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02遗传与进化类模板01“三步法”搞定基因互作套路模板01“三步法”搞定基因互作套路模板02“口诀+析图”玩转遗传系谱图模板03“两个角度”破解遗传学实验设计识·命题特点明命题特点、窥命题预测明·答题模板答题要点+答题技巧+模板运用练·高分突破模板综合演练,快速技巧突破本节导航命题点真题在线常见设问/关键词自由组合比例的变式类型及应用2023·全国乙·T62023·新课标·T52022·山东·T172022·北京·T182021·湖北·T192021·辽宁·T25设问关键词:9:3:3:1变形、遗传方式判断、基因所在的位置分离定律异常现象分析2023·江苏·T232023·全国甲·T62022·海南·T152021·湖北·T182021·山东·T172020·海南·T202020·江苏·T7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2022·湖南·T92021·山东·T22判断多对基因的位置2023·山东·T23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定方法2022·广东·T192022·海南·T182022·湖南·T152021·福建·T13命题预测非等位基因在功能上相互作用导致的特殊性状分离比;通过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方式关键技巧分析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并注意基因互作影响之后的对应关系;传统的系谱图可通过遗传口诀进行判断模板01“三步法”搞定基因互作套路【核心】找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9:3:3:1变式类题目通常情况下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本质是F2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所以推导过程是逆向进行的,从F2推导回F1,最后再回推亲本,如下所示。第一步-利用F2性状分离比推算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第二步-F1的基因型应为AaBb,利用F1验证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第三步-亲本的基因型应为AABB×aabb或AAbb×aaBB,利用表型确认其基因型【核心知识】1.基因互作类型F1(AaBb)自交后代比例F1(AaBb)测交后代比例①存在一种显性基因时表现为同一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②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③当某一对隐性基因(如aa)成对存在时表现为双隐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④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3∶1⑤双显和某一单显基因(如A)表现一致,双隐和另一单显基因分别表现一种性状12∶3∶12∶1∶12.显性基因累加效应(1)表型相关比较举例分析(以基因型AaBb为例)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aaBb)∶aabb=1∶2∶1(2)原因:A与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效果越强。技巧01找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2023·山西·高考真题)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核心】找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思路详解】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C正确;D、F2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高秆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2021·湖北·高考真题)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白色籽粒玉米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组别杂交组合F1F21甲×乙红色籽粒901红色籽粒,699白色籽粒2甲×丙红色籽粒630红色籽粒,490白色籽粒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不一定为9红色:7白色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3红色:1白色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答案】C【核心】找基因型和表型的对应关系:甲×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色籽粒,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白色=9:7,说明玉米籽粒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综合分析可知,红色为显性,红色与白色可能至少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假定用A/a、B/b、C/c,甲乙丙的基因型可分别为AAbbCC、aaBBCC、AABBcc。(只写出一种可能情况)【详解】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AaBBCc),若考虑基因连锁情况,则F2玉米籽粒性状比不一定为9红色:7白色,A正确;B、据分析可知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籽粒,则玉米籽粒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B正确;C、据分析可知,组1中的F1(AaBbCC)与甲(AAbbCC)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C错误;D、组2中的F1(AABbCc)与丙(AABBcc)杂交,所产生玉米籽粒性状比为1红色:1白色,D正确。模板02“口诀+析图”玩转遗传系谱图【核心】遗传特点是核心,基本方法去推导无论是传统的口诀还是新颖的反套路题,其核心都是不同遗传方式的特点,如显性遗传会连续、隐性遗传可隔代、伴性遗传和性别相关等。掌握不同遗传方式的特点是分析遗传系谱图最核心的方法。