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本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为宗旨,在详细解释化学核心素养概念的基础上,以鲁科版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为例,通过访谈和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和一线教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满意程度,从而侧面反应策略是否有效。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和往日学生在学习这方面内容时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模型直观教学策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联系实际教学策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四种策略,并将这些教学策略融入“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的教学设计中,进行课堂实践,经过课后反思之后提出参考建议。通过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单元考成绩,分析得出:笔者提出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确实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掌握该章节的知识点,能够提升学生成绩。通过问卷数据,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这种新颖的、具有活力的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表示满意。指导老师访谈结果分析说明:笔者所提出的策略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老旧课堂的不足之处。学生访谈结果分析说明:该策略确实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影响并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困难上得到解决,拥有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化学核心素养。关键词:化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Abstract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improvethequalityofteaching,toimprovethestudents'chemicalcoreliteracy,onthebasisofexplainingtheconceptofchemicalcoreliteracyindetail,takingthe"direction,limitandrateofchemicalreaction"asanexample,thepaperinvestigatesthesatisfactionofstudentsandfront-lineteacherswithchemicalcoreliteracythroughinterviewsandquestionnaires,soastomakesidereactionsWhetherthepolicyisvalid.Byanalyzingtheproblemsinteachingmaterialsandstudents'learninginthepast,thispaperputsforwardfourstrategies:modelintuitiveteachingstrategy,thoughtmapteachingstrategy,practicalteachingstrategyandlearningmotivationteachingstrategy,andintegratestheseteachingstrategiesintotheteachingdesignof"thedirection,limitandrateofchemicalreaction",andcarriesoutclassroompracticeafterclassAfterreflection,somesuggestionsareputforward.Bycomparingtheunittestresultsoftheexperimentalclassandthecontrolclass,thepaperconcludesthatthestrategyofcultivatingchemicalcoreliteracyproposedbytheauthorcaneffectivelyhelpstudentsmastertheknowledgepointsofthischapterandimprovetheirscores.Throughthequestionnairedata,itisobviousthatmostofthestudentsaresatisfiedwiththisnewanddynamicstrategyofcultivatingchemistrycoreliteracy.Theresultsoftheinstructorinterviewshowthatthestrategiesproposedbytheauthorcanmakeupfortheshortcomingsofthetraditionaloldclassroomtoacertainextent.Theresultsoftheinterviewshowthatthestrategycanhaveapositiveimpacton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andisconducivetotheoveralldevelopmentofstudents.Generallyspeaking,students'learningdifficultieshavebeensolved,andtheyhavetheabilityofindependentlearning,theinterestoflearningandthecorequalityofchemistry.Keywords:Chemistry;classroomteaching;coreliteracy目录TOC\o"1-2"\h\u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现状 11.3研究目的和意义 21.4理论基础 31.5研究方法和思路 4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教学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 62.1模型直观教学策略 62.2思维导图教学策略 62.3联系实际教学策略 72.4学习动机教学策略 73.结论与分析 73.1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 83.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103.3单元考成绩分析 114.