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讲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必修课标要求选择性必修课标要求1.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2.认识社会各阶层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1.认识中国近代生活方式的变化。认识近代商贸的变化。2.认识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及问题。3.了解西医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4.了解中国近代的文化传承与保护。考情归纳知识点考题1.晚清时期国家出路的探索2024·湖北卷·T6
2024·全国甲卷·T28
2023·湖北卷·T72023·海南卷·T6
2023·广东卷·T72.晚清时期各阶层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2024·湖南卷·T7
2024·安徽卷·T6
2024·全国甲卷·T29学什么助学教材教考衔接落实基础性知识点一晚清时期国家出路的探索1.地主阶级的探索活动(1)抵抗派“开眼看世界”①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及《南京条约》的签订,充分反映了清朝统治阶级高层的封闭、愚昧与腐朽。②表现人物著作内容及地位林则徐汇译《四洲志》收集有关西洋各国的消息情报和国际知识,供对外交涉时参考魏源编著《海国图志》近代中国最早介绍外国历史地理的书籍之一,书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徐继畬撰著《________》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是中国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瀛寰志略③影响:开眼看世界,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____的主张。(2)晚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①兴起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形成了洋务派自强目的挽救国家的颓势,“____”“求富”代表人物奕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自强②内容创办近代企业与工业军事工业________________、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民用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______________、开平煤矿等筹划海防建成了以________为代表的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教育开办了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北洋舰队③评价积极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______的尝试局限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在________的基础上修修补补现代化封建制度2.农民阶级的探索抗争——太平天国运动(1)酝酿:洪秀全提出了“拜上帝”的主张。冯云山号召民众加入________。拜上帝会(2)过程(3)纲领名称《天朝田亩制度》《________》内容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主张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意义否定了________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资政新篇封建地主(4)失败原因:________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5)影响: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________的变化。随着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农民阶级权力结构知识点二晚清时期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资产阶级的戊戌维新运动(1)背景①政治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③思想基础:康有为撰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2)过程①1895年的“________”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②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3)结果: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临朝训政;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__________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公车上书京师大学堂(4)失败原因①客观上:守旧势力强大。②主观上:维新派力量弱小,缺乏可靠的________,没有严密的组织,寄希望于并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5)影响①政治: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________。②经济:推动了中国____________的发展。③思想: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社会基础官僚体制民族资本主义2.农民阶级发起义和团运动背景民族矛盾《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日益加剧宗教矛盾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刺激因素德国强占______,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民族危机胶州湾经过兴起发展在反洋教的斗争中兴起,之后,以“________”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失败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义和团运动失败评价积极①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②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外国列强彻底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局限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扶清灭洋反帝爱国3.清政府的选官制度
[链接·选择性必修1·第7课](1)新政开始后,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2)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________制度正式设立。学堂选官(3)清政府又确立了__________选官制度,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4)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留学毕业生知识点三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
