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历史试题,第7页,共7页2025年湖南省岳阳市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表磁县下七垣遗址商代文化层出土农具统计表农具类型

时间开荒农具起土翻地农具(铲、锛)和锄草农具(铲)收割农具斧铲锛镰刀商代早期石斧12件石铲29件骨铲1件石锛4件石镰20件石刀12件商代中期石斧8件石铲22件骨铲9件蚌铲1件

石镰41件蚌镰22件石刀19件骨刀8件铜刀1件商代晚期石斧3件石铲4件骨铲2件石锛2件石镰22件蚌镰7件石刀10件骨刀2件据上表可推知,商代A.青铜工具占据主导 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D.家庭劳作方式普及2.中国传统艺术讲究“书画同源”。东汉以后,书法逐渐成为人们欣赏的艺术,从魏晋时期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大家,如钟繇、王羲之等,他们将书法艺术推向一个高峰。人物画也在同时期趋于成熟,顾恺之成就最高,山水画开始兴起。这一时期的书画艺术A.受科技进步的影响 B.是民族交融的产物C.在风格上趋于统一 D.体现儒家的感召力3.魏晋时期的宗庙祭祀主要承续两汉礼制,在围绕“孝”和“礼”、“私”和“公”问题上,曹操和晋元帝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前者从“公”的角度主张遵从“礼”,后者从“私”的视角寻求“孝”。二者的主张体现出A.宗庙祭祀是政治制度的核心 B.统治者重视伦理教化功能C.佛道思想影响宗庙祭祀活动 D.皇帝决策推动礼制的发展4.隋唐社会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不同族群,统治集团“杂有胡族血胤”,基层社会“夷夏混居”,彰显出“四海同风”“无隔华夷”的交融新局面。下列唐诗中,可以与材料相互印证的是A.“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B.“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D.“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5.在中国古代,以军功赐国姓最典型、最规范化、制度化的是金朝。据《续文献通考》记载,金朝“赐姓有格……计功而得国姓”“其功多或力大可恃以为摄者,则竟赐以皇族之姓,如郭仲元、郭阿憎、李展、梁佐、李咬住等,皆赐姓完颜氏”。这表明金朝统治者A.全面借鉴中原的先进制度 B.积极笼络汉族知识分子C.面临严峻的军事斗争形势 D.借赐姓推动封建化进程6.明朝中后期,商业资本有着多方面的流向。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推断,其流向占比最大的应该是A.商业经营 B.投资土地C.手工业生产 D.奢侈消费与慈善7.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通商。下图显示了武汉开埠前后本土棉业演变情况。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该地区A.传统经济思想根深蒂固 B.区位的竞争优势日渐明显C.近代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D.棉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较强8.有学者通过考察《新青年》发展演变的足迹,勾勒出《新青年》办刊地址线路图:《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起步(1915年9月),然后迁至北京(1917年2月)、上海(1920年上半年)、广州(1921年4月),最后又返沪(1921年9月)至粤(1922年7月),历经五次辗转迁移。这一历程可用以说明A.中国政治局势不断变化 B.资产阶级坚持救亡图存C.时人崇尚民主科学思想 D.西学东渐影响日益深入9.二战结束后,毛泽东提出了“两个阵营”“一个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美苏之间或早或迟会达成某种妥协,但“中间地带”国家并不需要因此放弃自己的斗争而随之实行妥协。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A.正确估计了敌我斗争形势 B.认识到第三世界的重要性C.已有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D.与苏联结盟出于迫不得已10.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庆祝建国三十年摄制的《哪吒闹海》,是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动画长片,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再一次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在国内外深受欢迎。该片的成功反映了A.市场经济体制充满活力 B.浦东开放助推文化发展C.电影日益契合儿童需求 D.传统艺术与时代的互动11.1995年,中央提出科技体制改革应放开、放活一大批技术开发型和技术服务型机构,以适应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这体现了A.经济发展对科技进步起决定作用 B.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深入C.企业应作为科技改革的主体力量 D.对外开放新格局逐渐形成12.阅读下图:“1521年的美洲国家”。其中的“朝贡行省”定期向王室纳贡,“战略行省”则要向王室提供各种援助,但朝贡和援助需要经双方同意后才建立。这反映了A.阿兹特克人国家体制的松散特征 B.印加帝国实行政区分治的统治方式C.中美洲古代文明实行中央集权制 D.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处于敌对状态13.下表为1890—1936年日本内阁、议会的法案提出及结果统计表(单位:件)。这反映出当时日本法案提出内阁议会32482947详细否决106432未结3791910撤回78112不议0124成立2685269A.内阁主导国家政治运行 B.议会立法权限已被剥夺C.全面遵循分权制衡原则 D.宪政体制存在明显缺陷14.国际联盟将战败国殖民地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其暂由受委任国给予“行政之指导及援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第二类包括德国在中非的前殖民地,由受委任国“负地方行政之责”;第三类包括德国过去在西南非洲的殖民地和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受委任国可将它们作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该规定A.体现了民族自决的原则 B.试图掩盖殖民侵略行为C.促进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D.维护了国际和平与安全15.如图为木炭作品《炸弹商店》,是1942年4月英国画家庞贝格在一个储藏了万吨炸药的废弃矿内创作的。该图描绘的是黑暗的地下炸弹库视图,画面中密集堆放着炸弹,呈现了类似洞穴的内部空间。该作品意在A.反思现代战争的毁灭性 B.推动和平运动的发展C.展示英国军事实力强大 D.表达战争必胜的决心16.1961年坦桑尼亚独立。