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固镇县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模拟预测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1.(16分)积累与运用:班级拟拍摄“‘燃’青春,向未来”毕业短视频,请根据任务要求,对脚本进行完善。“‘燃’青春,向未来”毕业短视频脚本(草稿)【序幕】画面:大幕徐徐开启,有火光在黑暗中摇曳升腾,映照着一个个奔跑腾跃的身影。旁白:燃,是青春的宣言,也是青春的模样。刚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如朝日,如初春,如百卉萌动。辩论中的慷慨激盎,操场上的纵情奔跑,无不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这流光益彩的青春年华,我们要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当“燃”不让,奋楫争先。(1)序幕旁白中加点的字音易读错,请标上正确读音,漏掉的字请添写。(4分)模样百卉勇ruìgǒu安(2)画横线的两个成语中有错别字,请把正确的成语完整写下来。(2分)2.(10分)【第一幕】热血铸梦。【黑暗散去,主角的身影渐次出现,镜头与旁白同步切换】镜头一:杜甫一袭青衣,在泰山脚下,矫首仰望。旁白:生在盛唐,年轻的杜甫梦怀天下,望泰山而涌起“①,②”(《望岳》)的豪情。镜头二:1919年5月4日,无数青年学生涌上北平街头……旁白:生逢乱世,年轻的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怀着“③,④”(《岳阳楼记》)的使命感走上街头,为救国之梦抱薪添火。镜头三:浙大超导量子计算团队的90后科学家们,在深夜的灯火中埋头实验。旁白:这支年轻的团队以“⑤,⑥”(《登飞来峰》)的信念,屡次刷新量子计算关键指标的世界纪录,为科技强国之梦增砖添瓦。镜头四:卫星发射中心里,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奋战不休,他们以“⑦,⑧”(李商隐《无题》)的精神,奉献于祖国的航天事业。镜头五: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一群中学生面向国旗肃立。旁白:生逢盛世,年轻的我们更要保持⑨“,⑩”[《行路难(其一)》]的乐观自信,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而勇往无前。3.(5分)请依据画面内容,将旁白补充完整。要求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方法,80字左右。【第二幕】破茧成蝶。【镜头切换,旁白响起】画面:宋濂冬夜抄书、在风雪中负重跋涉、缊袍敝衣专心学习,海伦•凯勒搓捻花叶、拿着布娃娃拼写“doll”、用手感受水的流动学习“water”。旁白:但追梦之路坎坷不平,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4.(5分)请仿照老师的寄语,任选一个学科,结合学科知识,为同学们创写一则祝福寄语。5.(4分)【第三幕】青春启航。旁白:回望初中三年,我们一路走来,有过笑,有过泪,有你争我赶,有温暖相伴,更有从未泯灭的梦想。骊歌一曲,告别过往,让我们高举青春的火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活动结束,小明同学深有感触,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两个成语使用不恰当,请你指出。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向新征程进发!错误成语6.(10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武松早睃见,自瞧了八分尴gà,却且只做不见。又走不数里多路,只见前面来到一处济济荡荡鱼浦,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写着道“飞云浦”三字。武松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么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jīn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扑通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拥几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朴刀尴gàjīn斗喝一声(2)选文内容出自(填写人名)所著的《水浒传》。下列有关武松的情节,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大闹飞云浦②醉打蒋门神③斗杀西门庆④除恶蜈蚣岭⑤血溅鸳鸯楼A.⑤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⑤C.③②①⑤④D.①③⑤④②(3)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从鲁智深、李逵中任选一个仿写一句。(3分)武松是一个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二、阅读(共50分)7.(18分)阅读回答问题。山高我为峰高满航①梁班长已经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边防部队服役16年零8个月。②这天早上,梁班长和往常的每个早上一样,不等初升的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就带领巡边分队出发了。他们徒步在乱石林立的戈壁滩上走了1个多小时,才抵达山脚。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梁班长身后的上等兵小郑没能站稳,被吹得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出去。③梁班长眼疾手快,伸手紧抓住小郑,又大声朝后面喊:“大家都注意了,脚下踩实,保持平衡。”他的话刚出口,就被狂风掳掠而去,连他自己都听得不真切。身后刚站稳的小郑也听了个大概,旋即转过身,向紧跟其后的战友大喊着传达班长命令:“脚下踩实,不要摔倒。”④以此类推,每个人都把自己听到的口令大喊着传给身后的战友,待传完十几遍,到断后的副班长耳朵里时,已经变成了:“跟紧队伍,不要掉队。”副班长意会,迎风撕开了嗓门,朝着前面回复:“是,收到。”他的声音朝着风的方向飞奔而去。⑤风越来越大,枯草和沙砾飞上了天,石头也沿着山坡噼里啪啦地滚动。⑥梁班长从背包里抽出绳子,先在自己腰上缠了一圈绑紧,拽了拽确定不会松开后,又转身传给身后的战友。每个人接过绳子后,都迅速穿过扎在腰间的武装带,再把绳头交到后面一个战友的手里。⑦十几个人迎风朝着山上爬去,他们与风搏斗,也随风而舞,偶尔有战士被乱石绊倒。每当此时,腰间的绳子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有力地把他拽了回来。偶尔,有战士被风的阻力“定”住,后面的战友就弯下腰去,奋力推着他走。⑧小郑从挎包里取护目镜时,把素描本带到地上,转眼就被风吹跑了。⑨小郑入伍前是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算是携画笔从戎,立志要用画笔记录壮美边防。