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屈家岭文化是位于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早期向北扩展,占领了河南西南地区,其晚期渗透到豫南、豫中等地,使豫中河洛地区的文化面貌既带有仰韶文化遗风和大汶口文化特点,又带有屈家岭文化因素。这主要体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A.起源具有本土性和和平性B.以中原地区为核心C.传播具有渐进性和融合性D.具有突出的创造性2.秦朝的乡里政令传播以官方传播为主导,《岳麓书院藏秦简》载:“县道丞,令史、乡部啬夫首(即征发徭役),布大书市门、离乡市门(悬挂于墙壁),令黔首智(知道),毋巨罪。”这一布令的传播方式()A.有利于政令在基层的传播B.满足了秦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C.解决了政令传播中的缺陷D.意在构建稳固乡里社会秩序3.明万历时南直隶与浙江,“米则一岁之收,不足一岁之用,反取给于外江”,故湖广“禁米不得下江......(江南)米一时涌贵,斗至一百五六十钱。时非水非旱,田禾蔽野,而所惟忧。平粜抑价,吴江县立破一百二十余家”。这反映出当时江南()A.经济重心出现了转移B.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C.经济取决于湖广地区D.农业生产结构多样化4.19世纪90年代,日本媒体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将中国描述为一个恐怖的庞然大物。在此影响下,一些西方民众甚至认为,清政府僵化的制度与落后的文明才是“导致危机乃至战争的根源”。日本媒体此举旨在()A.强调中国现代化取得突出成就B.为本国对外扩张发起舆论攻势C.提醒政府警惕国力日盛的中国D.歪曲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5.晚清时期,社会各地兴起了建设学堂的热潮。1905年,德国人里布克创办德华普通学堂,开设德文、理化、卫生、法律等科目,还设有商务部夜校。学堂针对学生收费,每月学费四到五两不等,招收了大量学子,这从侧面说明()A学堂选官制度完全得到落实B.学堂选官受外国学制影响C.新式教育具备一定民众基础D.新旧势力冲突已趋于缓和6.1929年秋,毛泽东创作《清平乐》:“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这首词反映了()A.北洋军阀混战致使社会动荡B.土地改革在全国迅速开展C.国民党军队大规模围剿红军D.农村革命根据地快速发展7.在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成立两周年纪念日的活动上,其新创作的军歌正式公布。军歌中写道:“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孤军奋斗罗霄山上,继承了先烈的殊勋......发扬革命的优良传统,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这一军歌创作时期是()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8.徐州会战至武汉会战期间,毛泽东分析日军侵华战略时指出,对日本来说,这确实是一种“向上的变化,那就是他扩大了领土、人口和资源”,但是,“他占领中国的土地是暂时的。中国游击战争的猛烈发展,将使他的占领区实际上限制在狭小的地带”。毛泽东这种判断主要基于()A.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相持B.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C.《论持久战》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D.敌后战场的开辟牵制大量日军兵力9.小明同学对抗战期间发生的部分战役进行梳理,制成下表。表中①②③对应正确的是()时间空间战果1937年①激战三个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1938年②中国官兵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③华北参战部队105个团,进行大小战斗11800多次,毙伤日、伪军2万多人,破坏铁路474千米,打破了日军的“囚笼”A.忻口台儿庄1939年B.上海台儿庄1940年C.太原平型关1939年D.南京徐州1940年10.下表为1952-1957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情况。据此表格信息可知()1957年为1952年的%每年平均增长%工业总产值其中:大工业现代工业工场手工业198.3207.0204.1172.614.715.715.3115个体手工业160.99.9农业及其副业123.34.3铁路201.015A.社会主义改造成效显著B.工业建设规模最大C.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D.国民经济全面恢复11.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A.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内迁B.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C.新中国初期的大西南剿匪D.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12.如下图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一件特殊藏品,新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营业执照。颁发时间是1985年4月13日,颁发对象是大连市个体户姜维。这一藏品见证了()A.中国行政体制的伟大变革B.中国经济体制的创新突破C.农村改革开放的快速进展D.国有企业竞争力逐步增强13.2021年,全球面临严重缺粮状况的人数逼近1.93亿,较2020年增加了约4000万。中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1.36亩,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我国水资源也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25%。我国用占全球9%的耕地、6%的水资源,养活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这说明我国()A.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B.彻底解决了粮食自给自足的问题C.主要依靠扩大种植提高粮食产量D.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粮食市场机制14.如果统治者没有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则由他或他们所执掌的僭主政体为君主政体的变态政体,因而雅典僭主往往在公民心中是民主制的敌人。