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劳动课程教案(六年级下全一册)_第1页
浙教版劳动课程教案(六年级下全一册)_第2页
浙教版劳动课程教案(六年级下全一册)_第3页
浙教版劳动课程教案(六年级下全一册)_第4页
浙教版劳动课程教案(六年级下全一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下劳动课程教案全一册六下劳动课程教案全一册六年级劳动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进度周次节次课程主题11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22安全用电基本常识33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44彩色电视机55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器物66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作品77让我们的制作亮起来88安全使用工具99什么是新材料1010什么是高新技术1111纳米技术1212交通新技术1313艺术插花1414榕树造型1515美化家居1616种绿萝1717面点的制作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电的来源。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3.通过教学,使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电的来源。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教学难点1.了解电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用途及电的来源。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并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统计分类。学力基础学生对于电有了一定的认识,有自己的积累。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城市夜景,语音教室,医院手术室,商场电梯,花卉喷灌,电子显示屏。电的来源及发电方式的录像片。3.拍摄一些家用电器照片。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启发学生讨论:假如我们的生活中没了电将会怎样?(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认知经验提出各种假设)2、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都离不开电,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二、学习课文,认识电的广泛用途及它的来源。多媒体展示电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2、请学生说说点的其他用途,认识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3.观看录像资料,让学生了解电的来源和发电方式。4、了解电的来源后,针对不同的发电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方式是节约用电(比如随手关灯,出门关掉电视机等)5、同时还可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因为我们国家虽然国土面积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就很少了,节约用电就是减少资源的消耗,这也是爱国的一种具体行为。三、学习课文,评议学生家里的家用电器1、出示家用电器照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你家里有哪些家用电器?那些你会用?小组内可议一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的体会,进一步认识电器。2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统计表。3小组内合作完成课文中的填空题。4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给家用电器分类。四、因地制宜,加强现场教学组织学生议一议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电器及理由,先小组內交流,后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组织学生到当地的家用电器生产企业参观,了解家用电器的生产流程;或到专业的家用电器商场参观,要嬴有关人员作介绍,边参观边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可给学生分号租后让学生自己去参观,回校后组织交流。板书设计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家用电器电的来源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安全用电基本常识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2.了解常见的违章用电现象3.了解触电的急救处理。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教学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学力基础对于安全用电有自己的认识与积累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2.了解常见的违章用电现象3.了解触电的急救处理。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触电事故的图片。体现出不安全用电的危害性。2.围绕课文的判断题拍摄一些日常生活中有违章用电现象的录像短片。3.准备一根干燥的木棒、一把绝缘良好的钢丝钳。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触电事故的图片。2.通过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知道违章用电的危害3.揭示课题,明确本课的学习內容。二、练习中思考,思考后完善1.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违章用电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完成书上的判断题。2.学生自行拟定安全用电注意事项,拟订好后,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3.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违章用电现象,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4.老师可以对安全用的注意事项进行一定的补充讲述。三、结合实际,增强用电意识,培养节约用电习惯。1.学生检查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使用情况,结合以上全用电的各项要求作出安全评价。2.小组内讨论交流:在生活中怎样做到节约用电,培养学生节约用电的习惯。四、预防为主,消防结1.安全用电器到了预防的作用,但是万一发生触电事故该如何处理,“技术信息”提供了3条有益的建议,教师可以分别进行讲述,并做演示,让学生参与。2.教师可适当补充讲解什么是绝缘体,并举例说明,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3.也可补充讲一些常用的急救电话(119,120,110,122)以及具体用途,并说明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和怎样使用。板书设计安全用电基本常识安全注意事项急救电话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让学了解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2、掌握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正确方法。3、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用电器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1、让学了解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2、掌握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用电器的良好习惯。学力基础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读懂说明书。