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习题解答(尹伯成主编《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习题一2.答:要看具体情况。例如,研究人们消费行为如何决定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对象;研究人们的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则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对象。D B B C B 9.答:经济理性主义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定:人们的经济行为或选择都是具有理性的,即人们总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作出能最好地达到预期目的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符合此原则,也有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在亚当斯密“经济人假定中自私或利己主义和完全理性是两个前提自私自利者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此原则下他很可能从不感情用事且处处斤斤计较当然现实生活中愚蠢的或守财奴式的自私自利者也可能是非理性的损人利己可能导致他人的抱负或法律的制裁而且这种报复或制裁所带来的不利可能大于损人所得到的利所以损人利己很可能是非理性的。上述答案是实证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10.经济学中的均衡“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最后倾向等于零的那种状态(美·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习题二2.⑴需求曲线向左移动;⑵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⑷需求曲线位置不变。3.以教材P47-49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在同一坐标图上,任意两条需求曲线(无论是否线性)相交的交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如果两条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的弹性相等)4.以教材P47-49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①a、b、c三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相等。②e点的需求价格弹(绝对值大于d点d点的需求价格弹(绝对值)大于a点。5.答:农产品应当提价,高档消费品应降价。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因而提高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高档消费品是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因而降低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6.解:已知100-√,0,。P=10-√Q 0-P)²=10000-当0时,Q=(100-60)²=16001=dQ/dP×P/Q=(-200+2×60)×60/1600=-3当0时,100-√900=702=dQ/dP×P/Q=(-200+2×70)×70/900=-14/3=-4.77.解:⑴E甲乙=
(10000-8000)/(10000+8000)(65-55)/(65+55)
=0.1=1.340.083⑵设甲公司每双皮鞋要降价到X元。E甲=
(10000-8000)/(10000+8000)=-2.0(-60)/(X+60)0.1=-2.0(-60)/(X+60) 0.1X+6.663=-0 18.解:已知X与Y的需求曲线均为线性,=40-0.5,=8,||||=1/。设X需求函数的常数项为a,斜率为b;Y需求函数的常数项为c,斜率为d。||=|d/d|×/=b×/X ||=|d/d|×/=d×/Y∵在X与Y需求曲线的交点上:=,=。∴||/||=b/d=0.5/d=1/2 d=0.5×2=1在X与Y需求曲线的交点上:Y==8 Y==40-0.5×8=36则:Y=c-dY 36=c-8 c=44∴Y商品的需求函数为:Y=44-Y9.解:已知-2,人数10000;S,人数1000。⑴X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1-2P)=120000-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20P=20000P⑵略⑶当S时,120000-20000P=20000P P=3∴均衡价格为3。将3代入0-20000P或S=20000,得∴均衡产量为60000。⑷收入变化后X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12+2-2P)=14000-当S时,140000-20000P=20000P P=3.5∴均衡价格为3.5。将P=3.5代入D0-20000P或S=20000,得∴均衡产量为70000。⑸技术变化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40+20P)=40000+20000P当S时,120000-20000P=40000+20000P P=2∴均衡价格为2。将2代入D=0-20000P或S=40000+20000,得∴均衡产量为80000。⑹征收销售税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20(-2)=-40000+20000P当S时,120000-=-40000+20000P P=4∴均衡价格由3上升到4。将4代入D=0-20000P或S=-40000+20000,得∴均衡产量由60000减少到40000。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2×40000=8000(美元)因为需求曲线的斜(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的斜率所以税收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平均负担(参见教材P44-45,即各负担40000美元。D D C B B