在雅典的某项法令中,授予了公民刺杀僭主者某项特权的资格,并且强调这一资格可以由他们的长子继承世袭下去。这一法令()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意识B.杜绝了僭主政治的发生C.强化了公民的制度认同D.削弱了僭主寡头的特权1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殖民当局看来,如同西欧传统社会中的“等级”,印度的每个种姓也都应该有得到正式承认和尊重的特权。为此,英印法律承认了以往不平等的纳税制度,为不同种姓的财产规定了差别税率。英国的上述做法()A.加强了对印度的文化侵略B.在印度移植了西欧社会文化C.促进了印度社会的世俗化D.固化了印度的传统社会结构16.美国卡特政府于1978年颁布了《文官制度改革法》。改革法把设立高级行政职位作为提高政府效率的焦点,总统每年对5%的高级行政官授予“功绩奖”,对1%的高级行政官授予“杰出奖”。同时改革法实行功绩工资制,按工作表现付薪金。《文官制度改革法》的颁行()A.杜绝了政府决策失误B.有利于提升官员工作积极性C.规范了官员的录用标准D.使分权制衡机制得到了完善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清代前,中国形成了北至燕山、南至南岭的传统山脉系统,天下山脉起自昆仑。清统一全国以后,大地山川及其脉络在国家观念塑造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康熙帝提出“泰山源自长白山”,力图构建以长白山为中心的新的山脉系统。1717年绘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强调长白山的特殊地位,将东北诸山重新纳入以昆仑为中心的天下山脉系统中。随着清军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之乱,乾隆帝命人在西域展开地理测绘。1782年完成的《皇舆西域图志》以冈底斯山为山脉之源,将西藏、西域、漠北和中原的山脉连成一体,视昆仑山、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为连接诸山的中间环节。道光朝以后,以魏源为代表的学者主张葱岭的中心地位,提出“以山川定方域”,强调经略西域的重要性。从而以山脉系统配合大一统国家的发展。-摘编自段志强《王朝疆域背景下的清代山脉学说》(1)根据材料,概括清代山脉学说的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山脉学说变化的原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拉美这片土地开始,拉美就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各种灾难。共同的磨难使拉美人民产生了反抗意识,他们团结起来,并最终促成了拉美民族精神的形成,这种反抗精神同样表现在了艺术家身上。印第安文明的缺失,使大批拉美艺术家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中成长起来20世纪初,以迭戈·里维拉等为代表的著名艺术家们开始了在拉美和美国都引起极大反响的壁画运动。那些带有深刻“寻根”意识的绘画作品绝不单单是对政治层面的剖析和批判,更能探索民族文化历史的心理结构以及深入突破历史文化反思的层面。他们不再拘泥于原始社会里的土著,相反的,更愿意接受西方现代派的一些理论,但是他们要用民族的外衣包装自己的现代意识。他们的文化寻根并不是为了还原传统,而是意识到要想让自身的艺术走向世界,追随模仿西方的某些艺术家或艺术流派是不可能使拉美的艺术成为具有独创性的艺术。他们要从“世界艺术”的视角在拉美文化寻找有一种属于拉美的文化思维和审美优势,树立一种新的拉美人格、思维和生命力的东西。-摘编自赵利宁《20世纪拉丁美洲具象绘画中的本土性研究》(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拉美绘画作品“寻根”意识兴起的背景。(2)据材料概括拉美“寻根”绘画作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20世纪拉美绘画发展史中获得的启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赣南四周高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乡村规范是生活在这片地域的民众们皆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因受反动势力压迫剥削,农民生计十分艰难,阶级斗争的情绪高涨。......大革命时期建立的革命基础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的探索,为中国共产党立足赣南闽西、领导广大民众治理乡村提供了革命基础。-摘编龚思《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研究》材料二在土地革命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苏区实行的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基层党支部、苏维埃政府以及各类群团组织共同管理乡村社会事务。基于共同利益,治理产生强大变革作用的最佳策略不是通过强制性、命令性,而是经过多方民主协商合作产生。初步创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苏维埃法律体系。乡村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央苏区乡村治理过程中,中共进行土地革命、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商业贸易发展、群众性节省运动、破除旧文化和荡涤旧习等等一系列活动。中央苏区乡村治理,成效显著。-摘编龚思《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研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央苏区乡村治理的特点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20.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结合材料,围绕“建筑中的历史”自拟一个论题,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2022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1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D【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变化:清初,强调长白山的特殊地位;清中期,形成以冈底斯山为山源、将青藏高原和西北各大山脉等有机联系的山脉系统;晚清,强调经略西域的重要性。(2)原因:随着疆域的扩大,传统山脉学说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构建政权合理性的需要;强化国家认同;民族危机的加剧和学者的推动。(任答三点)【18题答案】【答案】(1)背景:欧洲殖民侵略(西方殖民体系形成)拉美民族精神形成;拉美艺术家的成长;民族解放运动兴起。