结语与展望 114.1结语 114.2创新点 124.3研究不足 124.4展望 13参考文献 14附录A 15附录B 17致谢 18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以霞浦七中为例1绪论1.1研究背景改革开放来,国家不仅注重经济发展,同样还重视教育的发展,看到了人才对国家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核心素养”一词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引起了教育界的广大关注。自此,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当作关键任务。正因为这些文件的发布,许多一线教师开始研究并追求这种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在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成为了许多工作多年一线教师心理的疑问,终究不得其法。纵观整个化学体系,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的相关知识贯穿了整个体系,从初中到大学都要学习到。然而,初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太早,大学学习又太晚,所以在高中学习对这方面知识系统的学习就是最佳时间。“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这方面知识虽然极其重要,但部分内容还是相对抽象,对一些知识基础没有那么扎实的学生来说掌握它们确实是有难度。本文阅读了大量文献,发现对这方面的教学,教师倾向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把知识跟实际联系。本文希望通过对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一定程度上改善这些教学情况[1]。1.2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国际的竞争加剧,国与国之间的较量究其根本就是人才之间的较量。在国际上有许多国家早已经开始对核心素养科学理论的研究,并且现今国外对该理论的研究也相对成熟。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早期的研究中确立了学会做事、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学会改变五大基本素养。国外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也可主要分为三类,分别为:1.间接体现核心素养。即国家对学生应该有何素养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在国家制定的课程中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宗旨。2.分工研究,逐渐融合。即将核心素养的研究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有专门的机构部门来研究,待研究成熟之后再与实践相结合。3.采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程体系[2]。1.2.2国内研究现状为了适应国际改革的趋势,近几年核心素养的研究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前沿问题,因此关于核心素养的论文和文章也在逐年递增。我国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于2016年9月1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容。核心素养分为三个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化学核心素养分为“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1.2.3目前研究的不足从文献综述中,可以看出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只要落实到课堂上才能真正的实现,可是我们国家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集中在核心素养内涵、意义和价值的解读上,在化学教学模块上还落实的不够精准。所以,对一线教师的指导和实践意义上还是有限的。1.3研究目的和意义由于我国出现核心素养这个词距今来说时间不过数年,许多老教师并不像刚毕业出来的师范生那样,接受过新潮的教学理念,很多一线教师还是运用老旧的灌输式教学,满堂灌的课堂比比皆是,通过该研究,一是希望能改变一些老教师的教学理念,使其教学转变为是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对于一些不懂的或者自己觉得比较有趣的内容,应该让他们积极地和老师同伴多交流,这样也可以更好的内化,并有利于学习;二是为后来者研究核心素养提供一些有益数据和个人的经历体会,在三个半月的教学实践里,笔者有意地去收集一些资料、文献,甚至在小范围内去验证这些论点,得到了一些新的数据;三是为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提出一些建议和实例,在过去三年内高中的学习和三个半月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能很明显地感觉到我身为学生时和身为教师后的那种心理上的区别,时而会忘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站的高了就会忘记学生时的我是如何想的,当笔者意识到这些,就开始思考如果教师去了解学生时期的自己,会不会对自己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理解会更深一点,毕竟站的高了会了解自己缺少哪些素质,就应该让学生培养这些素质,所以从了解教师自己进而去了解学生,这也是一个比较值得采用的理念。1.4理论基础1.4.1认知结构理论认知结构理论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在推动美国认知运动时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在心理学为教育教学服务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该理论认为学生头脑里是存在一个认知结构的。认知结构会根据知识的更新和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所以换句话说,学习的过程就是认知结构的形成进而改变的过程,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联结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为了促进学生最佳的学习,提供信息是必要的,但是掌握信息的本身并不是学习的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信息,给予更多联系,使能够拥有更丰富的认知结构去应对未来的学习、应用和创新。在认知结构理论的基本准则中有两点笔者认为比较有益于研究实践: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2.学习动机的重要性。