[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8、11、12、14课]1.近代商贸的变化(1)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________,并在上海设立分行。(2)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汇丰银行(3)19世纪70年代,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____也开始走向市场。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是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4)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____百货公司。股票先施2.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1)近代城市化兴起①背景: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逐渐发展起资本主义工商业。②表现:近代化性质的工商业城市陆续出现、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开启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进程。(2)基础设施的发展①特点:发展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________;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限。②表现:1864年,________公司成立。此后,自来水、电力、公路、电报、电话等事业也逐渐发展起来。通商口岸上海煤气3.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1)陆路交通①1881年,唐胥铁路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②1909年,____铁路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到1911年,由外国人控制的中国铁路里程占总里程数的90%以上。京张(2)水路交通①中国近代造船业:19世纪60年代中期,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②1872年,__________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3)邮政业的发展①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②1897年创办的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轮船招商局大清邮政官局4.近代西医的传播与公共卫生事业(1)临床治疗①鸦片战争后,________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②__________、麻醉术、放射技术以及其他近代西医成就陆续被引入中国。③西医院校建立并把教学、科研与临床结合在一起,培养了相当数量的西医人才。西式医院牛痘接种法(2)公共卫生事业①人们认识了公共卫生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普及公共卫生知识。②一些大城市借鉴了西方的公共卫生措施,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初步发展起来。知识点四中国近代的图书馆、博物馆与文化遗产的保护
[链接·选择性必修3·第14、15课]1.图书馆: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__________。2.博物馆(1)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人韩伯禄在上海建立的自然历史博物院,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京师图书馆(2)英国亚洲文会在上海设立自然历史与考古类博物馆。(3)1905年____在江苏南通建立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自建的第一个公共博物馆。3.文化遗产的保护:1906年,清政府颁布《________________》。张謇保存古物推广办法概念阐释官督商办: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主要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拜上帝会:是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吸收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诉求而创立的宗教,对广大劳动人民有很大的号召力。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其成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教考衔接1.阅读《纲要(上)》P98“史料阅读”,思考:这反映了太平天国的什么理想?能否实现这种理想?为什么?提示:理想:平等、平均。不能实现。原因: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绝对的平均主义是空想,在现实中根本无法实施。2.太平天国的乌托邦实验《天朝田亩制度》明文规定每户只能养五只母鸡、两头母猪。在人类历史上,如此大规模的乌托邦实验确实罕见,或许,这便是太平天国更深远的意义所在。——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如何认识太平天国的这种乌托邦实验?提示:太平天国运动构建的理想社会与社会实践结果相背离;《天朝田亩制度》追求的绝对平均主义的小农经济理想天国,具有明显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实践证明,社会运动或革命要想取得成功,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图解历史《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概念阐释公车上书:汉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赴京,后世以“公车”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各省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举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扶清灭洋”:扶清灭洋具有爱国的性质,突出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尖锐,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势力。教考衔接3.戊戌变法的酝酿如图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书影。这两部著作有何影响?提示:康有为的这两部著作将孔子树立为改革家,从根本上动摇了“恪守祖训”的观念,为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4.戊戌变法的局限性《清德宗实录》卷418记载: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根据材料分析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提示:在“中体西用”的框架下谋划变法内容,强调传统的“义理之学”是不可动摇之根本,对于“西学”只是考虑接受“切于时务者”。5.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清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如何理解材料中不同人对义和团的评价?提示: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概念阐释“中国近代工业”与“近代化”(1)“中国近代工业”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制造工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近代化不等同于工业化。近代化不单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还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教考衔接6.中国近代城市的基础设施19世纪以来,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煤气灯、电灯创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的方式。你对此现象有何认识?