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菩萨蛮》教案_第1页
韦庄《菩萨蛮》教案_第2页
韦庄《菩萨蛮》教案_第3页
韦庄《菩萨蛮》教案_第4页
韦庄《菩萨蛮》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韦庄《菩萨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背诵并准确默写《菩萨蛮》五首词。深入理解韦庄词的风格特点,包括语言特色、意象运用等。精准把握词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体会其复杂情感交织下的思乡之情、对江南的喜爱等。提升学生对古代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其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培养语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词的意象、意境,体会情感,提高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借助比较阅读,将韦庄的《菩萨蛮》与其他词人的作品进行对比,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不同风格词的理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在动荡社会中的复杂情感,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知和感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词中重点字词、句子的含义,如"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等经典语句。把握词中描绘的江南美景以及作者借此抒发的情感。体会韦庄词独特的艺术风格,学习其写作手法。2.教学难点深入挖掘词中蕴含的作者复杂情感,尤其是思乡之情与对江南留恋之情的矛盾纠结。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的角度深入理解诗词,培养其较高的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节奏,初步体会情感。2.讲授法:讲解诗词的背景知识、字词含义、重点句子等,帮助学生理解。3.讨论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情感等,激发学生思维。4.比较阅读法:将韦庄《菩萨蛮》与其他词人作品对比,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其风格特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同学们,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长河中,诗词犹如璀璨的明珠。不同的词人有着不同的风格,他们用诗词抒发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今天我们要走进韦庄这位晚唐五代时期的重要词人,一同欣赏他的经典之作《菩萨蛮》。在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韦庄的生平经历。韦庄生活在唐朝末年,那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期。他一生辗转流离,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命运坎坷。这种动荡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他的《菩萨蛮》究竟蕴含着怎样独特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分钟)1.作者介绍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是晚唐五代时期重要的诗人、词人。他的诗歌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词风清丽自然,情感真挚深沉。韦庄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一生经历丰富,这些都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他的代表作除了我们即将学习的《菩萨蛮》五首外,还有《秦妇吟》等。2.背景介绍韦庄一生辗转多地,历经战乱。他在唐朝灭亡后,流寓江南。这组《菩萨蛮》就是他在江南时期所作。当时,他远离家乡,面对江南的美景,心中却涌起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但江南的繁华与安定又让他流连忘返,这种矛盾的情感在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初读诗词,整体感知(10分钟)1.教师范读请同学们先认真听老师朗读《菩萨蛮》,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2.学生跟读同学们跟着老师的节奏,小声跟读,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3.学生自由朗读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初步感受这首词的韵味。4.指名朗读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朗读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感受他朗读的节奏和情感。(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进行点评指导,纠正读音和节奏方面的问题)