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中有一个小点,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应该重视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应该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物的特例去理解,不仅是学习特定的事物,还学习适合于理解可能遇见的其他类似事物的模式。这模式就是迁移的基础,它能进一步激发智慧。所以笔者认为教学过程中去构建一个易于学生能够很容易理解的联系极为重要。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中,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的最初刺激应该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即内在动机,而不是诸多奖励、竞争的外在目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做更多的努力去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运用什么样现实应该用什么方式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呢,布鲁纳提出在该理论中还提出了发现学习。发现学习中的发现二字极为重要,发现不只是发现未知晓的事物,还是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1.4.2认知同化学习理论认知同化学习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他在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一个观念,是他对意义学习的描述。他仔细区分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有意义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所谓实质性联系,指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表象和已经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的联系。然而有意义学习不是轻易就可以促成的,必须具有以下条件的,分为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无非就是学习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没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势必造成机械学习。而有意义学习的条件则包括:首先,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其次,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能够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最终,旧知识才得到了改造,具有了新的实际意义。1.4.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有:1.知识并不是独立客观存在的,个体的知识是由人建构起来的,事物本身刺激并不具有意义,意义是人建构起来的,它同时取决于我们原来的知识经验背景,不同的人知识经验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理解。2.知识的传授是由学生在一定情景下,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借助其他人的帮助,运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主动意义建构的方式完成的。3.教学设计应该给学生提供情景,使学生回忆起原有的知识经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教学[6]。1.5研究方法和思路1.5.1研究方法文献法文献法指阅读大量有关化学核心素养的学术论文、书籍、期刊等,并将其筛选、整理,使得参考资料更加综合、全面、简洁。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和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问卷法是国内外社会调查中较为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此方法,可以更好地体现出学生对此研究的看法、态度和进展。1.5.2研究思路与过程(1)前期主要以收集资料为主,通过阅读相关的期刊、硕士论文,明确培养化学核心素养过程中的核心所在,并且也了解了学生在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我后期的实验和研究讨论提供了大体的方向。(2)在阅读大量文献和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笔者选择了一个章节作为研究实例。即笔者以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等形式了解高二学生在学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时出现的学习困难以及其出现了哪些具体表现,并对这些表现进行成因分析,与指导老师讨论,向学生和指导老师提出用培养核心素养的方法来辅助解决学生们学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这章节的问题。(3)了解学生的学习上容易出现的困难之后,以解决这些学习困难为目的,笔者深入解读“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这章节中的化学学科素养,找出这五个核心素养的有关知识点,针对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设计出相对具体的培养策略,与指导老师探讨这设计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征得指导老师的同意后,笔者将该策略融入到这章节的教学设计中,并准备将这含有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进行实践。(4)为了检验教学实践的成果,笔者将以霞浦市第七中学选取三个按期末考成绩完全随机的班级作为实践案例,将这其中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分别为高二三班和高二四班,剩下的高二一班作为对照组。这三个班级该章节都由笔者来负责,实验组运用含有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对照组运用原来指导老师的教学策略。(5)最后,通过5~6个课时的课堂实践,对教学策略和过程进行反思,观察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实验组同学对新教学策略的满意程度和同学的一些新看法,此外还比较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单元考成绩,运用数据统计和曲线图的方式反映成绩波动,定性和定量地分析蕴含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推广的可行性和优缺点。