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古代史重要知识点总结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线--------------------------1.请首先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地址名称。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朝代是春秋五霸时期?
A.秦朝
B.汉朝
C.魏国
D.春秋时期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是哪种货币制度?
A.金币制
B.货布制
C.铢钱制
D.统一度量衡制
3.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是什么制度来强化集权?
A.郡县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三公九卿制
4.东汉时期,哪个皇帝是“光武中兴”的奠基者?
A.刘邦
B.刘秀
C.刘备
D.曹操
5.三国时期,谁被誉为“卧龙”?
A.诸葛亮
B.关羽
C.张飞
D.徐庶
6.隋唐时期,哪个城市成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A.长安
B.洛阳
C.杭州
D.扬州
7.唐朝实行的是哪种科举制度?
A.科举制
B.士林制
C.宦官科举
D.武科举
8.宋代时期,哪个学派主张“格物致知”?
A.道家学派
B.阴阳家学派
C.程朱理学
D.佛教学派
9.元代时期,哪个皇帝建立了行省制度?
A.元世祖忽必烈
B.元顺帝阿合马
C.元文宗海山
D.元武宗海陵王
10.明朝时期,哪个皇帝实行了“海禁”政策?
A.朱元璋
B.明成祖朱棣
C.明宣宗朱瞻基
D.明神宗朱翊钧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
1.D
2.C
3.C
4.B
5.A
6.A
7.A
8.C
9.A
10.D
解题思路:
1.春秋时期是周朝后期至战国前期的时期,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五位霸主,故选D。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货币统一,以铢两制为基础,故选C。
3.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集权,实行三省六部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C。
4.东汉建立者刘秀,在位期间恢复了国家稳定,开创“光武中兴”的局面,故选B。
5.“卧龙”一词源自《三国演义》,用来形容诸葛亮的高人一等,故选A。
6.隋唐时期,长安(今西安)作为国都,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故选A。
7.唐朝继承隋朝制度,实行科举制,选拔人才,故选A。
8.程朱理学是宋代的重要哲学学派,主张通过格物致知,摸索宇宙本源,故选C。
9.元代时期,忽必烈建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A。
10.明神宗时期,为限制沿海贸易,实行了“海禁”政策,故选D。二、填空题1.春秋五霸分别是____齐桓公____、____晋文公____、____楚庄王____、____吴王阖闾____、____越王勾践____。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划分为____36____个郡。
3.汉武帝时期,设立____大司农____来管理财政。
4.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____刘备____。
5.隋唐时期,唐朝的都城是____长安____。
6.宋代时期,哪个皇帝实行了“重文轻武”政策?____宋太祖赵匡胤____(或宋太宗赵光义,因两位皇帝均推行此政策,故均可作为答案)
7.元代时期,设立____行省制____来管理地方行政。
8.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土木堡之变”?____明英宗朱祁镇____
答案及解题思路:
1.答案: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解题思路: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五个强大的诸侯国的君主,根据历史记载,这五位霸主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2.答案:36
解题思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集权,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实行郡县制。
3.答案:大司农
解题思路: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财政的控制,设立了大司农一职,专门负责财政管理。
4.答案:刘备
解题思路: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刘备,他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
5.答案:长安
解题思路:隋唐时期,唐朝的都城是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6.答案:宋太祖赵匡胤(或宋太宗赵光义)
解题思路:宋代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都推行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以文官治国的理念来巩固政权。
7.答案:行省制
解题思路:元代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行省制,将全国划分为多个行省,每个行省设有一位行省总督。
8.答案:明英宗朱祁镇
解题思路:“土木堡之变”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当时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军队俘虏,是明朝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军事失败。三、判断题1.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是指秦、齐、楚、燕、韩、赵、魏。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根据历史记载,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强大的国家,它们分别是秦、齐、楚、燕、韩、赵、魏。这一知识点是古代史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准确记忆。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集权,废除了诸侯国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制度改革。
3.汉武帝时期,设立丞相来加强集权。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汉武帝时期,实际上削弱了丞相的权力,设立了内朝和中外朝制度,以加强皇帝的权力,而非设立丞相。
4.三国时期,曹操是蜀汉的建立者。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蜀汉的建立者是刘备,而非曹操。曹操是魏国的建立者。
5.唐朝的科举制度始于唐太宗。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唐朝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由隋炀帝设立。唐太宗时期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度。
6.宋代时期,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削弱士族势力。
答案:错误。
解题思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加强集权,而非削弱士族势力。
7.元代时期,设立了行省制度来加强集权。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元代实行行省制度,通过设立行省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政治制度。
8.明朝时期,戚继光领导了抗倭战争。
答案:正确。
解题思路: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将领,他领导了多次抗倭战争,成功抵御了倭寇的侵扰。这一事件是古代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四、简答题1.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
答案: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灭韩: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国。
(2)灭赵: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国。
(3)灭魏: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国。
(4)灭楚: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国。
(5)灭燕、齐: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国;公元前221年,秦灭齐国。
解题思路:首先介绍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然后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列出秦国所灭的国家,以及灭亡的时间。
2.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政策。
答案: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1)减轻赋税,提高农民地位;
(2)选拔贤能,任用儒生;
(3)改革官制,强化集权;
(4)推行法治,打击贪污腐败。
解题思路:首先简要介绍“推恩令”政策的内容,然后分别列举其主要措施,包括减轻赋税、选拔贤能、改革官制、推行法治等。
3.简述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
答案:唐朝时期的安史之乱是指安禄山和史思明在公元755年发动的叛乱。其主要过程
