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点强化19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简答题
|]热点精讲
文字描述代表一种开放性思维与能力,一般从速率问题、平衡(转化率)问题、安全问题、节
能减排等角度作答(考查前两个角度居多),实际上就是效益最大化的问题。
1.条件选择类
(1)实验最佳条件的选择或控制就是为了又“快”又“好”地生产,即主要是从反应速率与转
化率(化学平衡)两个角度来分析。“快”就是提高反应速率,“好”就是提高转化率,原料
利用率高,而影响速率与转化率的主要因素就是浓度、温度、压强与催化剂,其中温度与压
强是试题中经常考查的因素。
(2)从速率、转化率、产率、纯度等角度分析,选择最佳条件。如针对反应速率时,思考方向
为如何提高浸出速率、如何提高反应速率等;针对平衡转化率、产率时,可运用平衡移动原
理解释(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XX条件,可逆反应平衡向XX方向移动,导致XX发
生变化);针对综合生产效益时,可从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
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绿色化学等方面作答。
(3)选择当前条件的优势,其他条件的不足,往往不足的描述比较容易疏忽,如温度过高或过
低,压强过小或过大,也要进行分析。
2.原因分析类
(1)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原理,分析造成图像曲线变化的原因。
(2)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不同反应的选择性问题是这类题目的难点,解题时要多加关注,不
同的条件会有不同的选择性。
(3)这类题目一般都是多因素影响,需要多角度分析原因。
热点专练
题组一曲线上特殊点的分析
1.用(NHQ2CO3捕碳的反应:(NH4)2CO3(aq)+H2O(l)+CO2(g)2NH4HC03(aq)o为研究温
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
定量的CO?气体,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
气体浓度,得到趋势图:
TtT2r,r温度
(l)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逆(c)(填”或
“V")v4d)o
(2)b、c、d三点的平衡常数也、K:、K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⑶4〜。温度区间,容器内CO2气体浓度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其原因是
答案(1)V(2)Kb>Kc>Kd(3)八〜,温度区间,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由于正反应是放热
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利于CO2的捕获
解析(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点温度高,则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
的大小关系为。式c)V。正(d)。(2)根据图像,温度为八时反应达平衡,此后温度升高,c(CO2)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故Kb>Kc>Kd。
2.[2020•天津,16(4)]用H2还原CO2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合成CH30H(不考虑副反应):CO2(g)
+3H2(g)CH3OH(g)+H2O(g)AH<0
恒压下,CO2和山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该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甲醇的平衡产率
和有分子筛膜时甲醇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H2OO
%
、
都
<45
卷25
2-
①甲醇平衡产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②P点甲醇产率高于7点的原因为
③根据上图,在此条件下采用该分子筛膜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C。
答案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或平衡常数减小)②分子筛膜从反
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H20,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甲醇产率升高③210
解析①图中有分子筛膜时,尸点甲醇产率最大,达到平衡状态,P点后甲醇的产率降低,
其原因是合成甲醇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醉产率降低。②尸点有
分子筛膜,「点无分子筛膜,而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H2O,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甲醇
的产率。③由图可知,当有分子筛膜,温度为210c时,甲醇产率最大,故该分子筛膜的最
佳反应温度为210C。
3.[2020・山东,18(3)]探究CH30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QH的产
率。以CCh、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I.CO2(g)+3H2(g)CH3OH(g)-bH2O(g)
AH,=-49.5kJ-mol-1
II.CO(g)+2H2(g)CH30H(g)
△”2=-90.4kJmo「
III.CO2(g)+H2(g)CO(g)+H2O(g)A为
不同压强下,按照〃(C02):〃(H2)=I:3投料,实验测定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0H的平衡
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CO?),附一〃(CO?)山
已知:CO?的平衡转化率=X100%
〃(CC)2)初始
〃(CH30HH面
CH30H的平衡产率=X100%
”(CCh)陶
其中纵坐标表示C02平衡转化率的是图________(填“甲”或“乙”);压强0、P2、P3由大
到小的顺序为;图乙中八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
答案乙P、>P2>P3△时以反应in为主,反应ni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改变对平衡
没有影响
解析由反应I、II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醇的平衡产率逐渐降低,因此图甲的纵坐标
表手的是甲肝的平衡产率,图乙的纵坐标表示的是CO2的平衡转化率。同温度下,随着压强
的增大,甲醇的平衡产率应增大,因此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I>P2>P3。图乙中,当升温
到不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大小无关,说明以反应in为主,因为反应HI前后气体分
子数相等。
■思维模型
(1)对于化学反应mA(g)+〃B(g)〃C(g)+qD(g),M点前,表示从反应物开始,vz.>va;M
点为刚达到平衡点(如图);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即升温,A的百分含量增加或
C的百分含量减少,平衡左移,故A//V0。
A%C%M
TT
(2)对于化学反应相A(g)+〃B(g)pC(g)+qD(g),L线上所有的点都是平衡点(如图)。L线的
左上方(如E点),A的百分含量大?此压强时平衡体系的A的百分含量,所以,E点:。正演爱;
则L线的右下方(如F点):。正
题组二曲线变化趋势的分析
4.乙烯气相水合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2H确)+&0。C2H50H(g)△〃=-45.5kJ-
molL如图是乙烯气相水合法制乙醇中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其中
«(H2O):77(C2H4)=1:l]o图中压强(pi、P2、P3、"4)的大小顺序为,理由是
W
30
胡
邃20
4
或1()
7
2002503(X)35077t
答案P4>P3邛2>PT该反应正向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相同温度下,压强升高乙烯转化
率升高