所以从他跟着队伍巡边那天起,素描本就不离身。⑩自从巡边那日起,小郑就被告知一条必须遵守的规矩——带去什么就必须带回什么——不能在边界遗留任何物品。⑪见素描本被风越吹越远,小郑心中急切,慌乱中解开武装带,欲随风去追。这时候,他的迷彩服上衣被一只手紧紧抓住。他转头,见是梁班长。⑫这时候,梁班长已经解开了腰间的绳子。⑬他把绳头交给小郑,大喊着命令他:“你站着别动,我去追。”⑭小郑看到,班长沿着风的方向奔跑着去追素描本。⑮班长跑,素描本也“跑”。他终于追上,没等到伸手抓,素描本又飞到了空中。他又去追,却被一块石头绊倒,滚了几圈,才被另一块石头挡住。这个时候,其他战友都注视着班长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到,班长似乎不知道疼痛,刚刚摔倒,又很快站了起来,再次朝素描本的方向飞奔追去。山风时急时缓,就在缓下来的一刹那,梁班长眼疾手快,稳稳地把素描本抓在了手里。⑯他仔细掸掉本上的尘土,交还给小郑后,又从小郑手里接过绳头,再次绑紧自己。两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登上界山之顶。⑰原地休息时,梁班长侧身看到,小郑正在画他们所在的这座界山。他仿佛有一支神笔,才寥寥几画,就生动勾勒出了山的轮廓。⑱小郑画完后转头问道:“班长,咱们这座山的海拔是多少?”⑲梁班长倒问起他来:“你的身高是多少?”⑳小郑疑惑地回答:“1米78。”㉑梁班长脱口而出:“那么——这座界山的海拔就是5962.68米。”㉒紧挨班长坐着的陈老兵听见了他俩的对话,皱眉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纠正道:“班长,不对吧,这座山的海拔应该是5960.9米。”㉓梁班长站起身来,眺望着山下的茫茫戈壁,对陈老兵说,同时也是对小郑说:“没错,这座山的自然海拔是5960.9米,但既然我们来了,山高我为峰,这个自然海拔就要加上我们的高度,就应该是5962.68米。”㉔陈老兵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小郑也恍然大悟。㉕风止了没多大一会儿,又呜呜地吹起来。㉖战士们喝了几口军用水壶里的水,又吃了几块军用干粮。㉗“同志们,出发。”梁班长第一个整理好随行装具。㉘顾不得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战士们绑紧绳子后,又朝着另一座界山行进……(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叙述了边防战士在狂风中顺利完成巡查界山任务的故事。B.小说标题既意境开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与文章结尾处梁班长的话遥相呼应。C.小说第⑤段的环境描写体现了狂风的猛烈,侧面烘托出战士们不怕困难的品质。D.作为边防战士,小说中的梁班长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人。(2)边防战士在巡逻途中,常会遇到突发情况。请梳理文章⑤—⑯内容,将文中这次“突发情况”的情节(起因、经过)补充完整。(4分)①→班长用绳子串队伍→②→班长追回素描本→登上界山之顶(3)修改语句是写作的重要环节,请阅读文章中的画线句子,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并说说改定稿好在哪里。(从修辞、词语两个角度辨析。)(4分)原稿改定稿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正朝着他们袭来。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4)文章第⑨⑩段似乎与巡边之路毫无关系,是否可以将其删除?请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4分)(5)本文在报刊编辑选中,安排在“悠悠家国情”栏目中发表,请结合本文内容、主题,揣摩编辑这样安排的原因。(3分)8.(16分)阅读回答问题。材料一:无人机,一般是指由动力驱动、不搭载操作人员的一种空中飞行器。采用空气动力为飞行器提供所需的升力,能够自主或遥控飞行,既能一次性使用也能进行回收,能够携带杀伤性或非杀伤性任务载荷,如拍照、撒播药物、播放声音等。无人机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发展已历经百年。一开始,无人机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电子、精密机械、导航定位和遥感器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形成产业。按使用功能划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和消费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又可分为侦察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攻击无人机及无人靶机等类型;民用无人机可分为各种用途的巡查、监视、测绘和探测无人机以及农用无人机等;消费无人机主要用于个人航拍、游戏等休闲用途。(刊载于2024年1月25日)材料二: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无人机产业不断壮大。目前中国无人机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无人机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约13.8%,全国无人机企业已超过1.5万家,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超过70万个,无人机注册数已超过100万架,年飞行量约2000万小时。从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到无人机施肥,再到无人机除草……无人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也为农业稳产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除了农林保值,无人机也在赋能城市治理。此前,诸多违建因为隐蔽性较强,城管部门面临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多重难题。为破解执法的困局,执法队员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深入腹地,进行无死角、全覆盖的空中巡查航拍。据悉,无人机巡航在实践中能发挥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酒驾顶包、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查处中,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飞航视频传输,进行前期取证,与地面执法记录仪、车载监控形成证据链合力,可以全面、准确、立体化、实时动态掌握现场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处置。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无人机产业的重点正在从生产制造向专业化应用服务发展,应用场景广阔,发展势头正劲。