(2)特点:反抗性(绘画带有反抗意识)融合性(现代意识与民族特色相融合)深刻性(在政治批判的同时,探索文化历史的心理结构,开展文化反思)独创性(树立新的拉美人格、思维和生命力)启示:艺术当随时代;立足本土;交流融合;推陈出新。(言之有理即可)【19题答案】【答案】(1)背景:地理环境的相对封闭性;受乡规民约影响;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受历史经验的影响。(2)①特点:服务于民主革命的治理目的;党和政府为主导群众参与的多元治理主体;多方共赢的民主协商合作的治理机制;以法治为保障;治理方式多样化②意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发展了乡村经济,改善了农民生活;有利于抵制经济封锁,乡村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果。【20题答案】【答案】示例一:论题:近现代建筑承载和记录了中共奋斗的光辉历程阐述:上海中共一大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建于1955年的上海展览中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的积极成效。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恢复和发展经济,通过米棉之战和银元之战,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新生的政权,进行了一化三改,奠定新中国的工业基础,中国工业化由此起步并逐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始建于1994年的上海金茂大厦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象征,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综上所述,历史建筑历经时代变迁,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这些建筑和它背后的人和事是中国成长、发展的见证和记忆。这启示我们要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传承与保护,留住历史记忆,延续历史文脉。示例二:论题:近现代建筑见证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艰辛历程阐述:近代随着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社会各阶级为挽救民族危局做出了诸多努力。兴起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洋务派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总局就是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典型代表。位于上海南昌路《新青年》编辑部旧址,这座小院,曾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掀起了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的新文化运动。他们通过《新青年》鼓吹新思想、新文化,不仅传播了民主和科学,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文化运动的大潮中得以传播,逐步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如今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前行,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我们与时代共进、与世界同行的见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展现了中国实力、中国形象。这些建筑是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这些建筑物,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示例三:论题:近现代建筑见证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阐述:建筑承载着时代的印记,是历史的见证者。近代以来的西方的侵略使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中国各阶层人民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做出了种种探索,从而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抵御外侮,李鸿章等洋务派提出了“自强”“求富”等口号,创办了一系列近代企业,轮船招商局便是其一。轮船招商局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推动了中国航运业的现代化进程,对于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具有重要意义,轮船招商总局大楼见证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1917年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3节 比热容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和计算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物理九年级人教版
- 备考秘籍珠宝鉴定师考试试题答案
- 2024年多媒体应用设计师学习方法与试题及答案
- 咖啡的调味技巧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省考复习问题及试题及答案
- 咖啡师应对挑战的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记者证创新知识点试题及答案
- 水晶般清澈的珠宝鉴定师试题及答案
- 润物细无声福建三支一扶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4年记者证考试注意事项与试题及答案
- 某小区楼施工组织设计毕业论文
- 市政管线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 室外雨污水管道施工方案
- (完整版)高中状语从句练习题带答案
- 特种粉末涂料、粉末涂料弊病的防治
- 人教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 第二单元 爱护地球 共同责任 4 地球——我们的家园
- (完整word版)宿舍建筑平面图
- 《理工英语1》课程导学PPT课件
- 供应商现场审核评分表(详细)
- 第三章政府绩效计划-ppt
- 算24点教学设计含(设计意图)(教材分析)(评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