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儿科护理》教案_第1页
电子教案-《儿科护理》教案_第2页
电子教案-《儿科护理》教案_第3页
电子教案-《儿科护理》教案_第4页
电子教案-《儿科护理》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

课程名称儿科护理

授课班级普通大专护理、助产专业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职称讲师

教学年限11年

教学部门临床医学院

使用教材《儿科护理》

二0一九年春季学期

(2019年2月至秋2年6月)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章名称(章目):绪论总学时:4

一、前提诊断:

知识点:

1、儿科护理学的范围

2、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3、儿科护理的特点和理念

4、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技能点:

1、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与特点

2、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熟悉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视频

二、单元目标:

1、熟悉儿科护理学的范围与特点

2、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3、熟悉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单元课时分配

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

第一节儿科护理学的范围和

1特点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2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第三节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

3质要求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果后作业教材

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

[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

授课

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一节儿科护理的范围和特点1

学时

教学目标L掌握儿科护理的范围和特点。

教学重点儿科护理特点

教学难点儿科护理范围

时间

教学设计

分配

复习

旧课

导2

新小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何时几乎完全消失?

1、儿科护理范围

教(1)概念

(2)儿科护理任务

2、儿科护理特点

讲(1)儿童机体特点

学1)解剖特点

授2)生理特点

3)免疫特点

新4)心理和行为特点

过(2)儿童患病特点

课1)病理特点

2)疾病特点

3)预后特点

程4)预防特点

(3)儿童护理特点

课堂

儿科护理范围

小结

置儿科护理特点

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

授课

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儿童年龄分期2

学时

教学目标1.掌握儿童年龄分期及各期的特点。

教学重点儿童年龄分期

教学难点儿童各年龄期特点

时间

教学设计

分配

复习

儿科护理特点

旧课

导2

新儿童年龄分期

1、概述

教(1)概念

2、各年龄分期及特点

(1)胎儿期

讲(2)新生儿期

学(3)婴儿期

授(4)幼儿期

(5)学龄前期

新(6)学龄期

过(7)青春期

课堂

小结儿童年龄分期

作业

各年龄期特点

布置

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

授课

授课章节第一章、第三节儿科护士的南色和素质要求1

学时

L了解儿科护士的角色和素质要求;

教学目标

2.能对儿童、家庭和社区进行初步的健康指导。

教学重点儿科护士角色

教学难点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时间

教学设计

分配

复习

儿童年龄分期特点

旧课

导2

新儿科护士的角色

1、儿科护士的角色

教(1)护理活动的执行者

(2)护理计划者

(3)健康教育者

讲(4)健康协调者

学(5)健康在询者

授(6)儿童级家庭代言人

(7)护理研究者

新2、儿科护上的素质要求

过(1)高尚的道德品质

课(2)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

(3)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4)良好的身心素质

课堂

小结儿科护士的角色

作业

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布置

注:出匕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

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章名称(章目):生长发育总学时:4

一、前提诊断:

知识点:

1、生长发育的规律

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3、体格发育

4、感觉、运动功能和言语发育

技能点: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2、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正常值和计算公式

3、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临床评价

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视频

二、单元目标:

1、掌握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熟悉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

2、掌握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常用的指标正常值和计算公式

3、熟悉小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基本过程及临床评价

单元课时分配

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

第一节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影

1响因素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果后作业教材

2第二节体格生长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3第三节神经心理发育1.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

[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

授课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一节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0.5

学时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体格生长;

.熟悉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发育特点;

教学目标2

3.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4.能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健康评估和保健指导。

教学重点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教学难点儿童体格生长

时间

教学设计

分配

复习

儿科护士的角色要求

旧课

导入

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新课

1、生长发育规律

教(1)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各器官、系统发育的不平衡性

(3)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讲(4)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学2、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授(1)遗传因素

1)先天因素

新2)性别因素

过(2)环境因素

课1)营养

2)疾病

3)母亲情况

程4)家庭和社会因素

课堂

生长发育规律

小结

作业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布置

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二节体格生长2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体格生长;

.熟悉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发育特点;

教学目标2

3.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4.能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健康评估和保健指导。

教学重点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教学难点体格生长的评价

时间

教学设计

分配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通过提问导出体格生长概念

新课

1、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1)体重

(2)身高(长)

(3)坐高

(4)头围

(5)胸围

(6)腹围

(7)上臂围

(8)皮下脂肪

2、骨骼和牙齿的发育

(1)头颅骨

(2)牙齿

(3)脊柱

(4)长骨

3、体格生长的评价

(1)常用方法

(2)内容

课堂

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小结

作业

体格生长评价

布置

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

授课

授课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神经心理发育1.5

学时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体格生长;

2.熟悉儿童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发育特点;