(刊载于2023年7月5日)材料三:材料四:近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正式施行,该规范的落地不仅规范了无人机的使用规范,也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新规的落地也意味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新阶段,低空经济发展将会迎来新机遇。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出现之前,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无人机时,往往会先查询“禁飞区”或者“限飞区”。“新规”落地后,对于无人机能够使用的空域有了更为详尽的法规指导,对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其中微型无人机适飞高度不超过50米,轻、小型无人机适飞高度不超过120米,中、大型无人机无适飞空域。其中50米和120米指的是无人机距离地表的真实高度。新规定为普通消费者用户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此外,它也确保了运行人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安全地操控无人机,降低了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风险。(刊载于2024年1月23日)(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空中飞行器,从一开始的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到如今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面对违建、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时,我们可以利用侦察无人机进行巡查航拍、视频传输,破解执法困局。C.无人机产业正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已完成了从生产制造向专业化应用服务发展的重点转变。D.“新规”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果选购小型无人机,就只能在距离地表不超过120米的空域使用。(2)无人机如今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助力?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3分)(3)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将于2024年4月在北京召开,会前记者就我国无人机产业的现状对专家进行采访,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补全下面的采访记录。(3分)记者: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无人机市场当前的发展特点吗?专家:。(请根据材料三作答,不得出现数字。)(4)根据材料一内容,给“无人机”下定义。(3分)(5)如果要将上述材料收录到同一本期刊中,它们适合放入下面哪一章节?请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4分)A.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B.无人机的优势与风险C.无人机的分类与缺陷我选择,理由:。9.(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①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减)[注]①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②治:批阅。(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①惟谈吏事②或问③母尝谓曰④死狱也(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②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4)请结合选文和下面一段材料,简要分析欧阳修践行的为官之道。(6分)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三、写作(55+5卷面分)10.(5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学习和生活中许多的是非曲直、大小多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道选择题。做对一道选择题,真的不容易,因为选择需要站位和勇气,做对需要智慧和毅力。选择并做对了,心智就会成长一大步。要求:(1)以“我做对了这道选择题”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2)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真情实感,不套作,不抄袭。(3)文体(诗歌除外)特征鲜明,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1.(16分)积累与运用:班级拟拍摄“‘燃’青春,向未来”毕业短视频,请根据任务要求,对脚本进行完善。“‘燃’青春,向未来”毕业短视频脚本(草稿)【序幕】画面:大幕徐徐开启,有火光在黑暗中摇曳升腾,映照着一个个奔跑腾跃的身影。旁白:燃,是青春的宣言,也是青春的模样。刚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如朝日,如初春,如百卉萌动。辩论中的慷慨激盎,操场上的纵情奔跑,无不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这流光益彩的青春年华,我们要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当“燃”不让,奋楫争先。(1)序幕旁白中加点的字音易读错,请标上正确读音,漏掉的字请添写。模mú样百卉huì勇ruì锐gǒu苟安(2)画横线的两个成语中有错别字,请把正确的成语完整写下来。【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模”读作“mú”;“卉”读作“huì”;“ruì”写作“锐”;“gǒu”写作“苟”。(2)本题考查字形辨析。根据积累作答。“慷慨激盎”应作“慷慨激昂”;“流光益彩”应作“流光溢彩”。【解答】答案:(1)múhuì锐苟(2)慷慨激昂流光溢彩【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因此,平时的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2.(10分)【第一幕】热血铸梦。【黑暗散去,主角的身影渐次出现,镜头与旁白同步切换】镜头一:杜甫一袭青衣,在泰山脚下,矫首仰望。旁白:生在盛唐,年轻的杜甫梦怀天下,望泰山而涌起“①会当凌绝顶,②一览众山小”(《望岳》)的豪情。