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生物
(课标Ⅲ专用)专题15生物进化第1页考点1当代生物进化理论1.(江苏单科,4,2分)以下关于生物进化叙述,正确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升纯合体百分比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原材料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D.若没有其它原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五年高考答案
A群体中近亲个体携带相同基因概率较高,故子代纯合体百分比较高,A正确;各种
类型突变均为生物进化原材料,B错误;生物经过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与原
种间未形成生殖隔离,没有形成新物种,C错误;小群体极易因遗传漂变而造成种群基因频率改
变,D错误。知识归纳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条件满足以下条件时种群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种群非常大、全部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
后代、无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研究一对相对性状无作用、无遗传漂变等。第2页2.(江苏单科,7,2分)以下关于生物进化叙述,错误是
()A.某物种仅存一个种群,该种群中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全部基因B.即使亚洲与澳洲之间存在地理隔离,但两洲人之间并没有生殖隔离C.不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古老地层中都是简单生物化石,而新近地层中含有复杂生物化石答案
A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种群中一个个体普通不会含有这个物种全部
基因,A错误;亚洲人和澳洲人属于同一个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在自然选择或人工
选择作用下,含有有利变异或人工选择变异个体留下后代机会多,种群中对应基因频
率也会不停提升,C正确;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越年轻地层
中形成化石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D正确。第3页3.(江苏单科,12,2分)下列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
是
()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自然突变是定向C.基因pen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第4页答案
C
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丰富原材料,C选项正确;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突变
结果是产生新基因,但突变生物与原生物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B、D选项错误;据图中信息
知:野生型昆虫细胞靶位点与杀虫剂结合后,杀虫剂进入细胞内,说明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并
不会形成抗药靶位点,pen基因突变型昆虫细胞抗药靶位点不能与杀虫剂结合,说明抗药靶
位点形成可能与靶位点结构发生改变相关,A选项错误。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变异和进化考查,解答本题关键在于依据图示了解抗药性形成机
理,抗药靶位点是基因突变结果,不是杀虫剂作用后结果,杀虫剂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
作用;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条件,可依据两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是否存在生殖隔
离。第5页4.(北京理综,3,6分)豹某个栖息地因为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
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很多疾病。为防止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
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豹后代性别百分比显著改变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豹种群致病基因频率不变答案
A因地理隔离形成F区和T区两个种群,在自然选择作用下,它们种群基因库有
一定差异,所以,将T区豹引入F区后,会造成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A项正确;从题干中无
法确定豹后代性别百分比是否会发生改变,B项错误;因为T区和F区豹只存在地理隔离,未产
生生殖隔离,仍为同一物种,所以T区豹迁到F区后,物种丰(富)度不发生改变,C项错误;F区在
引入健康豹繁殖子代后,豹种群致病基因频率将降低,D项错误。解题思绪注意剔除冗余信息,提炼关键信息“豹种群仅剩25只→引入8只成年雌豹→豹种群
增至百余只”,即可推知豹种群基因多样性增加。第6页5.(安徽理综,5,6分)现有两个非常大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
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
种群2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
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种群,则下一代中Aa基因型频率是
()A.75%B.50%C.42%D.21%答案
C两种群均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且种群大小相等,故两种群完全合并后A、a基因频
率分别为两种群A、a基因频率平均值,A基因频率=(80%+60%)÷2=70%,a基因频率=(20%+4
0%)÷2=30%。该种群随机交配后,子一代中Aa基因型频率为2×70%×30%=42%,故选C。试题点评该题主要考查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方法,难度适中;利用取平均值法
计算合并后种群基因频率是快速解题关键;计算随机交配子代中杂合子基因型频率是该
题易错点。第7页6.(江苏单科,8,2分)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细菌进行了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70%致病
菌含有耐药性。以下相关叙述正确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食品,造成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乏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造成耐药菌形成答案
B细菌可经过突变产生耐药性,抗生素通常只起选择作用而不起诱变作用,A错误,B正
确;体内是否有免疫球蛋白或是否对新生儿接种疫苗只影响个体特异性免疫能力,与细菌耐
药性无关,C、D错误。第8页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7.(四川理综,5,6分)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经过人工授粉杂交,取得幼胚经离体
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取得后代戊若干。下
列叙述正确是