教学目标

3.了解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4.能为个体、家庭和社区提供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健康评估和保健指导。

教学重点神经系统发育

教学难点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的发育

时间

教学设计

分配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通过提问导出神经系统发育

新课

1、神经系统的发育

教2、感知、运动、语言和心理的发育

(1)感知的发育

1)视感知发育

讲2)听感知发育

学3)嗅觉和味觉发育

授4)皮肤感觉发育

5)知觉发育

新(2)运动的发育

过1)大运动与平衡

课2)细动作

(3)语言的发育

(4)心理活动的发育

程(5)社会行为的发展

3、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

课堂

神经系统的发育

小结

作业

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价

布置

注:此教案按两节连堂或三节连堂为一次课书写,故“授课学时”应为2学时或3学时。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章名称:儿童营养与喂养总学时:工

一、前提诊断:

知识点:

1、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婴儿喂养。

技能点:

1、能熟悉小儿能量及各营养素的需要。

2、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辅食添加的顺序和种类。

3、具备将来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并使之成为实际工作服务的能力。

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

二、单元目标:

1、熟悉小儿能量及各营养素的需要。

2、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

3、掌握牛乳的特点、改造奶及需乳量、奶粉的配置比例。

4、熟悉人工喂养的护理,了解部分母乳喂养方法。

5、掌握辅食的添加原则,熟悉辅食添加的顺序和种类。

单元课时分配

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

1第一节营养基础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2第二节婴儿喂养1.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第三节1岁后小儿的膳食特

3点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

[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

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一节营养基础学2

教学目标熟悉小儿各营养素需要

教学重点小儿能量的5个消耗路径,三大产能物质的产能比、来源及作用

教学难点小儿能量的5个消耗路径,各营养素的来源、作用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通过提问导出小儿营养及喂养的重要性,营养基础

教新课

1、概念

2、能量消耗的5个路径

讲(1)基础代谢

学(2)生长发育

授(3)食物的热力作用

(4)活动所需

新(5)排泄损失

过能量的来源一一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

课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

其它脑食成分:水.膳食纤维

3、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程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

«堂

d结能量的来源及消耗路径

作业

能量的来源及消耗路径

布置

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二、三节婴儿喂养、1岁后小儿膳食特点学2

1、掌握母乳喂养,熟悉人工喂养、混合喂养;

教学目标2、掌握辅助食品的添加;

3、熟悉1岁后小儿的膳食特点。

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护理,牛乳的特点、改造奶的需乳量,奶粉配置比,人

教学重点

工喂养的护理

教学难点牛乳的特点、改造奶的需乳量,奶粉配置比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通过提问导出婴儿应怎样正确喂养

新课

教1、母乳喂养

(1)母乳成分

(2)母乳喂养的优点

讲(3)母乳喂养护理

学2、人工喂养

授(1)常用乳品及代乳品

(2)人工喂养的护理

新3、混合喂养

过4、辅食添加

课(1)辅食添加原则

<2)辅食添加顺序

5、1岁后小儿的膳食特点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

课堂母乳喂养的优点、辅食添加的原则

小结

作业

课后作业

布置

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章名称:儿童保健总学时:B

一、前提诊断:

知识点:

1、儿童保健与护理

2、婴儿湿疹

3、小儿计划免疫

技能点:

1、掌握婴儿湿疹的护理措施

2、掌握卫生部要求的我国1岁以内小儿必须完成的基础免疫种类

3、掌握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后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

四、单元目标:

1、熟悉小儿各年龄期,特别是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的保健要点

2、掌握卫生部规定我国1岁以内小儿必须完成的基础免疫种类

3、掌握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后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单元课时分配

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

第一节不同年龄儿童的保健

1特点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果后作业教材

2第二节儿童体格锻炼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3第三节儿童心理卫生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4第四节婴儿湿疹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果后作业教材

5第五节计划免疫1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

[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

第四章儿童保健

授课章节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2

1、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要点;

教学目标2、掌握儿童体格锻炼;

3、熟悉儿童心理卫生。

教学重点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要点

教学难点儿童心理卫生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新课通过提问导出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

教1、概述

2、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要点

(1)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

讲(2)新生儿期保健

学(3)婴儿期保健

授(4)幼儿期保健

(5)学龄前期保健

新(6)学龄期保健

过(7)青春期保健

课3、小儿体格锻炼

4、儿童心理卫生

5.健康检查

程6、意外事故防范

ids结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

作业

课后作业

布置

授课章节第四章儿童保健第四节婴儿湿疹学1

教学目标掌握婴儿湿疹的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婴儿湿疹的护理

教学难点婴儿湿疹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教新课通过提问导出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