习题五7.答: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可变素投入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最终是递减的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递减则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可变要素投入量递增假定要素的价格不变可变要素投入量递增就表现为短期边际成本递增所以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正好相反(上下对称,为先下降后上升。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是上升然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开始就上升因为平均固定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开始就下降而短期平均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加上平均固定成本所以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仍有可能先下降后上升。8.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是因为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或边际报酬先递增后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是因为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表示最佳规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表示可变投入的最佳产出率二者相切的切点则表示厂商在最佳的规模下进行生产可变投入的产出率为最佳规模产量与可变投入量之比时为最佳产出率所以如果最佳规模是唯一的(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是唯一的,如U型长期成本曲线,这一切点就是唯一的。如果最佳规模不是唯一的(如锅底型长期成本曲线,则切点就不是唯一的(即每一最佳规模都有一个相应的切点。9.答因为+即A-V=A而FC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小,所以,C与C越来越接近。10.解:设P为该产品无盈亏的总产量,有:P 解:已知Q=10KL/(K+L),=1,=4,K=。⑴Q=10KL/(K+L)=40L/(4+L) (4+L)Q=40L L=4Q/(4-×L+×K=4Q/(40-Q)+160-=L×L/Q=4/(40-0-4Q+4Q/(40-Q)²=160/(40-Q)²⑵先证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必等于边际成本。当平均成本最小时,有即:-TC)/Q²=dTC/dQ/-=MC/-AC/Q=0 (≠0)∴M-0 当dAC/dQ=4/(4-²-16/Q²=0时:1/(4-Q)²=4/Q² 1/(40-Q)=2/Q Q=2(40-Q) Q=80/3将Q=80/3代入C和M:AC=4/(4-80/3)+16/80/3=0.3+0.6=0.9MC=160/(40-80/3)²=0.912.填表QCCCCCCC05050017050205020702021005050252550303120507016.723.340204135508512.521.333.81551505010010203015616050108.318.326.610716550157.116.423.5513.已知:²-,5,解:求MC=dTC/dQ的不定积分(任意常数在本题中为固定成本:∫²-8Q+100)dQ=³-³-将,5代入,解出:595=(5)³-4×(5)²+100×5+FC FC=70³-0(总成本函数)³-²-4Q+100+70/(平均成本函数)-³-0-70=³-(可变成本函数)=/=(³-²-(平均可变成本函数)14.已知:05B
05
=1, =9解:MA=∂/∂A-0.B05生产者均衡条件:M/M=/B9
B=∂/∂A0.5B
-0.505B
0505B
05=×A+习题六2.答如果M﹥M可使总利润增加;如果M﹤M,减少产量所减少的收益小于所减少的成本,即减少产量可使总利润增加。所以,当M≠MC时,利润不可能达到最大(或亏损不可能达到最小,只有当MR=M,利润才可能达到最大(或亏损才可能达到最小。数学证明见教材第二问参见第3题答案。3.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商品的价格随单个厂商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即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都是按相同的价格出售,因而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其。所以,利润最大化条件MC=MR可以表示为MC=。4.答:因为当商品的价格等于或低于平均可变成本C最低点(停止营业点)时,厂商将停止生产(即没有供给,因而厂商的供给曲线只是其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段边际成本曲线而不包括边际成本曲线向下倾斜的那一部分。所以,市场供给曲线也表现为一开始就上倾斜。.答:在短期,如果价格R低于C但高于C,厂商继续经营除可以补偿全部可变成本VC外,还可以补偿部分固定成本,而停止经营则将全部固定成本,所以,只要价格高于,厂商就会继续经营。当R等于或低于C时,厂商应当关门即停止营业。厂商在长期不能亏本经营。.答: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有=C,即厂商既无赢利(指纯利润也无亏损由于市场对该商品的需求具有完全价格弹性即只要价格有所提高需求量就为0因此只要成(不管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有所提高如果厂商按市场价格继续经营就必然会亏损如果提高价格经营则一件商品卖不出去还是亏损如果停止营业则在短期内仍然会亏损全部固定成本所以,厂商不会因为劳动的价格提高而获得纯利润。.答厂商的产量由MR=MC决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而2-1。所以,当价格P分别为13、14、15、16、17时,产量依次为3、4、5、6、7。.已知:³-2Q²+15Q+10 (FC=10)解:²-=(-FC)/Q=(0.1³-²-求C的最小值,令-2=0 Q=10²-2Q+15=0.1×10-2×10+15=5∵在C的最低点(停止营业点)∴当价格﹤5时厂商不会有供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有P=M,P=MR=M:²-4Q+15 10/3×(0.3Q²-4Q+15)=10/×P²-40/3·Q+50=10/3·P Q²-40/3·Q+400/9+50/9=10/3·P(-20/3)²=10/3·-50/9 -20/3= 10/3·-50/9Q= 30/9·-50/9+20/3=( 30·-50+20)/3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段边际成本曲线,所以:Qs=( 30·-50+20)/3 (≧5)s=0 (﹤5).