()A.秋水仙素经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染色体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方向D.形成戊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第9页答案
B秋水仙素作用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甲、乙两
个物种杂交,得到幼苗丙是异源二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丙顶芽得到幼苗丁,可能是未加
倍异源二倍体(含18条染色体,不可育),也可能是加倍后异源四倍体(含36条染色体),所以
幼苗丁在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其染色体数目可能是36条或72条,B正确;变异是不定
向,不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错误;丁自交产生戊是可育异源四倍体,与物种甲和物种
乙产生了生殖隔离,所以属于新物种,D错误。试题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染色体数目变异和进化相关知识,重点考查考生了解能力和
综合利用能力,难度较大;了解秋水仙素作用机制和作用结果是解题关键。第10页考点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1.(广东理综,3,4分)某种兰花有细长花矩(如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传粉需借助含有细长口器蛾在吸食花蜜过程中完成。以下叙述正确是
()A.蛾口器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结果D.蛾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答案
C生物变异是不定向,A错误;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是隔离,B错误;口器与花矩
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结果,C正确;生物性状是由基因决定,吸食花蜜不会使蛾口器变
长,D错误。第11页2.(课标Ⅰ,29,10分)回答以下问题:(1)大自然中,猎物可经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经过更加快速奔跑来取得捕食猎
物机会,猎物和捕食者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
。(2)依据生态学家斯坦利“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
过程中,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方式是
。(3)太阳能进入生态系统主要过程是
。分解者
经过
来取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答案(1)协同进化(或答共同进化)(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物种,为其它物种生
存提供机会(3)绿色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呼吸作用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有机物分解第12页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共同进化等相关知识。(1)大自然中猎物与捕食者在逃脱被捕食和捕食
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2)依据“收割理论”分析:食性广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
物种,这么就会防止出现一个或少数几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局面,食性广捕食者
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3)太阳能主要经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进入生态系统,
分解者经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来取得能量,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知识归纳从不一样角度了解共同进化共同进化指不一样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停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
能够经过不一样生物间种间互助(如某种长有细长花距兰花与生有细长口器蛾)或种间斗
争(猎豹与斑马)实现。第13页考点1当代生物进化理论1.(四川宜宾高三零诊,2)以下相关进化说法正确是
()A.进化原材料仅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B.生物进化基本单位是物种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D.物种形成能够不需要隔离三年模拟A组—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答案
C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错误;种群是生
物进化基本单位,B错误;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正确;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必要条
件,D错误。知识归纳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三个基本步骤。突变和基因
重组产生生物进化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方向,隔
离是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第14页2.(广西宾客毕业班教学质量调研,6)下列图表示长久使用一个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改变
情况。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是
()
A.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是选择原材料B.AB改变经过生存斗争实现C.BC是逐代积累加强结果D.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定向诱导使害虫抗药性增加第15页答案
D因为突变存在,种群中存在许多变异类型,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项正确;施用
农药后,生存斗争从而使种群数量下降,B项正确;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淘汰抗药性弱
个体,留下抗药性强个体并不停积累,从而使种群抗药性增强、数量增多,C项正确、D
项错误。尤其提醒变异是不定向,自然选择是定向,在使用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已经存在抗药性个
体了,农药使用只是反抗药性个体进行了定向选择。第16页3.(广西桂林中学月考,5)如图所表示为种群与物种关系图解,关于它们叙述不正确是
()
A.从图中能够看出,一个物种能够有很各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隔离妨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改变C.由物种1形成物种2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D.若种群1与种群2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答案
C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生物进化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隔离是新