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让学了解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2、掌握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正确方法。3、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科学合理地使用家用电器的良好习惯。教学准备1、准备一个文件袋,内装有一些常见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2、老师傅音教室里家用电器(比如电视机、录音机)的使用说明书,分发给学生。(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1.出示事先准备好的文件袋,让学生猜测袋内物品。2.揭示袋内物品,展示多种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引导学生评议这样保管的好处。建议学生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模仿。3.揭示课题,明确本课学习内容。(二)分组讨论,认识掌握。1.小组讨论:你阅读过家用电器的使用说明书吗?你是怎样阅读的?在这方面又没有什么经验教训?建议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学生可多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讨论中进一步认识阅读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的重要性。2.第二部分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老师可针对教师中的电视机或者录音机等实物,设定一些目标让学生在操作中完成,而不必进行繁琐的讲解。提示个小组在操作中如果遇到困难,可向其他小组或老师请教,共同研究解决。3.学完后可推选一名代表谈谈小组内的学习收获。4.探究讨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物品在使用前必须认真阅读说明书的?例如:药品,衣物,食品,玩具。(三)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汇集后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广泛阅读各种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可在家长的指导下边阅读边动手操作。2.鼓励学生将家中的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进行归类摆放,养成良好的物品归类习惯。板书设计家用电器使用说明书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彩色电视机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学会正确操作彩色电视机。2、了解彩色电视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不当操作。教学重点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学会正确操作彩色电视机。教学难点了解彩色电视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不当操作。学力基础家里都有彩色电视机,有一定的使用经验。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学会正确操作彩色电视机。2、了解彩色电视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避免不当操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一台常用性的彩色电视机(若有条件的话)。有条件的根据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6组,准备与小组数距相等的电视机。每一小组准备一把之一用的皮尺。2、学生准备:事先了解家中彩电的品牌,屏幕对角线的尺寸以及平时观看电视时离开屏幕的距离。(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是否喜欢看电视?平时喜欢看什么节目?让学充分交流,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出示本课的教学内容。(二)读图、说说、了解屏幕尺寸含义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交流,然后归纳出:(1)电视机在每个家庭中是十分重要的设备。可以让叙述交流看电视增长了那些知识。(2)了解电视机屏幕尺寸的大小及相应的观看电视的最佳距离。可以让学生动手量一量教师里电视机屏幕对角线的长度以增强认识。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说一说家中的彩电是什么品牌,屏幕对角线的尺寸是多少,你观看电视时离开屏幕的距离有多远。情绪水对照一下肯稳重的表格,看一看自己平时观看电视机时,与最佳距离是否一致,便于今后调整,教师可告诉学生在恰当的距离看电视可以得到较好的视觉效果,也有利于保护视力。(四)做做、议议、明确做法、掌握要领。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操作。指导学先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电视机和遥控器上各个按钮的用途及观看电视时的操作方法。学会操作后,要充分调动学社以往的经验,让学生说说怎样正确使用和保养电视机。在学生说到电视机的摆放位置时,可组织学上讨论:电视机摆放在怎样的位置才合适?讨论后,教师和学生共归纳:(1)电视机应放在荧光屏不会直接受到阳光照射的室内;(2)远离热源,放在通风,干燥处,而不应放在潮湿的地方;(3)不要放在厨房附近,以避免油烟。(4)不要放在如书架或嵌入式壁橱等封闭地方。在雷雨天气时,怎样注意防雷安全?让学生现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最后学生自己小结:(1)雷雨天气时,从电源插座上拔去电视机的插头;(2)放下天线;(3)不要去触摸电视机的任何部位。(五)评评,学习结果。小组互评,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彩色电视机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运用多种材料制作器物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器物是由多种材料制作成的。2.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器物是由多种材料制作成的。教学难点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学力基础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认识到了很多不同的器物。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自带一样日常生活中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制作的小物品。(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类历史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工具有的不断演变和发展。(二)看图认识器物。1、处事四幅图片,让学生说说看看,这些器物是由那些材料制成。2、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门,椅子,锤,铅笔,并且谈谈其构成材料。可采用小组比赛的方法,比一比哪一组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强。例如椅子,生活中常用的材料有木,铁,皮革,塑料等,造型更是无奇不有,让学生交流后,教师可出示有关图片来拓展学生的视野。(三)展开讨论,加深了解1、提问: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是用两种以上的材料制成的。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物品,说一说物品的组成材料。学生独立思考以上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每组选出几名代表发言,2、提出问题:你见过造房子吗?说一说造房子要用那些材料?这些材料各有什么用途?学生思考,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点学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材料运用于建筑物上。