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阳五中高级高一下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分答题时间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回答主观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材料一:《红楼梦》的意趣态度,开卷两回中写得很不含糊,只苦于读者不肯理会!有两种观察,可以说明历来“红学家”迷误的起源。第一类红学家是猜谜派。他们大半预先存了主观上的偏见,然后把书上的事迹牵强附会上去。这派红学家有许多有学问名望的人,偏闹了笑话。为什么呢?其中有两个原故:一是他们有点好奇,以为那些平淡老实的话,决不配来解释《红楼梦》的。二是他们的偏见实在太深了,所以看不见这书的本来面目。从第一回,他们宁可相信极不可靠的传说,而不屑一视雪芹先生的自述。从第二回,把自己的意趣投射到作者身上去。如蔡孑民先生自己抱民族主义,而强谓《红楼梦》作者持民族主义甚挚。总之,求深反浅,是这派红学家的通病。作者的原意如何,只是不求甚解的。他们心目中只有如何华贵,如何阔绰,如何繁盛,恨不得自己变了贾宝玉,十二钗做妻妾才好。这种眼光,自然不值一笑;不过他们却不安分,偏说那个应褒,那个应贬,信口雌黄,毫无是处,并且以这些阿其所好的论调,强拉作者来做他的同志。他们几时考究过书中本文来。我们要了解《红楼梦》作者的真态度,排除许多迷惑,不致于蹈前人的覆辙。我们现在先要讲作者的态度。说作者的态度,我以为至少有两条可靠的途径:第一,从作者书中所说的话,推测他做书时的态度。这是最可信的,因为除了他自己以外,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他的意思。第二,是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他一生的历史,拿来印证我们所揣测的话。他差不多自己都说完了,不用我们费话。《红楼梦》是感叹自己身世的,雪芹为人是很孤傲自负的,看他的一生历史和书中宝玉的性格,便可知道;并且还穷愁潦倒了一生。所以在本书楔子里说道:(见第一、第二两回)这些话,明白极了。石头自怨一段,把雪芹怀才不遇的悲惯,完全写出。《红楼梦》是情场忏悔而作的。原书上说:材料二:一是由想象而来的构成。前者是创作者与欣赏者所同,后者是创作者所独有。“移感”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向本来与自己不相干的对象上去,因而把自己化为对象,同时也把对象的感情移向自己身上来,因而把对象化为自己。这种感情的移出、移入,大体是同时活动的。在小说中所流注的感情,并非必须有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可以发生。不过,成功的小说中,一定有作者个人的背景,及由此背景所引起的深厚感情。但若作者只能顺着自己个人的背景感情写成一部作品,这种作品有一个名为自己的感情。作者的共感愈深、愈广,则他的作品所引起的感染力愈大,所以共感是测度一部作品的基本条件。移情共感的历程,即是想象力发挥的程度。没有想象力便不能构成任何纯文学的作品。作者的背景,

只能成为创作中的引子,决不能成为作品中的构成骨干。作品的构成骨干,主要是凭想象力而来的。

没有人生观的作者不能成为有文学价值的文学作家。作者的人生观,常即形成一部小说的主题。小说

的结构,即是主题的发展。作者在一部小说中,把现实人生中可能实现、分散实现、浮泛实现的人生某一

部分,凭想象、构成之力,使其以集中、具体而深刻的形式实现出来。作者须凭观察与想象之力,把许多

现实材料加以分解、拣择、增删,而重新加以融合,以适合于他所要求的人生实验的目的。

了上述常识,挂出“科学考证”的招牌,非把《红楼梦》贬成私小说不可。并且把由阅读者所引起的移情、

此更进一步,以接上一位伟大文学家在创作历程中所发挥的因想象而来的构成技巧,而只认为是传记的一

种秘法。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ABC.没有想象力便不能构成任何纯文学的作品,作家的想象力是作品诞生的重要原因。D.小说主题就是作者的人生观的体现,作家具备了人生观,其作品才会有文学价值。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AB途径着手。C.由于第一、第二两回是读《红楼梦》全书的关键,所以首先要从这两回入手,理清全书脉络。D自传的观点。3.下列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不是材料一所驳斥的一项是(3)A.贾宝玉的故事和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经历相似,所以《红楼梦》是讲纳兰家事。B.民间传说顺治帝最后出家为僧,书中宝黛爱情的原型是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CD4.对于“考证派”将《红楼梦》看作是自传或合传,你怎么看?请结合自己阅读《红楼梦》的感受,谈谈5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和平,乃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见他去安置宝玉自是安稳的。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的鸳枕。于是众奶母伏侍宝玉卧好,款款散去。秦氏便吩咐小丫鬟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犹似秦氏在前,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但见朱栏白石,的,本也不晓得什么,但是我们冯大爷务必叫小弟过来看看,小弟所以不得不来。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妇们捧过大迎枕来,一面给秦氏拉着袖口,露出脉来。先生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宁神细诊的人,聪明忒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忒旺,经血所以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