镜头二:1919年5月4日,无数青年学生涌上北平街头……旁白:生逢乱世,年轻的他们以天下为己任,怀着“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的使命感走上街头,为救国之梦抱薪添火。镜头三:浙大超导量子计算团队的90后科学家们,在深夜的灯火中埋头实验。旁白:这支年轻的团队以“⑤不畏浮云遮望眼,⑥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的信念,屡次刷新量子计算关键指标的世界纪录,为科技强国之梦增砖添瓦。镜头四:卫星发射中心里,老一辈航天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奋战不休,他们以“⑦春蚕到死丝方尽,⑧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的精神,奉献于祖国的航天事业。镜头五: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一群中学生面向国旗肃立。旁白:生逢盛世,年轻的我们更要保持⑨“长风破浪会有时,⑩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的乐观自信,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中国梦而勇往无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①会当凌绝顶(注意“绝”的书写)②一览众山小③先天下之忧而忧④后天下之乐而乐⑤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畏”“遮”的书写)⑥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缘”的书写)⑦春蚕到死丝方尽⑧蜡炬成灰泪始干(注意“蜡炬”的书写)⑨长风破浪会有时⑩直挂云帆济沧海(注意“沧”的书写)【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3.(5分)请依据画面内容,将旁白补充完整。要求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方法,80字左右。【第二幕】破茧成蝶。【镜头切换,旁白响起】画面:宋濂冬夜抄书、在风雪中负重跋涉、缊袍敝衣专心学习,海伦•凯勒搓捻花叶、拿着布娃娃拼写“doll”、用手感受水的流动学习“water”。旁白:但追梦之路坎坷不平,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若不是在贫寒中好学不辍,宋濂不可能成为文学大家;若不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海伦•凯勒也很难取得任何成就。当困难如茧困住我们时,唯有奋力一搏,才能破茧而出,获得新生。【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解答】解答时,需要结合【第二幕】“宋濂冬夜抄书”和“海伦•凯勒”两个事例,强调追梦过程的艰难和坚持的重要性;使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语言表达要流畅且具有启发性,能激励读者面对困难。合情合理即可。如:宋濂冬夜笔耕,海伦黑暗中摸索,他们以坚韧破茧,以毅力绘蝶。面对困难,我们需执着如“咬定青山”,坚韧似“任风东西”。只有穿越黑暗,才能浴火重生,让青春之花在挑战中璀璨绽放。答案:示例:若不是在贫寒中好学不辍,宋濂不可能成为文学大家;若不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海伦•凯勒也很难取得任何成就。当困难如茧困住我们时,唯有奋力一搏,才能破茧而出,获得新生。【点评】句子补写,要结合语境和要求。4.(5分)请仿照老师的寄语,任选一个学科,结合学科知识,为同学们创写一则祝福寄语。【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时,任选任选一个学科,结合学科知识及特点,拟写祝福寄语即可。如:量变、质变,以不变应万变。——道德与法治老师【解答】答案:示例1:希君生羽翼,化为北冥鱼。——语文老师示例2:重力、摩擦力、万有引力,处处给力。——物理老师【点评】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5.(4分)【第三幕】青春启航。旁白:回望初中三年,我们一路走来,有过笑,有过泪,有你争我赶,有温暖相伴,更有从未泯灭的梦想。骊歌一曲,告别过往,让我们高举青春的火把,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活动结束,小明同学深有感触,写了一段文字,其中有两个成语使用不恰当,请你指出。三年的初中生活,大家在一起共处的一幕幕浮光掠影,将成为我们每个人挥之不去的记忆。让我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向新征程进发!错误成语浮光掠影、无所不为。【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第一个成语是“浮光掠影”。这个成语原意是水面上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形容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但在这里,小明想要表达的是初中生活中大家共处的一幕幕将成为深刻的记忆,所以“浮光掠影”与语境不符。第二个成语是“无所不为”。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含贬义。但在这里,小明想要表达的是大家要有勇气向新征程进发,应该使用带有积极意义的成语。因此,“无所不为”与语境也不符。【解答】答案:浮光掠影、无所不为。【点评】解答此题第一要弄清成语含义,切莫望文生义;第二要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以免褒贬不当;第三要关注语意的轻重、范围;第四要考虑适用对象,避免谦敬错位;第五要关注语意是否重复、与其他句子成分搭配是否恰当;第六要考虑是否符合常规,是否合乎逻辑。6.(10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武松早睃见,自瞧了八分尴gà,却且只做不见。又走不数里多路,只见前面来到一处济济荡荡鱼浦,一条阔板桥,一座牌楼上写着道“飞云浦”三字。武松见了,假意问道:“这里地名唤做甚么去处?”两个公人应道:“你又不眼瞎。”却被武松叫声:“下去!”一飞脚早踢中,翻jīn斗踢下水去了。这一个急待转身,扑通地也踢下水里去。那两个公人慌了,望桥下便走。武松喝一声:“那里去!”把枷只一扭,赶将下桥来。那两个先自惊倒了一个。武松奔上前去,望那一个走的后心上只一拳打翻,赶上去,搠上几朴刀,死在地下;却转身回来,把那个惊倒的也拥几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朴pō刀尴gà尬jīn筋斗喝hè一声(2)选文内容出自施耐庵(填写人名)所著的《水浒传》。下列有关武松的情节,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C①大闹飞云浦②醉打蒋门神③斗杀西门庆④除恶蜈蚣岭⑤血溅鸳鸯楼A.⑤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⑤C.③②①⑤④D.①③⑤④②(3)请你参照下面的示例,从鲁智深、李逵中任选一个仿写一句。