已知:=³-,P=97,市场需求函数为P=960-⑴解:²-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不变:P=M,利润最大化条件为P=MR=M:²-0 ²-40Q+175=0(-35)(-5)=0 1=35, 2=5π=T--(³-60Q²+1500Q)-³²-dπ=--625d²π/dQ²=-∵当﹤20时,d²π/dQ²=-﹥0,π有极小值当﹥20时,d²π/dQ²=-﹤0,π有极大值∴1=35为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故取=(³-60Q²+1500Q)/Q=21875/35=625π=T--21875=12250⑵解: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有:C ³-=-²-²-Q ²-1=30, 2=0∵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虽然没有经利润,但有正常利润,即产量大于零有正常利润,产量等于零(不经营)则没有正常利润。∴取1=30,即²-60Q+1500=30²-60×30+1500=600⑶略⑷当价格P=600时,市场需求量为:600=9600-Q 厂商数=4500/30=150家]10.⑴①Dt=4-t,t=5t-1-5,0=5;∵|s|=﹤|Ed|=10 ∴收敛∵收敛 ∴Dt=t可用40-10E,=5E-5表示,得:E=3,E=Dt=t=10②Dt=3-t,t=5t-1-10,0=3;∵|Es|=5=|Ed|=5 ∴封闭③Dt=7-t,t=8t-1-2,0=6.5;∵|s|=﹥|d|=4 ∴发散⑵①Dt=4-t,t=5t-1-5,0=5;0=5→1=20→1=2→2=5→2=3.5→3=12.5→3=2.75→4=8.75→4=3.125②Dt=3-t,t=5t-1-10,0=3;0=3→1=5→1=5→2=15→2=3→3=5→3=5→4=15→4=3③Dt=7-t,t=8t-1-2,0=6.5;0=6.5→1=50→1=5→2=38→2=8→3=62→3=2→4=14→4=14习题七2.答:因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方倾斜的,增加产量必须降低价格,当需求价格弹性不足时增加产(降低价格总收益将减少即边际收益为负数。利润最大化条件是MR=M边际成本不可能为负数所以利润最大化点只可能在需求价格弹性充足之处。3.答: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为:=×Q 其中,M=d/d=+×d/dQ -=-∵dP/d﹤0 ∴-×|dP/d|设需求函数的一阶导数的绝对值|dQ/d|为h,则:-×1/h=Q/h所以如果垄断厂商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即其一阶导数为常数,那么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将随着产量Q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如果需求函数为非线性的其一阶导数的绝对值也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则边际收益与价格之间的差额就不一定随着产量Q的增大而增大。4.答:因为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价格升高需求量将下降。5.提示: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是:①垄;②销售或服务对象对其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6.解:已知0-Q,。此类题可用两种方法解:⑴0--² 0-=²+2Q M=2+2M=M: 10-=1 =10-Qπ=T--²-(Q²+2Q)=4⑵0--π=T--²-(Q²+2Q)=8-令总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0,即:dπ/dQ=-8=0 =1∵总利润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0,即:d²π/dQ²=-8﹤0∴1为最大利润产量0-Qπ=T--注:当总收益或总成本函数最高次方大于2时,最好用第二种方法,否则难以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解中哪一个是最大利润解,如练习六的第9题。]7.解:已知P=10-√,。0-√A)Q=(100+4√-MR=100+4√-M=8+10C 4√-0 4√-90A=(14-90)²/16=12.25Q²-代入R和TC:TR=(100+√-1²-0 -147.5C Q-5 =15代入4√-90得: A=900代入P=10-√A得: P=1758.解:已知²,-20。⑴-20P =18-=×=(18--M=d/d=18-M=MC 18-Q =18-0.05×60=15π=T--(6Q+0.05Q²)=15×6-(6×60+0.05×60²)=360⑵∵完全竞争条件下有:∴MR=MC可以表述为:P=M,即:18-=80 =18-0.05×80=14π=T--(6Q+0.05Q²)=14×8-(6×80+0.05×80²)=320严格地说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不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价格不是销售量的函数,此问应改为政府规定该垄断企业产品的一个具体的最高限价。]⑶8-Q 只能获得正常利润:C (或18-Q 0 8-8-0.05×120=129.解:已知,1=32-0.41,2=18-0.12。⑴2-0.41 1=80-2.51 2=18-0.12 2=180-1021=1×1=(80-2.51)1=801-2.51²2=2×2=(180-102)2=1802-102²M11/d1=80-51,M22/d2=180-202=²+10Q 其中:1+2MC=dTC/dQ=2Q+10=2(1+2)+10=21+22+10市场分割的均衡条件:MC=M1=M221+22+10=80-51 21+22+10=180-20271+22-70=0 21+222-170=01=8,2=7;1=80-2.5×8=6,2=180-10×7=101=1×1=60×8=480,2=2×2=10×7=770TC=Q²+10Q=(8+7)²+10(8+7)=375π=(T1+T2)-0-375=875|1|=d1/d1×1/1=-0.4×60/8=3|2|=d2/d2×2/2=-0.1×10/7=1.53市场1需求价格弹性较大|1|=3, 价格较低1=60];市场2需求价格弹性较小|2|=1.57,价格较高2=10。⑵1+2=(32-0.4P)+(1-0.1P)=50-0.5P P=100-=×=(100--M=d/d=100-Q M=MC 100-=15 =100-2×15=70π=T--(Q²+10Q)=70×15-(15²+10×15)=675分析:市场分割的利润π=875大于没有市场分割的利润π=675;二者产量相等1+2=15,前者利润高的原因在于对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子市场实行了不同的价格。10.解:已知TC=1/3³-1=10-1311+2=48,2=-3=1/3×4³-30×48²+1000×48=15744M=²-60Q+1000=48²-60×48+1000=4241=(100-131)1=1001-131²)M1=10-261M=M1 424=100-261 261=10-4241=26 2=-1=48-26=221=10-13×26=762M=M1=M2可以表示为:MC=1(1+1/1)=2(1+1/2)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见教材∴424=2(1-1/3) 2=6361=1×1=762×26=19812 T2=2×2=636×22=13992π=T1+T2-2-15744=18060习题八2.