2“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教学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2.1模型直观教学策略所谓模型直观教学策略则是通过设计一个简单易懂且直观的模型,如动画、实验展示来向学生展示知识实质。现今的许多一线教师还保持着老旧的教学方式“满堂灌”,一整节课都在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并不了解这些知识点内部的原理,这必然造成所学的知识点成为“惰性知识”,只能在特定的情景下学生才能在脑袋里提取出来,并不懂的如何运用,更说不上巧用创新了。虽然“满堂灌”的这种教学方式在最终教学评价环节中,学生的成绩是有保证的,但从学生长远的发展来说,“惰性知识”的积累是对学生不利的,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上解释,知识总会遗忘的,但是具有联系和实际意义的知识是记得比较牢靠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加入直观的部分。那么通过什么样的一个方式去呈现呢?笔者以该章“动态平衡”为例。“动态平衡”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相信很多学生在听到动态平衡的时候心中会有疑问,动态平衡是怎么样的一种平衡,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个动画,找出一个简单地化学方程式,用微观粒子移动去表示动态平衡,然后学生就能很明显地把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的知识在脑袋中做区别处理,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通过这样的一个动画之后,学生就能很快地通过一个宏观的方程式去联想到微观粒子进而联想到微观粒子的运动,发现正反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既了解了动态平衡的实质又培养了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三个方面的化学核心素养[7][8][9]。2.2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思维导图一开始是源自于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中的认知同化过程的三种同化方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组合学习。思维导图可以说在一线教学中,并不是稀奇的东西,甚至有许多一线教师都喜欢通过画思维导图来使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但是笔者这里提的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并不是教师通过画思维导图来给学生教学,而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自己动手去完成思维导图。这方面笔者是有亲身经历的,在学会如何画思维导图之后,笔者在学习的时候就有一个方向,有一个意识,喜欢去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笔者相信学生在学会如何使用思维导图之后,对自己的学习会有一个很清晰的方向和规划[10]。2.3联系实际教学策略联系实际教学并不难理解,其实就是教学应该以我们生活中的经验为基础。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过或者听家长朋友说起身边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也算是学生的知识经验,笔者将这些知识经验融入教学设计,说的直白一点就是“靠山讲山”“靠水讲水”,根据他们的生活经历来寻找教学例子,这样的教学更能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笔者在上工业合成氨这节课的时候,用织布机的工作效率问题去联系了化学反应限度和速率的问题,单位时间内先进的织布机肯定织出来的布肯定是更多的,产生的经济效益肯定也是更多的。那么将织布机的这个工作效率问题放在工业合成氨中,就是去启发学生我们考虑工业问题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他这个反应能不能成功,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它们速率和经济问题,紧接着去综合考虑合成氨的适宜条件。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多了一个能固定知识的固着点,学生记知识就会记得更牢靠,自然学习效率提高。其实织布机与我们的化学知识并无关系,但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赋予了它们联系,学生接受了这样的一个思想,在未来的学习中开始自己去寻找联系,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11][12][13][14]。2.4学习动机教学策略无论是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还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都非常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所以在我们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很重要,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虽然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都应该得到重视,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更重视内部动机,应该让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才是最终的目的。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引入了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新潮话题去联系知识,例如娱乐圈、体育运动,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教学工具,所以笔者认为要想了解学生,我们教师本身应该随时关注身边的事,与时俱进地去了解学生的喜好,用学生喜欢的事物去教学生,学生自然而然爱上了学习[15][16][17]。3结论与分析3.1访谈调查结果与分析访谈调查的对象主要分为指导老师和学生,而访谈时间也分为课堂实践开始之前和课堂实践结束之后[18]。(1)课堂教学实践之前(指导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前,为了对核心素养有一些基本了解,笔者决定先从一线教师这里开始收集一些能用的到的资料,顺便了解一下该校的学生的大体学习状况。笔者:老师,请问在一线教师的角度上,对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体是什么培养学生什么呢?指导老师:其实核心素养这个词算是一个新词,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都没有用到这个理念,只是很单纯的书本怎么说然后怎么教。