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 化学平衡(一)_第1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 化学平衡(一)_第2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 化学平衡(一)_第3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 化学平衡(一)_第4页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 化学平衡(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化学平衡(一)•原卷

一、单选题(共15题)

1某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X(g)和2molY(g)发生反

应: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

10%o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I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

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

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02"+Si+H20,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选项反应温度/℃

VCVcv_

mLmol-L-1mLmolL-1mL

A2550.1100.15

B2550.250.210

C3550.1550.155

D3550.250.220

A.AB.BC.CD.D

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1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

C.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4.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t)的关系如

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始2min4min6min

c(A)/(mol/L)1.451.281.001.0()

c(B)/(mol/L)0.380.721.281.28

c(C)/(mol/L)0.0950.180.320.32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CB.4min末A的转化率

约为31%

C.4~6min时,反应停止了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5,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180T

2NH3(g)+NO(g)+NO2(^)催化剂2N2(g)+3H2O(g),A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R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6,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和02,开始反应时,

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甲:在5OO℃0t,lOmolSCh和lOmolO2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JOmolSO2和5molO2反应

丙:在450℃时,8molSO2和5molO2反应

丁:在500℃时,8molSO2和5molO2反应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7•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

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N2(g)+3H2(g)«?>2NH3(g)AH=-92.4kJmor'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甲乙丙

反应物投入量1molN?、3molH,2molN?、6molH22molNH3

NH,浓度/(molL)

qc2q

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ftkJ放出Q2kJ吸收QkJ

体系压强/PaPiP2P3

反应物转化率%%%

A.2Pl=2p3Vp2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

最大

D.Q+QS=92.4

8.在一个不传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

平衡的标志是()

①反应速率%:也:小小=1:3:2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

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相同状况)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⑥2y正(刈)二丫逆(NH3)

⑦单位时间内3molH-H键断裂参加反应,同时2molN-H键也断裂参加反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⑦

9.月球上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如铁单质、钾长石(KAlSiQj等。在一定温

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可制得是氯化钾:

NaCl(l)+KAlSi3O8(s)KC1(1)+NaAlSi3O8(s),钾元素的熔出率(液体中钾元素的质

量占样品质量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钾元素的熔出率/%

80

70

60

50800T

40

-830工

30

-860工

20

1.52.533.545

反应时间/h

A.钾长石(KAlSi3O8)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A12O3-6SiO2

B.钾长石和烧碱在熔融状态下反应,可得到两类正盐

C.氯化钠熔浸钾长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将钾长石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熔出钾的速率

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oCO?(g)的

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6)&)+凡0值)=(:02值)+凡稔)的2^>0

B.在工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v逆

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D.若工、工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此、K2,则&<降

11.已知某反应aA(g)+bB(g)=cC(g)AH=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不同温度

[工和T?)及压强(R和P?)下,混合气体中B的质量分数MB)与反应时

间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a+b>c,Q<0

B.T>T2,P,<P2,a+b<c,12>0

C.Tj<T2,Fj>P2,a+b<c,Q>0

D.T]>T2,P,>P2,a+b>c,Q<0

12.翔基硫(COS)可用于合成除草剂、杀草丹等农药。H2s与82在高温下反

应可制得COS:H2S(g)4-CO2(g)^COS(g)4-H2O(g)AHo在三个容积为2L的恒

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物,容器I中反应至5min时达平衡,数据如下:

平衡时

起始时/mol

容器温度/℃/mol平衡常数

ng)〃(%s)”(COS)〃(%0)〃(COS)

I5000.20.2000.02/

7

II7000.20.200n2

III7000.40.400〃3仁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的AH<0

B.容器I中反应达平衡后,再充入cc)2(g)和%o(g)各0.02moL平衡正向移

C.容器n中反应达平衡时H2s(g)和82(g)的转化率约为14.3%

D.容器HI中再充入cos(g)和40包)各0.2moL达到平衡时co?(g)的体积分数

增大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

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isc)2和Imoio?;(乙)1010卜02和0.51110102;

(丙)2molsc>3和Imol%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

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丙〉昨=2P乙

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nQ>n甲〉n乙

C.SO3的体积分数瓢乐尸如声与

D.反应热量的数值Q:197>Q丙〉Q甲〉Q乙

14.根据相应的图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X(g)+bY(g)=cZ(g)L(s)+aG(g)=bR(g)3A+bBUcCA+2BQ2c+3D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甲所示变化,则改