⑴因为对于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采用降低价格的竞争手段将导致需求(销售量较大幅度下降销售总收益减少所以厂商一般采取非价格竞争的手段。⑵因为卡特尔分配产量定额的原则是使各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且与卡特尔均衡产量水平的边际成本相等(见教材按此原则分配产量将使总成本达到最低。所以,成本最低时三家厂商的产量分配为:—(0-50=30—(0-50=30—(7-47=30。⑶不对因为在拐点处价格水平一定而边际成本有较大的变动范围即边际成本不是唯一的(见教材)⑷是各小厂商都以支配型厂商所确定的价格作为它们的需求曲线即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见教材)⑸因为卡特尔分配产量定额的原则是使各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并且与卡特尔均衡产量水平的边际成本相等,而不是产量相等。3.⑴解:已知P=940-4,。=×Q=(9400---C 0-0代入P=940-4:P=6200π=T-TC=(9400-)-(4000+3000Q)=2556000⑵解:已知³-,-0.1。=×Q=(-=-M=d/d=--M=MC -²-4 ²-4-P==C -0.1Q=(0.0025³-²-²-4-∴²-4-²-4-A²-0 -0.4=0 Q=80将0代入-²-,得: 将0和8代入-0.1,得: P=360⑶解:已知1=0.11²+201+100000,2=0.42²+322+20000,-10,P=40-0.1(1+2)。①π1=T1-1-0.1(1+21-(0.11²+201+100000)=4001-0.11²-0.112-0.11²-201-100000=3801-0.21²-0.112-100000令∂π1/∂1=0 380-0.41-0.12=01=950-0.252(厂商1的反应函数)π2=T2-2-0.1(1+22-(0.42²+322+20000)=4002-0.12²-0.112-0.42²-322-20000=3682-0.52²-0.112-20000令∂π2/∂2=0 368-2-0.11=02=368-0.11(厂商2的反应函数)②将2=368-0.11代入1=950-0.252,得:1=950-0.25(36-0.11)=950-92+0.0251=858+0.0251 1=880将1=880代入2=368-0.11,得:2=280将1=880和2=280代入P=40-0.1(1+2),得:P=284③将1=880和2=280代入π1和π2,得:π1=T1-1=3801-0.21²-0.112-100000=54880π2=T2-2=3682-0.52²-0.112-20000=19200⑷已知:5-0.25Q(≦≦20),P=3-0.75Q(﹥①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刚性的寡头垄断模型(即斯威齐模型。②1=(25--2=(35--M1=25-Q 2=35-M1-M2=(25-)-(35-1.5Q)=-10M1=5+0.5QM1=M1 25-Q 1=20∴该公司最优产量为拐点处的产量,即。将0代入5-0.25,得:0。M2=M1 35-Q 2=15=1-52=15=1-5说明M2相当于M1在-5时的水平,即:M2=5+0.5(-5)=0.5-2.52=∫(0.5-²-∵在短期固定成本不变∴任意常数,即:2²-在拐点处总收益取1,总成本取2。1=P×Q=20×20=400π=T1-2=400-(0.25Q²-2.5Q+200)=400-350=50③M1=8+0.5QM1=M1 25-Q 1=171=17﹤20表明产量小于拐点处的产量,因而边际成本是唯一的。将7代入5-0.25,得:P=20.7。π=T--(200+8Q+0.25Q²)=352.75-408.25=-55.5⑸解:已知P=30-,Qr=49,Mb=2.96b。P=30-(b+Qr)=300-(b+49P)6-0.02bb=P×b=(6-0.02b)b=6b-0.02b²Mb=6-0.04bMb=Mb 6-0.04b=2.96b b=2将b=2代入6-0.02b,得:P=5.96 Qr=49P=49×5.96=292.04 Q=b+Qr=294.04⑹略。习题九2.答⑴因为在要素市场上对于厂商来说边际成本C就是再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即边际要素成本C所增加的收益就是再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产品],所以,MC=MR可以表述为。⑵能。因为×,×M,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MR=,因而P=,所以,MC=P可以表述为。3.答:边际收益产品是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4.答:完全竞争要素市场条件下,要素价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下,要素的价格低于边际要素成本。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均衡下,由于要素的均衡价格等于边际要素成本而保持不变,随着要素需求的增加在要素价格不变的前提下要素的供给量可不断增加。在要素垄断市场均衡下由于要素的均衡价格低于边际要素成本而递增当要素需求增加时只有支付更高的价格要素的供给量才能增加所以前者比后者的效率高。5.答:因为当工资高到一定程度时,收效应将大于替代效应,所以,随着工资的提高人们愿意工作的时间反而减少。6.答:见教材P212-213。7.答“劣等地上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句话是对的“某块地现在是劣等地,因此它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劣等地是相对而言的,现在的劣等地以后有可能成为非劣等地。8.答:会计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含成本。9.⑴正确。⑵正确。⑶正确。⑷错误。⑸正确。⑹正确。10.解:已知=-0.01³+L²+36L,Pq=0.10,0=4.80⑴=-0.03L²+2L+36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有:∴(-0.03L²+2L+36)×0.10=-0.003L²+0.2L+3.6完全竞争要素市场有:M==0=4.801=602=20/3(此解不符合题意)取L=60⑵M=MC -0.003L²+0.2L+3.6=4.80 0.003L²-0.2L+1.2=01=602=20/3(此解不符合题意)取L=60⑵=×q=(-0.01³+L²+36L)×0.10=-0.001³+0.1L²+3.6Lπ=T-(-0.001³+0.1L²+3.6L)-(50+4.80L)=2211.