武松是一个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朴刀”的“朴”应读:pō。“尴gà”的“gà”应写作:尬。“jīn斗”的“jīn”应写作:筋。“喝一声”的“喝”应读:hè。(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有关武松的情节,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应为:景阳冈打虎后,武松找到了哥哥;后来哥哥武大郎被西门庆所杀,武松斗杀西门庆为兄报仇;因此,帮我刺配孟州,得到施恩的救助,他为施恩报仇,醉打蒋门神;蒋门神串通张都监陷害武松,武松于是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此后,又得到张青夫妇所救,除恶蜈蚣岭等一步步走上梁山。故选:C。(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评析。根据示例“武松是一个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可知,从鲁智深、李逵中任选其一,根据人物事迹分析作答即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事迹表明,他是一位反迫害的英雄崇尚的是义气,刚爽豪迈,疾恶如仇,他是勇敢的化身和劳动人民理想中的英雄。李逵沂岭杀四虎、闹东京等事迹表明,他是一位鲁莽勇武的人物,崇尚的是忠孝,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他是心直口快的粗人和崇义重情的好汉。【解答】答案:(1)pō尬筋hè(2)施耐庵C(3)示例一:鲁智深是一位反迫害的英雄,崇尚的是义气,刚爽豪迈,疾恶如仇,他是勇敢的化身和劳动人民理想中的英雄。示例二:李逵是一位鲁莽勇武的人物,崇尚的是忠孝,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他是心直口快的粗人和崇义重情的好汉。【点评】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二、阅读(共50分)7.(18分)阅读回答问题。山高我为峰高满航①梁班长已经在祖国西北边陲的边防部队服役16年零8个月。②这天早上,梁班长和往常的每个早上一样,不等初升的太阳完全跃出地平线,就带领巡边分队出发了。他们徒步在乱石林立的戈壁滩上走了1个多小时,才抵达山脚。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梁班长身后的上等兵小郑没能站稳,被吹得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出去。③梁班长眼疾手快,伸手紧抓住小郑,又大声朝后面喊:“大家都注意了,脚下踩实,保持平衡。”他的话刚出口,就被狂风掳掠而去,连他自己都听得不真切。身后刚站稳的小郑也听了个大概,旋即转过身,向紧跟其后的战友大喊着传达班长命令:“脚下踩实,不要摔倒。”④以此类推,每个人都把自己听到的口令大喊着传给身后的战友,待传完十几遍,到断后的副班长耳朵里时,已经变成了:“跟紧队伍,不要掉队。”副班长意会,迎风撕开了嗓门,朝着前面回复:“是,收到。”他的声音朝着风的方向飞奔而去。⑤风越来越大,枯草和沙砾飞上了天,石头也沿着山坡噼里啪啦地滚动。⑥梁班长从背包里抽出绳子,先在自己腰上缠了一圈绑紧,拽了拽确定不会松开后,又转身传给身后的战友。每个人接过绳子后,都迅速穿过扎在腰间的武装带,再把绳头交到后面一个战友的手里。⑦十几个人迎风朝着山上爬去,他们与风搏斗,也随风而舞,偶尔有战士被乱石绊倒。每当此时,腰间的绳子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有力地把他拽了回来。偶尔,有战士被风的阻力“定”住,后面的战友就弯下腰去,奋力推着他走。⑧小郑从挎包里取护目镜时,把素描本带到地上,转眼就被风吹跑了。⑨小郑入伍前是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算是携画笔从戎,立志要用画笔记录壮美边防。所以从他跟着队伍巡边那天起,素描本就不离身。⑩自从巡边那日起,小郑就被告知一条必须遵守的规矩——带去什么就必须带回什么——不能在边界遗留任何物品。⑪见素描本被风越吹越远,小郑心中急切,慌乱中解开武装带,欲随风去追。这时候,他的迷彩服上衣被一只手紧紧抓住。他转头,见是梁班长。⑫这时候,梁班长已经解开了腰间的绳子。⑬他把绳头交给小郑,大喊着命令他:“你站着别动,我去追。”⑭小郑看到,班长沿着风的方向奔跑着去追素描本。⑮班长跑,素描本也“跑”。他终于追上,没等到伸手抓,素描本又飞到了空中。他又去追,却被一块石头绊倒,滚了几圈,才被另一块石头挡住。这个时候,其他战友都注视着班长的一举一动。他们看到,班长似乎不知道疼痛,刚刚摔倒,又很快站了起来,再次朝素描本的方向飞奔追去。山风时急时缓,就在缓下来的一刹那,梁班长眼疾手快,稳稳地把素描本抓在了手里。⑯他仔细掸掉本上的尘土,交还给小郑后,又从小郑手里接过绳头,再次绑紧自己。两个多小时后,他们终于登上界山之顶。⑰原地休息时,梁班长侧身看到,小郑正在画他们所在的这座界山。他仿佛有一支神笔,才寥寥几画,就生动勾勒出了山的轮廓。⑱小郑画完后转头问道:“班长,咱们这座山的海拔是多少?”⑲梁班长倒问起他来:“你的身高是多少?”⑳小郑疑惑地回答:“1米78。”㉑梁班长脱口而出:“那么——这座界山的海拔就是5962.68米。”㉒紧挨班长坐着的陈老兵听见了他俩的对话,皱眉沉默了片刻,还是忍不住纠正道:“班长,不对吧,这座山的海拔应该是5960.9米。”㉓梁班长站起身来,眺望着山下的茫茫戈壁,对陈老兵说,同时也是对小郑说:“没错,这座山的自然海拔是5960.9米,但既然我们来了,山高我为峰,这个自然海拔就要加上我们的高度,就应该是5962.68米。”㉔陈老兵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小郑也恍然大悟。㉕风止了没多大一会儿,又呜呜地吹起来。㉖战士们喝了几口军用水壶里的水,又吃了几块军用干粮。㉗“同志们,出发。”梁班长第一个整理好随行装具。㉘顾不得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战士们绑紧绳子后,又朝着另一座界山行进……(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小说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叙述了边防战士在狂风中顺利完成巡查界山任务的故事。B.小说标题既意境开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与文章结尾处梁班长的话遥相呼应。C.小说第⑤段的环境描写体现了狂风的猛烈,侧面烘托出战士们不怕困难的品质。D.作为边防战士,小说中的梁班长是一个责任心极强、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人。(2)边防战士在巡逻途中,常会遇到突发情况。请梳理文章⑤—⑯内容,将文中这次“突发情况”的情节(起因、经过)补充完整。①巡逻分队遇狂风→班长用绳子串队伍→②狂风吹走素描本→班长追回素描本→登上界山之顶(3)修改语句是写作的重要环节,请阅读文章中的画线句子,比较下面的原稿和改定稿,并说说改定稿好在哪里。(从修辞、词语两个角度辨析。)原稿改定稿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正朝着他们袭来。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4)文章第⑨⑩段似乎与巡边之路毫无关系,是否可以将其删除?