变的条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且a>b

C.物质的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丙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且A、B、C、D均为气体

15.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I:CO2(g)+4H2(g)=CH4(gi+2H2O(g)AH=-164.7kJ/mol

反应IIsCO2(g)+H2(g)=CO(g)+H2O(g)AH=41.2k.T/mol

反应HI:2CO(g)+2H2(g)=CO2(g)+CH4(g)AH=-247.IkJ/mol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ico?和4molh,平衡时CH,、co、co?的物质

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黑名、

c(CO2)c(H2)

B.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提高CO2转化为CH,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D.CH4(g)+H2(Xg)=CO(g)+3H2(g)的AH=-205.9kJ/mol

二、填空题(共4题)

16.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I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v逆(也0)

d.C(H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C(CO2)H(H2)=C(CO).C(H2。),试判断此时的温度

为℃.

17.下列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耳。?溶液H2O2溶液温度MnO2用收集5的反应所需

序号浓度/%体积/mL/℃量/g体积/mL时间/S

①51200.1416.75

②151200.146.04

③30535——249.21

④30555——210.76

⑴写出HO分解的化学方程式:o

⑵通过实验①和②的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由实验

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⑶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

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18.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

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

1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o

(2)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1-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

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mo1•L「・s-I

乙:v(B)=0.12丙:v(C)=9.6mol-L'-min-1;则甲、乙、丙

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O

(4)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CO(g)+2H2(g)-CH30H(g)AHi

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填"二”或“<”);

②某温度下,将2moicO和6m0旧2充入2L密闭容器,充分反应,达平衡

后,测得c(CO)=0.2mol.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5)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CH4(g)+3/202(g)-CO(g)+2H2O(g)AH=-519kJ・mo「。工业

上,为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C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义105倍;

②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X105倍;

③Z在T3℃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IX106倍;

已知:T!>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

剂是_(填“X"、或"Z”)选择的理由

是O

19.已知:2NC)2(g)=N2O4(g)A//<0o如图所示,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

容器,B是一种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关闭活塞匕,将等量且少量

的NO2通过Ki、L分别充入A、B中,反应开始时,A、B的体积相同。

I-

AB

⑴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N2O4速率的大小是

VA(填,'、"V"或“=")VB;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⑵关闭活塞K2,若在A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02,则达到平衡时,N02

的转化率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若在A、B中再分别通

入等量的氮气,则达到平衡时,A中NCh的转化率将,B中NO2的转化

率将o

⑶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

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填"A"或"B")中的气体颜色较深。

(4)若在A中充入4.6gNO-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57.5g・mo吐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o

2022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微专题强化化学平衡(一)•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

L某温度下,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X(g)和2molY(g)发生反

应:x(g)十〃zY(g)Q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

10%o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I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K、Y、Z的体积分

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m=2

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

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

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

L答案:D

解析: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

系中再加入I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说明反应

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所以加=2,A项正确;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

平衡常数不变,所以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B项正确;起始时,加入X、Y

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二者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

1:1,C项正确面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故二次

投料达到平衡后汽体总物质的量为4m01,由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

的量成正比,可知第二次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

为4moixlO%-0.4mol,浓度为=o.2molL1,D项错误。

2L

2,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H2SO4=Na2SO4+SO2"+S>L+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选项反应温度/℃

VCV_cv_

mLmol-L-1mLmol-L-1mL

A2550.1100.15

B2550.250.210

C3550.1550.155

D3550.250.220

A.AB.BC.CD.D

2,答案:C

解析: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说明反应速率最大,该组实验对应的温度

较高,浓度较大。通过表中数据知,C、D两组温度相同,C组混合溶液

中物质浓度大于D组,所以C组反应速率大于D组;同理,B组反应速

率大于A组;B组和C组混合溶液中反应物浓度相同,但C组温度高于B

组,所以C组反应速率大于B组,则最先出现浑浊的是C组。

3.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1

B.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0.79mol-L1

C.反应开始到10s,Y的转化率为79.0%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Z(g)

3.答案:C

解析:由图象可知,X、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少,为反应物Z的物质的量逐渐

增多,为生成物。它们的物质的量变化分别为X:(1.20-0.41)mol=0.79

mol;Y:(1.00-0.21)mol=0.79mol;Z:(1.58-0)mol=1.58mol。故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X+Y=2Z,D项错误;A项,V(z)=^>==0.079moi-L-'.s-',A项错