5.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
催化,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No转
化
为
N2
的
转
化
率
-
%
。无CO时NO直接分解为N2的产率
▲CO剩余的百分率
口联黑=1条件F,NO还原为N2的转化率
〃(CO)
(I)在晶称=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左右。
(2)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
⑶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为什么加入CO后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1)870K(860〜880K范围内都可以)
(2)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加入的CO会与NO的分解产物02发生反应,促进NO分解平衡向生成Nz的方向移动,
导致NO的转化率增大
6.下图是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不同催化剂Mn和Cr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脱氮率,由图可知
工业使用的最佳催化剂为,相应温度为;使用Mn作催化剂时,脱氮率在
b〜a段呈现如图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100200300400500温度
答案Mn200℃b〜a段,开始温度较低,催化剂活性较低,脱氮反应速率较慢,反应还
没达到化学平衡,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大,一定时间参与反应的氮氧化物变多,导致脱
氮率逐渐增大
N
7.丙烯脂(\X)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在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合成树脂等
()
Z\
工业生产中。以3•羟基丙酸乙酯[H()(g)]为原料合成丙烯般,主要反应过程如下:
()
反应I:HO(g)(g)+H2(3(g)A7/i
N
OH
TiO:
反应II:(g)+NFh(g)(g)+H2O(g)+\Z(g)kHz
()
J
在盛有催化剂TiOz、压强为200k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2:15充入H。()(g)
和NH3(g)发生反应,通过实验测得平衡体系中含碳物质(乙醇除外)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
变化如图所示。
ICO
W
80
70
60
50
40
30
20
1()'
0’--------
15()2(X)25()300350
温度/七
随着温度的升高,。(g)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
N点对应反应II的平衡常数K\=(x代表物质的量分数
()
答案温度较低时,反应I进行的程度大,()(助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温度较高时
()
\A/\3
反应II进行的程度增大,()(g)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280
N
解析根据图像可知,温度较低时,(g)的物质的量分数很小,随温度升高
()
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丝)是反应I的生成物、反应n的反应物,故随着温度的升
高,O(g)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温度较低时,反应I进行的程
oo
/\\A
皮大,()口)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温度较高时反应H进行的程度增大,
()()
Z\/\
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N点时,H()()(g)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H()()(g)
()()
sA人
完全消耗,()(g)和、/(g)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即
()
物质的量相等,设起始H。()(g)、NH3(g)物质的量依次为2mol、15mol,平衡口才
()
N
.、\AA
(g)物质的量为xmol,反应I生成的()(g)和HzCKg)的物质的量均为2mol,
()
\A/\、OH
则反应II消耗的()(g)和NH3(g)、生成的H2O(g)和\/(g)物质的量都为xmol,
()
、/OH
则2-x=xt解得x=l,平衡时()(g)、NH3(g)、(g)、H2O(g),7(g)
物质的量依次为1mol、14mo1、1mol、3mol>1mol,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0mo1,物质的量
i14131^02020
分数依次为布、布、布、布、布,N点对应反应II的平衡常数Kx=\rr=5gno
20X20
8.汽车尾气是雾罐形成的原因之一,研究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雾箱的形成,可采
用氧化还原法脱硝:4NO(g)+4NH3(g)+O2(g)鲤%4NKg)+6H2O(g)A/7<0o根据下图判
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
氨氮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时,在400c时,脱硝效率最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氨氮物质的量之比
答案疑氮物质的量之比为1,温度为400c在400c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催化效率
最高,同时400c温度较高,反应速率快
9.一种新型煤气化燃烧集成制氢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C(s)+H2O(g)CO(g)+H2(g)AHi
H.CO(g)+H2O(g)CO2(g)+H2(g)A//2
III.CaO(s)+CO2(g)CaCO3(s)A/73
-1
W.C(s)+2H2O(g)+CaO(s)CaCO3(s)+2H2(g)△%=—64.9kJ-mol
副反应:
V.C(s)+2H2(g)CH4(g)
A”s=-74.8kJmoL
VLCO(g)+3H2(g)CH4(g)+H2O(g)
△“6=—206.1kJmoI-1
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反应1、11的平衡常数K、任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图2所示。
①由反应V和反应VI可知,A/7,=;反应I的AS(填或“V”)0。
②温度小于800℃时,K]=0,原因是o
③为提高反应II中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
④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g)和3molH2O(g),只发生反应II,此时该反应的平
衡常数七=1,CO的平衡转化率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安全生产培训
-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科技论文写作及文献检索》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信息技术 第二册(五年制高职)课件 9.2.2 计算机视觉的定义
- 医院安全消防
- 手术室护理评估
- 以课件促高效课堂
- 2025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核心备考题库(含典型题、重点题)
- 呀诺达旅游景点
- 开学第一课安全知识
- 7 《包身工》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干部人事档案任前审核登记表范表
- 汽车吊吊装 专项施工方案
- 娱乐场所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案
- Python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项脊轩志》 高中语文
- 2024年全国眼视光行业眼镜验光员技能大赛理论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基于眼动追踪的认知负荷评估
- 江苏省南京市化学中考试题及解答参考(2024年)
- 化学键教学设计 人教版
- DL∕T 612-2017 电力行业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