提示:中国近代城市开启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但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尤其是通商口岸,而且水平有限,发展也不平衡。7.近代铁路建设张謇评述铁路修成后:“小民生业,靡不流通;朝廷法旨,靡不洞达;山川之产,靡不尽出;风俗之陋,靡不尽除。”据此可见,中国近代铁路建设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提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促进了中国近代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8.京张铁路上的火车观察《选必2》P72图片《火车行驶在京张铁路的“人”字形路轨上》。从图中你能获取的最主要的信息是什么?提示:中国修建铁路技术的进步;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图解历史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影响中国近代交通发展的因素研什么拓展教材教考探究提升综合性林则徐、魏源、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清朝的一部分官僚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开始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这一部分人被称为洋务派。1获取解读信息——魏源的国家安全观史料《海国图志》中的许多论述已经超出一般的海防范畴,而把眼光放到了整个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魏源在《海国图志》卷首开宗明义说明,此书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提出:“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他指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通过对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研究,指出:“外夷唯利是图,惟威是畏,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国家之间的较量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军事实力的对抗。他说:“使人不暇顾廉耻,则国必衰,使人不敢顾家业,则国必亡。”因此,更确切地说,该书反映了魏源的国家安全观。——摘编自亦真《〈海国图志〉与魏源的国家安全观》[史料解读]
史料选自《〈海国图志〉与魏源的国家安全观》,说明其主旨是魏源的国家安全观。魏源强调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迁移知识林则徐、魏源、徐继畬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源的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谈一谈你对其观点的认识。提示:主要内容:要善于利用外交手段;把学习西方作为保障国家安全的手段;要有情报意识;要有强大的国力、军力。认识:魏源的国家安全观是深刻和富有远见的,有些内容对当时的统治阶级上层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师夷长技”的主张,就受到洋务派人士的重视,成为指导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而更多的观点则经过了时代的发展检验,使人们认识到他思想的深邃。史论形成林则徐、魏源的新思想及其表现和影响(1)新思想①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即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抵抗西方的侵略以战胜敌人。②“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实质上是对外国侵略的积极回应,揭开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序幕,同时也表明这个时期的学习西方尚处于学习“器物”的阶段。(2)表现①冲破传统“闭关自守”的禁锢,开始“开眼看世界”。②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主张“师夷之长技”。③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首开“向西方学习”之风气。(3)影响: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2分析说明问题——洋务派的外交方针史料对于洋务运动的外交方针,也不应不加分析地简单否定。在当时清王朝国力衰微,事事落后于人的情况下,洋务派不轻易言战,应该说是一种较为现实的态度。有些不平等条约,除包含割地赔款、侵害中国各项主权的内容外,也包含有某些合理因素,如开放通商口岸、公使驻京等。这些条款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曾被列强用来谋取侵略利益,但从长远来看,它们也是中国融入世界和走向近代化所必不可少的条件。洋务派在外交方面真正需要抨击的是以下两点:第一,他们没有像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那样,通过长期的、锲而不舍的外交努力来争取修改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第二,他们缺乏通过外交将中国融入世界的远大目光,而是过于注重权谋,热衷于搞“以夷制夷”。——摘编自刘芃、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史料解读]
史料表述了洋务派的外交方针,评述了洋务派外交方针务实的一面及其明显存在的局限性。迁移知识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是在维护封建皇权前提下由上到下的一场自救运动。探究:根据史料,分析说明洋务派的外交方针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提示:有务实的一面,有利于中国走向近代化;也存在缺乏远大外交目光的局限性,注重权谋,不利于收回主权和融入世界。史论拓展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所起的作用(1)经济上: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兴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2)政治上: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使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长起来。(3)外交上: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中国近代化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的设立,加强了清朝与外国的联系。(4)军事上:洋务运动创建了近代海军,开启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历程。(5)教育上:洋务运动开办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加快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它是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运动。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维新派人士意图通过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运动体现了农民阶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1获取解读信息——《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与《资政新篇》的进步性史料一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真正成为太平天国实际赋税政策的是“照旧交粮纳税”。这一政策以土地所有者的存在为前提,因此,它不仅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而且也保护地主的土地权和收租权……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他人伪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摘编自洪仁玕《资政新篇》[史料解读]