(1)安禄山起兵叛唐,攻占洛阳、长安等地;
(2)唐朝军队进行平叛,但由于指挥失误和将领腐败,导致战局失利;
(3)唐朝军队最终击败叛军,但唐朝国力受到严重削弱。
解题思路:首先介绍安史之乱的起因和主要人物,然后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描述叛乱的过程,包括叛军的攻占、唐朝的平叛以及最终战局的失利。
4.简述宋代时期的“靖康之变”。
答案:宋代时期的“靖康之变”发生在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等皇室成员。其主要过程
(1)金军攻破汴京,俘虏宋朝皇帝;
(2)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建立;
(3)南宋向金国割地赔款,以求和平。
解题思路:首先介绍“靖康之变”的时间背景,然后简要描述金军攻破汴京、俘虏宋朝皇帝以及北宋灭亡和南宋政权建立的过程。
5.简述明代时期的“土木堡之变”。
答案:明代时期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蒙古军队进攻明朝,明英宗被俘。其主要过程
(1)蒙古军队进攻明朝;
(2)明英宗率领大军迎战,但遭遇惨败,被俘;
(3)明朝通过赎买等手段,将明英宗赎回。
解题思路:首先介绍“土木堡之变”的时间背景,然后简要描述蒙古军队进攻明朝、明英宗被俘以及明朝赎回明英宗的过程。
答案及解题思路:
答案:根据上述题目内容,已经提供了每个问题的答案。解题思路也已在答案部分简要阐述。五、论述题1.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具体措施
(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论述汉武帝时期加强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一)汉武帝加强集权的背景
(二)汉武帝加强集权的具体措施
(三)汉武帝加强集权的影响
3.论述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安史之乱的背景
(二)安史之乱的原因
(三)安史之乱的影响
4.论述宋代时期“靖康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一)“靖康之变”的背景
(二)“靖康之变”的过程
(三)“靖康之变”的影响
5.论述明代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土木堡之变”的背景
(二)“土木堡之变”的原因
(三)“土木堡之变”的影响
答案及解题思路:
1.论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民不聊生。
(二)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具体措施:灭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等。
(三)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结束了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的局面,开创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了范例。
解题思路:首先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景,然后阐述秦始皇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总结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论述汉武帝时期加强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答案:
(一)汉武帝加强集权的背景:汉朝前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势力强大。
(二)汉武帝加强集权的具体措施:推行“推恩令”、设立监察机构等。
(三)汉武帝加强集权的影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国家政治局势。
解题思路:先介绍汉武帝加强集权的背景,然后阐述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分析其影响。
3.论述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
(一)安史之乱的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
(二)安史之乱的原因: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内乱外患交织。
(三)安史之乱的影响:削弱了唐朝的国力,导致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
解题思路:先介绍安史之乱的背景,然后分析其原因,最后阐述其影响。
4.论述宋代时期“靖康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答案:
(一)“靖康之变”的背景:北宋后期,金朝崛起,对宋朝形成威胁。
(二)“靖康之变”的过程:金军攻破东京,俘虏宋徽、钦二帝。
(三)“靖康之变”的影响: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开启了一段新的历史时期。
解题思路:先介绍“靖康之变”的背景,然后阐述其过程,最后分析其影响。
5.论述明代时期“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答案:
(一)“土木堡之变”的背景:明英宗时期,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
(二)“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土木堡之战中,明军大败,导致明英宗被俘。
(三)“土木堡之变”的影响:明朝由盛转衰,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变革。
解题思路:先介绍“土木堡之变”的背景,然后分析其原因,最后阐述其影响。六、材料分析题1.分析《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记载。
a.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
b.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及重要战役
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措施
d.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
2.分析《资治通鉴》中关于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记载。
a.汉武帝推恩令的背景和目的
b.推恩令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
c.推恩令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d.推恩令的历史评价
3.分析《新唐书》中关于唐朝安史之乱的记载。
a.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b.安史之乱的经过和主要战役
c.安史之乱对唐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d.安史之乱的历史教训
4.分析《宋史》中关于宋代“靖康之变”的记载。
a.靖康之变的历史背景
b.靖康之变的过程和事件
c.靖康之变对北宋政治和民族关系的影响
d.靖康之变的历史影响和评价
5.分析《明史》中关于明代“土木堡之变”的记载。
a.土木堡之变的历史背景
b.土木堡之变的具体经过和原因
c.土木堡之变对明朝政治和军事的影响
d.土木堡之变的历史意义和评价
答案及解题思路:
1.解答思路:
背景分析:秦朝统一六国的背景包括战国七雄的争斗、诸侯割据等。
过程分析:秦始皇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逐步统一六国,如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
措施分析:秦始皇统一后实施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等。
意义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的新纪元。
2.解答思路:
背景分析:汉武帝时期推恩令的背景是汉初分封制度的弊端。
内容分析:推恩令允许诸王分封子弟为侯,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
影响:推恩令加强了集权,稳定了政治局面。
评价:推恩令是汉武帝加强集权的重要措施,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3.解答思路:
原因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包括政治腐败、军事失误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一年级语文重要考点2025年试题及答案
- 荆门城投面试题及答案
- 第1讲 光的折射 全反射-2026版大一轮高考物理复习
- 2024年二手车评估师考试的常见问题及答案
- 六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北省随州市高一下学期2月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关于食品检验的知识更新及质检员考试试题答案
- 2024年汽车美容师服务升级路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计算机基础考试推理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统计学变量关系题目及答案
- 高三复习:2025年高中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 月考试卷(1~3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带答案)
- 8.1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2025年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托辊投资规划项目建议书
- 车间叉车安全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2篇)
- 危险品运输汛期应急预案
- 【MOOC】计算机组成与CPU设计实验-江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