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个体稳态与调节
1.人体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需要机体的调节机制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下图是下丘脑、
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相关问题:
(1)寒冷刺激时,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皮肤毛细血管,减少散热。在完成该反
射的过程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O若兴奋产生前某离子在神经元膜
内和膜外的浓度分别是15mmol/L>145mmol/L,则该离子最可能是。
(2)下丘脑和垂体病变会导致中状腺功能减退,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填”分
级”或“反馈”)调节。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机体产生某种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比正常人
多。其原因主要是该抗体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与激素类似的生理作用,
使甲状腺机能增强,但甲状腺激素增多不会通过_____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
—及细胞Y的过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答案(1)收缩神经递质Na+(2)分级(3)促甲状腺负反馈(4)淋巴因子增殖、
分化
解析(1)寒冷刺激使汗腺分泌量减少,皮肤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散热减少,维持
体温恒定。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寒冷环境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此过程
中传递神经信号的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冲动产生之前,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远远大于细胞
膜内,所以此处应该是钠离子。(2)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
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由此可以
看出,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存在分级调节机制。(3)抗体A导致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含
量比正常人多,由此可以看出,抗体A对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的
作用是类似的,正常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的话,会由于负反馈调节使含量下降,但
是患者体内含量不会下降,所以体内不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4)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
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的增殖、分化过
程,减少抗体A的产生。
2.2022冬奥会即将在北京举办,在冬奥会的很多比赛项目中,冰雪运动员的身体协调能力
令人叹为观止。如图是运动员受到某种刺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模式图。请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的结构叫做。图甲中④
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A和B两个电流表中指针偏转次数分别是______、______o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
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隙,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
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
(3)图丙为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图丙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忖,只能由1-6单向传递,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5)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请解释上述现象
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突触小体01(2)协助扩散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
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
出肌无力(3)突触电信号一化学信号
(4)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5)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
存在缓冲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
解析(1)图甲中每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末端形成的杯状或球状的结构叫做突触小体。图甲中
④虚线圈处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由于突触存在,兴奋不能传递到A所在的神经纤维,所
以A偏转。次;兴奋能传递到B的一个电极,因此B偏转1次。
(2)图乙中,在兴奋状态下,Na,进入神经元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已知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
存在“膜屏障作用”(即钙离子在膜上形成屏障,使钠离子内流减少)。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
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细胞外钙离子对钠离子存在“膜屏障作用”,血钙过高使钠离子内流
减少,降低了神经细胞兴奋性,最终导致肌细胞无法兴奋、收缩而表现出肌无力。
(3)图丙为突触的结构模式图,在图中结构4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一化学信号。
(4))图丙中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时,只能由1-6单向传递,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
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5)剧烈运动后,运动员会肌肉酸痛但内环境中的酸碱度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其原因是剧烈运
动时,由于供氧不足,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内环境中存在缓冲
物质(碳酸/碳酸氢钠)进行调节,使pH保持相对稳定。
3.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是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简称HIV)引起的。图1为艾
滋病感染者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方
菜
篓
表
1
2
次
*
>
三
抗原Ta细胞Hb细胞I(物端」|c细胞hp画面)一物质f
图2
(1)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艾滋病是一种病,被HIV侵染的T细胞产生于骨髓这一
免疫器官,并在部位成熟,除上述免疫器官外,人体的免疫器官还包括
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个)等。
⑵人体感染HIV后,HIV的浓度先升高后下降,原因是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了囊膜蛋白
(Gpl20,Gp41)等多种抗体,大部分HIV与抗体结合后被消灭,图2是抗体形成的一般过程,
写出以下字母代表的名称:e,g。
(3)从图1可知,HIV浓度在第9年达到峰值,患者此时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
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功能。
答案(1)免疫缺陷胸腺淋巴结、扁桃体、脾(2)记忆细胞淋巴因子(3)监控和清除
解析(1)艾滋病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因为人类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
陷病。HIV主要侵染人体成熟于胸腺中的T细胞。人体的免疫器官有胸腺、骨髓、淋巴结、
扁桃体、牌等。(2)根据免疫过程分析,图2中a是吞噬细胞,b是T细胞,c是B细胞,d
是浆细胞,e是记忆细胞,g是淋巴因子,f是抗体。(3)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功
能。
4.(2019•江苏,27)甲、乙、丙三人在一次社区健康日活动中检测出尿糖超标,为进一步弄
清是否患糖尿病,依据规范又进行了血液检测。图1、图2所示为空腹及餐后测定的血糖及
胰岛素浓度。糖尿病血糖浓度标准为:空腹27.0mmol/L,餐后2h^ll.1mmol/Lo请回答
下列问题:
餐后时间(h)餐后时间(h)
图1图2
⑴正常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
