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阴县城南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文字中去探访地域风情,体会先贤之音,感受传统民俗,品味文化艺术。【寻·地域风情】小江同学有感于课本中的民俗风情,撰写了下面稿件。其中有些字词句拿不准,请帮他们判断。(9分)【甲】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民众创造并由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民俗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瞥见许多人情世故。鲁迅难忘那(1)(A.屹立B.伫立)在临河空地上的戏台和笼着皎洁月色的社戏,令人流连忘返;吴伯箫记忆网里挤着那静穆的、暖融融的灯笼,(2)(A,承担B.承载)着情愁和沧桑,令人感慨万千;贺敬之心中那不曾变味的糜子、米酒和悠扬高亢、粗犷奔放的“信天游”,令人沉醉不已;刘成章笔下那气势磅礴、壮阔豪放的安塞腰鼓,令人(3)(A.惊心动魄B.叹为观止)。【乙】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等……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分析正确的一项()(3分)A.“人情世故”的“世”应写作“事”B.“糜子”的“糜”应读成“mǐzi”。C“暖融融”应读成“nuǎnróngróng”D“感慨万千”的“慨”应写作“概”。2.从语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将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1)(2)(3)3.对文段中【甲】【乙】两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句应将“习俗、风尚”中间的顿号改成逗号。B.【乙】句应将“等”字后的省略号去掉。C.【甲】句应将“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改成“世代传承并由民众创造”。D.【乙】句应在“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的前面加上“通过”。4.小曦同学认为古诗文中的名句中无不蕴含着先贤丰富的情感。下面是他的梳理内容,请你帮助他完善。(6分)(1)《关雎》中的主人公由“关关雎鸠,”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2)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两句,为我们描绘出了树林青葱、藤蔓错落缠绕的清幽美。(3)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缩短距离,正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5.综合性学习(1)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第一单元,我们跟随迅哥儿去看社戏,到陕北听信天游,感受汪洋肆意的安塞腰鼓。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4分)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2)请根据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这一问题提出两条建议。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民风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被人渐渐遗忘。材料二: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杨丽慧指出,过去我们传统节日的狂欢氛围并不亚于现在的“洋节”。春节舞龙舞狮、逛庙会,都很有趣。建议一:建议二:6.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2分)民族英雄林则徐清廉刚正,不置家产,别人劝他要留些钱财,使后代有所依仗。林则徐说:“子孙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林则徐这两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二、阅读与鉴赏(一)古诗鉴赏。(共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题小松李商隐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①。为谢②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注释】①方资:正可用作。柱石功:栋梁之材的功用。②为谢:因为这个原因而相告。谢,是告诉、相告的意思。7.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七言律诗热情赞颂了松树不畏严寒,不惧霜雪淫威,刚劲挺拔,四季青翠的高尚品格,读来清新隽永,颇有韵味。B.诗以“怜”起,以“怜”贯通全篇。“怜”,兼含同情及爱怜、欣赏的意思。诗人同情小松的“寂寞”,又赞赏它的无私。C.颈联实写小松随着季节生长枯萎,待到它长成百尺苍松之时,即可成就其栋梁之功了。D.诗中夸大百花“枯荣”之易来强调小松成材之难,以百花之“变”来反衬小松之坚定。8.此诗全篇八句,未着一“松”字,却句句写松。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作者如何刻画小松的形貌、品格与精神。(4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许久,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风帆渔艇,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馌妇①,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②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③,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游江》)【注释】①馌妇(yèfù):往田野送饭的妇女。