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4.16《有为有不为》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4.16《有为有不为》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4.16《有为有不为》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4.16《有为有不为》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2025新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4.16《有为有不为》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有为有不为教学目标1.快速阅读《有为有不为》,梳理文章脉络,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思维敏捷性与条理性。(思维能力)2.剖析文中善恶观点事例,引导思考讨论,助学生明辨善恶,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3.品味平实质朴语言,学习表达技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言运用)4.借文中生活剖析,启发学生感知善恶美丑,提升审美创造素养。(审美创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千多年前,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今天,我们主张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如何看待‘为”与“不为”?季羡林的《有为有不为》将为我们拨开迷雾,指点迷津。二、教学新课基础过关详见课件PPT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文章行文思路是怎样的?1.划分文章层次。2.勾画文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明确:1.课文分层:第一部分(1—2)解释什么是“有为”“有不为”,并指出“有为”“有不为”的关键是“应该”。第二部分(3—7)具体论证观点:(3-6)善恶有大小之别,应该不应该也有大小之分。(7)大小善和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第三部分(8)回扣题目,号召人们“有为”“有不为”,“为”错了就回头。2.作者观点:每个人都能有为有不为。一旦“为”错了,就毅然回头。目标导学二:精读探究1.作者是如何论述“大小善”和‘大小恶,的区别的?明确:①作者引用古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话,指出善恶有大小之别;②接下来,先举公共汽车上让座的事例,并通过对比,指出什么是“小善”,什么是“小恶”(重点讲“小恶”);③再举文天祥高赋《正气歌》从容就义的“大善”的事例;④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阐述了自己对“大小善”“大小恶”的理解。2.在作者论述中,大小善”与“大小恶”有什么联系?明确:常行小善可修为大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恶不改会发展成大恶。3.本文题目是《有为有不为》但文中却用大量的笔墨谈论“善”与“恶”的大小,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看法。明确:不离题。因为能分清是非善恶,就会分清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即什么是“有为”,什么是“有不为”。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为论证题目“有为有不为”服务的。4.作者说,“至于大善大恶”“在历史上却看得更清楚”,并举了文天祥宁死不屈的事例。作者认为,“大善大恶”,“目前社会中也可以看到”。你能举出“目前社会中”的例子吗?明确:【大善】2003年起,万佐成和熊庚香夫妇,在江西省肿瘤医院附近,经营露天“抗癌厨房”,让患者家属以最低廉的价格借灶做饭。“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氳出亲情的味道”。20多年如一日,一年365天从不打烊,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大恶】李建平,原呼和浩特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任职期间,李建平帮助他人承揽工程收受钱物,随意设置空壳公司挪用公款,将手中权力变现,涉案金额高达30亿余元。据李建平供述,除部分钱款用于赌博外,其余大多被用于购买收藏名家字画、古玩玉器、黄金珠宝、名贵手表、中外名酒。2024年8月,内蒙古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李建平死刑。目标导学三:分析论证方法1.作者是从“善”与“恶”的大小入手阐明道理,有什么作用?明确: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只要能分清是非善恶,自然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也就自然明白什么是有为有不为的道理。2.第③段:中国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可见善恶是有大小之别的,应该不应该也是有大小之别的,并不是都在一个水平上。这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明确:引用论证。引用“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论述应该不应该和善恶一样,也是有大小之别的。3.文中还用到了其他论证方法,请在文中找一找并分析作用。明确:(1)举例论证,举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的例子,有力而鲜明地论证了有什么是小善和什么是小恶。(2)对比论证,将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座和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闭目养神的样子的人进行对比,有力而鲜明地论证了有什么是小善和什么是小恶。(3)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第⑦段中引用俗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形象地证明了,大小恶有时候是有联系的,使论证更有说服力。目标导学四:语言特色1.逻辑严谨,结构清晰。本文运用总分总结构,开篇先对“有为有不为”的含义进行具体阐释,明确了关键在于“应该”二字;接着从善恶有大小之别以及大小善与大小恶之间有联系这两方面展开阐述;最后总结归纳观点,即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有为有不为,并且一旦做错要毅然回头。这种总分总的结构使文章层次分明,逻辑严密。2.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文章多用口语,语言简洁易懂,如,在解释“有为”和“有不为”的概念时,直接表述为“‘为’,就是‘做’。应该做的事,必须去做,这就是‘有为’。不应该做的事必不能做,这就是‘有不为’”,简单的话语让读者能迅速理解文章的核心概念。又如,在引用古典名句,文字难以理解时,用简明通俗的话语加以解释,化难为易,通俗易懂。三、课堂小结作者站在国家、人民、人类的角度,阐释了自己对“大小善”“大小恶”的理解,号召人们“有为”“有不为”,就是说,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要明是非、有原则、守底线。四、板书设计有为有不为教学反思可取之处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