史料一分析了《天朝田亩制度》不能真正实施的原因,它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根本行不通。史料二表明《资政新篇》承认技术发明专利,鼓励兴建银行,主张发展近代工业,具有进步性。迁移知识太平天国前期曾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后期曾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探究:(1)根据史料一,概括“这一文件”成为“一纸空文”的原因。(2)对比《天朝田亩制度》,说明《资政新篇》的进步性。提示:(1)《天朝田亩制度》体现的是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具有空想性;当时太平军与清政府进行战争,在财政和粮食问题上面临困境,平均分配土地缺乏实施的环境;政策本身就具有封建性,并不是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2)《天朝田亩制度》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理想社会,而《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经济,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改革方案。史论形成《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特点(1)《天朝田亩制度》的特点革命性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运动的积极性空想性绝对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未能真正实施,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圣库制度,也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落后性固守小农经济,使社会生产力停滞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水平上,实际上未超越封建经济的范畴(2)《资政新篇》的特点先进性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寻求真理和探索救民道路的愿望,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局限性没有反映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和要求;缺乏付诸实践的社会基础和条件2分析说明问题——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史料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士大夫开始非常自觉而积极地改变,以期回应“西潮”的挑战。1895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思想,已经“与自强运动时期颇不相同,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尚是相信中国的道统、中国的文化不可变,故其求变求新仅及于器物层面,而他们已经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亦必须同时有所改变”。激进的变法者们为了挽救危亡,引入从达尔文、斯宾塞到赫胥黎的进化理论,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史料解读]
史料高度评价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表述了他们从自强时期的求变求新,发展到为了挽救危亡,引入达尔文等人的进化理论,并为自己的政治行为寻找新的正当性依据。迁移知识戊戌维新运动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对推动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探究: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士大夫回应“西潮”挑战的表现并指出其影响。提示:表现:传播进化论,宣传物竞天择;提出变法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影响:传播了新思想,形成维新思潮;激发起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了民众觉醒。史论拓展戊戌维新运动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3探究论证观点——义和团运动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史料义和团运动不仅“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甚至“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快”。经过义和团之后,崇拜外国的心理便一天高过一天。一度出现了“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的“盲目崇洋”的风气;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国人对这些行为的反思,人们不再是盲目地、简单地排斥西方物质文明,而是在承认西方物质文明优越的前提下,试图将利权从洋人手中夺回,套用当时的话说,就是“文明排外”。——摘编自苏生文、赵爽《西方物质文明与晚清民初的中国社会》[史料解读]
史料从义和团运动仇视洋人、洋货,盲目排外到义和团运动后崇拜外国的心理一天高过一天,再到“文明排外”,说明了义和团运动前后对待西方文明态度的变化。迁移知识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也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探究:义和团运动前后,评述国人对待西方文明有哪几种态度?“文明排外”有什么积极意义?提示:态度:盲目排外;盲目崇洋;“文明排外”。积极意义: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促成了“实业救国”思潮和收回利权运动;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高潮到来;促进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史论深化义和团运动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步性①义和团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反抗精神和朴素的爱国意识②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局限性①指导思想带有迷信色彩和盲目排外的落后性②义和团运动没有统一的领导,对清朝统治者缺乏警觉性,斗争中存在严重的盲目性、自发性和分散性练什么活用教材教考互映强化应用性[示例]
(2024·湖北卷·T6)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这种演变(
)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逻辑思维:1.命题点: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题(2024·安徽卷·T6)1899年,《万国公报》称:广学会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初印时,人鲜顾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几于四海风行”。这一现象表明(
)A.“师夷之长技”成为时代潮流B.民众普遍认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C.“戊戌政变”促进了新学传播D.有识之士借鉴异邦兴衰探索救亡道路√D