请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5)本文在报刊编辑选中,安排在“悠悠家国情”栏目中发表,请结合本文内容、主题,揣摩编辑这样安排的原因。【分析】本文通过写边防战士一次巡边时突遇狂风、但是最终顺利完成巡查界山任务的故事,展现了西北边陲的艰苦条件,体现了边防战士不畏艰难、互相关心、恪尽职守、热爱祖国与边防事业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边防战士的敬重与赞美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的分析鉴赏。A.有误,小说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并非空间顺序。BCD.正确。故选:A。(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正确理解。从②段中的环境描写中我们了解到边防战士在一次巡边的时候突然遇到了狂风,④⑤⑥⑦段都在详细地描写狂风肆虐,他们如何和狂风斗争的场面,⑦段写狂风吹走了素描本,最后班长奋力追回了素描本,终于登上了界山之顶,根据这些内容可以作答。(3)本题考查语句的修改。原稿中“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正朝着他们袭来。”对于狂风的描写比较概括,没有给人以非常具体的形象描写,读者印象不深刻,改定稿中“大家歇息片刻,正要继续登山,却远远看到裹着沙砾的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朝着他们横扫而来。”这一句在写狂风的时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狂风”比作“脱缰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猛烈,同时也从侧面写出边防战士们所处的环境恶劣,“横扫”一词很有动感,比较“袭来”也更形象生动,写出了狂风吹来的时候那种气势,更能让读者感受到风力的猛烈。(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⑨⑩是属于记叙中的插叙,交代了小郑入伍前是一个美术学生,他立志要画下祖国的边防美景,所以他素描从不离身,同时也知道有一条纪律,“带去什么就必须带回什么——不能在边界遗留任何物品”这样的交代看似与巡边之路没有关系,实则为后文梁班长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也要追寻素描本作好铺垫。所以这两段内容是不能删去的。(5)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内容的理解。首先我们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写边防战士一次巡边时突遇狂风、但是最终顺利完成巡查界山任务,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展现了西北边陲的艰苦条件,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们的边防战士依然能够不畏艰难,能够相互关心,恪尽职守,这样体现了我们的边防战士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以及对边防事业无限热爱的感情,作者被边防战士的这种精神所感动。这样的主题体现了“悠悠家国情”,这样我们可以把本文放在“悠悠家国情”这个栏目发表。答案:(1)A(2)①巡逻分队遇狂风②狂风吹走素描本(3)改定稿中“狂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狂风的猛烈,渲染出了压抑的气氛,增强了画面感,从侧面体现出边防战士不畏艰难的精神品质;同时,“横扫”一词相比于“袭来”也更能表现出狂风吹来时势不可挡的气势。(4)不可以删除。这两段内容属于插叙,补充交代了小郑的相关情况以及巡边路上的规定,丰富了小郑心怀祖国大好河山、心系边防事业的人物形象,为后文梁班长在极度危急的情况之下也要去追寻素描本作铺垫。(5)本文通过写边防战士一次巡边时突遇狂风、但是最终顺利完成巡查界山任务的故事,展现了西北边陲的艰苦条件,体现了边防战士不畏艰难、互相关心、恪尽职守、热爱祖国与边防事业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边防战士的敬重与赞美之情。本文与报刊“悠悠家国情”栏目内涵相符,所以编辑将本文放在此栏目中发表。【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8.(16分)阅读回答问题。材料一:无人机,一般是指由动力驱动、不搭载操作人员的一种空中飞行器。采用空气动力为飞行器提供所需的升力,能够自主或遥控飞行,既能一次性使用也能进行回收,能够携带杀伤性或非杀伤性任务载荷,如拍照、撒播药物、播放声音等。无人机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发展已历经百年。一开始,无人机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进入21世纪后,随着现代电子、精密机械、导航定位和遥感器等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形成产业。按使用功能划分,无人机可分为军用无人机、民用无人机和消费无人机。军用无人机又可分为侦察无人机、电子对抗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攻击无人机及无人靶机等类型;民用无人机可分为各种用途的巡查、监视、测绘和探测无人机以及农用无人机等;消费无人机主要用于个人航拍、游戏等休闲用途。(刊载于2024年1月25日)材料二: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无人机产业不断壮大。目前中国无人机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据统计,无人机产业的年复合增长率约13.8%,全国无人机企业已超过1.5万家,无人机拥有者注册用户超过70万个,无人机注册数已超过100万架,年飞行量约2000万小时。从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到无人机施肥,再到无人机除草……无人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也为农业稳产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除了农林保值,无人机也在赋能城市治理。此前,诸多违建因为隐蔽性较强,城管部门面临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多重难题。为破解执法的困局,执法队员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深入腹地,进行无死角、全覆盖的空中巡查航拍。据悉,无人机巡航在实践中能发挥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酒驾顶包、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查处中,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飞航视频传输,进行前期取证,与地面执法记录仪、车载监控形成证据链合力,可以全面、准确、立体化、实时动态掌握现场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处置。