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水军构成犯罪吗怎么判刑刷单控评、有偿删贴、虚假“转评赞”判几年_第1页
网络水军构成犯罪吗怎么判刑刷单控评、有偿删贴、虚假“转评赞”判几年_第2页
网络水军构成犯罪吗怎么判刑刷单控评、有偿删贴、虚假“转评赞”判几年_第3页
网络水军构成犯罪吗怎么判刑刷单控评、有偿删贴、虚假“转评赞”判几年_第4页
网络水军构成犯罪吗怎么判刑刷单控评、有偿删贴、虚假“转评赞”判几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水军构成犯罪吗怎么判刑,刷单控评、有偿删贴、虚假“转评赞”判几年?网络水军怎么判刑,刷单控评、有偿删贴、“转评赞”判几年?

第一部分:“网络水军”类犯罪案件的定罪量刑标准

第二部分:如何争取无罪和罪轻的处罚。

第一部分:“网络水军”类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2023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网络法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严厉打击网络水军刷量控评、造谣引流、舆情敲诈、有偿删帖等行为涉嫌的相关犯罪。

一、罪名体系与核心法律依据网络水军犯罪涉及

6大核心罪名,其法律依据及适用场景如下:罪名刑法条款典型行为司法解释依据非法经营罪第225条有偿删帖、批量发布虚假信息《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解释》第7条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第285条第2款使用群控软件伪造流量、破解平台算法获取数据《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的解释》第1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第221条组织水军发布竞品虚假负面信息《关于公安机关管辖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4条敲诈勒索罪第274条以曝光负面信息为由索要“封口费”《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寻衅滋事罪第293条编造虚假疫情信息引发社会恐慌《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的解释》第5条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第285条第3款开发销售专门用于刷量的作弊软件《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二、关键罪名的定罪标准细化(一)非法经营罪的层级化认定基础构成要件行为要件:违反《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规定主观要件:以营利为目的(收取服务费、流量分成等)客观结果:扰乱市场秩序(如某直播刷量案导致平台流量分配机制失灵)数额分级标准情节等级个人犯罪单位犯罪量刑幅度入罪门槛经营额≥5万或违法所得≥2万经营额≥15万或违法所得≥5万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经营额≥25万或违法所得≥10万经营额≥75万或违法所得≥25万5-15年有期徒刑注:数额计算需扣除合理成本(如某MCN机构通过提供真实探店服务产生的30%成本被扣除)争议行为定性直播间人气造假:若仅触发平台算法(如抖音的推荐机制)而未新增信息内容,可能不构成犯罪(参考2023年杭州某直播公司无罪案)有偿点赞转发:添加虚构性评论文本(如“亲测有效”)可被认定为“发布虚假信息”,但单纯点击“转发”按钮不构成(深圳中院2024年判例)(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的技术性认定侵入式与非侵入式手段区分技术类型技术原理法律风险典型案例API接口滥用通过官方接口超频调用(如微博API每秒200次)行政违法某数据公司被处50万元罚款协议破解逆向工程解析数据通信协议刑事犯罪某团伙破解拼多多优惠券系统被判3年系统漏洞利用利用未公开的零日漏洞刑事重罪2023年某黑客组织入侵12306系统被判处7年数据性质影响定罪核心数据:用户身份信息、支付数据(如获取10万条身份证号即构成“情节严重”)非敏感数据:公开可查的商品评论(需达到5万条以上才入罪)技术鉴定要点电子取证要求:须完整提取软件源代码、操作日志、网络流量包(某案因未保存SSL加密密钥导致证据链断裂)行为关联性证明:需通过MD5哈希值匹配证明刷量数据与目标系统的对应关系(三)损害商业信誉罪的虚假信息认定规则“严重不符事实”的司法判断标准客观失实:信息内容与客观事实存在根本性背离(如虚构“某奶粉含致癌物”)主观恶意:行为人明知信息不实仍故意传播(参考2024年某汽车测评博主被诉案,其检测数据存在人为篡改)损失计算的特殊性直接损失:被攻击方为消除影响支出的公关费用(需提供正规发票)间接损失:需通过专业机构评估商誉价值贬损(如某老字号因虚假差评导致估值下降20%)三、跨地域犯罪的量刑调整因素管辖地差异沿海地区(如浙江、广东):普遍从严(某杭州刷单案涉案80万判实刑5年)中西部地区(如四川、陕西):侧重经济挽救(某成都直播公司退赔后获缓刑)跨境要素影响服务器在境外:可能加重处罚(某VPN刷量案因涉及境外数据中转,刑期上浮20%)外籍人员参与:需结合国际刑事司法协作情况(某东南亚水军团伙主犯被引渡后刑期加重至8年)四、技术前沿问题的司法回应AI水军的法律定性生成式AI伪造内容:利用ChatGPT批量生产虚假评论,达到5000条即构成“情节严重”(参考2024年首例AI水军案)深度伪造(Deepfake):伪造企业高管负面视频,按造成的实际损失加重处罚(某案损失超500万,主犯被判10年)区块链取证的证据效力链上数据提取:利用区块链浏览器追踪虚拟货币支付路径(某案通过ETH链上记录锁定650万元赃款流向)智能合约解析:对链上合约代码进行逆向分析以证明犯罪故意(2023年某DeFi刷量案关键突破点)附:量刑计算速查表犯罪行为基础刑期每增加数额(万元)刑期增幅封顶刑期普通刷单2年经营额+5/违法所得+2+6个月7年有偿删帖3年违法所得+3+8个月15年破解核心系统4年数据量+1万条+3个月7年组织跨境水军5年参与国家+1+1年15年