解:已知土地面积250,[地租],VC=3000+[工资L,=-³+20L²+72,5,L=1,π=3200,C机会=5000⑴(-³+20L²+72L)×75=(-12³+20×12²+72×12)×75=151200∵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3L²+40L+72)×75=9000 =9000⑵+×L=12000+250×R+3000+9000×12=123000+250×R=T-π=151200-3200=148000123000+250×R=148000 250×R=25000 R=100注意:教材答案为0,是因为将C机会=5000计算在总成本之内,即:(123000+5000)+250×R=148000 250×R=20000 R=80我认为机会成本不应计算在总成本之内本题所说该农场“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为5000美元”的意义仅在于增设一问:⑶该农场主是否应当继续经营农场或种谷物?答不应当因为其经营农场或种植谷物的机会成本[5000美元大于其经营农场或种植谷物的最大利润0美元,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如果他放弃经营农场或种植谷物去经营其他行业或种植其他农作物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0美元。12.解:已知Px=,5-3,2√X5--M=d/d=85-=2√X QM=MC 85-Q 5 将0分别代入X=Q²/4和5-3,得:=25 =5513.解:已知=2,²-0.02³,=60+3LMPP=dQ/dL=6+6L-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有MR=∴Q=(6+6-0.06L²)×2=12+12-×令总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等于0,即:dπ/dL=MRP=MFC=012+12-²-(60+6L)=0 -0.12L²+6-48=01=40 2=10∵当﹤25时,d²π/dL²=-0.24L+﹥0,π有极小值当﹥25时,d²π/dL²=-0.24L+﹤0,π有极大值∴1=40为利润最大时L的投入量,故取L=40将L=40代入=60+3L和²-0.02³,得:=0 14.⑴当=1时,=(1×15)-(0×10)=15当=2时,=(2×20)-(1×15)=25当=3时,=(3×25)-(2×20)=35当=4时,=(4×30)-(3×25)=45以此类推……。⑵略。⑶当=2时,=25≠当=4时,=45=MRP=45∴=4,=30⑷--30=15?] D D B 7.略。
习题十8.解:已知,P=10-4,⑴0--0-MPP=dQ/dx=0.5MRP=MPP×MR=0.5×(100-8Q)=50-M=MP 50-Q 将4分别代入X和P=10-4,得:8 将8代入R=2+2,得:⑵要该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就是使其成为完全竞争者。∵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有∴MRP=MPP×P=0.5×(100-4Q)=50-∵完全竞争要素市场有∴M=MP 50-Q 将8分别代入X和P=10-4,得:6 将6代入R=2+2,得:9.提示:首先从逻辑上明确这句话的意是:只有满足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的条件才有可能实现福利极大化而且如果满足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的条件,就一定能够实现福利极大化。然后再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分析。10.解:已知=(1+2)2, 1+22-10=01=10-22=(1+2)2=(10-22+2)2=122-22²令d/d2=0 即12-42=0 2=3将2=3代入1=10-22,得:1=4习题十一2.见教材8所列出的六种情况。3.见教材P257-258。4.解:已知(教材误写为),P=1800⑴∵牛的价格不变∴MR=P=1800C X ⑵M=2XC X TC/10=0.5X²+200M=XC X ⑶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增加一个公共物品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有效的资源配置原则时免费提供公共物品给想要它的任何人。参见教材5.见教材9所列出的两种危害。6.答:自然垄断条件下,由于价格随产量的加而递减,边际收益低于平均收益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所决定的产量必然小于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水平。其后果是价格高而产量低。如果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机构将价格确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厂商的平均成本高于平均收益即有亏损将不可避免。参见教材7.参见教材P253-254。8.答:克服消极外部影响的主要措施有:政采取税收和补贴这两种方法;内部化的合并;确定所有权。参见教材9.答:在完全信息的世界,消费者和生产者全了解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因而信号是不必要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信号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参见教材P259-260、10.答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是根据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进行分配但现实世界中人们占有要素的状况是不一样的市场经济运行必然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政府可以采取税收和福利政策来影响社会授予收入分配以实现社会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参见教材、习题十二2.答都不应计入GD政府转移支付是最终产品的重新分配而不是生产用过的卡车是过去生产而不是现在生产的普通股票的购买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是最终产品的生产地产的购买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是生产要素提供服务。3.答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将导致II也将减少。4.略。5.参见教材P277-279。6.7.8.9.10.1.见教材P508-510答案。12.参见教材。习题十三C A C B A D A B 1.答: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零。12.