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句式解析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文言文常见句式解析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文言文常见句式解析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文言文常见句式解析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常见句式解析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倒装句的是: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然后乃今将图南。

C.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D.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2.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省略句的是:

A.吾欲之南海,何如?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D.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4.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是:

A.夫战,勇气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下列句子中,不属于状语后置句的是:

A.阙秦以利晋。

B.越国以鄙远。

C.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楚怀王贪而信张仪。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阶级的专政,就是奴隶制。

B.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7.下列句子中,属于倒装句的是: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B.然后乃今将图南。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是:

A.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C.项伯杀人,臣活之。

D.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9.下列句子中,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

B.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C.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0.下列句子中,属于定语后置句的是:

A.夫战,勇气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都是省略了主语。()

12.文言文中的倒装句都是倒装了主语。()

13.文言文中的被动句都是用“被”字表示的。()

14.文言文中的宾语前置句都是用“之”、“乎”等字表示的。()

15.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句都是用“者”、“之”等字表示的。()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请简要解释文言文中“以……为”结构的用法及其意义。

答案:以……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用来表示“把……看作是”、“认为”等意思。例如,“以民为本”表示把民众的利益看作是最重要的,“以德服人”表示认为道德是使人服从的力量。

2.如何区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和省略主语?

答案:省略句是指文言文中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而省略主语是指句子中省略了主语。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如果句子缺少了必要的成分但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则为省略句;如果句子缺少了主语,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或无法理解,则为省略主语。

3.请举例说明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句的用法。

答案:定语后置句是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的句子结构。例如,“马之千里者”中,“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将“千里”作为定语放在“马”之后,表示“能跑千里的马”。

4.如何判断文言文中的被动句?

答案:文言文中的被动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判断:一是使用“被”、“为”、“见”等字表示被动;二是句子的语态表现为主语承受动作;三是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句子为被动句。例如,“兵败被擒”中,“被擒”表示被动。

5.请解释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的特点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答案:宾语前置句的特点是将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之前,这种结构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宾语前置句的作用是强调宾语,使句子更加生动,例如,“吾欲之南海”中,“之南海”作为宾语前置,强调了“南海”这个宾语,使得句子更加突出“去南海”的目的。

五、论述题

题目:试述文言文句式在理解文言文内容中的作用。

答案:文言文句式在理解文言文内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以下是对文言文句式在理解内容中作用的论述:

首先,句式是文言文表达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关系到语句的意义和表达效果。文言文中的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等特殊句式,往往能够突出强调的成分,使得句子更加生动有力。例如,倒装句中的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等,能够强调宾语或状语,使读者对句子中的关键信息有更深刻的印象。

其次,句式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语境和逻辑关系。文言文中的句式往往与古代的语法规则和修辞手法紧密相关,通过对句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结构。例如,定语后置句的使用,有助于理解作者对某个人物或事物的详细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形象和特点。

再次,句式有助于辨别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偶等,往往通过特定的句式来实现。通过对句式的分析,可以识别出这些修辞手法,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美感。

此外,句式对于理解文言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也具有重要意义。文言文句式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通过对句式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最后,句式对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文言文句式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培养读者的语感和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效率和准确性。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解析思路:A、B、C三项均为陈述句,而D项为疑问句,符合题意。

2.D

解析思路:A、B、C三项均为省略句,而D项为陈述句,符合题意。

3.C

解析思路:A、B、D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而C项为省略句,符合题意。

4.D

解析思路:A、B、C三项均为定语后置句,而D项为状语后置句,符合题意。

5.D

解析思路:A、B、C三项均为被动句,而D项为宾语前置句,符合题意。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ABC

解析思路:A项“奴隶主阶级对于奴隶阶级的专政,就是奴隶制”为被动句,B项“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为被动句,C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为被动句,D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陈述句,不符合题意。

7.AB

解析思路:A项“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为倒装句,B项“然后乃今将图南”为倒装句,C项“吾欲之南海,何如?”为省略句,D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为陈述句,不符合题意。

8.ABC

解析思路:A项“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为省略句,B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省略句,C项“项伯杀人,臣活之”为省略句,D项“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为陈述句,不符合题意。

9.AB

解析思路:A项“古之人不余欺也”为宾语前置句,B项“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宾语前置句,C项“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为陈述句,D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为陈述句,不符合题意。

10.ABC

解析思路:A项“夫战,勇气也”为定语后置句,B项“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为定语后置句,C项“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为定语后置句,D项“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为陈述句,不符合题意。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1.×

解析思路: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并不一定都省略了主语,有时省略的是其他成分。

12.×

解析思路: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并不一定都倒装了主语,有时倒装的是宾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