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

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没有典卖诸弊。

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

祭祀又可永久。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

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

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宝玉厌恶为功名而读书的训诫。B也从侧面写出凤姐的精明能干。C秦氏托梦的用意。D但有损艺术的真实性。6.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A姓氏。形象渐渐清晰,在写作手法上属于淡入。B着自信,颇合太医身份。C出秦氏房间的浓艳和庸俗。D出家埋下了伏笔。76分)8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2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邪。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待,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载,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糯羊肩芢杀石厚于陈。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注】①石碏:卫国大夫。②羽父:鲁国公子翠的字。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A.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B.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C.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D.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A.修,处理、整治,引申为从事某种活动,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修”意思相同。B.公,指鲁隐公。因《春秋》是由鲁国史官记录鲁及诸侯国的事件,故常用“公”代鲁君。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常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老子、孔子等。文中是对石碏的尊称。D.逆,与“顺”相对,文中指迎接,与“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逆”意思不相同。.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A德。BC.州吁即位后期望与宋、陈、蔡一道攻打郑国,以此报先君之仇,同时讨好诸侯,使君民关系和谐。D1213分)(14分)(24分)(35分)13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4-15小题。满纸荒唐言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咏菊林黛玉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ABCD15.有人说,曹雪芹借《咏菊》中的“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请比较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诙谐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势利狠毒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80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A.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赏。B.即使精明强干如王熙凤,她的势利狠毒、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C.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D.王熙凤势利狠毒,即使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赏。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A.①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B.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C.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②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D.①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A.出类拔萃呕心沥血囫囵吞枣B.与众不同处心积虑生吞活剥

C.鹤立鸡群呕心沥血囫囵吞枣D.卓尔不群处心积虑生吞活剥

四、文言文基础知识(本题共3小题,9分)20.下列选项中,全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3)①加之以师旅②刑于寡妻③失其所与,不知④技盖至此乎⑤尝为晋军赐矣⑥距守,毋内诸侯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⑤⑥2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A.毋吾以也以其无礼于晋B.批大郤,导大竅,因其固然不如因善遇之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D.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22.下列各组选项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组是(3)A.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视为止,行为迟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此其志不在小C.夜缒而出吾得兄事之D.可使足民越国以鄙远五、作文(分)23竟然从书页中走了出来。他/她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川流不息的车辆、人们手中拿着的智能手机……你决定带他/她体验一天现代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你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他/她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材料一:材料二:刘姥姥进大观园时,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却坦然自若,甚至能打趣说笑,逗得众人开怀。材料三:。写作要求:1/她来到当今社会会有怎样的经历和感受。2.结合现实生活,写出人物在新时代环境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3.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可以写林黛玉在当代大学校园的生活,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她会有怎样的改变;可以写刘姥姥来到现代农村,面对新农村建设,她会如何适应和参与;可以写贾宝玉在当代职场的经历,他对现代社会的男女平等观念会有怎样的思考;也可以选择其他人物,如薛宝钗、王熙凤等,设想他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故事。德阳五中高级高一下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答案1.D2.A3.D45分)示例一:我反对考证派把《红楼梦》当成人物的自传或合传(1是杂取种种人,或是以一个人为模特儿。我认为,阅读《红楼梦》应当分析人物的典型性,由此探求小说2分)比如,通过黛玉名字、黛玉出场、黛玉葬花、黛玉悲秋、潇湘馆等等分析黛玉的形象,2分)示例二:我不赞同《红楼梦》是自传、合传的结论,但我赞同考证。我认为考证曹雪芹的人生及其生活中的人物与贾宝玉的人生及其生活中的人物的关系,能了解曹雪芹的创作思想、方法。如贾宝玉、曹雪芹都生活于钟鸣鼎食之家,但贾宝玉做了和尚而曹雪芹没有,这种比较,能帮助我们理解贾宝玉这一形象包含的思想及形象创造的手法。5.D6.C7点2分,概括1分,分析1分)8.①提醒凤姐家族盛极必衰,富贵不可常保,早为后虑;②在祖茔边多置田产并把家塾设到这里留好退路。(每点2分)9.C10.A.A1211分)(2判断句)(3)慎重办理(或者为:认真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告诫他们(或者为:讲语后置)13.①作为父母,应以道义教育孩子,而不能过分宠爱孩子;②作为子女,应多听父母建议,慎重交友;③作为国君,应致力于美德,以德和民;④作为臣子,应忠君爱国。参考翻译卫庄公所娶的是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美貌而没有生儿子,就是卫国人作《硕人》诗赞美的那个人。她的妹妹戴妫与庄公生下桓公,庄姜以桓公作为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确的礼仪规矩来教导,不让他走入邪道。如果准备立州吁为太子,那就定下来;如果没有决定立他为太子,这样做就会成为酿成祸乱的阶梯。作为人君应该勉力去消除祸害,现在却去招致祸害,恐怕这样做不妥当吧?”庄公不听从石碏的劝谏。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游,石碏禁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