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冶金企业近年来几起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分析
一、南京钢铁公司
“10·5”漏铁水重大事故2011年10月5日11时37分,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高炉在停炉过程中发生铁水外流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208万元。1、事故高炉基本情况
发生事故的南钢炼铁厂5#高炉于1998年建成投产,2006年停炉大修,2007年6月19日重新开炉。高炉炉容为402m3,高18.4m,采用碳砖+陶瓷杯水冷炉底结构以及PW无钟炉顶上料方式,设有14个风口,1个出铁口,年产铁水50万吨。5#高炉隶属炼铁厂高炉二车间管理,下设值班室、炉前班、水工班、热风班、上料班,其中:炉前班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小班,设大班长1名,小班长4名,每小班有炉前工5~6名,实施四班三倒作业。2、事故发生经过2011年10月5日7:00,在主控楼值班室内指挥停炉工作的陈**根据高炉运行参数以及停炉降料线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决定将预休风时间由8:00提前到7:30,并通知各责任人按照《方案》规定的作业内容实施预休风操作。
7:30左右,杨**依据预先对炉内碳砖侵蚀情况判断以及便于放残铁操作原则,在高炉本体东北靠近铁道一侧的炉底冷却水管上方1.6m处选择了残铁口开口位置基准点,并依据本厂以往的经验和有关资料,确定开口尺寸为600㎜(宽)×800㎜(高),开口上沿在基准点上方300㎜处,开口下沿在基准点下方500㎜处,同时在炉皮上画出了标识线。2、事故发生经过2、事故发生经过2、事故发生经过3、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残铁口碳砖瞬时塌落,高温铁水大量涌出,是造成此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造成碳砖瞬时塌落的主要因素有以下4个方面:(1)5#高炉在预休风阶段就将炉皮开口处的冷却壁取下,使碳砖长时间处于失去冷却壁支撑保护状态,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3、事故原因分析3、事故原因分析
2.间接原因(1)炼铁厂制订的《方案》对停炉、放残铁工作中安全问题研究不深、预判不足。在《停炉方案》和《放残铁方案》中,各工序间作业程序和时间节点表述不准确;高炉二车间在执行《方案》时,没有对作业程序进行梳理、细化,以致现场作业人员在预休风阶段就割除了冷却壁;高炉二车间制订的《确认表》没有对复风前的人员撤离设定确认环节,也没有明确专人负责,使得开始复风时,相关作业没有完成,现场作业人员没有撤离,导致事故发生后的重大人员伤亡。3、事故原因分析(2)指挥人员违规指挥。停炉总指挥陈一清没有仔细核对《确认表》的签字确认情况,也没有对降料线前的相关准备工作是否已经全部完成、现场作业人员是否已经撤离等情况进一步核实,就下令进行复风降料线操作,违反了《方案》中“高炉区域的施工队伍在预休风结束时须撤离现场”的要求。(3)操作人员违规作业。炉前大班长陈云,在组织停炉工作过程中,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用水管向割除冷却壁后形成的残铁口及烧割边缘喷水,致使碳砖之间产生松动和裂缝。3、事故原因分析
(4)安全管理不到位。南钢股份和炼铁厂均未对《方案》报批、相关责任人的职责、作业项目完成情况的确认、《确认表》的流转等作出制度性的规定;停炉时间的提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停炉准备工作的不充分,使得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制度没能得到有效落实;现场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对停炉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生产措施不到位、违规作业等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缺失。4、南钢10.5事故2、广西贵港钢铁集团公司
“7·28”煤气中毒事故1、事故企业概况
2011年7月28日20时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钢公司)发生煤气泄漏,导致部分民工及附近居民共有114人入院就诊,病情稳定,没有发生中毒者死亡的情况。贵钢公司始建于1958年,前身为贵县钢铁厂,2003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系民营企业,现有员工1500多人,集炼铁、炼钢、轧钢、发电等为一体,钢材年产能120万吨。事故现场距离居民住宅区最近点约80米,有居民约200人。2、事故发生经过3、事故原因分析
一是贵钢公司未按《炼铁安全规程》要求,设置高炉剩余煤气放散装置,对煤气管网超压没有有效的控制手段。二是未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手续,即投入生产运营;自行设计安装的轧钢厂煤气“防爆水封”不符合安全要求,且与居民住宅区安全距离不足。三是煤气安全管理混乱。在当班调度接到煤气管网超压并造成大量泄漏的报告后,未及时下达对高炉进行减风或休风操作的指令,降低煤气管网压力,造成煤气大量持续泄漏。四是未设立煤气防护站,煤气事故报告处理和应急处置预案等制度不完善,责任不落实。五是企业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煤气安全素质和技能差,缺乏培训。3、事故原因分析3、事故原因分析3、鞍钢重型机械公司铸钢厂