自从开始提倡“用书本教”以后我们才开始慢慢地发现真正要让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应该是书本之外的一些技能,我粗略地认为这些所谓的技能就是核心素养,学生只要有了这些技能,在终身学习中,一样可以做的很好。所以要了解核心素养,我建议看看最近的一些文献,上面有关于核心素养方面的定义,希望能对你的研究有帮助。笔者:那咱们学校的学生在霞浦大体上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水平呢?指导老师:咱们学校的学生在霞浦一般是出于成绩偏中下的,偶尔会冒出大概两到三个的尖子生,但是大体都是中考成绩不太理想的。笔者:好的,谢谢老师!(2)课堂教学实践之后(指导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之后,对指导老师进行访谈,希望能从老师那里吸取经验,能得到一些有益的看法。笔者:老师您好,这次教学设计中涉及的一些关于核心素养的策略能否对您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这次教学设计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呢?指导老师:说实话,其实我们对于核心素养这个词的理解也是停留在表面层次,所以把这些元素加入自己的教学模块中就更不太可能了。所以,这次你说想在课堂上实现核心素养这个教学理念,我害怕会出现一种情况:一些成绩相对来说会好一点的学生可能会容易接受,成绩中等的学生不适应这个教学方式,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不听课了,开小差的情况就更明显了。可是,这次教学效果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还是不错的。教材是一样的,内容是一样的,但是加入一些新的联系,运用多视角去考虑一个问题,不管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开始考虑这个问题,这不仅鼓励了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淡化了他们心中“我不行”的刻板印象,更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接触了新的教学形式,扩充了他们的视野,我个人认为呢如果学生们长此以往地接受这样的课堂确实是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但是,这种课堂很拖沓,你这几节课的课堂我有点感觉你过于在乎学生们在接受新知识后的一些外在表现,他们对一些知识表示接受不了的时候,你停下了给他们讲了两到三次,我们课时是有限的,而且高中的课时更紧。还有,你运用大量例子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个知识,学生确实开始思考起来,但是对这个知识的印象可能并不如灌输式的效果,我直接告诉他或许会比你这样让他自己发现来着更让他能记住,而且不管是什么教学最终其实都是得反映到成绩的,虽然教育部一直不提倡“应试教育”,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还是成绩决定一切的,所以如果在成绩上体现不出效果,家长会对我们教师表示质疑,那么家长方面就会出现不配合的现象,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当然这次单元考的成绩还没出来,对这方面的数据,后期还需要考究。笔者:谢谢老师!(3)课堂教学实践之前(学生ABC)在课堂教学之前,先了解一下学生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从而能更好的反应出教学前后学生对新教学策略的态度和适应程度。笔者选取了实验组中不同水平的三个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学生A:知识基础较扎实,学生B:知识基础比较一般不上不下,学生C:知识基础薄弱,老师讲课基本听不懂)笔者:同学,你好,老师想在上“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方向”这章的课堂上换一种教学方式,你们怎么看呢?学生A:老师,可以啊,我也好奇老师会带来什么样课,我一定会好好听课的。学生B:老师,我最近听课都有点听不懂,作业很多都不会做要想很久,我怕老师换一种教学方式我更不适应了。学生C:老师,虽然我课基本都听不懂,但是老师的课我一定好好捧场。(4)课堂教学实践之后(学生ABC)笔者:同学,你好,老师这几节课会不会相对以前更好理解一点?这种与生活实际相接轨的教学你们是否能接受呢?学生A:老师,我觉得你的课堂很有意思,老师说话也很幽默,在讲解知识上也很细心,但是感觉老师没必要讲那么多次,听懂的东西我一直听到后面我都快听得有点快睡着了。学生B:老师,你的课很有趣,你用身边的事情举例,我觉得很好理解,就比如在讲到“工业合成氨”那一课的时候,老师用“织布机”来比喻工业化学问题,我能更好的理解了。学生C:老师,我觉得你这样的课堂挺有意思的,我能听懂这个在讲什么而且不会分神。分析:从上述的访谈记录中,可以看出笔者这次的含有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的教学设计相对来说是成功的,在某方面来说确实起到了效果,学生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开始思考,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3.2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主要是想通过总共87份问卷来反映,经过这几个课时,整体学生对这次教学设计的满意程度,通过三天的数据整理,经过电脑操作制图。图3-1学生对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满意程度分析:通过这张数据图能很清晰地看出,对教学设计不满意的是最小部分学生,对教学设计满意的学生占大部分,其次是对教学设计没什么看法的学生。所以大体上,这两个实验班对这次的教学是抱着积极接受态度的,学生对这几节课满意恰恰是由于在这节课上,他们能很清晰地发现自己是学到东西的,并且感觉听起来很轻松。这些情况其实也就是这次教学策略所预期的表现,希望通过培养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更轻松、效率更高。笔者认为调查学生的满意度是完全有意义的,教学策略有用才能产生满意,故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含有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是有成效的。3.3单元考成绩分析为了定量衡量学生在学习完该章节之后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单元考成绩进行测评,测评内容为“化学反应方向、限度和速率的单元考测试”,测试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平均分、及格率(60分为及格,及格人数/总人数×100%)、低分率(30分以下为低分,低分人数/总人数×100%)表3-1实验班与对照班单元考成绩统计班级分数统计平均分及格率低分率高二三班(实验班)50.0328.9%20.0%高二四班(实验班)50.5738.1%19.0%高二一班(对照班)41.8522.5%35.0%分析:通过上表的数据,实验班的平均分比对照班的平均分高出8~9分;此外,及格率也增长了不少,但是由于两实验班的学科基础不同(高二三班选课偏向文科,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高二四班选课偏向理科,逻辑思维较强。),所以及格率相差较大;对于低分率,从数据来看也降低了将近15%。