下表展示了坦桑尼亚某中学1967年前后的期末试题。由此可知,坦桑尼亚1967年前1967年后(1)许多欧洲国家是非常成功的殖民势力,你对此如何解释?(2)人们普遍认为古希腊文明为现代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解释为什么这样?(1962年)(3)简短描述如下各项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性:雅典、游牧民族、新石器时代、神圣罗马帝国、伽利略。(1962年)(1)我们可以从古代非洲帝国学到什么?(2)讨论1957年加纳独立对其他非洲国家的影响。(1967年)(3)“津巴布韦”是非洲人的成就,评价该说法。(1969年)A.以教育变革促政治的独立 B.宣传民族思想形成泛非主义C.以本土文明抵制西方影响 D.侧重本土内容促进国家认同二、非选择题(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大一统”思想萌芽于春秋时期,孔子虽没有明确提出“大一统”的概念,却彰显了维护周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思想,将政治权力统一于天子,并实现“一匡天下”的疆域观是明确且强烈的。汉武帝在边疆经略上表现出强有力的积极作为态度,并提出“汉为天下宗”,只能由华夏完成“大一统”,而不是“四夷”。如此,引发古代史上另一个重要命题——正统。在此背景下,董仲舒认为“大一统”的含义是“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继人,通以己受之于天也”;王吉将之阐释为:“《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材料二清代统治者在不断主动接受“大一统”理念的同时,又自觉对中国认同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重塑。对于与宋朝并立的辽、金两朝,乾隆帝在认可元承宋统的同时,并不否认《辽史》与《金史》的正史性质,采取各予正统的做法,以弱化“华夷之辨”的影响。为了对抗宋明理学有关“夷夏之别”的叙述,清代统治者反复申述清代疆域远超历代的成就,并将疆域一统确立为获取正统的首要标准。清廷还积极推进全国特别是边疆地区社学、义学的建立与发展,充分发挥乡约与宗族在基层教化中的重要作用,构建起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的教化体系,使国家认同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摘编自朱浒、孙浩然《中华文明统一性特征在清代的表达与实践》(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内涵有了哪些丰富和发展。(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代对“大一统”国家所作的贡献。(6分)18.歌曲是时代的心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按:佳木斯市是解放战争初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控制管理的省会城市、经济重镇。《咱们工人有力量》创作于1947年,马可作词、作曲,用东北地区民间秧歌调与号子的节奏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旋律坚实有力、豪迈热烈。最初由佳木斯发电厂工人演唱。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赏析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要求:自拟题目,表述成文;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中国至迟在汉代就能成批制作和使用煤饼。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特殊的煤炭加工制品——香煤饼,明代,煤饼已广泛应用于手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明清时期,煤业生产的规模、工艺以及劳动组织、管理方法等都比前代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进和提高。在砖瓦、石灰、制盐等手工业生产中也大量使用煤为燃料。——摘编自王传棨《明清时期煤业的兴盛》材料二能源革命路线图——摘编自朱克力《大历史观看中国能源》材料三中国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的能源转型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能源转型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需要在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指引下稳中求进。——摘自《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煤业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能源转型的原因,概括能源革命的发展趋势。(12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谈谈你对能源安全的认识。(4分)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6×3分=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CABDCBCACDBADBAD17.(1)只能由正统的华夏王朝完成大一统;国家治理体制的一致性;君权神授的政治认同;对华夏文明的文化认同。(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2)冲破“华夷之辨”旧思想的束缚,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思想基础;先后挫败各种分裂割据势力,并打退沙俄的入侵,进一步开拓和巩固了疆域;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化,增进国家认同意识;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创新边疆治理的制度。(每点2分,任答3点给6分)18.《咱们工人有力量》——时代的激昂回响(2分)《咱们工人有力量》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东北解放区,这一特定历史阶段赋予其深刻内涵。歌曲歌词简洁质朴生动,曲调浸润东北文化,旋律激昂,节奏明快有力,仿佛是工厂中机器的轰鸣与工人劳作的交响。“咱们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真切描绘出工人忙碌且充满干劲的劳动状态。“盖成了高楼大厦,修起了铁路煤矿”展现了他们在工业建设中的伟大功绩,“造成了枪炮送前方”等句更凸显工人阶级为保障解放区的物资积极生产,为前线提供了武器支持,肩负起生产与支前的双重使命。歌曲中反复强调“为了求解放”,表达了工人们为了自己和整个中国的解放而奋斗的信念。整首歌曲充满了激情和力量,让人们感受到了工人阶级的自豪和自信,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12分)这首耳熟能详、催人奋进、久唱不衰的工人歌曲,记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