[根据材料“初印时,人鲜顾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几于四海风行”可知,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时期,广学会翻译《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异邦兴衰史,且不断获得传播,该现象体现了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意在探索救亡道路,应对民族危机,D项正确;“师夷之长技”成为时代潮流与材料主旨、时间均不符,排除A项;“民众普遍认同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项;“戊戌政变”废除了维新措施,不利于新学传播,排除C项。]2.命题点:近代上海洋布店的发展(2024·江苏卷·T6)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上海洋布店的发展反映出(
)A.政府鼓励兴办实业B.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渗入C.内地棉纺织业发达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放五口通商,洋布涌入中国沿海城市。材料中,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上海洋布店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体现出外来经济因素在中国的渗透,B项正确。]3.命题点:清末官制改革(2024·湖南卷·T7)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D
[清末新政进行了一系列官制改革,这些改革包括部门职能的调整、职位设置的变动等,使得新科进士的选择更多,因此去吏部任职的变少,这一变化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D项正确。]4.命题点:对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2023·湖北卷·T7)下表是有关太平天国运动领导人洪秀全的描述,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来源内容太平天国方面躯长大,面微圆而白,鼻高耳圆而小,其声音响亮而沉重,笑时屋为之震,有极大之膂力与极敏捷之知觉来源内容清廷方面身材魁硕,赤面高颧,有须,粗通文墨,素无赖,日事赌博;体质肥钝,了无异人处民国前后革命党人面长丰满,红须,手垂过膝;身干长大,富雄姿,豪迈博学,治《春秋》《汉书》A.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B.不同的描述体现人物的多面性C.不同立场影响对人物的描述D.不同时期对人物描述有所侧重√C
[根据材料可知,太平天国(农民阶级)赞美洪秀全,清廷(统治阶级)丑化洪秀全,革命党人(民族资产阶级)美化洪秀全,这反映了不同阶级由于立场不同,对洪秀全形象的描述存在差异,故选C项;“不同史料对人物的记载不同”的说法过于表面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人物的多面性,排除B项;材料中三方对洪秀全的描述都侧重外在形象,排除D项。]5.命题点:盛宣怀建议开设银行的主要目的(2023·1月浙江卷·T6)1896年,盛宣怀上奏:“银行昉(开始)于泰西……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近年中外士大夫灼见本末,亦多建开设银行之议”“合天下之商力,以办天下之银行,但使华行多获一分之利,即从洋行收回一分之权。”据此可知,盛宣怀建议开设银行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对外贸易垄断
B.与外商争夺利权C.抵制洋货、提倡国货
D.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盛宣怀建议清政府自己开设银行,认为“华行多获一分之利,即从洋行收回一分之权”,这表明他建议开设银行的主要目的是与外商争夺利权,故B项正确;“实现对外贸易垄断”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开设银行而不是提倡国货,故排除C项;1896年时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故排除D项。]教材情境:《纲要(上)》P97:太平天国……后期曾颁布《资政新篇》,提出了新的社会经济政策,试图回答农民革命应当向何处去的问题。1.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
)A.反映出民族忧患意识B.体现农民政权性质C.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D.顺应中体西用潮流√A
[根据材料可知,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呼吁学习西方先进制度和技术,“与番人并雄”,这反映出他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局势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故选A项。]教材情境:《纲要(上)》P94:徐继畬……撰成《瀛寰志略》……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2.徐继畬的《瀛寰志略》提到米利坚合众国,赞美其“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尤其赞总统华盛顿“气貌雄毅绝伦”“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这说明作者(
)A.突破了传统的帝王观B.唤醒了国人革新政治的意识C.主张扩大与外国交往D.找到了救亡图存的有效途径√A
[传统的帝王观是皇位世袭、皇帝独尊、皇权至上,徐继畬赞美美国“不设王侯之号”“华盛顿……不传子孙……推举……天下为公”,说明他突破了传统帝王观,故选A项;“唤醒了”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徐继畬对美国共和制度的推崇,而非扩大与外国交往,排除C项;救亡图存的有效途径是中国共产党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道路,排除D项。]教材情境:《纲要(上)》P104学思之窗:“明定国是”诏书的宣示,想一想,戊戌维新有怎样的局限性?3.康有为奏请“诏定国是”时重点强调了变法的必要性,主张“采万国之良规,行宪法之公议”;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时却强调“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表明光绪帝(
)A.致力于发展资本主义B.立志进行制度革新C.立足于维护封建统治D.热衷学习西方技术√C
[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奏请“诏定国是”时强调要实行君主立宪制,但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时仍然强调“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即以儒家思想和封建纲常伦理作为根本,这表明光绪帝仍希望能维护封建统治,故C项正确。]教材情境:《纲要(上)》P102学习拓展:洋务运动中后期,少数“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发展为独立经营的商办企业,从而产生了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4.李鸿章奏设轮船招商局时,设计的体制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自行经营,自负盈亏。后来又说:轮船招商局“有裨国计民生,故须官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据此可知,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A.革除了洋务企业弊端B.有助于引导传统商业资本转向近代企业C.传播了西方科学技术D.致力于民族资本主义对海外市场的扩张√B
[根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是由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体现出轮船招商局的创办有助于引导传统商业资本转向近代企业,故选B项。]题号135246879101112(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2024·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模拟)下表为19世纪中期部分作品内容摘要。据表可知,这一时期(
