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教案]高中生物

高中生物一: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国家规定的高中学科,大多省份使用的是人教版教材,有些省份也出版了

不同的教材版本。但大致内容是一样的。人教版教材共6册,供高中学生使

用。必修1、2、3为必修内容,选修1、2、3供学生自行选择学习。以下公文

小编整理了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一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一个体

一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

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T低倍物镜观察一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

哪)T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

细胞和真核细胞

注、原核细物口真核细胞的比较:

①、原核细胞:细庖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

(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不与蛋白质结

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

同。

②、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

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③、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

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④、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

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

核生物。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T殳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eE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T殳由核酸(DNA^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

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

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

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

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

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

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无素:C、H、0、N、P、S、KCa、Mg0微量襦:Fe、Mn、B、

Zn、Mo、Cu

③速谬:C、H、0、N、P、S(4»$7L«: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0

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

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

彳耿。

第2页共15页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

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

淀;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

色;蛋白质与双缩腺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腺试剂不同,双缩眼试剂先加A液,再

力口B液)

★11、蛋白质由C、H、0、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蹲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OO,H各

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约20种★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

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一NH2)和f竣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竣

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一

NH-CO-)叫蝴。

多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13、有关计算:

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的个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

数m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

高中生物二: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生物是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

体,与非生物相对。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人教版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欢迎

阅读。

一、必修本

绪论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第3页共15页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

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

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

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一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

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

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

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

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田可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

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

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单位一细胞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者屿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

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第4页共15页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

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

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

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

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

一致的,一个细胞是T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

地完成各项生命励。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

遗传的基础。

20.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

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口子代间保持了遗

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但询台时期源I」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

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

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第5页共15页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

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

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诱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牛:一是具有一层半诱膜,二是这层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

过桂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

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磁。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

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

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第四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

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

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任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

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

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第6页共15页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

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

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

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

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

处于主导的地位。

54.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器官共同协调下形成的。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55.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大的生活能力和变异

性,因此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重要意义。

56.营养生殖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57.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的生殖

细胞的减少了一半。

58.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开,说明染色体具一定的独

立性;同源的两个染色体移向哪一极是随机的,则不同对的染色体(非同源染

色体)间可进行自由组合。

5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60.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再经过复杂的

变化形成精子。

61.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62.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

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

第7页共15页

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64.很多双子叶植物成熟种子中无胚乳,是因为在胚和胚乳发育的过程中

胚乳被胚吸收,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里,供以后种子萌发时所需。

65.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GG.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

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

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

第六章遗传和变异

67.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

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68.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遗传物质除DNA以外还有RNA。因为绝大多数生

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9.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

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

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70.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

71.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

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72.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

缘故。

73.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

基因的载体。

74.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75.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昔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

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W酹就代^遗传

76.DNA分子的脱氧核甘酸的排列JII酹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甘酸的排

第8页共15页

歹I」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甘酸的排列JII酹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

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

各种遗传特性。

77.生物的一切遗传性状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

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基因控制性状的另一种情况,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

构来削g影响性状。

78.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

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

量比接近于3:1。

7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

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

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80.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8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

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1立基因自由组合。

82.在育种工作中,人们用杂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种间的基

因重新组合,以便使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起,从而创造出对人类有益

白姗品种。

83.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84.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85.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

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86.通过自性生歹直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具丰富的来

源。这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

第七章生物的进化

8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第9页共15页

8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

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

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第八章生物与环境

8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

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9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91.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的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的种群形成群落。

种群的各种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物群落的结构,都与环境中的各种生态

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91.在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各种类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

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群落的结构都有差别。但是,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在

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统一的整体。

9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

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95.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

相反的关系。

9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无机环境一起,构成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生态

系统一生物圈

9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98.生物窗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是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

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9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

的稳态。

100.从能量角度来看,源源不断的太阳能是生物圈维持正常运转的动力。

第10页共15页

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的能量基础。

101.从物质方面来看,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

需的物质。生物圈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所形成的三极结构,接通了从无

机物到有机物,经过各种生物多级利用,再分解为无机物重新循环的完整回

路。生物圈可以说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这是生物圈赖以存在

的^质兽出。

102.生物圈具有多层次的自我调节能力。

103.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

物的分解作用。

104.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

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

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特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

105.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

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

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高中生物三:高中生物实验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需耍我们懂得怎么做实验,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是高中生物

实验方法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1.显微观察法: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

动""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等。

2.观色法: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观察动物毛

面口植物花色的遗传""DNA和RNA的分布"等。

3.同位素标记法(元素示踪法):如"噬菌体浸得田菌的实验”"恩格尔

曼实验”等。

4.补充法: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

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5.摘除法:如用"摘除法研究性激素、甲状腺激素或生长激素的作

第11页共15页

用""雌蕊受粉后除去正在发育着的种子"等。

6.杂交法:如植物的杂交、测交实验等。

7.化学分析法:如"番茄对Ca和Si的选择吸收""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

和分离"等。

8.理论分析法:如"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实验"〃植物向性动物的研

究”等。

9.模拟实验法:如”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分离定律的模拟实验”等。

10.引流法:临时装片中液体的更换,用吸水纸在T则吸引,于另一侧滴

加换进的液体。

11.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

⑴增加水中02: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⑵减少水中02: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⑶除去容器中C02:Na0H溶液、Na2co3溶液;

⑷除去叶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饥饿);

⑸除去叶中叶绿素:酒精水浴加热(酒精脱色);

⑹除去植物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⑺单色光的获得:棱镜色散或透明薄膜滤光;

⑻血液抗疑:加入柠檬酸钠(去掉血液中的Ca2+);

⑼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10)骨无机盐的除去:HCI溶液;

(11)消除叶片中脱落酸的影响:去除成熟的叶片;

(12)消除植株本身的生长素:去掉生长旺盛的器官或组织(芽、生长点);

⑬补充植物激素的方法:涂抹、喷洒、用含植物激素的羊毛脂膏或琼脂作

载体;

(咻卜充动物激素的方法:口服(饲喂)、注射;

(15)阻断植物激素传递:插云母片法。

1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一实验现象的观测指标

⑴光合作用:02释放量或C02吸收量或有机物生成量。例:水生植物可依

第12页共15页

气泡的产生量或产生速率;离体叶片若事先沉入水底可依单位时间内上浮的叶

片数目;植物体上的叶片可依指示剂(如碘液)处理后叶片颜色深浅。

⑵呼吸作用:02吸收量或C02释放量或有机物消耗量

⑶原子或分子转移途径:同位素标记法或元素示踪法

⑷细胞液浓度大小或植物细胞活性:质壁分离与复原

⑸溶液浓度的大小:U型管件透膜

⑹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⑺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体长变化)

⑻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是否出现彳氐血糖症状一昏迷)

⑼胰高血糖素作用:尿糖的检测(在尿液中加班氏试剂进行沸水浴,看是

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io)菌量的多少:菌落数、亚甲基蓝褪色程度

(11)生长素作用及浓度高低的显示:可通过去除胚芽鞘后补充生长素后的胚

芽生长情况来判断(弯曲、高度)

(⑵淀粉:碘液(变蓝色)

⑬还原性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沸水浴后生成砖红色沉淀)

(14)002:Ca(OH)2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5凰酸:pHiit纸

(16)02:余烬复燃

(17)蛋白质:双缩服试剂(紫色)

㈣脂肪:苏丹m染液(橘黄色);苏丹IV染液(红色)

(19)DNA:二苯胺(沸水浴,蓝色)、甲基绿(染色后,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