Z2LxlOs

误;B项,Ac(X)=S®="也空0.395m。]L,B项错误;C项,Y的转化率

v7V2L

_0.79mol

x100%=79.0%,C项正确。

I.OOmol

4.某化学反应中,,反应混合物A,B,C的物质的量浓度(c)与时间⑴的关系如

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始2min4min6min

c(A)/(mol/L)1.451.281.001.00

c(B)/(mol/L)0.380.721.281.28

c(C)/(mol/L)0.0950.180.320.32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B+CB.4min末A的转化率

约为31%

C.4~6min时,反应停止了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4.答案:B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后A减少,B、C增加,则A为反应物,B、C

为生成物,从初始到2min,A、B、C的浓度变化量之比为(1.45mol/L-1.28

mol/L):(0.72mol/L0.38mol/L):(0.18mol/L0.095mol/L)=2:4:l,等于化学计量

数之比,则该反应为2A=4B+C,故A错误;4min末A的转化率[(1.45mol/L・

1.00mol/L)/1.45mol/L]xl00%=31%,故B正确;4min达到化学平衡状态,4〜

6min时,反应没有停止,为动态平衡状态,故C错误油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判

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减小,而反应速率增大,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

应,故D错误。

5.低温脱硝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180T

.'--

2NH3(g)+NO(g)+NC>2(g)催化剂2N2(^)+3H2O(g),AH<0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C.单位时间内消耗NO和N2的物质的量比为1:2时,反应达到平衡

D.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5.答案:C

解析:A项,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A错;

B项,增大一种反应物浓度,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必增大,B错;

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D错.

6.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开始反应时,

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甲:在500c时JOmolSCh和lOmolO2反应

乙:在500℃时,用V2O5作催化剂』OmolSO2和5molO2反应

丙:在450℃时,8molSO2和5molO2反应

丁:在500℃时,8molSO2和5molO2反应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6.答案:C

解析:甲与乙相比,SO2的浓度相等,甲中02的浓度大,乙中使用了催化剂,催

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远超过02浓度的影响,所以反应速率:乙〉甲;中

与丁相比,丁中S02、02的浓度均小于甲中的浓度,其他条件相浓度越大,反

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甲〉丁;丙与丁相比,丁中温度高,其他条件相间,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丁〉丙。综上所述,反应速率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乙、甲、丁、丙。

7.在温度相同、容积均为2L的3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

应物,保持恒温,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已知

N2(g)+3H2(g)lW^2NH3(g)AH=-92.4kJmor'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甲乙丙

反应物投入量1molN?、3molH,2molN?、6molH,2molNH3

N&浓度/(molL)

qc2G

反应的能量变化放出akJ放出QkJ吸收QkJ

体系压强/Pa口PiP3

反应物转化率%a2%

A.2azB.达到平衡时丙容器中NH3的体积分数

最大

C"+a3VlD.2+0=92.4

7,答案:D

解析:本题疑难点是等效平衡的判断。A项,丙容器反应物投入量为

2molNH3,采用极限转化法转化为反应物,为ImolM、3m。1凡,和甲中的

相同,乙容器加入2mol电、6mol凡,乙中加入量分别是甲中的2倍,乙

相当于甲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乙中压强减小,小于甲的2倍,

即2月=2用>〃2,错误;B项,结合A项分析,由于该反应是体积减小的反

应,缩小容器体积,增大了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所以乙中氮气、氢气的

转化率分别大于甲中的,平衡后乙中NH,的体积分数最大,错误;C项,

丙和甲最后达到相同的平衡状态,若平衡不移动,4+/=1,乙容器反应

物投入量为2m01电、6moi%,由于乙相当于甲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

动,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所以%+%>1,错误;D项,甲中投入ImolN?、

3molH2,丙中投入2moiNH一则甲与丙是等效的,根捱盖斯定律可知,甲

与丙的反应的能量变化之和为92.4kJ,故Q+Q,=92.4,正确。

8.在一个不传热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到

平衡的标志是()

①反应速率%:也:%%=1:3:2

②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变

③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相同状况)

⑤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vIE(N2)=V逆(NH3)