再进一步推导基因型和概率时,所用到的方法是遗传学的基本解题方法,包括配子法和分解组合法等。因此对遗传系谱图的推导,掌握遗传特点是解题核心,推导过程依然是传统的推导方法。【基础知识】(1)人类遗传病(2)“程序法”分析遗传系谱图INCLUDEPICTURE"E:\\张潇\\2024\\一轮\\生物\\Word\\5-96.TIF"INET(3)遗传方式判断的两个技巧①“双亲正常,女儿有病”,可确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1);“双亲有病,女儿有正”,可确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图2)。②图3中若“患者的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可排除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确定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3中若“患者的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可排除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电泳与遗传系谱图—析图电泳本质是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中,由于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率,从而实现核酸、蛋白质等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电泳图是物质分离后呈现的结果图,电泳图与遗传系谱图结合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热点题型之一。读图核心:电泳图中每一横行代表的基因相同;电泳图中每一竖列代表同一个体的基因。技巧02遗传特点是核心,基本方法去推导(2024·重庆·高考真题)一种罕见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会引起男性患病,但其遗传方式未知。结合遗传系谱图和患者父亲基因型分析,该病遗传方式可能性最小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答案】A【核心】遗传特点是核心,基本方法去推导: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征是,女性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患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征是,男性患者的女儿和母亲定患病。【思路详解】图中患病男子父亲不患病,说明不是伴Y遗传,则可能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或伴X遗传病,该罕见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会引起男性患病,推测患病男性的致病基因可能只来自于母亲,因此该遗传方式可能性最小的应该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A正确,BCD错误。(2023·河北·高考真题)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其中Ⅱ-3不携带该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Ⅲ-1与正常女性婚配,子女患病概率相同B.若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Ⅲ-1患病的原因是性染色体间发生了交换C.若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Ⅲ-1与正常女性婚配,女儿的患病概率高于儿子D.Ⅲ-3与正常男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1/2【答案】C【核心】遗传特点是核心,基本方法去推导: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由题干可知,Ⅱ-3不携带该致病基因,表明该遗传病是显性遗传病。若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Ⅲ-1为携带致病基因的杂合体,与正常女性婚配,致病基因传给子女的概率均为1/2,A正确;B、若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II-2因从I-1获得携带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而患病。若该致病基因位于X和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II-2的致病基因只能传给其女儿,不符合题意。因此,该致病基因只能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同源区段发生了交换,导致Ⅲ-1患病,B正确;C、若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Ⅲ-1从其父亲Ⅱ-2获得携带致病基因的Y染色体,与正常女性婚配时,所生儿子的患病概率应高于女儿,C错误;D、致病基因无论是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Ⅲ-3和正常男性婚配,致病基因传给子代的概率均为1/2,D正确。模板03“两个角度”破解遗传学实验设计【核心】交配方式决定亲子代对应关系遗传学实验设计有两个核心。第一个是选择恰当的交配方式,第二个是亲子代的对应关系。恰当的交配方式设计,可以让亲代和子代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由此验证亲代的基因或性状问题。例如鉴定某一显性个体基因型为AA或Aa,首先选择交配方式为自交或测交,此个体的基因型若为AA,则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基因型若为Aa,则后代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此时就形成了亲子代间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而对亲代个体进行鉴定。【基础知识】类型一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基本模型1.