从个体成绩来分析,其中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即成绩原本处于55~70分)的学生的成绩上升的幅度最大,处于低分线以下的学生成绩上升幅度并不明显,高分的学生(即成绩原本处于70~100分)成绩上升幅度较小。从上表的数据比较中是可以看出这次的教学设计是有很大成效的,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结语与展望4.1结语本文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与一线教师和学生交谈讨论,结合自身经历写出了四点化学教学策略——模型直观教学策略、联系实际教学策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总体上来说,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培养的化学效果更好。实验班的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情也有提高,化学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来说也比对照班强一些。所以此次研究提出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国家对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要求。从笔者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中可以得出几点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去重视的问题,归纳几点为:(1)通过这段时间对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反思,对笔者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开始慢慢正视起学生的心理,要让学生学好,我们必然要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2)通过这次的研究,笔者也发现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我们教师应该不停地更新我们的知识。“博学且有礼”,这应该是我们教师不停追求的目标。(3)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笔者还发现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更好的教学打下基础。4.2创新点此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本研究在有关专家学者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理解和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通过与一线教师探讨,再查阅大量的期刊文献,结合我三年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策略。通过这样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能基本保证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将化学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19]。4.3研究不足笔者在这次的教学实践之后开始进行反思,思考此研究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1)研究样本相对较小。由于笔者的教育实习实践的年级为高二,所以研究对象也选取的是高二的学生,教学内容也只是“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2)研究选取的学校不够全面,笔者实习的学校的总体学习水平是比较低的,所以该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有待完善。4.4展望通过分析研究中的不足,笔者做出一下几点改善[20]:(1)纵向来看,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教师可以开展更为长久的教学研究,将研究时间拉长一到两年,并在学生毕业后进行跟踪调查学生发展。(2)横向来看,选择更多的学校来做研究,将学习水平中等和学习水平优秀的学校的学生也纳入研究对象的范围。参考文献[1]孙张珂.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9):2-3[2]张利利.高一新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3]张华.论核心素养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25.[4]杨梓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6(15):23.[5]吴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化学教学,2017(05):3-7.[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钱丽娟.化学平衡教学中提升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7.[8]杨香涛.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实录与反思[J].2017(1):46-49.[9]李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10]刘前树.高中生化学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4.[11]罗炯.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与探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七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3.[12]]赵多银.注重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5):179.[13]徐宾.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学教师培训,2017(01):61-63[14]姜晓峰.高中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途径分析[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9(02).[15]杨涵雄.成于素养得于课堂——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甘肃教育,2018(5):119-119[16]赖琛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5):85-86.[17]李依峰.