物种形成必要条件,新物种形成通常要经过长久地理隔离而到达生殖隔离,但并不是全部
新物种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故C项错误。尤其提醒生物进化≠物种形成。生物发生进化,并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不过新物种形成
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即生物进化是物种形成基础。第17页4.(贵州毕节一模,6)鼠灰色(A)和黑色(a)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控制。假定某种
群有1000只鼠,其中黑色鼠个体数量长久维持在4%,若再向该种群中引入1000只纯合灰色鼠,
在不考虑其它原因影响前提下,关于灰色鼠引入后种群叙述,错误是
()A.黑色鼠百分比降低了50%B.a基因频率降低了50%C.杂合灰色鼠百分比降低了50%D.A基因频率增加了50%答案
D黑色鼠个体长久维持在4%,说明基因型为aa个体有40只。假如向该种群中引入1
000只纯合灰色鼠(AA),黑色鼠数目不变,总个体数量增加了一倍,黑色鼠百分比降低了50%,即40
÷2000×100%=2%,A正确;a基因频率计算时分子不变,但分母却增加了一倍,故a基因频率会
降低50%,B正确;杂合灰色鼠数目不变,总个体数量增加一倍,其百分比也降低了50%,C正确;计算
A基因频率时,分子增加了2000,分母增加到4000,A基因频率增加量不足50%,D错误。第18页考点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1.(云南师大附中月考,5)以下相关生物进化叙述,正确是
()A.种群内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则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改变B.细菌在未接触抗生素前是不会产生抗药性突变C.生物多样性形成是共同进化结果D.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隔离答案
C种群内雌雄个体间自由交配,假如有突变、迁入迁出等,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
改变,A错误。细菌在未接触抗生素前可能已经产生了抗药性突变,抗生素只是起到了选择作
用,B错误。生物多样性形成是共同进化结果,C正确。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
但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D错误。名师点睛新物种形成标志是生殖隔离产生,普通情况下是长久地理隔离会到达生殖
隔离,但有时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就能到达生殖隔离,如多倍体育种。第19页2.(云南师大附中月考,5)以下关于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叙述,不正确是
()A.基因突变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环境条件改变对突变体都是有害C.地理隔离可能造成生殖隔离D.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出现加紧了进化速度答案
B基因突变产生新等位基因,经过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能够形成各种多样
基因型,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可遗传变异,这就可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A正
确。环境条件改变对突变体可能是有害,也可能是有利,这取决于突变性状是否与环境
相适应,B错误。长久地理隔离可能造成生殖隔离,C正确。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使后代
含有更大变异性和生活力,大量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更多原材料,从而加紧了生物
进化速度,D正确。第20页3.(广西贺州联考,6)研究显示,该图示长尾巴恐龙是当前已知体形最大窃蛋龙,与鸟类有
亲密关系。依据当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以下相关叙述正确是
()
A.该种恐龙化石不能够作为研究该种生物进化依据B.窃蛋龙基因库与鸟类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相同性C.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不一样种类窃蛋龙组成一个种群D.在窃蛋龙进化历程中,基因型频率逐步发生改变是其进化实质第21页答案
B化石是硕士物进化历程主要依据,A错误;因“窃蛋龙与鸟类有亲密关系”,
所以窃蛋龙基因库和鸟类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相同性,B正确;种群指一定区域内同种生
物全部个体总和,不一样种类窃蛋龙不能组成一个种群,C错误;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
频率改变,D错误。尤其提醒有一定亲缘关系生物基因库都存在一定相同性,但不能说二者就是同一物种。第22页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B组—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时间:30分钟分值:60分)1.(贵州贵阳一中月考,3)澳大利亚野兔是一个外来入侵物种,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噬树皮,
造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科学家利用黏液瘤病毒防治(如图所表示)。以下相关该图分
析合理是
()A.若不引入黏液瘤病毒,野兔种群数量还会以O~a年趋势增加B.澳大利亚野兔引入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增加第23页C.b年后,澳大利亚野兔种群基因库组成与a年时相同D.从进化角度看,b年后澳大利亚野兔和黏液瘤病毒发生了共同进化答案
D因为环境中食物和生存空间是有限,即使不引入黏液瘤病毒,澳大利亚野兔
数量也不会连续高速增加,A错误。澳大利亚引入野兔,与牛羊争食牧草,啃噬树皮,造成植被
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B错误。在病毒感染之前,野兔就已经发生变
异,部分野兔会产生抗病毒突变,引入黏液瘤病毒,对野兔种群抗病毒能力进行了筛选,没有
抗性野兔被淘汰,含有抗性野兔能生存下来,所以b年后,澳大利亚野兔种群基因库组成
与a年时不一样,C错误。从进化角度看,b年后澳大利亚野兔和黏液瘤病毒发生了共同进化,D
正确。第24页2.(云南曲靖第一次统一检测,6)以下相关基因突变、基因频率叙述正确是
()A.体细胞中发生基因突变不能遗传给下一代B.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率很低,所以它不可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红绿色盲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基因频率D.在一个较大种群中,随机交配产生后代基因频率一定与亲代相同答案
C体细胞中发生基因突变可经过无性繁殖遗传给下一代,A项错误;自然条件下基
因突变率即使很低,但能够产生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项错误;红绿色盲基因仅位于
X染色体上,男性体细胞中通常仅有一条X染色体,红绿色盲在男性中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
基因基因频率,C项正确;在一个较大种群中,若没有突变和自然选择作用,没有大迁入和
迁出等,随机交配产生后代基因频率才与亲代相同,D项错误。名师点睛基因平衡定律适用条件:(1)种群足够大;(2)全部雌雄个体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3)没有迁入和迁出;(4)自然选择不
起作用;(5)没有基因突变发生。第25页3.(云南玉溪一中第二次月考,4)如图所表示为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