杂交实验法(1)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且亲本均为纯合子时注:此方法还可以用于判断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只表现母本的性状,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2)性状的显隐性是“已知的”(3)在确定雌性个体为杂合子的条件下2.数据信息分析法(1)依据子代性别、性状的数量分析确认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基因可能在常染色体上;若后代中两种表型在雌雄个体中比例不一致,说明遗传与性别有关,则可确定基因在性染色体上。(2)依据遗传调查所得数据进行推断确认类型二探究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本模型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1)思路一:用“纯合隐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2)思路二:用“杂合显性雌×纯合显性雄”进行杂交,观察分析F1的性状。即:类型三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本模型1.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若限定一次杂交实验来证明,则可采用“隐性雌×显性雄(杂合)”[即aa(♀)×Aa(♂)或XaXa×XAYa或XaXa×XaYA]杂交组合,观察分析F1的表型。分析如下:2.在已知性状的显隐性的条件下,未限定杂交实验次数时,则可采用以下方法,通过观察F2的表型来判断:类型四信息类遗传实验设计具有拓展性的考试题目,实验设计往往具有更加复杂的、新颖的背景,例如验证是否致死、是否发生基因突变甚至是否有表观遗传的现象。这类信息题没有固有的套路,需要根据题目信息灵活判断,但通常可依据以下思路展开分析。核心思路:通过合理的杂交设计找到亲子代的一一对应关系。2.常用思路:一步自交或者一步测交(很少有题目需要设计多步杂交实验),往往通过对实验对象自交或测交,就可以找到合理的亲子代的关系。技巧03交配方式决定亲子代对应关系(2023·浙江·高考真题)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形长翅和残翅、眼色红眼和紫眼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现用长翅紫眼和残翅红眼昆虫各1只杂交获得F1,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不考虑突变、互换和致死。下列关于该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F₁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可位于两对染色体B.若F₁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C.若F₁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D.若F₁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位于一对染色体【答案】D【核心:找到亲子代对应关系】【思路详解】A、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XBXb和aaXbY,这两种情况的杂交组合产生的F1均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A正确;B、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则杂交的结果是: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或者只有两种表现型,两种表现型中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所以若F1每种表型都有雌雄个体,则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X染色体,B正确;C、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性状的表现与性别没有关联,F1每种表型都应该有雌雄个体,不可能出现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的情况,所以控制翅形和眼色的基因不可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D、假设用A/a、B/b表示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若F1有两种表型为雌性、两种为雄性,则亲本的基因型为XaBXab和XAbY符合F1有长翅红眼、长翅紫眼、残翅红眼、残翅紫眼4种表型,且比例相等的条件,D错误。(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答案】C【核心:找到亲子代对应关系】【详解】A、设基因A/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根据题意可知,正交为ZaZa(非芦花雄鸡)×ZAW(芦花雌鸡),子代为ZAZa、ZaW,且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为ZAZA×ZaW,子代为ZAZa、ZAW,且全为芦花鸡,A正确;B、正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AZa(杂合子),反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AZa(杂合子),B正确;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即ZAZa×ZAW,所产雌鸡ZAW、ZaW(非芦花),C错误;D、正交子代为ZAZa(芦花雄鸡)、ZaW(非芦花雌鸡),D正确。1.金鱼起源于我国,由野生鲫鱼演变而来的一个鲫鱼品种。用紫色雌雄金鱼交配,子代均为紫色。用紫色金鱼与灰色野生鲫鱼作亲本进行正、反交,F1均为灰色。将F1与亲代紫色金鱼回交,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鱼2856尾,紫色鱼190尾。