答不能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但可能大于1因为消费者不可能不消费而自发性消费加上引致消费有可能大于消费者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既可能小于零也可能大于1例如当收入增加时消费量有可能减少即消费的增量为负则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零又如当收入增加时消费的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的增量,则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13.答他们的理由是因为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穷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所以将一部分国民收入由富者转给穷者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可以提高总收入水平。14.答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从而使均衡收入水平下降。15.解:已知C=100+0.8,I=50 单位:10亿美元]⑴∵S ∴-(100+0.8Y)=0.2-100I=S 50=0.2-0 将0分别代入C=100+0.8Y和S=0.2-100,得:C=100+0.8×750=700 S=0.2×750-100=50⑵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800-750=50⑶⊿I=100-50=50⊿=⊿I×1/(-b)=50×1/(-0.8)=250⑷C=100+0.9Y S=-(100+0.9Y)=0.1-100I=S 50=0.1-100 Y=1500 S=0.1×1500-100=50⊿I=100-50=50⊿=⊿I×1/(-b)=50×1/(-0.9)=500⑸1=1/(1-b1)=1/(-0.8)=5 2=1/(1-b2)=1/(-0.9)=1016.解:已知=-1000+0.25Y ⊿I=500-300=200=-(-1000+0.25Y)=1000+0.75Y⊿=⊿I×1/(-b)=200×1/(-0.75)=800300=-1000+0.25Y 0=52001=a+b0+I=1000+0.75×5200+500=54002=a+b1+I=1000+0.75×5400+500=55503=a+b3+I=1000+0.75×5550+500=5662.54=a+b4+I=1000+0.75×5662.5+500=5746.87517.答政府购买变动直接影响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的变动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变动则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首先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进而影响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的变动。18.解:已知C=100+0.8,I=50,G=200,TR=62.5单位:10亿美元] ⑴=-C=100+0.8=100+0.8(0.75Y+62.5)=0.6Y+1500 ⑵I====
11-b(1-t)11-b(1-t)-b1-b(1-t)b1-b(1-t)
= 11-0.8(1-0.25)= 11-0.8(1-0.25)= -0.81-0.8(1-0.25)= 0.81-0.8(1-0.25)
=2.5=2.5=-2=2⑶⊿-1000=200①⊿/⊿G 200/⊿5 ⊿②⊿/⊿T=T 200/⊿=-2 ⊿=-100③⊿/⊿平衡预算乘数] ⊿=⊿T=20019.解:-0.05Y =0.05⑴+0-= ⑵I=
1 =1-b(1-t)+m
11-0.8(1-0.25)+0.05
=2.222=I=2.22= -b =
-0.8
=-1.7761-b(1-t)+m
1-0.8(1-0.25)+0.05=
b1-b(1-t)+m
= 0.81-0.8(1-0.25)+0.05习题十四
=1.7762.参见教材P340-341。3.答:商业银行吸收了活期存款后按中央银规定法定准备率留足准备金,就可以发放贷款而贷款客户又可将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于是活期存款就创造出来了。这一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参见教材4.答:货币创造乘数是指商业银行创造活期款倍数,等于存款总和与原始存款之比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存款比率均成反方向变动。5.答影响名义货币需求的因素有①人们的实际收入②利率③商品价格水平。参见教材6.答:债券价格=债券票面额/利率,由于债券票面额即债券的本金是不变的,利率就是影响债券价格唯一因素(反方向变动,所以,债券价格下降就是利率上升。7.见教材1答案。8.解:⑴Ms=400/0.12+1000=4333⑵Ms=400/0.2+1000=3000 ⊿Ms=3000-4333=-1333⑶⊿Ms=10/0.12=83.3Md=Ms0.8y-8r=2000.8×300-8r=200r=5Md=Ms0.8yMd=Ms0.8y-8r=2000.8×300-8r=200r=5Md=Ms0.8y-8r=2000.8×320-8r=200r=710.解:已知1=0.20,2=2000-500r⑴Md=1+2=0.20y+2000-500r⑵r=6.y=10000Md=0.20×10000+2000-500×6=1000⑶Ms=2500,y=6000Md=Ms 1+2=Ms 2=Ms-1=2500-0.20×6000=1300⑷Ms=2500,y=10000Md=Ms 0.20×10000+2000-500r=2500 r=3习题十五1.答IS曲线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因为利息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投资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所以,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答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因为货币供给不变,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1+2)=M,当国民收入增加导致1增加时利息率必然上升以减少2所以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3.解:已知(a)C=50+0.8, I=100-5r; (b)C=50+0.8,I=10-10r;(c)C=50+0.75,I=100-10r;⑴(a)Y=
a+e -
d r=50+100- 5 r750-=1-b25r750-
1-b
1-0.8
1-0.8(b)=
50+1001-0.8
- 101-0.8
r =750-50r(c)=
50+100
-10 r-1-0.75-=600 40r