)13课时分层作业(十四)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516171814人物作品内容摘要徐继畬《瀛寰志略》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人物作品内容摘要姚莹《康輶纪行》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一二五》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题号135246879101112A.知识分子摒弃传统夷夏观念B.民族危机推动经世思潮发展C.改革政治制度呼声日渐高涨D.向西方学习已成为社会共识13√1516171814B
[由表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中国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世界形势,反映了面对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民族危机,知识分子中兴起了经世思潮,故选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知识分子尚未完全摒弃传统夷夏观念,排除A项;徐继畬等属于地主阶级,他们虽然介绍西方,但并没有要求改革政治制度,排除C项;19世纪中期向西方学习没有成为社会共识,如顽固派反对学习西方,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2.(2024·湖南长沙一中二模)“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今古者,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曰夷狄乎?”由此可见,魏源认为(
)A.华夏与夷狄没有区别B.西方制度比中国完善C.要学习西方先进文化D.必须师夷长技以求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C
[魏源认为远道而来的西方人中存在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不能视为“夷狄”,而是“奇士”“良友”。据此可以推理出魏源认识到西方文化中有比中国先进的内容,这部分是值得学习的,故选C项;A项完全否定了时人“夷夏观念”的客观存在,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并没有论及西方制度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必须师夷长技以求富”是洋务运动时期才有的认知,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3.(2024·河北二模)洪秀全在分析“万国一家”的原则时说:“尧舜病博施,何分此土彼土;禹稷忧饥溺,何分此民彼民;汤武伐暴除残,何分此国彼国;孔孟殆车烦马,何分此邦彼邦。”这反映出洪秀全(
)A.初步具有了近代外交理念B.理性反思传统闭关锁国政策C.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D.宗教思想体现中西文化融合√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D
[洪秀全将这些圣贤的行为与“万国一家”的理念相结合,表明他认为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人民,都应当受到同等的关怀和尊重。这种观念与西方基督教中的普世价值和博爱思想有相似之处,体现了中西文化的融合,故选D项;太平天国缺乏近代外交理念,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强调洪秀全的宗教思想,未涉及洪秀全对闭关锁国政策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并未显示洪秀全重视革命的农民阶级本性,排除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4.(2024·河北保定二模)《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力农者有赏,惰农者有罚”,至于“陶冶木石”等手工业只能于“农隙治事”;以两(每25户为一两)为单位的社会基层组织除留足一年所需粮食外,其他一切剩余产品都要上交国库。这些规定反映出太平天国(
)A.崇尚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B.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色彩C.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基层组织能力得到了加强√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C
[根据题干内容可知,《天朝田亩制度》坚守“农业”为本的思想,只能够在农作间隙从事手工业,并且其赋税任务还比较繁重,据此可知,这些规定反映出太平天国仍旧没有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故选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5.(2024·广东茂名二模)上海轮船招商局采取了如图管理形式,这反映该企业(
)A.兼具近代性与传统性
B.受外来资本控制C.避免了官商利益冲突
D.有较强的独立性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A
[根据材料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是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采用了股份制形式,同时官僚也参与进来以达到其政治目的,这体现了该企业兼具近代性与传统性双重特点,A项正确;材料没有描述受外来资本控制的信息,排除B项;“避免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官督商办的企业,其独立性较弱,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6.(2024·广东深圳实验、湛江一中、珠海一中联考)下面是太平天国颁发的一张租捐执照,这则材料最能够说明,太平天国(
)A.凸显了小农的阶级局限B.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C.背离了早期的土地纲领D.体现出社会转型的趋势√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C
[根据题干中“太平天国颁发的一张租捐执照”“租捐”“限四日交”等信息可知,当时太平天国仍然向地主征收租捐,即证明太平天国运动并未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背离了太平天国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平均分给农民的土地纲领,故选C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7.(2024·广东深圳二模)1865年,李鸿章奏请设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时指出:“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1873年,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主张“广闾阎(指平民)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这反映了他们(
)A.抵制外国资本入侵的目的B.关注军事和经济的联动C.采用官督商办的经营方式D.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B
[根据材料“洋机器……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广闾阎(指平民)之生计,节国家之度支”可知,洋务派在大力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还关注企业的经济效益,体现了军事和经济的联动关系,故选B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8.(2024·河北邯郸二模)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些新式学堂,其教学内容以西方语言(如英语)、科学和技术为主,设置了外语、数学、自然科学等课程。这说明洋务学堂(