1、概述

讲2、病因

学3、临床表现

授(1)主要表现

(2)临床分型

新4、护理措施

过(1)一般生活护理

课(2)饮食护理

(3)药物护理

课堂不同年龄阶段小儿保健

小结

作业

课后作业

布置

第四章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授课章节学2

第五节小儿计划免疫

1、掌握卫生部要求的我国1岁以内小儿必须完成的基础免疫种类

教学目标

2、掌握计划免疫的程序、接种后异常反应及处理措施

教学重点小儿计划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小儿计划免疫程序及注意事项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教新课通过提问导出计划免疫概念

1、概念

讲2、计划免疫程序

学3、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授(1)接种前准备工作

(2)接种时注意事项

新4、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及处理

过(1)一般反应

课(2)异常反应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

课堂计划免疫

小结

作业

计划免疫

布置

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章名称:住院患儿的护理总学时:/

一、前提诊断:

知识点:

1、儿科医疗机构的组织特点

2、住院护理常规

3、住院患儿及其家庭的心理护理

4、小儿用药护理

5、小儿液体疗法

技能点:

1、掌握患儿的住院护理常规

2、掌握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

3、掌握小儿液体疗法

4、熟悉小儿用药特点,能正确计算药物剂量

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

二、单元目标:

1、掌握患儿的住院护理常规

2、掌握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

3、掌握小儿液体疗法

4、熟悉小儿用药特点,能正确计算药物剂量

5、了解医疗机构组织特点

单元课时分配

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

第一节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

1点0.5自学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2第二节儿童住院护理常规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3第三节与儿童的沟通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第四节住院患儿及家庭的心

4理护理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5第五节小儿用药护理2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

[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

授课章节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第一、二、三、四节学2

1、掌握患儿的住院护理常规

教学目标2、掌握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

3、了解医疗机构组织特点

教学重点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

教学难点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新课通过提问导出住院护理常规

教1、入院护理

2、住院护理

(1)基础护理

(2)饮食护理

学(3)休息和睡眠

(4)清洁卫生

(5)给药护理

(6)病室消毒

过(7)预防意外事故

(8)特殊护理

3、出院护理常规

4,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程5、住院患儿家庭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

课堂不同年龄段住院患儿的心理反应及处理

小结

作业

课后提问

布置

第五章住院患儿的护理

授课章节学

第五节儿童用药护理2

1、掌握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

教学目标

2、熟悉小儿用药特点,能正确计算药物剂量

教学重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及药物剂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新课通过提问导出小儿用药及补液的要点

教1、小儿药物治疗的特点

2、药物的选择

(1)抗生素

(2)退热药

学(3)镇静止惊药

(4)止咳平喘药

(5)泻药和止泻药

(6)肾上腺皮质激素

过3、药物剂量计算

4、给药方法

5、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6,临床常用溶液

程7、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

课堂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和临床常用液体

小结

作业

课后提问

布置

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章名称:儿科常用护理技术总学时:2

一、前提诊断:

知识点:

1、一般护理法

2、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

3、协助治疗的操作

技能点:

1、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换尿布、约束法、臀红及洗浴等基本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掌握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和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悉光照疗法和暖箱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视频。

二、单元目标:

1、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换尿布、约束法、臀红及洗浴等基本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2、掌握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和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熟悉光照疗法和暖箱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单元课时分配

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

1第一节儿科一般护理技术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2第二节协助检查诊断的操作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涕后作业教材

3第三节协助治疗的操作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4操作视频0.5教学视频

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

[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

第六章儿科常用护理技术课

授课章节第一、二、三节儿科一般护理技术、协助检察诊断的操学2

作、协助治疗的操作时

1、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换尿布、约束法、臀红及洗浴等基本操

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2、掌握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和头皮静脉输液的操作方法及注

意事项

3、熟悉光照疗法和暖箱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一般测量法、臀红护理法、约束法、颈外静脉穿剌术、股静脉穿剌术

教学重点

及光照疗法、暖箱使用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臀红护理、颈外静脉穿刺术、股静脉穿刺术及光照疗法、暖箱使用等操作

教学难点

方法及注意事项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课通过提问导出一般护理技术

1、一般测量法

2、儿童床使用法

3、臀红护理法

学4、约束法

5、更换尿布法

6、婴儿盆浴法

7、颈外静脉穿刺术

过8、股静脉穿刺术

9、头皮静脉输液

10、蓝光箱的使用

11、暖箱的使用

程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

课堂小儿一般测量法、臀红护理法、约束法颈外静脉穿刺术、股

小结静脉穿刺术及光照疗法、暖箱使用等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业

课后提问

布置

单元教学设计

第七章名称: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总学时:④

一、前提诊断:

知识点:

1、概述

2、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的特点

3、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技能点:

1、掌握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2、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治疗要点、护理问题

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实事求实的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案例。

第二节单元目标:

1、掌握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2、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3、熟悉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4、熟悉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治疗要点、护理问题