探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策略[J].化学教与学,2017(5):17-18.[18]谭小霞.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8.[19]郭卫民.探析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教学[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8(08)[20]刘广志.基于实验教学培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18.附录A“化学反应方向、限度与速率”(第2课时)教学案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可逆反应和化学反应平衡的概念,建立动态平衡的思维模式。2.掌握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教学演示等方式认识化学平衡和反应限度,并用已得到的结论去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希望通过这节课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多样性,尝试运用对立统一的思想去解释化学变化的本质,从而促进学生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的形成。教学重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概念;影响反应速率和限度的因素。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此处可引入学习动机教学策略,带领同学们回忆他们印象中的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激活学生的思维,给下面的学习留下悬念,激起求知欲也就是内部动机,自然而然地引入知识点,学生经过这样的导课记下的知识印象更深。)化学反应限度可逆反应定义:在相同的条件下,正和反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特点:(1)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2)符号:“”。(二)化学反应平衡1.定义: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此时这个状态就叫做化学平衡。反应开始:υ正>υ逆反应过程中:υ正逐渐减小,υ逆逐渐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平衡时:υ正==υ逆,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2.化学平衡的特征:(此处可以引入模型直观教学策略,通过ppt直观的动画模型,去解释下面的特点,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1)υ正=υ逆;(2)各组分的浓度一定;(3)动态平衡;(4)如果外界条件的改变,原有的化学平衡状态将被破坏,平衡发生移动。3.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此处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教学策略,在教授完这个模块的知识之后可以留有5分钟让学生自己组织笔记,然后教师在演示一遍比较完整的笔记,让学生模仿,与学生讲授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未来的课中,就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1)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3)压强:(只对于有气体参加且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总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应用】工业上合成氨的生产中:既要考虑反应的速率也要考虑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二者兼顾,通过控制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使反应既快又能达到较大的限度。(此处可以引入联系实际教学策略,笔者在将这部分知识之前,给学生引入一个“织布机”模型,讲述织布机效率和经济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入工业合成氨,让学生不仅学习到了化学反应条件优化的知识还养成了一个工业生产应该考虑经济效益的意识,对学生未来发展有莫大的帮助。)合成氨的反应:N2+3H22NH3反应特点: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反应控制条件:(1)温度:在生产中应该二者兼顾,选择最适宜的温度(约500℃)从速率分析:高温比较有利从反应限度分析:低温比较有利(2)压强:在生产中采用中压法(20~50Mpa)从速率分析:高压比较有利反应限度:高压比较有利(3)催化剂:还原铁粉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附录B高中生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满意程度调查表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高中生对这次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满意程度,特编此问卷,组织此次调查。此问卷为无名问卷,结果仅供研究用,你的回答对我们十分重要,请谨慎填写!感谢你的配合!你所在年级(高二高三填选修课目):()A.高一B.高二(_____)C.高三(_____)初中你的化学成绩如何:()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较差E.很差高中你的化学成绩如何:()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较差E.很差经过这次的教学你感觉自己有哪方面的进步:()(可多选)A.逻辑能力B.记忆能力C.积极性D.联系能力化学课堂上你能够聚精会神多久:()A.30分钟以上B.20-30分钟C.10-20分钟D.10分钟以下关于本单元的知识,你能理解多少:()A.全部B.大部分C.一般D.基本不懂你对这次的教学满意吗?你有哪些建议?A满意B.一般C.不满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谢时光总是飞逝的,毕业季也即将到来,我们即将迈着矫健的步伐踏出校门。岁月带给我们的不仅有年龄上的变化,还有能力和心灵上的成长,然而这一切必然逃不开我们老师的教导,在我由衷地感谢我们的专业课老师——薛岚、周美珍、樊海梅、郑灵禄等老师。非常感谢你们孜孜不倦的教导。除了感谢我的专业课老师以外,还想感谢我的辅导员——雷永汉老师,您在生活上一直在给予我们便利,教导我们要走向正途。我还想感谢一下我的舍友,在学习和生活上你们帮助了我许多,学习中给我解答问题,生活中容忍我的小脾气,虽然在未来我们很难见面了,但是我相信这份回忆会一直留在我们彼此的心中,永不磨灭。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母校,感谢宁德师范学院对我的栽培,感恩遇见!