)A.革新了办学理念B.旨在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C.瓦解了科举制度D.消除了传统教育思想风气√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A
[根据材料“以西方语言(如英语)、科学和技术为主”“设置了外语、数学、自然科学等课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教学内容以西方语言、科学和技术为主,设置了外语、数学、自然科学等课程,这说明洋务学堂受西方办学的影响,办学理念发生了革新,故选A项;洋务学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体现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想,旨在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排除B项;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但19世纪60年代中国选官制度仍然是传统的科举制,并未瓦解,排除C项;“消除了传统教育思想风气”表述绝对化,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9.(2024·江西赣州二模)下图反映的是清政府为应对时局的新举措,其目的是(
)A.加强对外交流
B.全面学习西方C.培养科技人才
D.践行实业救国√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A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主管外交事务;1862年开办同文馆培养翻译人才;1864年刊印《万国公法》,将国际法引入中国,用来处理涉外事件。综合上述内容可知,这些举措的目的是加强对外交流,故选A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10.(2024·广东揭阳八校联考)戊戌变法时期兴起学会运动,当时有强学会、农学会、算学会等。这些学会主要研究万国法律、政教理法、化学、物理、水陆军事学等内容。学会成员主要是维新人士、知识分子,一些京城官僚或地方官绅也参与其中。这说明当时(
)A.变法图强有一定的社会基础B.救亡图存成为政界共识C.戊戌变法推动学校教育转型D.变法加速统治阶级分化√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A
[戊戌变法时期兴起的学会成员包括维新人士、知识分子、京城官僚或地方官绅,说明维新派主张的变法图强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故选A项;“救亡图存成为政界共识”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戊戌变法时期兴起的学会运动,没有涉及学校教育,不能得出“推动学校教育转型”的结论,排除C项;虽然有一些京城官僚或地方官绅加入学会,但这并不能说明变法加速统治阶级分化,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11.(2024·江苏南通二模)1896年,谭嗣同创作了诗歌《金陵听说法》,诗中不只用了中国古代典故,而且引入了《圣经》典故,以及印度、英国的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谭嗣同此举意在(
)A.促进百姓民族意识觉醒B.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借助西方势力推行变法D.继承三教融合的传统√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B
[1896年,谭嗣同在其诗歌《金陵听说法》中不仅使用了中国的古代典故,还引入了《圣经》典故、印度和英国的政治词汇以及佛教用语,这表明谭嗣同在诗歌中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体现了维新派主张变法、倡导学习西方文化的特点,其目的是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故选B项;“《圣经》典故,以及印度、英国的政治词汇和佛教用语”均不是本民族事物,与“促进百姓民族意识觉醒”无关,排除A项;谭嗣同诗歌中还包括中国古代典故和印度文化,“借助西方势力推行变法”不能完整反映材料信息,排除C项;传统三教思想指的是儒、佛、道,材料信息并未涉及道家思想,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12.(2024·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下面为1908年湖北学务公所上报朝廷的学校类型及数量统计图(部分,单位:所)。据此推知,这种教育领域的现象主要缘于(
)A.朝廷选官制度的变革B.公务员等级制度的实行C.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D.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入√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A
[由题图可知,湖北学务公所上报朝廷的学校类型及数量较多,再结合材料中的时间(1908年)和所学知识可推知,这与当时朝廷废除科举制,采用学堂选官制度有关,故选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没有实行公务员等级制度,B项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中国教育近代化在洋务运动时期已经起步,排除C项;题干所述是中国选官制度变化的结果,西方文官考试制度传入与之无关,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13.(2024·福建泉州二模)在清代的漕运制度下,江西、湖北、湖南三省漕粮须先涉长江,再由运河北上。1853年,三省漕粮改折银解京。1854年,三省漕粮奉旨留南抵充军饷。这主要是由于(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B.国内局势动荡不安C.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D.国家财政负担加重√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需要大量的军费,所以才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这说明国内局势动荡不安,B项正确。]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14.(2024·山东威海模拟)1874年,王韬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创办《循环日报》,宣传“天下之治,以民为先”“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等主张。这表明王韬(
)A.立足国际视角践行洋务新政B.已经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C.借助舆论宣传凝聚革命力量D.仍未突破传统民本思想的束缚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B
[根据材料“天下之治,以民为先”“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韬为早期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说明其已经认识到政治变革的重要性,故选B项;王韬为早期维新派,并不践行洋务新政,排除A项;王韬属于早期维新派,并不主张革命,“凝聚革命力量”说法错误,排除C项;民本思想指中国古代的明君、贤臣为维护和巩固其统治而提出的一种统治观,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15.(2024·湖南名校联考)下面是清末新政期间学校及学生数量统计表。这种状况(
)A.扩大了科举制选官范围B.表明清廷意图挽救统治C.开启了教育近代化历程D.反映了教育体系的完善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时间(年)学校数(所)学生数(人)19073788810249881909591771639641B