若将F1雌雄交配产生F2,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紫色金鱼为隐性纯合子B.F1雌雄个体各产生4种配子C.F2中灰色纯合子有15种基因型D.F1雌雄个体间交配产生的灰色子代中纯合子占1/17【答案】B【详解】A、用紫色金鱼与灰色野生鲫鱼作亲本进行正、反交,F1均为灰色,说明紫色金鱼为隐性性状,紫色金鱼为隐性纯合子,A正确;B、将F1与亲代紫色金鱼回交,相当于测交实验,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鱼2856尾,紫色鱼190尾,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至少有4对,且满足自由组合定律,F1雌雄个体基因型可表示为AaBbDdEe,可以产生16种配子,B错误;C、将F1与亲代紫色金鱼回交,产生的子代中灰色鱼2856尾,紫色鱼190尾,说明aabbddee表现为金色鱼,其它基因型均表现为灰色鱼,四对基因均为显性的有1种,三对基因型为显性的有4种,两对基因为显性的有6种,一对基因为显性的有4种,因此将F1雌雄交配产生F2,F2中灰色纯合子有15种基因型,C正确;D、F1雌雄个体基因型均为AaBbDdEe,交配产生的灰色子代的概率为1-1/4×1/4×1/4×1/4=255/256,子代中灰色纯合子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四对基因均为显性的有1种,三对基因型为显性的有4种,概率是4×两对基因为显性的有6种,一对基因为显性的有4种,每种纯合子的概率均为1/4×1/4×1/4×1/4=1/256,因此灰色纯合子的概率为15/256,F1雌雄个体间交配产生的灰色子代中纯合子占(15/256)÷(255/256)=1/17,D正确。2.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现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用A、a,B、b表示),且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将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的鱼杂交,F1有两种表现型,野生型鳞的鱼占50%,单列鳞鱼占50%;选取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其后代中有上述4种表现型,这4种表现型的比例为6:3:2:1,则F1的亲本基因型组合是()A.Aabb×Aabb B.aaBb×aabbC.aaBb×AAbb D.AaBb×AAbb【答案】C【详解】由题意知,F1中的单列鳞鱼进行互交,子代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4种表现型的比例是6:3:2:1,即是(3:1)×(2:1)的变式,因此F1单列鳞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BB显性纯合致死,因此单列鳞的基因型是A_Bb、散鳞基因型是aabb,A_bb和aaBb为野生鳞和无鳞性状,利用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因此F1亲本纯合野生鳞的基因型是AAbb,无鳞基因型是aaBb,C正确,ABD错误。3.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1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2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现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均为黄色,中毛色表型分离比为黄色:褐色:黑色=52:3: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决定毛色的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B.毛色为黄色的个体的基因型有21种,其中纯合子有6种C.上述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D.AaBbdd的个体多次杂交,子代表型分离比为黄色:褐色:黑色=4:3:9【答案】C【详解】A、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加起来总共52+3+9=64份,64=43,所以决定毛色的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根据题意可知,A___D_、aa____都表现为黄色,所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2×3×2+1×3×3=21种,纯合子种类=1×2×1+1×2×2=6,B正确;C、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加起来总共52+3+9=64份,可知F1产生了8种配子,所以能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BbDd,亲本都是纯合黄色品种,而黄色的基因型为A____D_和aa____,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DD和aabbdd或AAbbDD和aaBBdd,C错误;D、AaBbdd的个体多次杂交,先计算AaB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后代,可知A_B_:A_bb:aaB_:aabb=9:3:3:1,dd杂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组合后A_B_dd:A_bbdd:aaB_dd:aabbdd=9:3:3:1,所以黑色:褐色:黄色=9:3:4,D正确。4.某植物株高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且每个增效基因的累加值相等。现有一株最高植株(100cm)和一株最矮植株(20cm),让二者杂交,F2中株高60cm的植株所占比例为()A.1/9 B.3/16 C.3/8 D.2/7【答案】C【详解】根据题意“植物株高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显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且每个增效基因的累加值相等”,可判断最高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和最矮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让二者杂交,F2中株高60cm的植株含有两个显性基因,AAbb、AaBb、aaBB.故F2中株高60cm的植株所占比例为。5.家蚕有结黄茧和结白茧两个品种,其茧色的遗传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控制茧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结白茧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C.双杂合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白茧:黄茧=13∶3D.