、合成糖原或转变为非糖物质,并抑制及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
糖;同时胰岛A细胞分泌受抑制,使血糖浓度下降。
(2)据图初步判断是糖尿病患者,需复查血糖。患者常因血糖浓度升高致细胞外液
渗透压升高,产生渴感,表现为多饮。
(3)除糖尿病外,尿糖超标的原因还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一次性摄糖过多
②低血糖患者
③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④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4)结合图1、图2分析,乙出现上述检测结果的原因可能有(填序号)。
①自身抗体与胰岛素结合
②自身效应T细胞持续杀伤胰岛B细胞
③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
④胰岛B细胞膜上载体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下降
答案(1)氧化分解肝糖原分解胰高血糖素
(2)甲、乙大脑皮层(3)①④(4)①③
解析(1)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一方面可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
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另一方面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为葡萄糖,同时胰岛素还能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下降。(2)由题图可
知,甲和乙的餐前空腹血糖浓度大于7.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大于11.1mmol/L,可
初步判断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感受器兴奋,传到大脑
皮层产生渴感并主动饮水。(3)一次性摄糖过多,超过肾脏的重吸收能力,尿液中会出现葡萄
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会出现尿糖。低血糖患者血糖
浓度较低,尿液中不会出现葡萄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大量排尿,尿液中不会出现
葡萄糖。(4)乙的餐前空腹和餐后血糖浓度均大于正常值,且体内胰岛素含量也较高,说明胰
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其原因可能是胰岛素不能与组织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自身抗体与胰
岛素结合、自身抗体竞争性结合靶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导致血糖浓度较高,较高浓度的
血糖又会刺激机体分泌胰岛素。
5.世界各国领导人确立了2020年“快速通道”目标,旨在加快艾滋病病毒应对,并到2030
年终结艾滋病。如图1是HIV侵入机体后的部分免疫反应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口对照组
■药物A组
0冰毒+药物A组
口冰毒组
If制IHII解一
°第I天第2天第3天第4天时间
图2
(D图1中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是(填序号)。
(2)VI受抗原刺激后,能发生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有。图中缺少与体
液免疫有关的某个过程,该过程是—
-O(用图中序号及文字叙述)
(3)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感冒等普通疾病引起的并发症,试分析其原因:
(4)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为高发病,某用于治疗冰毒成瘾的药物A结构和冰毒类似,图2是研
究人员将不同试剂加入被HIV感染的细胞培养液中,定期检测HIV的数量。由图2分析,药
物A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HIV的增殖,药物A能________(填“促
进”或“抑制”)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答案(I)VII(2)DNA复制、转录和翻译III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VI,促进其增殖分化(3)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从而使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患者对病原体的
抵抗能力和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能力减弱(4)不影响抑制
解析(1)在免疫过程中涉及到的细胞,只有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结合图示可知,G为抗体,
则VII为浆细胞,故VII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
(2)VI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该过程中存在遗传信息传
递过程中的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当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III)时,T细胞释放淋
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而图中缺少该过程,政图中缺少与体液免疫
有关的过程为:01释放淋巴因子作用于VI,促进其增殖分化。
(3)由于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而T细胞既可以参与体液免疫又可以参与细胞免疫,故
T细胞数量减少会使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特异性免疫能力,患者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和免疫
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能力减弱,使艾滋病患者常常死于感冒等普通疾病引起的并发症。
(4)由图形分析可知,药物A组和对照组的HIV的数量接近,说明药物A不影响HIV的增殖,
冰毒组HIV的数量远高于对照组,说明冰毒能促进HIV的增殖。同时药物A和冰毒的实验组,
其HIV的数量也和对照组相近,说明药物A能抑制冰毒对HIV增殖的影响。
6.下列是关于生长素的两个实验,
实验一:为验证适宜浓度的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泌H+,进而促进细胞伸长,有人设计了如
下实验。
(1)实验材料与药品:生长素溶液、pH分别为5.0、9.0的缓冲液、黑暗中萌发
的小麦种子若干、镜子、刀片、刻度尺、培养皿等。
⑵实验步骤:
①材料处理:选择的黑暗中萌发的小麦种子若干,用镇子取其胚芽鞘并切
掉尖端,平均分成三组。
②将平均分组的胚芽鞘放入编号为1、2、3的培养皿中,加等量的不同试剂,置于相同且适
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一定时间后,
再进行若干次重复实验,记录结果。
(3)实验结果:(补充完整内容)
组别处理方法结果
110个胚芽鞘+10-5川014生长素溶液
2胚芽鞘生长不明显
310个胚芽鞘+pH为5.0的缓冲液胚芽鞘生长明显
(4)步骤③中重复实验的目的是o
实验二:生长素是发现最早的激素,先后经历近百年的历程,是许多科学家汗水的结晶。现
用燕麦幼苗作实验材料,在黑暗中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将切下的胚芽鞘尖端C水平放置,分别取两个琼脂块A、B,紧贴在C
切面上,数小时后,将琼脂块取下,分别放在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D和幼根E上(幼根对生长
素浓度极为敏感)。两天后,胚芽鞘D的生长方向是,幼根E的生长方向是
(2)实验装置如图乙,将附有琼脂块X和Y的胚芽鞘尖端放在旋转器上匀速旋转,旋转几小时
后,取下琼脂块,分别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G上。两天后,胚芽鞘G的生长方向是
答案实验一:(2)①生长状况一致③测量并统计各组胚芽鞘的平均长度
(3)
组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拼音汉语拼音课件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制图与测绘》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停水改造施工方案
- 手卫生规范及洗手方法
- 2024年8月度安全心理学实验教学数据可视化分析模型
- 护理操作口腔护理
- 教育培训机构工作计划
- 山西省卫生类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药)历年考试真题库及答案
- 教育的四个支柱
- 建筑施工单位培训准备
- 2024年广东省五年一贯制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 2024年河南郑州黄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
- 数学-广东省广州市2025届高三一模试题和解析
- 2024年关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34篇)
- 高中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供热行业发展前景及发展策略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天津公安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汇编
- 浙江省精诚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人教五四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单元《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 第一课时》课件
- 北京中考语文常考知识点(积累背诵)-2025年北京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