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1阶段测试题_第1页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1阶段测试题_第2页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1阶段测试题_第3页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1阶段测试题_第4页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1阶段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南大学远程教育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1阶段测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中,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采用()。A.筛析法B.比重计法C.移液管法D.蜡封法答案:A解析: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比重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蜡封法用于测定土的密度。

2.土的天然含水量是指()之比的百分率。A.土中水的质量与所取天然土样的质量B.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C.土中水的体积与所取天然土样体积D.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答案:B解析:天然含水量定义为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的百分率。

3.土的孔隙比是指()之比。A.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B.孔隙体积与总体积C.土粒体积与孔隙体积D.土粒体积与总体积答案:A解析:孔隙比为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

4.土的饱和度是指()之比。A.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B.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总体积C.土中水的体积与土粒体积D.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答案:A解析:饱和度定义为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

5.粘性土由半固态转入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被称为()。A.液限B.塑限C.缩限D.塑性指数答案:B解析:塑限是粘性土由半固态转入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6.土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中,圆锥仪沉入土样深度为17mm时的含水量为()。A.液限B.塑限C.缩限D.天然含水量答案:A解析:圆锥仪沉入土样深度为17mm时的含水量为液限。

7.土的压缩性指标中,压缩系数越大,表明土的压缩性()。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答案:A解析:压缩系数越大,土在压力作用下越容易压缩,即压缩性越大。

8.地基土的变形模量是通过()试验测定的。A.压缩B.剪切C.静力触探D.载荷答案:D解析:地基土的变形模量通过载荷试验测定。

9.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是()。A.内聚力和内摩擦角B.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C.液限和塑限D.孔隙比和含水量答案:A解析: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包括内聚力和内摩擦角。

10.朗肯土压力理论适用于()。A.粘性土B.无粘性土C.填土为水平的无粘性土D.任何土答案:C解析:朗肯土压力理论适用于填土为水平的无粘性土。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土的三相比例指标中,属于实测指标的有()。A.含水量B.孔隙比C.土粒比重D.饱和度答案:AC解析:含水量和土粒比重可通过试验直接测定,属于实测指标;孔隙比和饱和度是通过计算得到的。

2.土的压实性与()等因素有关。A.含水量B.压实功C.土的种类D.铺土厚度答案:ABCD解析:土的压实性受含水量、压实功、土的种类和铺土厚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3.土的压缩性指标包括()。A.压缩系数B.压缩模量C.变形模量D.泊松比答案:AB解析:压缩系数和压缩模量是土的压缩性指标,变形模量反映土的变形特性,泊松比反映土在单向受拉或受压时横向正应变与轴向正应变的绝对值的比值。

4.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有()。A.直接剪切试验B.三轴压缩试验C.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D.十字板剪切试验答案:ABCD解析:这些都是常用的土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5.影响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因素有()。A.挡土墙的高度B.填土的性质C.墙背的倾斜程度D.地基的变形答案:ABCD解析:挡土墙高度、填土性质、墙背倾斜程度和地基变形等都会影响土压力大小和分布。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土的颗粒分析试验中,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粒。()答案:错误解析: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大于0.075mm的土粒。

2.土的天然含水量越大,土的压实效果越好。()答案:错误解析:存在最优含水量,在最优含水量时压实效果最好,并非含水量越大越好。

3.土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于土颗粒的压缩引起的。()答案:错误解析:土的压缩变形主要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小引起的,而非土颗粒压缩。

4.土的抗剪强度只与土的性质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答案:错误解析:土的抗剪强度与土的性质、应力状态、排水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5.静止土压力系数K0总是小于主动土压力系数Ka而大于被动土压力系数Kp。()答案:错误解析:静止土压力系数K0介于主动土压力系数Ka和被动土压力系数Kp之间,但不是总是小于Ka而大于Kp。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答案:土的三相比例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等。土粒比重(Gs)是土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质量之比。含水量(w)是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孔隙比(e)是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孔隙率(n)是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饱和度(Sr)是土中被水充满的孔隙体积与孔隙总体积之比。它们的相互关系为:\[n=\frac{e}{1+e}\]\[Sr=\frac{wGs}{e}\]\[V=V_s+V_v\]\[m=m_s+m_w\]其中,\(V\)为总体积,\(V_s\)为土粒体积,\(V_v\)为孔隙体积,\(m\)为总质量,\(m_s\)为土粒质量,\(m_w\)为水的质量。

2.什么是土的压实性?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土的压实性是指土体在压力作用下,其体积压缩而变得密实的性质。影响土的压实性的因素主要有:含水量:存在最优含水量,当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压实效果最佳。含水量过大,土粒间孔隙被水占据,不易压实;含水量过小,土粒间摩擦力大,也难以压实。压实功:压实功越大,土越密实,但当压实功达到一定程度后,效果增加不明显。土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土,其颗粒级配、矿物成分等不同,压实性也不同。例如,粘性土的压实性与粘性大小有关,砂性土的压实性相对较好。铺土厚度:铺土厚度过大,下层土难以压实,压实效果不均匀。

3.简述土的压缩性指标及其测定方法。答案:土的压缩性指标主要有压缩系数(\(a\))和压缩模量(\(Es\))。压缩系数(\(a\)):\[a=\frac{e_1e_2}{p_2p_1}\]式中,\(e_1\)、\(e_2\)分别为压缩前后土的孔隙比,\(p_1\)、\(p_2\)分别为压缩前后的压力。压缩系数越大,土的压缩性越高。测定方法:通过室内压缩试验测定,将土样放在压缩仪中,在不同压力下进行压缩,测量土样的变形量,从而计算压缩系数等指标。压缩模量(\(Es\)):\[Es=\frac{1+e_1}{a}\]它反映了土抵抗压缩变形的能力。测定方法同样是基于室内压缩试验数据计算得到。

4.简述土的抗剪强度理论有哪些?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答案:土的抗剪强度理论主要有:库仑理论:\[\tau=c+\sigma\tan\varphi\]式中,\(\tau\)为抗剪强度,\(c\)为内聚力,\(\sigma\)为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varphi\)为内摩擦角。适用条件:适用于无粘性土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计算,假定土的破坏面为一平面,且破裂面上的剪应力等于抗剪强度。朗肯土压力理论:适用于填土为水平的无粘性土,假定墙背垂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通过研究土体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得出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计算公式。太沙基极限承载力理论:用于计算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假定地基土是均匀、各向同性的弹塑性体,基础底面是粗糙的条形基础,基础埋深为有限值等条件下,求解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五、计算题(共15分)某土样经试验测得天然含水量\(w=25\%\),土粒比重\(Gs=2.7\),干密度\(\rho_d=1.3g/cm³\)。试求该土样的孔隙比\(e\)、孔隙率\(n\)和饱和度\(Sr\)。答案:1.首先求天然密度\(\rho\):已知\(\rho_d=1.3g/cm³\),\(w=25\%\),根据\(\rho=\rho_d(1+w)\)可得:\(\rho=1.3×(1+0.25)=1.625g/cm³\)2.然后求孔隙比\(e\):根据\(\rho_d=\frac{\rho_wGs}{1+e}\)(\(\rho_w=1g/cm³\)),可得:\(1.3=\frac{1×2.7}{1+e}\)\(1+e=\frac{2.7}{1.3}\)\(e=\frac{2.7}{1.3}1\approx1.077\)3.接着求孔隙率\(n\):\(n=\frac{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