“2.20”重大爆炸事故1、事故企业概况1、事故企业概况1、事故企业概况1、事故企业概况下环铸件立体示意图2、事故发生经过1、事故发生经过事故现场示意图N1、事故发生经过1、事故发生经过3、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经现场勘查、检测、调查和分析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由于地坑渗水,导致砂床底部积水,在钢水浇注过程中,积水遇钢水迅速汽化,蒸汽急剧膨胀,压力骤增,是造成本次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3、事故原因分析2.间接原因。一是该下环铸件造型工期过长(36天),地坑砂床底部积水过多,且恰遇冬季结冰期,造型人员从表面进行目测检测,没有及时发现地坑渗水,不易发现砂床底部积水现象。二是现行铸造行业标准、规程等,对铸件砂型合箱后砂床底部等含水率没有检测规定和具体方法。三是铸钢厂对新工艺、新产品等铸件产品生产危险因素辨识不足,未能及时制定和采取相关措施控制风险,也是导致本次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4、梅山钢铁股份公司“2·23”
煤气中毒较大事故1、事故企业概况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钢)位于南京市的西南郊,建于1969年,现有职工16000人。主要生产设备有2050立方米高炉2座,150吨顶底复吹转炉3座,具备年生产560万吨钢的能力。被检修的8万立方米为转炉煤气柜,高30米、直径60米,1999年投入使用。2011年4月梅钢对管道进行盲板封堵,准备进行大修。12月30日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南京分公司与梅钢签订了“梅钢公司三加压8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改造”工程项目合同。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又将该项目包给江苏天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事故发生经过2月23日7时,江苏天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现场作业负责人陈胜对49名施工人员进行了任务分工,其中安排虞剑峰等8人进行加压站至煤气柜回流管(直径630毫米,调节加压机出口煤气压力平衡)更换电动蝶阀以及增加手动盲板阀作业。7时30分左右,虞剑峰开始拆除盲板法兰螺栓。
2、事故发生经过8时左右,虞剑峰佩戴的煤气报警仪突然报警,立即向现场检修负责人葛保明进行了汇报,葛保明报告陈胜(江苏天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和田满楼(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项目现场负责人)后,一起到现场查看,认为是管道内的残留煤气,可以继续作业。虞剑峰继续拆除螺栓至剩最后1颗螺栓(共20颗)后,又进行平台修复作业。11时30分,上午施工结束集合吃饭。2、事故发生经过11时40分左右,发现有几名施工人员不在场,陈胜带领几个作业人员去施工现场寻找,发现有人倒在煤气柜内,边呼叫边进行施救,11时50分左右,现场安全员打电话报警,同时通知三加压值班室值班人员煤气柜中有人煤气中毒。12时,值班人员发现回流管的盲板下移,煤气倒灌至煤气柜中。梅钢立即停止加压机运行,同时使用水封、重新安装盲板,隔断了煤气,并采取通风等方式展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介育儿嫂合同标准文本
- 书画布展合同标准文本
- 2000工程勘察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对个人投资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承接施工合同标准文本
- 关于售后合同标准文本
- 第一章城市智能交通系统概述智能交通课件
- 写字楼保洁合同标准文本
- 定时计数器的方式寄存器TMOD张宗芳课件
- 调节器作用规律之比例作用规律张子钊课件
- 除草机器人简介
- 2015-2022年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数学/英语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 当代文学第一章1949-1966年的文学思潮
- GB/T 25254-2022工业用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
- GB/T 24456-2009高密度聚乙烯硅芯管
- GB 6222-200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 中国药典2015年版
- PLM解决方案与NX培训教材课件
- 【课件】第3课 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英语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Unit6优质课课件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