[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正式设立学堂选官制度,扩大了学校数量及学生人数,其根本目的是为其培养人才,挽救其衰亡的命运,故选B项;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洋务运动期间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开启了教育近代化进程,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题干仅反映了清末新政期间的学校和学生数量,无法得出教育体系完善的结论,二者不是同一范畴,排除D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16.(2024·湖南师大附中一模)1898年,总理衙门奏请添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等为通商口岸。光绪帝上谕:“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岳州、三都澳、秦皇岛遂成为清末首批自开商埠。该举措(
)A.服务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B.推动了传统城市的近代化转型C.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体现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始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B
[根据材料“欲图商务流通”“首批自开商埠”可知自开商埠客观上推动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密切了中国与世界市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西学在通商口岸的传播,加快了中国传统城市向近代化的转型,故选B项。]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二、非选择题17.(2024·湖南雅礼中学模拟)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6分)材料1862—1892年中国设立的各类新式学堂(部分)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创办时间学堂名称地点主要专业设置创办者(创办单位)1862年京师同文馆北京英文、法文、算学奕
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创办时间学堂名称地点主要专业设置创办者(创办单位)1866年福建船政学堂福州制造、驾驶、绘图左宗棠等1874年操炮学堂上海制炮工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1880年天津电报学堂天津电讯李鸿章1883年金陵同文电学馆南京电讯左宗棠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创办时间学堂名称地点主要专业设置创办者(创办单位)1886年广东黄埔鱼雷学堂广州驾驶、鱼雷张之洞1888年珲春俄文书院珲春俄文希元1890年山东威海卫水师学堂威海驾驶丁汝昌创办时间学堂名称地点主要专业设置创办者(创办单位)1890年旅顺口鱼雷学堂旅顺鱼雷丁汝昌1892年湖北采矿工程学堂武昌矿务张之洞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新式学堂的创设进行评析。(要求: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16分)[解析]
评析需要先分析晚清新式学堂,再评价。分析可以从背景、内容、特点等方面展开。根据材料中创办时间和创办者(创办单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背景是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不断深入,晚清政府面临着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创办了新式学堂。根据材料中不同学堂主要教授的课程可以得出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来看,新式学堂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一是语言学堂,以教授外国语言、培养外交和外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语人才为宗旨;二是技术学堂,以培养轮船制造、航海、电讯、矿务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宗旨;三是军事学堂,以培养海军、陆军的指挥人员为宗旨。这一时期的新式学堂绝大多数是应外交、国防建设的需要而产生,有鲜明的针对性。根据材料“珲春”“武昌”“南京”等地区并结合所学两次鸦片战争的史实可以得出从分布地区来看,新式学堂大部分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内陆城市多为交通枢纽、工商业重镇及军事要冲,如珲春、武昌、南京等,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与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入侵和西方文化冲击影响的总体态势大致相合。根据材料中的创办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从创办者来看,几乎都是清政府的重臣要员。创办新式教育,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而且意味着对旧传统的偏离和挑战,会遇到顽强的抵制,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人物的倡导和支持。最后对新式学堂进行评价,需要辩证地评价。晚清新式学堂的创设,对中国教育近代化和国内各项新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新式学堂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各自为政,难成系统,仍然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指导思想的体现。题号135246879101112131516171814[答案]
示例: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不断深入,晚清政府面临着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为挽救统治危机,创办了新式学堂。从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来看,新式学堂分为语言学堂、技术学堂、军事学堂三种类型。这一时期的新式学堂绝大多数是应外交、国防建设的需要而产生,有鲜明的针对性。题号13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昌平区临川育人学校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三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固定搭配和句型
- 怎做纹绣培训
- ESC感染性心内膜炎指南
- 护肤管理软件应用
- 护理管理学组织
- 探索物联网在医疗行业的应用
-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瀚声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 用微课学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6)课件 项目一 基本操作
- 【大数据百家讲坛】2025年DeepSeek、Manus与AI+Agent行业现状报告
-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培训
- 山东烟台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22篇(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3年)
- 大学课件-电路分析基础
- 2025年中国流行成分和原料消费深度洞察白皮书
- 2025年昆明长水机场勤务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八省联考)陕西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光电对抗原理与应用》课件第3章
- 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操作流程
- AEO贸易安全培训
- 新建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推行注塑生产自动化改造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