若两只结白茧的亲本杂交,后代全为结白茧,则两亲本均为纯合子【答案】D【详解】A、控制茧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N和M两对染色体上,其遗传一定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据图分析可知,结白茧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B正确;C、双杂合的雌雄(AaBb)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白茧(A---、aabb):黄茧(aaB-)=13∶3,C正确;D、若两只结白茧的亲本杂交,后代全为结白茧,这样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D错。6.甲、乙、丙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纯合黄色果肉番茄品种。甲分别与乙、丙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结果如表。根据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杂交组合F1F21甲×乙红色果肉91红色果肉:69黄色果肉2甲×丙红色果肉89红色果肉:73黄色果肉A.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果肉,则F2番茄果肉性状比为9红色:7黄色B.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果肉,则番茄果实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C.组1中的F1与甲杂交所产生番茄果肉性状比为1红色:1黄色D.组2中的F1与丙杂交所产生番茄果肉性状比为3红色:1黄色【答案】D【详解】A、据表可知:甲×乙产生F1全是红色果肉,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黄色=9:7,说明番茄果肉颜色受至少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甲×丙产生F1全是红色果肉,F1自交产生F2中红色:黄色=9:7,说明番茄果肉颜色受至少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果肉(AaBBCc),其中两对杂合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F2番茄果肉颜色比为9红色:7黄色,A正确;B、根据A选项的推测,若乙与丙杂交,F1全部为红色果肉,则番茄果肉颜色可由三对基因控制,B正确;C、组1中的F1(AaBbCC)与甲(AAbbCC)杂交,所产生番茄果肉颜色比为1红色:1黄色,C正确;D、组2中的F1(AABbCc)与丙(AABBcc)杂交,所产生番茄果肉颜色比为1红色:1黄色,D错误。7.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Ⅱ-1与Ⅱ-2、Ⅱ-3与Ⅱ-4再各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不同B.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2与一正常男性婚配,生健康孩子的概率为1/4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Ⅱ-3和Ⅱ-6的基因型相同且为杂合子D.若Ⅱ-5与Ⅱ-6生一个患病孩子,则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答案】C【详解】A、若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与Ⅰ-2子代有正常的aa、也有患者(全为Aa),说明二者基因为aa、Aa,其子代Ⅱ-1为Aa,Ⅱ-2正常,为aa,Ⅱ-1Aa与Ⅱ-2aa,Ⅱ-3aa与Ⅱ-4Aa再各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相同,均为1/2,A错误;B、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Ⅲ-2XAXa与一正常男性XaY婚配,生健康孩子XaXa+XaY的概率为1-XA_1/2×1=1/2,B错误;C、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与Ⅰ-2子代有正常的,也有患者,则二者基因型为Aa、aa,其子代Ⅱ-6为Aa,Ⅱ-3和Ⅱ-4子代患病,说明二者基因型为Aa、aa,即Ⅰ-1、Ⅱ-3和Ⅱ-6的基因型相同且为杂合子,均为Aa,C正确;D、若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Ⅰ-1与Ⅰ-2分别为XAY、XaXa,Ⅱ-6为XAXa,Ⅱ-5XAY与Ⅱ-6XAXa可生患病孩子,但当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时,Ⅱ-5与Ⅱ-6也能生出患病孩子,D错误。8.图1为某家庭中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甲病为常染色体遗传病,相关基因的酶切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2中条带①④代表正常基因B.Ⅱ1的相关基因进行电泳,得到的条带组合与Ⅰ1相同C.Ⅱ1和Ⅱ2再生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4D.若Ⅱ5是纯合子,后代中男孩的DNA酶切电泳图谱与Ⅱ3相同【答案】D【详解】A、用Aa表示控制甲病的基因,Bb表示控制乙病的基因,Ⅰ1和Ⅰ2都不患乙病,生下了患乙病的男孩Ⅱ3,所以该病是隐性病,如果该病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Ⅰ1和Ⅰ2基因型都是Bb,在图2的酶切电泳图中Ⅰ1和Ⅰ2应该相同,而图2中Ⅰ1和Ⅰ2关于乙病的基因电泳图不同,所以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Ⅰ1基因型是XBXb,Ⅰ2基因型是XBY,③表示正常基因型XB,④是患病基因Xb;甲病位于常染色体上,Ⅱ3患甲病,如果该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其基因型是aa,Ⅰ1基因型是Aa,电泳会出现两个片段,而在图2中Ⅰ1关于甲病的基因只有一个电泳片段,所以甲病是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基因型是aa,Ⅰ2基因型是Aa,所以②是患病基因,①是正常基因,A错误;B、Ⅱ1患甲病,且其孩子Ⅲ1不患甲病,所以甲病基因型是AaXBY,Ⅰ1基因型是aaXBXb,所以二者电泳后条带不同,B错误;C、Ⅱ1基因型是AaXBY,Ⅱ2不患甲病,基因型为aa,关于乙病的基因型,由于Ⅱ3患乙病,所以父母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因此Ⅱ2基因型是1/2aaXBXB和1/2aaXBXb,生下一个两病兼患男孩的概率为1/2×1/2×1/4=1/16,C错误;D、如果Ⅱ5是纯合子,则其基因型是AAXbXb,Ⅱ4基因型是aaXBY,所以后代中男孩的基因型是AaXbY,根据电泳片段,Ⅱ3基因型为AaXbY,所以二者DNA酶切电泳图谱相同,D正确。