(四)课外拓展,增长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即特长,自由组成探素小组,对钱币,水桶,笔,床等物品进行探究,通过实地采访,上图书馆,上网等形式,对生活中的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板书设计运用多种材料制作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作品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2.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一件有使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3.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学重点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难点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包括废旧物品,设计制作一件有使用价值或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环保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学力基础学生有一定的劳动制作能力。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教学准备1.防风农架和垃圾桶两种手工作品。2.制作四件手工作品的材料工具。3.构思一件作品,准备所需的材料。(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1、用实物投影出示文中4张图片,说出图中制品所用的材料。2、分组讨论,这些作品能否改用其他材料,让学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材料,甚至是废旧物品,都可拿来制作成作品。(二)模仿制作1、通过学生自由阅读模仿制作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骤。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组选1-2件作品合作完成。注意:分组人员一般不超过6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完整理桌椅。3、展示作品,评价作品。(三)设计制作1、学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分号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组成员讨论制作的作品。2、收集材料,准备工具,根据分工动手制作。3、设计作品中没有安排评价栏目。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制作,体验劳动的快乐。板书设计作品展示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让我们的制作亮起来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一两件小玩具,并能使它亮起来,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2、在学会制作玩具的同时,学习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乃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学重点在学会制作玩具的同时,学习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乃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力基础学生制作了相应程度的劳动工具。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学会制作一两件小玩具,并能使它亮起来,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2、在学会制作玩具的同时,学习收集,处理,运用技术信息。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乃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3、学会使用常用的劳动工具,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教学准备上网了解有关花灯的知识信息。2、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出示灯具玩具,并让小制作亮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2、出示6种玩具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玩具的共同特点,使它们亮起来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材料。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思考讨论,了解方法。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当一回设计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讨论。2、看制作步骤图,进一步了解制作方法。(三)分组合作,模仿制作1、分好组后,根据各组自己的选择制作作品。2、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4、交流制作的过程和心得。(四)作品展示,综合评价1、集中展示各组的作品。2、小组内讨论对作品的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在书上各项里打星。(五)开拓创新设计制作。1、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有特色的小制作。2、将将花灯的来历和发展,在元宵节晚上请家人或同学观赏自己制作的花灯。板书设计让我们的制作亮起来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安全使用工具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一件能亮起来的玩具,从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再创造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过程中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3、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加工材料,知道其性能和用途,有选择的运用在自己的制作中。教学重点再创造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过程中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教学难点认识一些常见的技术加工材料,知道其性能和用途,有选择的运用在自己的制作中。学力基础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加工材料能力。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再创造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主动进行技术学习和技术探究的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对技术设计、技术实践过程中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教学准备1、想象设计一种小制作。2、实物投影仪。(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教师可表扬上次模仿制作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2、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二)认识工具1.出示不同工具2.了解不同工具的用途(三)交流构思,画设计图。1、每个学生课前有准备,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因此可先小组内进行交流,选择一个,作为本组制作的目标。2、根据构想,划设计图。设计图要画出该制作的大概构造,标出各部分名称,并标号尺寸。(三)讨论步骤,写计划书。1、制作设计的作品,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先小组内进行讨论,再进行制作。2、在明确工作步骤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并写一份计划书。接着进行分工,落实到人。(四)分组合作,制作作品1、按计划书开展工作,这样才能有条不紊,提高工作效率。2、分工明确,组长要发挥作用,小组内成员要团结协作,记录员要及时记录制作情况。3、制作中遇到问题要小组内讨论,找出解决的方法,必须事情老师给予指点,不可半途而废。