⑦单位时间内3moiH-H键断裂参加反应,同时2molN-H键也断裂参加反

A.①②③⑤⑥B.②③④⑤⑥C.②③⑤⑥D.②③④⑥⑦

8.答案:C

解析:本题易错之处是未正确理解“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达到化学

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平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当外界条件一定时,若

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含量不变,则化学反应

达到平衡状态;在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对应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①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⑥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

等,故⑥是达到平衡的标志°恒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

反应,③是达到平衡的标志。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恒容,故混合气体

的密度始终不变,④不是达到平衡的标志。②⑤是达到化学平衡的标志。

⑦中忽略了1mol氨气分子含有3molH键。本题选C。

9.月球上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如铁单质、钾长石(口阿。8)等。在一定温

度范围内,用氯化钠熔浸钾长石可制得是氯化钾:

()()()(),钾元素的熔出率(液体中钾元素的质

NaCll+KAlSi3O8sKC11+NaAlSi3O8s

量占样品质量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钾元素的熔出率/%

80

70

60

5048001^

40-830工

30工

20-860

10。950^

1.52.533.54

反应时间/h

A.钾长石(KAS3O8)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A12O3-6SiO2

B.钾长石和烧碱在熔融状态下反应,可得到两类正盐

C.氯化钠熔浸钾长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将钾长石粉碎成更小的颗粒或延长反应时间,可提高熔出钾的速率

9.答案:D

解析:复杂硅酸盐改写为氧化物的规则是按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酸

性氧化物、水的顺序书写,A项正确;钾长石和烧碱在熔融状态下反应,

可得到偏铝酸盐和硅酸盐两类正盐,B项正确;根据图示可知,温度越高

钾元素的熔出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

为吸热反应,C项正确;将钾长石粉碎成更小的颗粒,增大反应物的接触

面积,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反应速率,D项错

误。

10.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oCO?(g)的

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j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O(g)+H2O(g)=CC)2(g)+H2(g)的AH>0

B.在工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v正逆

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D.若I、1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修、K2,则除<匕

10.答案:C

11.已知某反应aA(g)+bB(g)=cC(g)AH=Q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不同温度

和T?)及压强(R和P2)下,混合气体中B的质量分数MB)与反应时

间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2.P,<P2,a+b>c,Q<0

B.l;>T2,P1<P25a+b<c,(2>0

C.Tj<T2,P1>P2,a+b<c,Q>0

D.T)>T2,P,>P2,a+b>c,Q<0

11.答案:B

12.堪基硫(COS)可用于合成除草剂、杀草丹等农药。H2s与co?在高温下反

应可制得COS:H2S(g)+CO2(g)^COS(g)+H2O(g)o在三个容积为2L的恒

容密闭容器中投入反应物,容器I中反应至5min时达平衡,数据如下:

平衡时

起始时/niol

容器温度/℃/mol平衡常数

w(CO2)«(H2S)w(COS)W(H2O)w(COS)

I5000.20.2000.02扁

II7000.20.200〃2Kg

III7000.40.400〃3

卜,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的MvO

B.容器I中反应达平衡后,再充入CQ,(g)和HQ(g)各0.02mol,平衡正向移

C.容器H中反应达平衡时H2s(g)和82(g)的转化率约为14.3%

D.容器用中再充入cos(g)和也。值)各0.2moL达到平衡时co2(g)的体积分数

增大

12.答案:C

向同温、同体积的三个密闭

容器中分别充入气体:(甲)2moisc)2和Imol。?;(乙)lmolsc^D0.5molO2;

(丙)2molsOr和ImolQ。恒温、恒容下反应达平衡时,下列关系一定正确

的是()

A.容器内压强P:P广小=2P乙

B.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n丙>n甲>n乙

C.so3的体积分数f:加=场,匕

D.反应热量的数值Q:197>Q丙〉Q甲〉Q乙

13.答案:B

14.根据相应的图像,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G的丙;V

体枳

—沿血W溢正)

\v(IE)分数

用乙:T:

/(^)

u温存0

O~f7降温加压/

aX(g)+bY(g)=cZ(g)L(s)+aG(g)=bR(g)3A+bBcCA+2BQ2c+3D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甲所示变化,则改

变的条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乙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且a>b

C.物质的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丙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