9.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红绿色盲家系并据此绘制的遗传系谱图如图所示。由于Ⅰ代个体去世,图中Ⅰ1~Ⅰ4的患病情况未知,基因型无法检测。不考虑突变,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Ⅰ1和Ⅰ2均含有红绿色盲基因,且Ⅰ2患有红绿色盲B.Ⅱ1和Ⅱ4的红绿色盲基因均来自母亲C.Ⅱ2不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Ⅱ3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D.Ⅱ2和Ⅱ3生育的后代中女孩不可能患病,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答案】A【详解】A、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定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A、a,Ⅱ1患病,基因型为XaXa,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和Ⅰ2,Ⅰ2的基因型为XaY,患有红绿色盲,A正确;B、Ⅱ1患病,基因型为XaXa,两个致病基因分别来自Ⅰ1母亲和Ⅰ2父亲,Ⅱ4的基因型为XaY,Y来自父亲,Xa来自母亲,B错误;C、Ⅱ2表型正常,基因型为XAY,不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由于Ⅱ4的基因型为XaY,Ⅰ3是否患有红绿色盲未知,因此Ⅰ3的基因型可能是XAXa,也可能是XaXa,Ⅱ3表型正常,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XAXa,因此不一定能检测出红绿色盲基因,C错误;D、Ⅱ2表型正常,基因型为XAY,Ⅱ3表型正常,基因型可能是XAXA或XAXa,生育的后代中女孩必定携带来自父亲的XA基因,不可能患病,由于无法确定Ⅰ3和Ⅰ4的基因型,因此无法判断Ⅱ3基因型的概率,无法计算男孩患病的概率,D错误。10.如图为人类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基因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Ⅲ-5正常,则Ⅱ-2一定患病B.若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Ⅱ-2一定为杂合子C.若Ⅱ-2正常,则据Ⅲ-2是否患病可确定该病遗传方式D.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答案】C【详解】A、若Ⅲ-5正常,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于Ⅱ-1正常为aa,而Ⅲ-3患病Aa,可推出Ⅱ-2一定患病为A_,A正确;B、若II-1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由于III-3是患者,他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II-2。假如该病为常隐,无论II-2是Aa还是aa,由于II-1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所以不可能生出患病的III-3。这样,该病还剩3种情况:常显,X显,X隐。在这三种情况下,II-2都是杂合子,B正确;C、若Ⅱ-2正常,Ⅲ-3患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Ⅲ-2患病,则可推出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Ⅲ-2正常,则不能推出具体的遗传方式,C错误;D、由于该家系中有女患者,所以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上,D正确。11.某昆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型。翅形分为正常翅和缺刻翅,由一对等位基因M/m控制。研究人员利用纯合的正常翅和纯合的缺刻翅昆虫进行正反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可判断正常翅和缺刻翅的显隐性关系B.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可判断基因M和m位于细胞质中C.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可判断基因M和m位于XY同源区段D.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可判断基因M和m的遗传不符合分离定律【答案】A【详解】A、若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那么可通过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正常翅和缺刻翅的显隐性关系,比如纯合正常翅与纯合缺刻翅杂交,子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A正确;B、若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由于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所以正反交结果应该不同,表现为母系遗传,而不是相同,B错误;C、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基因可能位于XY同源区段,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比如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和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杂交,正反交结果不同,而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C错误;D、无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XY同源区段,只要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不能说明不符合分离定律,D错误。