Word常用快捷键由于Word有定义快捷键的功能,在重新指定快捷键后,不能再使用该组合完成以前的操作。例如,按快捷键Ctrl+B可将选定文本改为加粗格式,如果将Ctrl+B重新指定给一个新的命令或其他命令,则不能通过按Ctrl+B为文本应用加粗格式,除非将快捷键指定恢复到初始设置。下面的列表使用说明如下:(1)表中出现的(F)、(E)、(V)、(I)、(O)、(T)、(A)、(W):分别代表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和窗口菜单。(2)(切换方式):表示重复按该键还原操作。(3)Num?:表示小键盘上的数字键。(4)Ctrl+A:表示Ctrl键和A键的组合,其余类推。A.1常规快捷键Ctrl+A(E)选取整篇文档(Ctrl+Num5)Ctrl+R可使段落右对齐Ctrl+B(E)加粗文本(Ctrl+Shift+B)Ctrl+](O)按磅值增加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C(E)复制所选内容Ctrl+[(O)按磅值缩小所选定内容的字号Ctrl+D(O)修改选定字符格式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下标(切换方式)Ctrl+E(O)段落居中Ctrl++(O)将选定内容设为上标(切换方式)Ctrl+H(E)查找并修改指定文字或格式Ctrl+*(V)显示/隐藏所有非打印字符Ctrl+I(O)倾斜所选文字(切换方式)Ctrl+Tab(A)在单元格中插入制表符Ctrl+M(F)调整整段缩进Ctrl+L(O)段落左对齐Ctrl+N(F)创建新文档或模板Ctrl+Enter(O)在插入点插入一个分页符Ctrl+O(F)打开已有的文档或模板Ctrl+Up(E)将插入点上移一个段落Ctrl+P(F)打印文档(=Ctrl+Shift+F12)Ctrl+Down(E)将插入点下移一个段落Ctrl+Q(O)删除段落格式Ctrl+Home(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开始Ctrl+S(F)保存当前活动文档Ctrl+End(E)将插入点移到文档结尾Ctrl+T(O)设置悬挂式缩进Alt+/(A)快速选定整个表格Ctrl+U(O)给所选内容添加下划线Shift+F1(W)有关命令、屏幕区域的帮助信息或文字属性Ctrl+V(E)在插入点插入剪贴板内容Ctrl+Alt+I打印预览Ctrl+W关闭文档Ctrl+K(E)插入超级链接Ctrl+X(E)剪切所选内容并将其放入剪贴板Ctrl+Shift+Space-bar创建不间断空格Ctrl+Y(E)重复上一步操作(=F4=Alt+Enter)Ctrl+连字符创建不间断连字符Ctrl+Z(E)取消上一步操作(=Alt+Backspace)Ctrl+Spacebar删除字符格式A.2Ctrl与光标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英文单词或中文词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上一个段落Ctrl+↓可将插入点移到下一个段落A.3Ctrl与部分数字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0可迅速在段前增加或删除12磅的行距Ctrl+1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单倍行距Ctrl+5改变段落的行距为1.5倍行距Ctrl+2改变段落的行距为双倍行距A.4Ctrl与Shift+字母键联合使用的快捷键Ctrl+Shift+P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号Ctrl+Shift+>增大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减小所选文字的字号Ctrl+Shift+A将所有选定的字母设为大写Ctrl+Shift+C复制选定内容的格式Ctrl+Shift+D段落最后一行文字占满全行Ctrl+Shift+E打开或关闭任务栏上的“修订”标记Ctrl+Shift+F再通过按“↑”和“↓”键改变字体Ctrl+Shift+H应用隐藏文字格式Ctrl+Shift+K将所选字母中的小写字母设成大写,但字母字体大小不变Ctrl+Shift+L应用“列表”样式Ctrl+Shift+M取消左侧段落缩进Ctrl+Shift+N选定段落变为“正文”样式Ctrl+Shift+Q将所选英文字母变为Symbol字体Ctrl+Shift+S再通过按“↑”和“↓”键改变样式Ctrl+Shift+T减小悬挂缩进量Ctrl+Shift+V对选定内容粘贴格式Ctrl+Shift+W只给字、词加下划线,不给空格加下划线Ctrl+Shift+*显示非打印字符Alt+Shift+D插入“日期”域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学纤维制造中的纤维增长与拉伸技术考核试卷
- 电子乐器自定义音色合成考核试卷
- 油墨在不同基材上的附着力研究考核试卷
- 批发市场的品牌形象塑造考核试卷
- 畜牧机械标准化生产流程考核试卷
- 睡眠科学与健康管理考核试卷
- 游乐园的科技创新与虚拟现实考核试卷
- 疫病防控监测在野生动物保护培训教材开发考核试卷
- 安徽省芜湖顶峰艺术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数学事件的关系和运算教案-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放疗皮肤反应分级护理
- 2025年03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5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消防知识教育
- 深入贯彻学习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教育测试题及答案
- 安徽2025年03月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公开招考6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考点剖析附解题思路及答案详解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VDA6.3-2023版审核检查表
- 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
- 保温工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 工业气体充装站安全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