应,且A、B、C、D均为气体

14.答案:C

15.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烷的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I:CO2(g)+4H2(g)=CH4(gI+2H2O(g)AH=-164.7kJ/mol

反应H:CO2(g)+H2(g)=CO(g)+H2O(g)AH=41.2kJ/mol

反应IIL2CO(g)+2H2®=CO2(g)+CH4(g)AH=-247.IkJ/mol

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和4m01%,平衡时CH,、CO、co2的物质

的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u..5

7TC

A.反应I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c(CO2)c(H2)

B.图中曲线B表示CO的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提高8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D.CH.(g)+HQ(g)=CO(g)+3H,(g)的AH=-205.9kJ/mol

15.答案:C

解析:A.化学平衡常数是生成物浓度幕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幕之积的比

值,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K=嚅号黑1,故A错误;

B.反应物co?的量逐渐减小,故图中曲线A表示c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

线,由反应n和in可知,温度升高反应n正向移动,反应ni逆向移动,

co的物质的量增大,故曲线c为co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则曲线B为

。14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故B错误;

c.反应I为放热反应,反应n为吸热反应,降低温度有利于反应I正向

移动,反应n逆向移动,即可提高co2转化为CH4的转化率,所以需要研发

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故c正确;

D.-(反应H+反应HI)得到目标反应,则CH,(g)+H2O(g)=8(g)+3H2(g)的

AH=441.2kJ/mol4-(-247.IkJ/mol)]=205.9kJ/mol,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4题)

16.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80083010001200

K0.60.91.01.72.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

(2).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反应(选场“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y正(出)=v逆(比。)

d.C(H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0902)«珥)=0((:0)4凡0),试判断此时的温度

为℃.

⑴«8)«00)

16.答案:

•C(CO2)C(H2)

(2).吸热;(3).b,c;(4).830

解析:(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式即可写出K的表达式为

C(CO)C(H2O)

C(CO2)C(H2)

(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混合物中CO

或Hq(g)的浓度增大,即升温平衡向右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3).该反应为物质的量不变的反应,反应过程中压强始终不变,与是否平衡

无关。

(4).当。(82)«凡)=88)«也0)时,K=l,此时的温度由表中数据可知为

830℃o

17.下列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实验H2O2溶液H2O2溶液温度MnO2用收集。2的反应所需

序号浓度/%体积/mL/℃量/g体积/mL时间/S

①51200.1416.75

②151200.146.04

③30535——249.21

④30555——210.76

⑴写出H。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⑵通过实验①和②的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由实验

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o

⑶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

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

MnO,

17.答案:(1)2H2O22H2O+02T

⑵反应物浓度(或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⑶不变

解析:(1)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

2H2O2=^2H2O+O2TO

⑵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①②中除了也。,浓度不同之外,其他各量均相

同,所以可以判断出是反应物的浓度影响了反应速率,并且浓度越大,反

应速率越大;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

大。

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质量只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而

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水,没有改变HQ?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所以产生氧气的质量不变,其总物质的量也不变。

18.已知:反应aA(g)+bB(g)-cC(g),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

入一定量的A、B,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

/J'o

(1)从反应开始到12s时,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2)经测定前4s内v(C)=0.05mollis1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上述反应分别在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经同一

段时间后,测得三个容器中的反应速率分别为甲:v(A)=0.3mol・Lr・s-I

乙:v(B)=0.12丙:v(C)=9.6mol-L则甲、乙、丙

三个容器中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O

(4)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CO(g)+2H2(g)-CH30H(g)AHI

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K2.0410.2700.012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Hi_o(填或y);

②某温度下,将2moicO和6moiH2充入2L密闭容器,充分反应,达平衡

后,测得c(CO)=0.2moi.L「,则CO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

(从上表中选择)

(5)将CH4转化成CO,工业上常采用催化转化技术,其反应原理为:

CH4(g)+3/202(g)-CO(g)+2H2O(g)AH^NkJ-mor^工业

上,为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分别对X、Y、Z三种催化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其他条件相同)

①X在°C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义1。5倍;

②Y在T2℃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正反应速率加快约3X105倍;

③Z在T3°C时催化效率最高,能使逆反应速率加快约IX106倍;

己知:TI>T2>T3,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在生产中应该选择的适宜催化

剂是_(填“X"、"Y”或"Z”)选择的理由

是o

18.答案:(l).0.05molE's1

(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