②小李将军:指唐山水画家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之子李昭道,擅长青绿山水,世称小李将军。③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地思考和欣赏。9.下面是对文言字词的推断,其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心窃乐之”的“乐”是意动用法,翻译为“以……为乐”。B.“故”在文言文中有“①事故;②旧;③原因;④故意;⑤本来;⑥所以,因此”的意思,“盖竹光相射故也”中的“故”是“原因”。C.“从竹缝中向外而窥”的“而”与“乃记之而去”的“而”用法和意义相同。D.古代汉语中数量的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见修竹数千株”可为例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B.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C.由外望内/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D.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千古文章之道,不外于是,岂独画乎?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郑燮的《游江》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4分)(三)非文学性文本阅读。(7分)话说“口味虾”①长沙人爱吃口味虾,只能用“疯狂”二字来形容,口味虾自上世纪90年在长沙出现后,经过漫长的二十几年时间,能一直得到嘴刁的长沙人的喜爱,可以说是创造了一个吃虾奇迹。虽然吃口味虾的店面环境不是很好,有的甚至还是坐在马路边上吃,但从名牌主持到影视名人到普通百姓,都抵挡不了这样一只小小口味虾的诱惑,一定要吃上一回才过瘾。②不知从何时起,长沙人吃口味虾开始流行戴手套抓着吃。这样吃的最大好处就是帮老板省了买纸的钱,不过看看那些准备开吃的食客,个个举起双手套上塑料手套的架式,感觉就像是准备给病人动手术的医生,多少有些恐怖和不自在。而且戴着手套剥虾,灵活性和方便性大大降低,感觉不是很爽。还要注意的是,那些手套据说大多都是三无产品,戴着吃虾也许更加不卫生。③但也有不戴手套的吃法。这种吃法应该是吃口味虾最标准、最韵味的一种方式。首先把虾子的身子和钳子一分为二,一手拿着虾身,一手拿着虾钳,先将比较容易到口的虾尾部分的肉剥出来消灭掉,再把两个钳子剥开,把里面那细嫩的虾肉——取入口中,剩下的虾身部分还可吸一吸渗透在里面的绝味汤汁,最后再将十个指头一一放入口中舔舔,一个虾子才算是完整地吃完了。只有这种吃法,才能真正领会到口味虾的美味真谛。④不过,钟爱口味虾的“虾迷”也不可吃无忌惮。小龙虾的虾头部分千万不能食用。小龙虾的头部是吸收并处理毒素最多的地方,也是最易积聚病原菌和寄生虫的部分。此外,吃虾时也要有节制,不要一次食用过多,因为虾是高蛋白食物,部分过敏体质者会对小龙虾产生过敏症状,如身上起红点、起疙瘩等,最好不要食用小龙虾。对于过敏体质的人,在进食小龙虾后,如果出现皮肤瘙痒、皮疹等表现,最好立即停止食用小龙虾,可以口服或注射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在药物起作用后,过敏症状会慢慢消失。如果发生过敏性休克,需要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和激素类药物进行抢救治疗。小龙虾是含嘌呤较高的水产品,痛风病人也不要食用。由于小龙虾体内含有大量细菌和寄生虫,所以烹饪时间要足够,不能少于20分钟,否则有卫生安全隐患。⑤小龙虾忌与某些水果同吃。虾含有比较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把它们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而且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利激肠胃,会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小龙虾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⑥另外,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虾等贝壳类食物中,含有一种浓度较高的“五价砷化合物”。该物质吃下去本身对人体无毒害作用,但在服用维生素C片剂后,可使原来无毒砷化物转为有毒的三氧化二砷,即砒霜,能危及人的生命。⑦总之,口味虾虽美味,又蛋白质含量极高,且肉质鲜美,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对调节心脏机能,保护心脑血管、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塞起着一定作用。它含有的虾青素是一种强力的抗氧化剂,但有一些胃肠道和肾脏功能相对较弱的人,在进食过多的小龙虾后,有可能会加重消化道和肾脏的负担,影响身体健康。要掌握好量,一次不能进食过多。13.(2分)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A.口味虾自1990年在长沙出现后,历经了二十几年的时间,还一直得到嘴刁的长沙人的喜爱。B.长沙人吃口味虾,有不戴手套的吃法。这样在吃虾的最后将手指放入口中舔舔,最韵味。C.如果过敏体质者对小龙虾产生过敏反应症状,立即停止食用小龙虾即可。D.当我们食用了口味虾后,千万不要同时吃葡萄、柿子等含有鞣酸的水果,否则会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1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重点介绍了口味虾虽然美味,但也不可多吃、随性吃的原因。B.第⑦段加点的“极”一定”具有修饰和限制的作用,不能删去,否则会影响句意。C.