第二部分:如何争取无罪和罪轻的处罚

“网络水军”业务不一定全部构成犯罪,有的行为可能涉嫌行政违法或者民事侵权,有的行为则是合法行为。

要想在“流量”行业工作创业,必须知道预防和化解自己犯罪的风险,防止在打击“网络水军”犯罪中被误伤、误判。

一、从定性上化解网络水军的犯罪风险:

A、争取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转评赞”、涨粉、虚增直播间人气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很多此类案件按照民事不正当竞争处理或者行政处罚,没有上升到定罪判刑的程度。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1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很多办案机关依据这一条规定,将有偿“转评赞”、“涨粉”、直播间“刷人气”的行为认定为非法经营罪,是理解上的错误。

根据该条规定:网络水军构成非法经营罪两种情况:

①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

②对于有偿提供信息发布等服务的,必须要求明知是虚假信息。

我们在争取无罪时注意:

第一点:该条规定尚未完全涵盖“转评赞”“直发”、虚增直播间人气等服务以及“养号”等虚假注册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的行为。

第二点:该条规定针对的犯罪对象,仅限于虚假信息。对于虚假信息如何认定,一些误导性、贬低性、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的评论不属于虚假信息,例如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款车型像棺材车的评论,在认定某条信息是虚假信息时,我们是要特别注意的。

第三点:该条规定针对的犯罪行为是“信息发布等服务”。

点赞、关注、收藏、刷量播放均是点击类行为,并没有向外部发布任何“内容”。

第四点:构成犯罪前提是“明知是虚假信息”。

“网络水军”或平台接刷量、控评、转评赞的订单,一般无法判断要推的内容是不是虚假信息,尤其存在层层转包分包的情况下,下游的水军刷手更是无法判断要刷的视频、账号内容是“虚假信息”。

如果主观方面不是“明知是虚假信息”,则不犯罪。第五点: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的,构成非法经营罪,但是要注意:

必须是有偿收费,无偿删帖不构成非法经营罪。如果公关公司与客户之间签订咨询合同或者其他合同,并未约定“删帖”作为服务内容,则可能不能认定非法经营。

B、争取不构成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主要从网络水军使用的脚本程序工具的技术原理角度争取,关于这一部分内容,我在脚本外挂爬虫程序专题中会详细讲,这里不在叙述。

