分布,且等温线间距相等。读图完成7~8题。7.若该山地位于北半球大陆内部,则图中四地海拔最高的是()A.甲 B.乙C.丙 D.丁8.若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下列推想最可信的是()A.丙坡雪线低于甲坡 B.乙坡度大于丁坡C.该山地有终年积雪 D.该山地位于低纬度解析:7.D8.C第7题,1月份北半球大陆内部的山地,北坡为阴坡,同海拔位置相比,气温较低,南坡为阳坡,气温较高。图中四地均位于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但丁地位于南坡,说明丁地海拔最高,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第8题,由题干“山地位于南半球”可知,丙坡属于西坡,甲坡属于东坡,东西坡气温相同,雪线主要受盛行风向影响,但无法确定风向,不能确定丙坡与甲坡哪坡属于迎风坡,坡度也无法确定,故A、B项错误;1月份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山地气温低于0℃,说明该地海拔较高,有终年积雪,故C项正确;该山地1月份等温线最高温度为0℃,说明该地位于较高纬度,故D项错误。(2024·潍坊质检)等物候线是指同一日期出现同一物候(如桃花始开)的地点连成的线。到了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绿色褪去,而呈黄色。下图示意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分布。据此完成9~11题。9.福州城区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推迟5天左右,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纬度C.地形 D.人类活动10.广西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等物候线向南弯曲的缘由是()A.地处内陆 B.纬度低C.地势高 D.降水多11.11月28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是()A.武汉 B.南宁C.海口 D.台北解析:9.D10.C11.A第9题,城市人口密集,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造成城市气温明显高于郊区,因而福州城区降温速度慢,银杏叶全部变色比郊区晚。福州城区与郊区海陆位置、纬度和地形等相差较小。第10题,广西北部地形以丘陵、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温较低,银杏叶全部变色日期相应提前。广西南部面临南海,海陆位置与广东相差不大;广西与广东纬度相当,两地降水都较丰富。第11题,秋季树叶中的叶绿素因为降温而分解,使树叶呈黄色。选项所列4个城市中,武汉的纬度最高,降温最早且气温最低,位于图中日期等物候线以北,因而是11月28日银杏叶已全部变色的城市。二、非选择题12.阅读图文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30302:2022/Amd 1:2025 EN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 Management systems for records - Guidelines for implementation - Amendment 1: Non conformities,corrective actio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34:2024 EN-FR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34: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motor-compressors
- 大一创新管理学
- 2025年元旦节才艺展示活动方案
- 护理查房: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讨论与护理措施
- 2025城市更新行业前景
- 2025年财务个人工作方案及支配
- 2025年老师培训方案总结演讲稿
- 2025年中秋节策划方案演讲稿
- 品质管理与现场改善
- 2024年甘肃省烟草专卖局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龙江森工集团权属林业局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生猪购买合同范文
-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完整版
- (二模)温州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听力原文
- DeepSeek+AI组合精准赋能教师教学能力进阶实战 课件 (图片版)
-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培训
- 6.1.2化学反应与电能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5年纤维检验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流程
- 外来植物入侵工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