5、了解新生儿常见疾病发病机制、辅助检查

单元课时分配

顺序课题或主要内容学时教学模式评价方式主要资源

1第一节概述0.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课后作业教材

第二节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

2的特点及护理1.5获知开智课提问及果后作业教材

3第三节患病新生儿的护理6获知开智课提问及果后作业教材

注:主要由教研组讨论确定,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层次的学生可以有差异。

[说明:每一个教学单元需要有此学时安排表]

第七章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授课章节学

第一、二节概述、正常足月儿及早产儿的护理

1、掌握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教学目标

2、熟悉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教学重点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教学难点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护理措施

时间分

教学设计

复习

提问回答

旧课

导入

通过提问导出新生儿护理问题

新课

讲1.概念

学2.新生儿分类

授3.足月儿及早产儿的外观特点

4.足月儿及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新5.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状态

过6.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的护理

课主要教学方式与方法:

讲解、提问、作业、考核、临床病例

程课堂

小结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作业

正常新生儿和早产儿的特点及护理

布置

足月儿与早产儿生理特点对比

足月儿早产儿

呼第三节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节律不规则,呼三、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呼吸浅快、不规律,

吸吸较浅、频率较快,40次/分左右,吃奶、哭的甚至有呼吸暂停(呼吸停止时间>20秒,伴

系时候加快,>60~70次/分,考虑呼吸急促;心率V100次/分及发纳),胎龄越小发生率越

统第四节呼吸运动主要靠横膈肌升降,以腹式呼高;

吸为主;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易发生呼吸窘迫

第五节呼吸道狭窄,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综合症(肺透明膜病);

易引起气道阻塞、感染、呼吸困难五、咳嗽反射弱,气管及支气管内黏液不易咳

出,易引起呼吸道梗阻,产生肺炎、肺不张

循1、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发生了巨大变化,胎盘心率较足月儿快,血压较足月儿低,动脉导管

环-脐血终止,卵圆孔、动脉导管关闭:未闭的发生率较高

系2、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平均120〜140次

统/分;

3、而年平均70/S0mmHg:

4、新生儿期血流多分布于躯干和内脏,四肢

少,故四肢易出现冷凉及发组

消第二节新生儿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幽门相三、吸吮及吞咽能力差,容易呛乳而引起乳汁

化对较紧张,易发生溢乳;吸入性肺炎;

系第三节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管壁薄,通透性四、胆酸分泌少,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

统高,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但感染时也使有五、胎粪形成较少及肠蠕动弱,胎粪排出常延

害物质吸收入血增多,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迟;

第四节消化酶缺乏且活性差,消化能力较弱;六、肝功能不成熟,生理性黄疸程度重,持续

第五节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出胎粪,呈墨绿时间长,易引起胆红素脑病;

色糊状,粘稠,无臭味,是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七、肝糖原储存少,且肝合成蛋白质功能差,

上皮细胞、消化液、羊水组成,2~3天可排净,易发生低血糖和低蛋白血症;

超过24小时仍无胎粪排出应检查是否有消化道八、缺氧、喂养不当等不利因素易引起坏死性

畸形,如肛门闭锁;小肠结肠炎

第六节肝内肝酶活力不足,是生理性黄疸的主

要原因

血1、出生时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较高,以第二节红细胞生成素水平低下,先天性铁储

液后逐渐下降;存少,易发生贫血:

系2、白细胞总数较高,出生后第3天开始下降,第三节肝内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

统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后与淋巴细胞接易发生出血症

近,此后以淋巴细胞为主,4~6岁时两者接近,

此后又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泌1、生后24小时内排尿,若生后超过48小时仍4、肾浓缩功能更差,易出现低钠血症;

尿无尿,需寻找原因,排除先天畸形;5、肾小管排酸能力差,普通牛乳喂养时可因

系2、肾功能差,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酪蛋白量高,引起晚期代谢性酸中毒,故早产

统乱儿应采用人乳或早产儿配方乳喂养

神1、大脑皮质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神经系统成熟度与胎龄关系密切,胎龄越小各

经2、脊髓相对较长,其末端约在3、4腰椎水平,种反射越差

系故腰穿进针在第4、5腰椎间隙为宜;

统3、原始反射,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拥抱反

射、握持反射,生后数月这些反射自然消失,

如反射消失、生后数月仍存在,提示有神经系

统疾病,新生儿巴氏征、克氏征均呈弱阳性

免1、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差,如皮肤、黏膜薄嫩屏IgG和补体水平较足月儿低,免疫功能较足月

疫障能力差,胃酸少,杀菌能力弱,脐部易感染儿差,极易发生各种感染

系甚至导致引起全身败血症;

统2、特异性免疫能力不足,从母体获得IgG,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