率改变情况,以下说法错误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改变,A控制性状愈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体百分比会越来越高,逐步取代纯合体D.在自然选择作用下,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答案
C由图可知:从Q点后,A基因频率逐步增大,最终趋于稳定,因为自然选择是定向,所
以A控制性状愈加适应环境,故A正确;P点时两曲线相交,即A基因频率与a基因频率相
等,均为50%,故B正确;因为a基因频率逐步降低,种群中AA和Aa基因型频率会逐步增加,
并不会出现杂合体取代纯合体情况,故C错误;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故D
正确。第26页4.(广西南宁、柳州高中联考,4)以下相关生物进化和变异说法正确是
()A.变异不能决定进化方向,但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起源之一,能够产生新基因和新基因组合C.不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物种之间共同进化都是经过物种之间生存斗争实现答案
C可遗传变异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不可遗传变异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A错误;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起源之一,不能够产生新基因,但能
产生新基因组合,B错误;不论是自然选择还是人工选择作用,都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
改变,从而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正确;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而是不一样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停进化,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是经过物种之间生
存斗争或种间互助,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实现,D错误。第27页5.(广西贵港联考,3)以下相关生物变异和进化叙述,正确是
()A.人类猫叫综合征与红绿色盲致病机理均为基因突变B.种群是进化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存在形式C.若某小鼠接收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则该小鼠发生了进化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会结出三倍体无子西瓜答案
B人类猫叫综合征致病机理是染色体缺失,红绿色盲致病机理为基因突变,A错
误;种群是生物进化基本单位,也是物种存在形式,B正确;生物进化单位是种群,进化
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若某小鼠接收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但对应种群基因频率不一
定发生改变,所以该小鼠所在种群不一定发生生物进化,C错误;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
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是四倍体西瓜,其中种子是三倍体,D错误。第28页6.(四川达州高三第一次诊疗测试,4)甲、乙代表不一样种群,已知甲和乙原本属于同一物
种,因为地理隔离,且经过若干年进化,现在不能确定甲和乙是否还属于同一物种。以下相关
说法正确是
()A.若甲和乙能进行交配,则它们属于同一物种B.若甲和乙依然为同一物种,则它们含有相同基因库C.甲、乙与环境之间生存斗争,对生物进化是有利D.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前提下,则其种群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变答案
C生殖隔离包含不能自由交配、胚胎致死、产生后代不育等,能进行自由交配,也可
能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基因库是对种群而言,甲、乙属于两个种群,所以含有基因库不一
定相同,B错误;甲、乙与环境之间生存斗争为共同进化,对生物进化是有利,C正确;影响种
群基因频率改变原因有很多,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D
错误。第29页7.(广西南宁二模,5)以下关于基因突变与当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叙述,不正确是
(
)A.基因突变后必定造成新物种产生B.基因突变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基因突变不能决定种群进化方向D.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答案
A产生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标志,基因突变不一定会造成生殖隔离,A错误;基因
突变含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自然选
择决定了生物进化方向,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D正确。第30页8.(云南玉溪一中月考,6)下列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基本步骤,则以下对图示分析,正确
是
()
A.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一定会形成新物种B.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答案
D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只能说明生物进化了,但不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护师类之护师(初级)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教师培训:校园安全
- 第 4 单元评估检测题(B卷)(单元测试)(无答案)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中国乙丙共聚物市场发展状况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5-2031年
- 北师大定积分高中知识
- 天然气知识培训课件
- 固定资产管理课件
- 小学语文优教课件
- 电力安规考试题及答案
- 教练班钢管考试题及答案
- 【初中生物】食物中营养物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2025河北保定钞票纸业限公司招聘33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中专药品gsp考试试题及答案
- 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T-CSOE 0003-2024 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 合肥鼎材科技有限公司光阻车间光刻胶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书
- 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第6章 人体的营养 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体育单招英语备考100个高频名词精讲(精校打印版)
- 9.1.2 用坐标描述简单几何图形(课件)-2024-2025学年新教材七年级下册数学
- 精神科叙事护理案例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