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答题方法
尽管高考对古诗鉴赏只求在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及思想内容方而作浅易、概耍的
分析,“就诗论诗”,不涉及作品之外的高深问题。但是,诗歌语言反对直白,提倡
幽微,加上同学们对它的兴趣和接触非常有限。因此,同学们I咨场常常遭遇两大得
分障碍:读不懂诗,不会表达C
读不懂怎么办
1
揣摩诗歌的题目
"题者,额也;目者,眼也。”题目包含诸多信息,或揭示内容,如《观书有
感》;或展示思路,如《望月怀远》;或流露情感,如《西宫春怨》;或表露神
情,如《寻隐者不遇》:或托物言志,如《咏蝉》:或怀古咏史,如《石头城》
等。题目为我们打开了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整首诗只言松而不言人,如果不在题目“赠从弟”上下功夫,很难把握其主旨。由题
目明白了诗是赠堂弟的,才可能理解该诗托物言志,借咏松树来勉励堂弟保持节操
的主旨。
2
寻找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
“诗言情”,情是诗的生命,是诗的灵魂。找到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的关键
词,就等于读懂了诗。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两种方式来体现:一是直接用感情词,
如喜乐哀伤,忧悲愁思之类;二是用意象体现,如雁、明月、秋雨、落花等。两种
方式又往往混用。
《闻雁》
韦应物
有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两首诗中的“故园”“渺”“归思”“悠”“雁”“寒”“乡心”等关键词体现了诗人浓浓的乡愁
情感。体现情感的关键词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歌主旨的另一条快速通道。
3
挖掘考题提供的信息
出卷入必须紧紧围绕所选诗的特定形象、语言特色、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来设计考
题。因此,考题本身就是理解的重要信息和难得的资源。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陈焕
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
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
从考题题干“王安石和陈焕两首咏梅诗,都抓住了梅花的同一特征进行歌咏,这一
特征是什么?两位诗人是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其中可以获取三个重要信
息:①两首诗中“梅”的特征一样。②“这一特征是什么“间接告诉我们理解的关键。
③“怎样借此抒发他们的情感的”间接告诉我们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这些信息大大
减小了理解及答题的难度。考题中的信息为我们打开了理解诗歌主旨的又一条快速
通道。
此外,作者背景特点、诗歌注解也对理解有很大的帮助.
不会表达怎么办
表达是信息的输出活动,是理解的外化。临场要能顺畅表达,心中不仅要存货,而
且还要会取货。
1
搜索鉴赏的对应术语
鉴赏术语内容庞杂,临场打开题目问题与对应术语的通道:如果鉴赏描写方式,就
搜索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而描写等;如果鉴
赏修辞手法,就搜索对偶、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衬托等;如果
鉴赏内容主旨,就搜索托物言志、边塞征战、怀古伤今、即事感怀等;如果鉴赏思
想感情,就搜索哀怨忧愁、离愁别恨、激愤憎恶、怀乡思亲、壮志未酬等。
2
运用规范的表达模式
题干如果明确提出了鉴赏某种艺术手法,其答题内容只要在诗句中引出印证性内
容,并分析说明。如鉴赏对比手法,表达模式为:诗中将什么与什么进行对比,突
出了什么;鉴赏情景交融,表达模式为:诗中写了何景,渲染了何气氛,寄托了何
感情;鉴赏虚实结合,表达模式为:诗中何为虚景,何为实景,虚实结合有何作
用:鉴赏衬托手法,表达模式为:用什么衬托(反衬)什么,突出了什么等等。题
干中如果没有明确提出鉴赏某种手法,先准确找出来,然后同上。
此外,还要活用一些答题格式:先观点后理由式、先分后总式、先总后分式,分点
作答式等。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
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
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采取先观点后理由的格式答题:是写“游子思归乡”的。因为一、二句写游子眼前所
见之景;三至六句写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表现
了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的愁苦之情。
3
利用“三句到位法”
对需要结合诗句分析赏析的考题,笔者根据近几年高考出题的特点及规律,总结出
答题“三句到位法”,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心中明白却表达不出的困惑。“三句到位法”
的基本思路是;第一句引诗释义,第二句指明特殊(包括艺术手法,词类活用
等),第三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句到位法”的依据是,鉴赏不能脱离原
诗,出题人拟题都要针对具有可考性的特殊现象,任何特殊现象都是为了更好地服
务于主旨情感。
例如: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
析。
利用“三句到位法”:(①引诗释义)诗人登楼“引望”,看到“野水”、“孤舟”、“荒
村”、“断霭”等景物,想起家乡。(②指明特殊)触景生情,并在“沉思”中显然产
生了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生小知识女性
- 拍卖费用结算协议
- 商标独家授权使用许可协议书(2篇)
- 木本植物购销协议
- 关于控烟知识
- 公司资产抵押合同
- 地质勘探项目造价咨询协议
- 护士与患者沟通护理查房
- 文学作品中的历史背景探究
- 救命饮食管理会计
- 2024年01月上海2024年交通银行交银金融科技校园招考(121)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沪教版牛津英语单词(含音标)(一至六年级)
- JTGT3650-202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实操手册
- 2024年山东威海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 福建省普通高中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原卷版)
- 测试部门整体规划
- 华为管理薪酬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MOOC】人工智能导论-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JGJ46-2024 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标准
- 蚕豆病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