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一、选择题(48分)1.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说明,当时()A.原始农业形成 B.社会分化出现 C.禅让制度盛行 D.中央集权确立2.2022年冬奥会会徽(下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艺术形态,将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浑然一体,自然天成。它的整体设计理念最能体现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3.“唐宋两代重视科举,尤其是宋代科举地位崇高,是一千三百年中国科举史上最为重视科举的时期之一,而当时中国科技却远远领先于西方。如果仅考察唐宋六百多年间的历史,我们是否可以得出结论说当时科技发达是受科举制的推动呢?同样,对明代以后科技落后于西方能不能简单归因于科举?”作者强调了A.科举制在唐宋时期地位很高 B.宋代科技发达源于重视科举C.科举不是影响科技的根本原因 D.明代以后科举制度不再受重视4.下图中不同朝代经济分布的变化说明()A.统一市场形成 B.中央集权强化 C.国家版图扩展 D.经济重心南移5.以图证史是通达史识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注:图中写有“正店”等字样处,为当时的灯箱广告。A.是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一手史料 B.完整再现了北宋社会的繁荣景象C.说明北宋东京城内尚未出现夜市 D.应与考古材料印证才有史料价值6.康熙年间的《江宁县志·墓园》载:“……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宣德中复命入西洋,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之处也。”这座墓葬主人是()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7.10-13世纪,经过300多年的分裂和对峙,中华大地逐渐走向大统一。这一历史进程中,下列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蒙古灭西夏和金朝②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统一③宋太祖和其后继者结束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A.①②④③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8.在刘禹锡的诗句“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中,“三足鼎”最终形成应该出现在下图年代尺的哪一时期:()A.① B.② C.③ D.④9.秦朝修筑驰道、汉朝发行五铢钱、元朝设立宣政院、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客观上的共同意义在于()A.维护国家统一 B.削弱地方权力C.抵御外来入侵 D.加强君主专制10.某同学搜集了有关“赤壁之战示意图”“两晋和南北朝的更替”“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北魏帝王出御图》”等图片和资料,准备制作一个复习专栏,最恰当的历史主题()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1.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洪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钟摆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来归纳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将的权力转换。据此可知,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了()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12.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③都设置管理少数民族的机构,促进了民族团结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3.从秦未至西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导致人口数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奉行法家学说 D.实行焚书坑儒14.下列人物与他的作品搭配错误的是()A.李时珍──《本草纲目》 B.关汉卿──《窦娥冤》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D.宋应星──《农政全书》15.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监……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浸入其器物。”汉和帝章和二年(公元88年),“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如故……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这种变化反映了()A.汉代改变抑商政策 B.工商业者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D.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在放宽16.邮票是国家的一张名片,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如图是我国2022年发行的4枚邮票,其纪念的历史事物()A.强化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 B.给政府造成沉重经济负担C.保证了汉王朝的长治久安 D.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象征二、材料题((第17题16分,第18题22分,第19题14分。合计52分)17.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日,宋太祖召见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二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三它设立于雍正年间,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1)材料一中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针对赵普提出的建议,宋太祖采取了哪些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朱元璋了进一步强化皇权,在政治上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此外他还设置了哪一特务机构用来监视臣民?(3)根据材料三可知,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4)综上所述,说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1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伴随着胡族入居中原,背景广阔的异质文化汇入汉族社会,也为其带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摘编自《中国古代文化史》材料二唐朝阎立本《步辇图》材料三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若元,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摘编自《元史》材料四我国古代疆域变化图(1)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在北朝时期哪一项改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具体的措施有哪些(请举两例说明)?(2)材料二中图1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之后实施什么措施?(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在元朝得到发展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所示疆域图,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西汉、元朝、清朝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统治分别有何创新?元世祖忽必烈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四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唐朝的对外开放具有“大出大进”的特点,“大进”是指唐朝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不拘一格,兼容并蓄。“大出”是指唐朝文化富有魅力,广泛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其表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变化。——《开放与兴盛的唐朝》【材料二】到了宋代,瓷器逐渐成为中国对外输出的大宗货物,宋人记载:“舶船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货多瓷器,大小相套,无小隙也”。特别是广州、明州等地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大批瓷器从这些港口启运,源源不断地销往亚洲、非洲各地,其中尤以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居多,销往埃及和伊朗的数量也很可观。——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西文化交流》【材料三】“故步自封”是明朝(中后期)与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尤其自清中叶开始实行的限制贸易政策,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列举出唐朝的对外开放“大进”“大出”的具体史实各一例。(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实行的“限制贸易政策”指的是哪一对外政策?请根据材料概括该政策产生的消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石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3月份阶段性练习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48分)【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D【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D二、材料题((第17题16分,第18题22分,第19题14分。合计52分)【17题答案】【答案】(1)原因:藩镇割据;措施:解除禁军高级将领兵权,控制军队的调动;削弱相权;派文臣到地方任知州;设置转运使,消除地方割据物质基础;设置通判等(任答两点即可)。(2)措施: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特务机构:锦衣卫(3)机构:军机处。(4)演变趋势:相权被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发展到顶峰;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18题答案】【答案】(1)特点:呈现少数民族的汉化(封建化)的趋势;为汉族社会注入了新鲜而有活力的因素。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将皇族姓氏从“拓跋”改为“元”,鼓励鲜卑贵族改用汉姓;禁止使用鲜卑语,推广汉语;禁止穿鲜卑服饰,改穿汉服;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通婚。(任答两点即可)(2)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措施:和亲、羁縻、册封、文化交流等。(任答两点即可)(3)元朝完成了国家统一(天下为一),元朝疆域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4)创新:西汉:通过设立郡县、屯田、和亲和控制丝绸之路,初步将西北纳入中央统治。元朝:通过行省制度、军事驻防和宗教政策,加强对西北的控制。清朝:通过设立将军辖区、屯田移民、宗教管理和平定叛乱,最终巩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制度:行省制度和驿站制度。(每个朝代任答两点即可)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19题答案】【答案】(1)史实:大进:朝鲜半岛的音乐传入中国;玄装西行天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