二、从证据上化解犯罪风险:是否达到定罪条件。

网络水军犯罪案件,具有隐蔽性、技术性特点,用ip代理池、vpn等,隐藏真实ip地址,随时能发布信息,随时能删除原帖,存在层层转包行为,难以追溯到水军实施犯罪行为的源头,并且大量使用群控软件自动化脚本程序,最后可能只能追查到虚拟用户,而无法锁定使用这些技术实施违法犯罪的真人身份。

我们在办理此类案件时,要考虑是否达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定罪条件,如果达不到,就有可能争取到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罪名不成立的结果。

1、审查以下几方面是否查清:

①组织架构是否查清。网络水军类案件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组织人员复杂,且多以网名联系,相互之间不知道真实名字,使用境外聊天工具,难以查清真实身份。

②控制的账号数量、账号的功能、性质、用途等信息是否查清。

③相关接单记录、账本、资金往来证据是否获取到。

④转评赞的任务数量是否查清。

⑤相关的网络痕迹、电子证据是否查清。

涉案人员一般具有一定的反侦察能力,使用vpn、虚假ip等,使用大量虚假账号,群控软件、脚本程序的数据发现线索和取证较难,即使发现蛛丝马迹,要是嫌疑人拒不承认的话,有时案件会陷入僵局。

⑥群控软件、脚本程序是否提取到,是否获取相关的服务器数据,相关点赞数据、刷量数据、控评数据等关系到定罪量刑的数据是否查到相关电子数据、是否查清等。

2、审查电子证据,争取达不到定罪条件,争取不逮捕、不起诉、罪名不成立。

电子证据是网络水军犯罪案件中最重要的一类证据。

电子证据具有取证难、容易修改、灭失的特点,如果办案人员在电子证据取证时,不规范、不合法,则电子证据就有被推翻的可能,具体如下:

①审查电子设备的扣押、封存程序是否合法。

在河南网络犯罪案件中,因为电脑的扣押程序不合法,从电脑里提取到的大量的电子证据被推翻。

②审查从网页、群控软件、脚本程序上进行电子数据检查提取的程序是否合法。

在我在江苏某市处理的一起网络犯罪案件,因为电子数据的检查提取程序不合法,检察院指控的被告人获利150余万的指控没有成立,算是推翻了150余万的指控。

③审查远程勘验抓取境外服务器数据程序是否合法。

在山东有一起网络犯罪案件,因为远程抓取境外服务器数据程序不合法,抓取数据被推翻没有当做证据使用。

④审查电子证据的关联性。

A、群控软件、脚本程序的提取版本的关联性。

某起网络犯罪案件,因提取的脚本程序的版本不一致,最终鉴定没有被采纳。

B、电子证据内容的关联性。

例如,办案机关提取了被告人的大量的聊天记录,被告人在聊天中涉及大量的“转评赞”“直发”、虚增直播间人气等服务以及“养号”等虚假注册账号、操纵用户账号的行为,但是都与办案机关侦办的案件无关,是另一个网站的内容。

关于电子证据的取证以及质证的技巧。

除了审查电子证据之外,我们要想争取到罪名不成立,还要考虑:能否认定为“虚假信息”、能否认定为“主观明知”等。一些误导性、贬低性、断章取义、掐头去尾的评论不属于虚假信息。

三、从情节上化解网络水军的犯罪风险。

网络水军犯罪中,对犯罪嫌疑人身份地位的把握尤为重要,入职时间、主要工作内容、工作细节、岗位情况、收入情况等,都是辩护的重点。

1、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审查论证,争取被告人是从犯、相应程度的化解刑事风险。

①从被告人的身份、地位上看,是否属于决策层的人员或者属于团队运营的主要出资人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否处于被管理、被分配、或者上命下达的作用。

②从被告人的岗位和职责上看,是否担任经理、部门总监、业务组长等具有管理职能的岗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