在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无人机产业的重点正在从生产制造向专业化应用服务发展,应用场景广阔,发展势头正劲。(刊载于2023年7月5日)材料三:材料四:近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正式施行,该规范的落地不仅规范了无人机的使用规范,也对于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新规的落地也意味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新阶段,低空经济发展将会迎来新机遇。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出现之前,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无人机时,往往会先查询“禁飞区”或者“限飞区”。“新规”落地后,对于无人机能够使用的空域有了更为详尽的法规指导,对空域进行了明确划分。其中微型无人机适飞高度不超过50米,轻、小型无人机适飞高度不超过120米,中、大型无人机无适飞空域。其中50米和120米指的是无人机距离地表的真实高度。新规定为普通消费者用户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引,此外,它也确保了运行人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知识来安全地操控无人机,降低了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风险。(刊载于2024年1月23日)(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DA.无人机作为一种新型空中飞行器,从一开始的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到如今在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B.面对违建、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时,我们可以利用侦察无人机进行巡查航拍、视频传输,破解执法困局。C.无人机产业正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不断扩大,已完成了从生产制造向专业化应用服务发展的重点转变。D.“新规”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如果选购小型无人机,就只能在距离地表不超过120米的空域使用。(2)无人机如今能为我们提供哪些助力?请结合材料二内容简要概括。(3)2024国际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将于2024年4月在北京召开,会前记者就我国无人机产业的现状对专家进行采访,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补全下面的采访记录。记者:您能简要介绍一下我国无人机市场当前的发展特点吗?专家:近年来,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比高于军用无人机。(请根据材料三作答,不得出现数字。)(4)根据材料一内容,给“无人机”下定义。(5)如果要将上述材料收录到同一本期刊中,它们适合放入下面哪一章节?请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A.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B.无人机的优势与风险C.无人机的分类与缺陷我选择A,理由:【材料一】讲述了无人机的概念、发展及分类,【材料二】介绍了无人机在诸多场景的应用,【材料三】介绍了我国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发展及无人机市场占比情况,【材料四】介绍了我国无人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四则材料主要聚焦在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上,并未涉及风险、缺陷等。。【分析】上述材料都和无人机相关。第(1)题考查对材料的辨析,第(2)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第(3)题考查图表分析,第(4)题考查下定义,第(5)题考查对材料的概括。【解答】(1)A.有误,由材料一“无人机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发展已历经百年”可知,选项中“新型空中飞行器”表述有误。B.有误,由材料二“此前,诸多违建因为隐蔽性较强,城管部门面临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多重难题。为破解执法的困局,执法队员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深入腹地,进行无死角、全覆盖的空中巡查航拍。据悉,无人机巡航在实践中能发挥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酒驾顶包、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查处中,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飞航视频传输,进行前期取证,与地面执法记录仪、车载监控形成证据链合力,可以全面、准确、立体化、实时动态掌握现场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处置”可知,选项中“可以利用侦察无人机进行巡查航拍、视频传输”表述有误。C.有误,由材料二“无人机产业的重点正在从生产制造向专业化应用服务发展”可知,选项中“已完成了”表述有误。D.正确。故选:D。(2)结合材料二“从无人机病虫害防治,到无人机施肥,再到无人机除草……无人机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也为农业稳产增收奠定了良好基础”可得: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为农业稳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结合材料二“除了农林保值,无人机也在赋能城市治理。此前,诸多违建因为隐蔽性较强,城管部门面临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多重难题。为破解执法的困局,执法队员运用无人机航拍技术,深入腹地,进行无死角、全覆盖的空中巡查航拍。据悉,无人机巡航在实践中能发挥独特优势,尤其是在酒驾顶包、违章停车等违法行为查处中,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开展飞航视频传输,进行前期取证,与地面执法记录仪、车载监控形成证据链合力,可以全面、准确、立体化、实时动态掌握现场情况,更有效地进行处置”可得:通过空中巡航,与地面联动,解决执法难题,赋能城市治理。