12.DNA指纹技术是用限制酶切割样品DNA后,通过电泳等操作把切割后的DNA片段按大小分开。右图是一对夫妇和三个子女的DNA切割片段。在不考虑交叉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基因I和基因II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基因III是显性基因不可能是隐性基因C.若仅考虑基因IV,则母亲不可能为纯合子D.基因V可能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答案】C【详解】A、由DNA指纹表格分析,母亲的基因Ⅰ片段,传递给女儿1和儿子,母亲的基因Ⅱ片段没有传递给女儿1和儿子,而是传递给了女儿2,因此基因Ⅰ片段和基因Ⅱ片段不可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错误;B、基因III随父亲传给了两个女儿,没有传给儿子,只能说明其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无法判断其显隐性,B错误;C、若仅考虑基因IV,若母亲为纯合子,则所有后代均应该含有基因IV,根据DNA指纹技术可知,母亲不可能为纯合子,C正确;D、由DNA指纹表格分析,父亲的基因Ⅴ传递给了女儿1,没有传递给女儿2,因此Ⅴ不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D错误。13.果蝇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其紫眼与红眼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紫眼对红眼为显性,下列有关果蝇减数分裂和杂交实验推理正确的是(
)A.雌果蝇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在一个细胞中出现0条、1条或2条X染色体B.一只紫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杂交,F1紫眼:红眼=1:1,说明紫眼、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C.一只紫眼雄果蝇与一只紫眼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红眼果蝇,说明亲本紫眼雌果蝇一定为杂合子D.多对紫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因紫眼为显性,所以子代的紫眼果蝇一定多于红眼果蝇【答案】C【详解】A、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在正常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其细胞中含有2条XX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前期、中期中含有1条X染色体,后期着丝粒分裂,含有2条X染色体,A错误;B、紫眼(A)对红眼(a)为显性,若紫眼、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则一只紫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杂交,即XAYXaXaF1:XAXa、XaY,其表性及比例为,紫眼雌性:红眼雄性=1:1;若紫眼、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则一只紫眼雄果蝇与一只红眼雌果蝇杂交,分为两种情况:①AAaaAa,其表型均为紫眼,②AaaaAa、aa,其表型及比例为:紫眼:红眼=1:1,B错误;C、一只紫眼雄果蝇与一只紫眼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红眼果蝇,不管其位于X染色体上(XAXaXAYXaY),还是常染色体上(AaAaaa),说明亲本紫眼雌果蝇一定为杂合子,C正确;D、若紫眼、红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多对紫眼雄果蝇和红眼雌果蝇杂交,即XAY
×
XaXa→
F1:XAXa、XaY,其表性及比例为,紫眼雌性:红眼雄性=1:1,所以多对紫眼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子代的紫眼果蝇不一定多于红眼果蝇,D错误。14.果蝇的体色和眼型分别受等位基因A/a、B/b控制,研究人员选择一对灰身圆眼雌、雄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F1灰身圆眼灰身棒眼黑身圆眼黑身棒眼雄果蝇/只30110210298雌果蝇/只59901980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B.灰身和圆眼均为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C.F1中雌、雄果蝇数量不等,可能是特定实验条件下AaXBY个体不能存活D.同样实验条件下,F1灰身棒眼雄果蝇与黑身圆眼雌果蝇自由交配,F2雄果蝇只有1种表型【答案】C【详解】AB、亲本均为灰身圆眼的雌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黑身,说明黑身为隐性,且黑身在雌雄果蝇中都有,说明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均为Aa,眼型中子代出现棒眼,说明棒眼为隐性,且棒眼仅出现在雄果蝇上,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由于亲本均为灰身圆眼的雌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黑身,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AB正确;C、子代雄果蝇中灰身与黑身理论上应为3:1,实际上只有2:1,故雄果蝇中AA纯合致死,子代中雄果蝇中圆眼:棒眼=1:1,实际只有2:1,说明XbY基因致死,即致死基因为AAXbY,C错误;D、F1灰身棒眼雄果蝇AaXbY与黑身圆眼雌果蝇aaXBX-,F2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Y,但XbY基因致死,因此F2雄果蝇的表现型只有1种类型,D正确。15.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某同学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确定显隐性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灰体为显性C.若黄体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D.