1-0.75⑵比较(a和(b)对利率更敏感时国民收入Y]对利率就更敏感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由25增大到50因为在坐标图上横坐标代表国民收入、纵坐标代表利率,所以,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大表现为IS曲线更加平坦。]⑶比较(b)和(c)]下降时国民收入Y]对利率就更为不敏感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减(由50减小到40[因为在坐标图上横坐标代表国民收入、纵坐标代表利率,所以,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减小表现为IS曲线更加陡峭。.解:已知L=0.2-5r⑴L=0.2×800-5×10=10L=0.2×900-5×8=140L=0.2×1000-5×6=170⑵L=M 0.2-5r=150 Y=1000,r=10⑶0.2-5r=150⑷0.2-5r=200⑸r=10,Y=1000L=0.2×1000-5×10=150<M=200∵L<M ∴r将下降。5.解:已知L=k-h,M0实际货币供给量,常数/P⑴M0=L=ky-hr hr=-M0+kyM0M0r= +
ky 斜率kh h h⑵①k/h=0.20/10=0.02②k/h=0.20/20=0.01③k/h=0.10/10=0.01⑶当k变小时,M斜率变小;当h增大时,M斜率变小。k表示货币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h表示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交易需求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在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为保证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总需求恒等于货币总供给如果货币交易需求增(或减少一个量货币投机需求就必须减少(或增加)一个相同的量,反之亦然。k变小意味着货币交易需求对国民收入的敏感程度降低,即当国民收入增加同一个量时货币交易需求的增加量减少因而为了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量也就减少从而利率的提高幅度也就下降所以利率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降低即M斜率变小。H增大意味着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提高,即当利率提高同样的幅度时货币投机需求的减少量增加,因而当国民收入增加导致货币交易需求增加时为了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而减少相应的货币投机需求量需要提高利率的幅度也就下降所以利率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降低,即M斜率变小。⑷k=0.20,h=0 k/h=0.20/0=∞当M斜率为无穷大时,M曲线为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表示国民收入为一既定量而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因为h=0说明货币的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为零即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在本题中表现为货币的投资需求为0货币的总需求仅由交易需求构成:L=k,因而,为了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的总需求必须保持不变,所以,国民收入为一定量。6.解:已知C=100+0.8,I=150-6,M=150,L=0.2-4,(J=0)⑴=a+e-dr=
100+150- 6 r1-b
1-b
1-0.8
1-0.8-30r IS方程=M-Jk
+hr=150+k 0.2
4r0.2Y=750+20r LM方程⑵1250-30r=750+20r r=10Y=750+20×10=9507.⑴(c) ⑵(a) ⑶(c) ⑷(a) ⑸(d)8.参见教材P374-375。2.答:是。参见教材
习题十六3.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张政府财政预应当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功能财政思想则主张财政预算不在于追求政府收支平衡而在于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财政预算可以出现盈余或赤字。参见教材4.解:已知C=300+0.8,I=200,T=0.2Y单位:10亿美元]⑴2000=300+0.8×(-0.2)×2000+200+G G=220T=0.2×2000=400-G0-220=180财政盈余]⑵,5,Y=300+0.8×(-0.25)Y+200+220 0.4Y=720 Y=1800T=0.25×1800=450-G0-220=230财政盈余]5.解:已知-G=-75财政赤字],b=0.8,t=0.25,⊿=-200⊿=
⊿G1-b(1-t)
= -2001-0.8(1-0.25)
=-500⊿T=t·⊿×-500=-125⊿-⊿=-125-(-200)=75(+⊿)-(-⊿G)=(-G)+(⊿-⊿=-75+75=06.答影响财政政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是①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反应越敏感曲线的斜率]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反之,则效果就越大。②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S曲线的斜率越],挤出效应就越大,即财政政策的效果就越小。反之,则效果就越大。参见教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是①利率对货币供给量的反应越敏感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则效果就越小。②投资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S曲线的斜率越小货币政策的效果就越大反之则效果就越小。参见教材7.答:凯恩斯主义认为,国民收入决定于总求,所以,直接增加或减少总需求的财政政策是最有效的而且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反应不敏感时货币政策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货币主义则认为直接影响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是货币供给量本身,货币本身是经济失调的根源,因而主张采取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心的货币政策他们认为由于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效果是很有限的而且扩张性财政政策必然导致通货膨胀。