(3)从材料三“2017﹣2023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预势图”可以看出,2017﹣2023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数值每年都在上升;从中国无人机市场占比统计情况图可以看出,民用无人机占比60%,军用无人机占比40%,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比高于军用无人机。(4)给事物下定义要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采取的句式多为XXX是XXX的XXX。结合材料一“无人机,一般是指由动力驱动、不搭载操作人员的一种空中飞行器”可得:无人机,一般是指由动力驱动、不搭载操作人员的一种空中飞行器。(5)上述材料中,材料一介绍了无人机的定义、发展和分类,材料二介绍了无人机产业不断壮大及无人机的应用,材料三通过图表展示了我国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发展及无人机市场占比情况,材料四介绍了我国有关无人机的法律法规。这四则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无人机的风险、缺陷等,因此适合放在“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章节。答案:(1)D(2)①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为农业稳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②通过空中巡航,与地面联动,解决执法难题,赋能城市治理。(3)近年来,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民用无人机市场占比高于军用无人机。(4)无人机,一般是指由动力驱动、不搭载操作人员的一种空中飞行器。(5)A理由:【材料一】讲述了无人机的概念、发展及分类,【材料二】介绍了无人机在诸多场景的应用,【材料三】介绍了我国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发展及无人机市场占比情况,【材料四】介绍了我国无人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四则材料主要聚焦在无人机的发展与应用上,并未涉及风险、缺陷等。【点评】信息辨析是常考的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在于回归原文,找到相似表述的话语,然后对比辨别。9.(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①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之终身。(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有删减)[注]①枉直乖错:冤假错案。②治:批阅。(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惟谈吏事只。②或问有的人。③母尝谓曰曾经。④死狱也案件。(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②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3)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4)请结合选文和下面一段材料,简要分析欧阳修践行的为官之道。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分析】译文:欧阳修最初在滁州,自号醉翁,晚年又改号六一居士。他天资刚劲,见到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即使面临陷阱也不顾忌。他多次被放逐流离,但志气依然如故。当他被贬到夷陵时,无法排遣心中的忧愁,于是就拿出以前的案卷反复观看。他发现许多冤假错案,不禁仰天叹息:“偏僻荒远的小城,都像这样,天下的情况本来就可以知道了。”从此以后,他遇到事情不敢再忽视。学者们求见他,他与他们交谈,从未提及文章,只谈论官事、政事,认为文章只能用来修身养性,而政事才能利益他人。他历任几个郡的官职,看不到他的治绩,也不追求声誉,政策宽简而不烦扰百姓,因此他所到之处民众都感到便利。有人问他:“政策宽简,但事务并没有荒废,这是为什么?”他回答:“如果以放纵为宽,以简略为简,那么政事就会荒废,百姓会受到弊端。我所说的宽,是指不苛刻急迫;所说的简,是指不繁琐复杂。”欧阳修年幼时失去了父亲,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的父亲做官,经常在夜晚点着蜡烛审阅官府的文件,屡次放下文件叹气。我问他原因,他就说:‘这是一个死定的案子,我试图寻求一条生路,却办不到。’我又问:‘生存真的可以追求吗?’他说:‘追求生存如果办不到,那么死者与我都没有遗憾。如果经常追求生存,还是可能导致死亡,而世人常常追求的是死亡。’他平时教育其他子弟时,经常使用这样的话,我已经听得很熟悉了。”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一生都奉行这些教诲。材料:然而,鸟儿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①句意:只谈论官事、政事。惟,只。②句意:有人问。或,有的人。③句意:母亲曾经说。尝,曾经。④句意:死定的案子。狱,案件。(2)本题考查翻译。①重点词:如此,像这样;固,本来。句意:偏远的小县(小地方),尚且如此,天下就可想而知了。②重点词:官书,官府文书;屡,多次。句意:你父亲做官时,常常在夜里趁着烛光批阅官府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3)本题考查断句。句意:在我被贬到夷陵的时候,没有什么可以排遣心中的忧愁,于是就拿出以前的案卷反复观看。故可断为: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刚直不阿,见义勇为:他天资刚劲,见到正义的事情就勇敢地去做,即使面临陷阱也不顾忌。勤于政事,敢于改革:在夷陵贬官期间,他通过审阅旧案,发现许多冤假错案,敢于直言并提出改革。教导有方,以身作则:他的母亲教导他要勇于追求正义,即使失败也不要后悔,欧阳修将这些教诲牢记在心,并付诸实践。宽简政事,便民利民:他在任职期间,推行宽简的政策,不追求声誉,不烦扰百姓,使得所到之处民众都感到便利。综上所述,欧阳修践行的为官之道包括刚直不阿、勤于政事、敢于改革、教导有方和宽简政事等。答案:(1)①只。②有的人。③曾经。④案件。(2)①偏远的小县(小地方),尚且如此,天下就可想而知了。②你父亲做官时,常常在夜里趁着烛光批阅官府文书,多次停下来叹息。(3)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4)《欧阳修传》中,欧阳修的为官之道是“为政宽简”,对待老百姓不苛急,不做繁碎的事情;《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为官之道是“与民同乐”,和老百姓一起出游,并将老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