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主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摹状貌等。D.本文采用逻辑顺序,从介绍喜欢吃口味虾说起,再谈到如何吃口味虾,最后再介绍吃口味虾的禁忌以及注意事项。15.(3分)请根据上文有关口味虾的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用料,回答问题。[链接材料]长沙的王女士平时特别爱吃小龙虾,前几天她到一家网红店,一个人吃了一大份口味虾,并且把口味虾从头吃到尾,还嗦吮口味虾头里面的虾黄部分,晚上回家后,她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的情况。送到医院检查后,医生确诊王女士因吃了口味虾导致患上急性肠胃炎。请帮王女士分析一下她患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四)文学性文本阅读(15分)你要一双鞋子给你一双袜子李丹崖①圣诞节前夕,已经晚上11点多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稀疏了许多,偶尔还有匆匆忙忙往家赶的人,穿行在霓虹灯俯视下浓浓的节日氛围里。新的一年又要来了!②“感谢上帝,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忙碌了一天的史密斯夫妇送走了最后一位来鞋店里购物的顾客后由衷地感叹道。透过通明的灯火,可以清晰地看到夫妻二人眉宇间那锁不住的激动与喜悦。③是该打烊的时间了,史密斯夫人开始熟练地做着店内的清扫工作,史密斯先生则走向门口,准备去搬早晨卸下的门板。他突然在一个盛放着各式鞋子的玻璃橱前停了下来——透过玻璃,他发现了一双孩子的眼睛。④史密斯先生急忙走过去看个仔细:这是一个捡煤屑的穷小子,约摸八九岁光景,衣衫褴褛且很单薄,冻得通红的脚上穿着一双极不合适的大鞋子,满是煤灰的鞋子上早已“千疮百孔”。他看到史密斯先生走近了自己,目光便从橱子里做工精美的鞋子上移开,盯着这位鞋店老板,眼睛里饱含着一种莫名的希冀。⑤史密斯先生俯下身来和蔼地搭讪道:“圣诞快乐,我亲爱的孩子,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吗?”⑥男孩并不做声,眼睛又开始转向橱子里擦拭锃亮的鞋子,好半天才应道:“我在乞求上帝赐给我一双合适的鞋子,先生,您能帮我把这个愿望转告给他吗?我会感谢您的!”⑦正在收拾东西的史密斯夫人这时也走了过来,她先是把这个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把丈夫拉到一边说:“这孩子蛮可怜的,还是答应他的要求吧?”史密斯先生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不,他需要的不是一双鞋子,亲爱的,请你把橱子里最好的棉袜拿来一双,然后再端来一盆温水,好吗?”史密斯夫人满脸疑惑地走开了。⑧史密斯先生很快回到孩子身边,告诉男孩说:“恭喜你,孩子,我已经把你的想法告诉了上帝,马上就会有答案了。”孩子的脸上这时开始漾起兴奋的笑窝。⑨水端来了,史密斯先生搬了张小凳子示意孩子坐下,然后脱去男孩脚上那双布满尘垢的鞋子,他把男孩冻得发紫的双脚放进温水里,揉搓着,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呀,真对不起,你要一双鞋子的要求,上帝没有答应你,他讲,不能给你一双鞋子,而应当给你一双袜子。”男孩脸上的笑容突然僵住了,失望的眼神充满不解。⑩史密斯先生急忙补充说:“别急,孩子,你听我把话说明白,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心中的上帝有所乞求,但是,他不可能给予我们现成的好事,就像在我们生命的果园里,每个人都追求果实累累,但是上帝只能给我们一粒种子,只有把这粒种子播进土壤里,精心去呵护,它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到了秋天才能收获丰硕的果实;也就像每个人都追求宝藏,但是上帝只能给我们一把铁锹或一张藏宝图,要想获得真正的宝藏还需要我们亲自去挖掘。关键是自己要坚信自己能办到,自信了,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啊!就拿我来说吧,我在小时候也曾企求上帝赐予我一家鞋店,可上帝只给了我一套做鞋的工具,但我始终相信拿着这套工具并好好利用它,就能获得一切。20多年过去了,我做过擦鞋童、学徒、修鞋匠、皮鞋设计师……现在,我不仅拥有了这条大街上最豪华的鞋店,而且拥有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和幸福的家庭。孩子,你也是一样,只要你拿着这双袜子去寻找你梦想的鞋子,义无反顾,永不放弃,那么,肯定有一天,你也会成功的。另外,上帝还让我特别叮嘱你:他给你的东西比任何人都丰厚,只要你不怕失败,不怕付出!”⑪脚洗好了,男孩若有所悟地从史密斯夫妇手中接过“上帝”赐予他的袜子,像是接住了一份使命,迈出了店门。他向前走了几步,又回头望了望这家鞋店,史密斯夫妇正向他挥手:“记住上帝的话,孩子!你会成功的,我们等着你的好消息!”男孩一边点着头,一边迈着轻快的步子消失在夜的深处。⑫一晃30多年过去了,又是一个圣诞节,年逾古稀的史密斯夫妇早晨一开门,就收到了一封陌生人的来信,信中写道:尊敬的先生和夫人:您还记得30多年前那个圣诞节前夜,那个捡煤屑的小伙子吗?他当时乞求上帝赐予他一双鞋子,但是上帝没有给他鞋子,而是别有用心地送了他一番比黄金还贵重的话和一双袜子。正是这样一双袜子激活了他生命的自信与不屈!这样的帮助比任何同情的施舍都重要,给人一双袜子,让他自己去寻找梦想的鞋子,这是你们的伟大智慧。衷心地感谢你们,善良而智慧的先生和夫人,他拿着你们给的袜子已经找到了对他而言最宝贵的鞋子,他当上了美国的第一位共和党总统。我就是那个穷小子。信末的署名是:亚伯拉罕·林肯!1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故事内容。(2分)17.阅读全文后,梳理孩子的感情变化(每个横线限填两个字)。(4分)——乞求————兴奋————轻松——18.选文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9.选文中“我”为什么要送给孩子一双袜子呢?(2分)20.阅读选文,你认为史密斯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试举例分析。(3分)(五)名著阅读(共6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回答问题。