8.解:已知M方程为Y=500+25r,L=0.2-5r,M=100。⑴(a)IS方程为-50r,C=40+0.8,I=140-10r,T=5,500+25r=950-50r r=6Y=500+25×6=650 I=140-10×6=80(b)IS方程为-25r,C=40+0.8,I=10-5r,T=5,500+25r=800-25r r=6Y=500+25×6=650 I=10-5×6=80⑵⊿-50=30⊿/⊿=1/(1-b)=1/(1-0.8)=5 ⊿×⊿G=5×30=150(a)IS方程为-50r+150=100-50r500+25r=100-50r r=8 Y=500+25×8=700(b)IS方程为-25r+150=950-25r500+25r=950-25r r=9 Y=500+25×9=725⑶当政府支出由50增加到80时情况(a的均衡收入增加了50[=700-650;情况(b)了-650因为两种情况下利率对货币需求反应的敏感程度相同共用同一个M方程而情况(b)-25低于情况(a)-50r,即挤出效应比情况(a小,财政政策的效果比情况(a)大。所以,情况(b)的均衡收入增加的比比情况(a)多。9.解:已知L=0.2,M=200,C=90+0.8,T=5,I=140-5r,。⑴=a+e+G0--dr=
90+140+50-0.8×50-5 r1-b
1-b
1-0.8
1-0.8-25r IS方程M-J= k
h 200+ r= +MM方程1200-25r=1000Y=1000r=8I=140-5×8=100
00.2
r (本题J=0,h=0)⑵⊿⊿/⊿=1/(1-b)=1/(1-0.8)=5 ⊿×⊿G=5×20=100IS方程为-25r+100=1300-25r1300-25r=1000 Y=1000 r=12 I=140-5×12=8010.解:已知L=0.2-10r,M=200,C=60+0.8,T=100,I=150,。⑴=a+e+G0--dr=
60+150+100-0.8×100- 0
r(本题d=0)1-b
1-b
1-0.8
1-0.8Y=150 IS方程M-J=
10h 20010+ r= +
r (本题J=0,h=0)k k 0.2
0.2Y=1000+50r LM方程150=1000+50r Y=150 r=3 I=150-0×3=150⑵⊿-100=20⊿/⊿=1/(1-b)=1/(1-0.8)=5 ⊿×⊿G=5×20=100IS方程为Y=150+100=12501250=1000+50r Y=1250 r=5 I=150-0×5=150⑶不存“挤出效应因为在本题中投资对利率反应的敏感程度为零,即私人投资不受利率的影响所以政府支出增加虽然导致利率上升但并没有“挤出”私人投资。10.解:已知1=0.5-hr,C=a+0.5,⊿。1=M1 0.5-hr=M1⊿/⊿=1/(1-b)=1/(1-0.5)=2 ⊿×⊿G=2×10=202+⊿)-hr=0.5(Y+20)-hr=0.5-hr+10=1+102=M2 1+10=M1+10∴货币供给量要增加10亿美元才能使利率保持不变。习题十七2.答:总支出曲线是表示总支出与收入水平间同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总需求曲线是表示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与物价总水平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的曲线。参见教材B D B D B 9.解:已知Y=C+I,C=100+0.8,I=150-6,G=30,Md=(0.2-4r),Ms=150⑴产品市场均衡:Y=C+I=100+0.8Y+150-6r 0.2Y=25-6r-30r[IS曲线]货币市场均衡:Ms=Md 150=(0.2-4r)P 0.2PY=150+4PrM曲线]将IS和M方程联立得:Y=500+450/P总需求曲线]⑵P=1 Y=500+450/1=9500.2PY=150+4Pr 0.×1×950=150+4×1×r r=10⑶若Ms>150,则:(0.2-4r)P>150→Y>750/P+20r→Y>500+450/→>950→950<1250-30r→r<10若Ms<150,则:(0.2-4r)P<150→Y<750/P+20r→Y<500+450/→<950→950>1250-30r→r>10⑷D P Y=500+450/1=95010.解:Y=14-,-12.5(/P)⑴①Ns=70+5(/P),P=1d=175-12.5W Ns=70+5Wd=s 175-12.5=70+5W =6N=Nd=Ns=70+5×6=100=14-0.04N²=14×100-0.04×100²=1000②Ns=70+5(/P),P=1.25d=175-12.5/1.25=175-10W Ns=70+5/1.25=70+4Wd=s 175-10=70+4W =7.5N=Nd=Ns=70+4×7.5=100=14-0.04N²=14×100-0.04×100²=1000⑵①Ns=70+,P=1d=s 175-12.5=70+5W =6/P=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礼仪行为规范培训
- 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培训
- 强国有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
- 商标代理推广佣金合同(2篇)
- 商品推广责任协议
- 厨房消防安全培训
- 感染科讲课课件
- 建材采购清单协议
- 辛集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巩固训练(6)历史试题
- 阿克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药用高分子材料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北京丰台区初三一模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 【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2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统)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
- 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
- 河南省2024年英语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一材多题型精讲(语篇填空第一节、完形填空、作文)【课件】
- 2024至2030年中国金融数据终端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讲练专题训练勾股定理30道经典压轴题型(原卷版+解析)
- AQ/T 2055-2016 金属非金属矿山在用空气压缩机安全检验规范 第1部分:固定式空气压缩机(正式版)
- 瑞幸加盟合同范本
- 第一课 中望3D-界面环境讲解
-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3长方体和正方体应用题2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