若灰体为显性,基因一定只位于X染色体上【答案】D【详解】A、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亲本是灰体雌蝇和黄体雌蝇,子代雌蝇中灰体:黄体=1:1,雄蝇中灰体:黄体=1:1,无论灰体和黄体谁是显性性状,均可以出现此结果,无法判断显隐性,A正确;B、若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灰色为显性,子代雄蝇中灰体:黄体=1:1,则亲本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BXb,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bY,两者杂交后代♀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B正确;C、黄色为显性,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则后代雄蝇均为灰体,雌蝇均为黄体,不符合题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则后代可以出现♀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比例符合题意,所以若黄色为显性,则基因一定只位于常染色体上,C正确;D、灰色为显性,若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灰体雌蝇基因型为XBXb,黄体雄蝇基因型为XbY,两者杂交后代♀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Bb、bb,杂交后代可以出现♀灰体:♀黄体:♂灰体:♂黄体=1:1:1:1,符合题意,所以若灰色为显性,基因无论位于X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均符合题意,D错误。16.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野生型个体的眼色和翅形分别为红眼和直翅。研究人员通过诱变获得了白眼突变体和卷翅突变体昆虫。为研究该昆虫眼色和翅形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利用纯种白眼突变体(白眼直翅)、纯种卷翅突变体(红眼卷翅)昆虫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注:基因所在位置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杂交组合子代表现型组合一红眼卷翅♀×白眼直翅♂组合二:白眼直翅♀红眼卷翅♂雌性雄性雌性雄性F1红眼卷翅2962903010红眼直翅000298(1)这两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填“常”或“X”)染色休上,判断的依据是。(2)若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则杂交组合一F1中雌性红眼卷翅的基因型是,让杂交组合二F1雌、雄自由交配,在F2雌昆虫中白眼卷翅的比例为。(3)研究人员从野生型(灰体红眼)中诱变获得隐性纯合的黑体突变体,已知灰体对黑体为完全显性,灰体(黑体)和红眼(白眼)分别由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从黑体突变体(黑体红眼)、白眼突变体(灰体白眼)和野生型3种纯合品系昆虫中选择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探究灰体(黑体)基因和红眼(白眼)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完善实验设计。①实验思路:。②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若,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1)红眼、卷翅X杂交组合一、二是进行的正反交实验,正反交实验结果不一致(杂交组合二中直翅雌昆虫与卷翅雄昆虫杂交,F1雌性全为卷翅,雄性全为直翅,2分)(2)AaXBXb1/8(3)实验思路:让黑体突变体(或黑体红眼)和白眼突变体(或灰体白眼)杂交获得F1,F1随机交配得F2,观察F2的表型及比例。F2中灰体红眼:灰体白眼:黑体红眼:黑体白眼=9:3:3:1若F2灰体红眼:黑体红眼:灰体白眼=2:1:1【详解】(1)依据杂交组合一,红眼卷翅♀×白眼直翅♂F1:无论雌雄均表现为红眼卷翅,可知,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卷翅对直翅为显性,组合一的反交实验,即组合二,白眼直翅♀红眼卷翅♂F1:所有的雌性均表现为卷翅,所有的雄性均表现为直翅,有性别差异,可知,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无论雌雄均表现为红眼,与正交结果一致,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结合第一小问,若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则杂交组合一的亲本组合为AAXBXBaaXbYF1:雌性为AaXBXb,表现型为红眼卷翅,雄性为AaXBY,表现型为红眼卷翅;杂交组合二的亲本组合为AAXbXbaaXBYF1:雌性为AaXBXb,表现型为红眼卷翅,雄性为AaXbY,表现型为红眼直翅。让杂交组合二F1雌、雄自由交配,即AaXBXbAaXbY,按照拆分法,可求得,F2雌昆虫中白眼卷翅(aaXBX-)的比例为1/41/2=1/8。(3)依据题干信息,灰体对黑体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品牌宣传合同标准文本
- 人力代理合同样本
- 二手机械交易合同样本
- 保姆担保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保洁协议合同标准文本
- 人体拍摄合同样本
- 写酒厂合同标准文本
- 个人轻工辅料合同样本
- 书店加盟联营合同标准文本
- 中卫吊车出租合同标准文本
- 2025-2030中国防腐新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三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智能传感器研发-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举办科普月的活动总结(3篇)
- 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关于鸿沟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 【小学数学课件】搭积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