【选段一】研究文字的形、音、义的,以前叫“小学”,现在叫文字学。从前学问限于经典,所以说研究学问必须从小学入手;现在学问的范围是广了,但要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也还得从文字学入手。《说文解字》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节选自《说文解字》第一》)【选段二】他说,古来有小学大学。小学里教洒扫进退的规矩,和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大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所教的都是切于民生日用,都是实学。《大学》这部书便是古来大学里教学生的方法,规模大,节目详;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循序渐进的。(节选自《四书第七》)【选段三】《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节选自《四书第七》)21.下列选项关于《经典常谈》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孔子所著的,《孟子》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B.《周易》变成道家经典是在春秋末期,同时有了新的解释,便是《易传》C.选段一中说的“小学”是指研究文字的形音义,而选段二中的“小学”是学童学习的初始阶段。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春秋初年到春秋末期的诗歌300篇,因此也叫诗三百。22.请你根据【选段三】以及所读《经典常谈》文集,说一说儒家学说对现在的我们有哪些教育意义。(4分)三、按要求作文。(50分)23.“醒”,一个有温度的文字:山朗水润,万物苏醒;声声叮咛,爱的唤醒;点滴感悟,心灵觉醒;鉴往知来,值得我们警醒……醒来,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过往的反思,是一种成长。请以“醒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八年级3月联考语文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3分)C2.(3分)一分一题(1)A(2)B(3)B【解析】(1)“屹立”指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常用来形容高大坚固的建筑或事物;“伫立”则指长时间地站立着,多指人或事物静止不动的状态。在此语境中,用“屹立”更合适,因为它强调了戏台的稳固和显眼;(2)“承载”指支撑或容纳,常用于抽象事物的承担或传递;“承担”则指担负或担当责任、任务等。在此语境中,灯笼作为情感的载体,用“承载”更合适,因为它强调了灯笼所容纳和传递的情感和经历;(3)“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强调事物的美好和令人惊叹;“惊心动魄”则指使人震惊的意思,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在此语境中,安塞腰鼓的气势和豪放令人赞叹,用“叹为观止”更合适;3.(3分)B【解析】A.词语的并列用顿号,简单句的并列用句号,复合句的并列用分号。C.语序不当,先创造,再传承。D项的“通过”与“让”同时出现,使句子缺乏主语。4.(6分)一空一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1)在河之洲辗转反侧(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4分)(1)清明扫坟墓拜祖先缅怀先辈恩德、激励后人中秋吃月饼赏明月祝福家人平安、团圆幸福(2)(4分)建议一:将传统的过节形式重新提出来,举办老少咸宜的民俗活动。建议二:在全社会举办传统节日的文化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城市经济职业学院《综合英语:材料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红医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智能工程职业学院《ACCESS数据库应用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商学院《体育艺术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规培》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柏拉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医疗营销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首大学《工程地质勘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商铺租赁意向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建筑垃圾处理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 DB21T 3806-2023 电梯检验检测全程录像工作规范
- 【MOOC】中学生心理发展与辅导-洛阳师范学院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通信工程安全知识培训
- 中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范本
- 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模版(2篇)
- 起重机械吊具、索具检查记录表(钢丝绳)
-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2024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发展趋势
- 西学中培训结业汇报
- 无人机运输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