(四)诗词讲解(20分钟)1.讲解"其一"词句释义"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逐句分析"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红楼"点明了离别之地的华丽,"别夜"突出了离别的夜晚。在这样美好的夜晚,本该是温馨甜蜜的,却要面临离别,所以"堪惆怅",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惆怅之情。"香灯半卷流苏帐"描绘出一种迷离、孤寂的氛围,香灯半卷,流苏帐低垂,暗示着主人公心情的低落。"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清晨残月出门,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美人和泪辞",美人含泪送别,通过美人的神态动作,侧面烘托出作者与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离别的痛苦。"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描写了美人弹奏琵琶的情景,琵琶装饰着金翠羽,弦上发出黄莺般悦耳的声音。这两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展现出音乐的美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人的才艺和美好。"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美人劝作者早日归家,因为绿窗下的她如同鲜花般美丽而脆弱。这里通过美人的劝言,表达出对作者的牵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担忧,害怕自己的容颜会随着时间消逝,就像花会凋零一样。情感分析这首词开篇就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惆怅氛围,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致描写,如红楼、香灯、残月等意象,以及美人和泪辞的情节,表达了作者与美人分别时的痛苦不舍之情。而美人弹奏琵琶、劝作者归家的情节,则又增添了一份温情和牵挂。整首词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悲伤,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容颜易逝的感慨。2.讲解"其二"词句释义"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逐句分析"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开头两句,通过他人之口说出江南的美好,吸引读者的兴趣。"游人只合江南老",似乎是一种无奈的感叹,暗示着作者身处江南,却并非心甘情愿,内心有着对故乡的思念。"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这两句是千古名句,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绿,比天空还要湛蓝,在这样的江面上,乘坐着画船,听着雨声入眠,是多么惬意的生活。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图,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喜爱和陶醉。"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描写了江南酒家卖酒的女子美丽动人,她站在酒垆边,面容如月般姣好,手腕洁白如雪。这两句通过对江南女子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江南的繁华与美好。"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最后两句,情感陡然一转。作者说自己还没有老去,所以不要回到故乡,因为回到故乡一定会让人肝肠寸断。这看似矛盾的话语,实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只是因为江南的美好让他暂时忘却了这份思念,但又深知故乡才是自己的根,所以陷入了一种矛盾纠结的情感之中。情感分析这首词先通过他人之口赞美江南,然后详细描绘江南的美景和人物,展现出江南的繁华富庶和生活的惬意。作者在对江南的喜爱和陶醉中,暂时忘却了故乡的思念。然而,"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两句却又直白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作者复杂心境的体现。3.讲解"其三"词句释义"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逐句分析"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开篇点明现在回忆起在江南的快乐时光,那时自己年少轻狂,穿着轻薄的春衫。通过"年少春衫薄"这一细节,展现出作者年轻时的潇洒模样。"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描绘了作者在江南时的风流倜傥,骑着马倚靠在斜桥上,满楼的女子都向他招手。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江南繁华热闹的生活场景,以及作者当时的受欢迎程度。"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描写了居住环境的华丽,翠屏、金屈曲等装饰尽显奢华。作者沉醉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女子们共度良宵,进一步体现了江南生活的奢靡。"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最后两句,作者表示这次看到江南的花枝,即使已经白头也发誓不再回到故乡。这里的"白头誓不归"与前文的情感相呼应,再次强调了作者对江南生活的留恋,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故乡的决绝之情,实则是为了掩饰内心深处的思乡之苦。情感分析这首词回忆了作者在江南的快乐时光,通过对年少时风流生活的描写,展现出江南的繁华与魅力。作者对江南生活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白头誓不归"这句看似决绝的话语,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思乡之情,他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痛苦。4.讲解"其四"词句释义"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逐句分析"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开篇就劝人今夜要尽情沉醉,不要谈论明天的事情。这反映出作者在江南的生活中,试图逃避现实,借酒消愁,不想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生活的压力。"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酒中蕴含着深厚的情谊。这里既体现了江南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好客,也表现出作者在异乡感受到的温暖。"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要忧愁春天的夜晚时光短暂,不要诉说金杯已满。这句诗通过对时间和酒杯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沉醉于当下的状态,不想让忧愁破坏了这美好的时光。"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遇到酒就尽情欢笑吧,人生又能有多少时光呢!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在乱世中及时行乐的心态。情感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江南借酒消愁、及时行乐的心态。他面对未来的迷茫和生活的压力,选择沉醉在当下的欢乐中,试图忘却烦恼。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和感慨,以及在异乡感受到的温暖与情谊。5.讲解"其五"词句释义"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逐句分析"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开篇点明洛阳城春光美好,但自己作为洛阳才子却在他乡老去。通过对比洛阳的春光和自己的处境,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苦。"柳暗魏王堤,此时心转迷":描写了魏王堤上柳树成荫的景象,在这样的美景面前,作者的心却更加迷茫。"心转迷"三个字,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美景的思念,又有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无奈。"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描绘了桃花盛开、春水碧绿,鸳鸯在水上嬉戏的美好画面。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作者满怀怨恨地面对夕阳余晖,思念着故乡的人却无人知晓。这句诗将作者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无奈。情感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洛阳的深深思念之情。作者通过对洛阳春光的描写,以及自己在他乡老去的感慨,抒发了漂泊之苦和思乡之愁。桃花春水、鸳鸯浴等美景与作者内心的孤独惆怅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这句,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孤独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这五首《菩萨蛮》在情感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韦庄词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情感?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从这五首词中可以看出韦庄怎样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2.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的情感和艺术特色。

(六)比较阅读(10分钟)1.对比阅读将韦庄的《菩萨蛮》与温庭筠的词进行比较阅读。温庭筠的词多写闺情,风格华丽细腻;而韦庄的词情感更加真挚深沉,多抒发个人身世之感和思乡之情。2.分析异同引导学生分析两者在词风、情感表达、意象运用等方面的异同。通过比较,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韦庄词的独特风格。

(七)课堂小结(5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韦庄的《菩萨蛮》五首词。通过对这五首词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韦庄词风的清丽自然、情感的真挚深沉。他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在异乡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江南的喜爱和留恋,又有深深的思乡之情。这些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红楼、香灯、春水、画船、美人等,为我们营造出了独特的意境。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够继续诵读这些诗词,深入体会其中的情感和韵味,提高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

(八)布置作业(5分钟)1.背诵并默写《菩萨蛮》五首词。2.选择一首你最喜欢的《菩萨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分析其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3.阅读韦庄的其他诗词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五、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韦庄的生平介绍、诗词原文及注释、相关图片等。2.音频资料,如诗词的朗诵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的韵律。

六、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