板书设计安全使用工具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什么是新材料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对新材料有一定的了解。2、引导学生从材料技术的发展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材料技术的发展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材料技术的发展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学力基础对于新材料有一定的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对新材料有一定的了解。2、引导学生从材料技术的发展看人类文明的进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激趣导入。1、21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生命科技的世纪,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己经引发了新的产业革命。2、你知道发展中的新技术指的是什么?(工业、农业等领域里的新兴技术)新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材料,请看图。播放媒体课件,有能源材料、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二、认识新材料。1、材料:使指人类能制作有用物品的物质。它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我们穿的衣服、吃饭用的餐具、居住的房屋、出门乘坐的各种交通工具等,无一不是由各具特征的材料制成的。2、新材料的认识。(看图)(以豆粕为例》榨过油的大豆粕,可以做成光洁柔软莲松的大豆纤维,有羊绒般的手,蚕丝般的光泽,棉的保暖性,良好的亲肤性。所以说一吨大豆柏“点豆成锦”带来4.5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说说给我们的启示。3.上网查询,说说下列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1)捧不碎的瓷碗(2)能“记”形状的金属(3)具有“隐身”功能的飞机(4)人工心脏三、总结板书设计什么是新材料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什么是高新技术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对高新科技有初步了解。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高新科技的探索欲望,培养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通过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对高新科技有个初步了解。教学难点通过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使学生对高新科技有个初步了解。学力基础对于高新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通过上网查询相关的资料,对高新科技有初步了解。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高新科技的探索欲望,培养创新精神。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激趣导入。1、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新材料)2、师生谈话,引出课题。你知道什么是高新科技吗?高新科技是指那些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有重大影响,能形成新兴产业的先进技术,包括电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技术等。强调:它不是只指某一单项的技术,而是-一个技术群,是一整套技术。二、以“未来农业工广”为例,深入了解。1、说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2、未来的农业工厂:不用土壞种植,不需要露天和耕耘,从播种到收获都由电子计算机自动完成:所用的“肥料”是当种营养液,不使用任何农纺、除草剂和消毒液,连空气都是经过过滤后通过的,不必担心污染。3、吞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工瓜4、讨论:新材料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应用有什么重要意义?三、上网查阅。1、明确要求:查阅关于高新技术的资料。2、学生自主查阅,教师巡视指导。3、讨论交流:(1)你都了解了哪些高新科技?(2)高新科技的应用,带给我们哪些益处?A、大幅度地增强产品功能,显著的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和工作效率,从而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B、从手工技术到传统工业技术再到高新技术,这三者的劳动生产率的比例大致是1:10:100<甚至是1000)。高新技术的利润一般比传统工业企业高出20%到50%《某些领域更高)四、谈收获体会,结束课文。板书设计什么是高新技术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纳米技术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教学目标掌握纳米、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自然界中的纳米材料。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了解碳纳米管的特性,无人机的应用发展状况。教学重点掌握纳米、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了解纳米材料的特性、自然界中的纳米材料,教学难点了解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原理,了解碳纳米管的特性,无人机的应用发展状况。学力基础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同教学准备ppt一、了解纳米技术案例一、中国纳米技术为美国西部山谷“解渴”案例二、纳米技术打造微型机器人,游进人体做手术案例三、纳米科技将在多领域改变世界甚至可对抗病毒感染案例思考:纳米科技如今已成为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其能够应用于医学、药学、生物、化学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那么纳米技术是什么?纳米技术又到底有什么用处和功能?认识纳米技术的发展过程1、了解纳米的含义纳米(nanometer)是一个长度单位,简写为nm。1nm=10-9m=10埃。人的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相当于6万个纳米;氢原子的直径为1埃,所以1纳米等于10个氢原子一个一个排起来的长度。纳米是处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衔接点、交界点。2、了解纳米技术的含义自从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技术。纳米技术(nanotechnology),也称毫微技术,它是指在1~100nm尺度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特性的高新技术学科。纳米技术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其最终目标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意志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分子,制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三、了解什么是纳米材料纳米级结构材料简称为纳米材料,广义上是指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超精细颗粒材料的总称。根据2011年10月18日欧盟委员会通过的定义,纳米材料是一种由基本颗粒组成的粉状或团块状天然或人工材料,这一基本颗粒的一个或多个三维尺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并且这一基本颗粒的总数量在整个材料的所有颗粒总数中占50%以上。一般认为纳米材料应该包括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材料的特征尺寸在1-100纳米之间,二是材料此时具有区别常规尺寸材料的一些特殊物理化学特性。四、纳米材料的特性从通常的关于微观和宏观的观点看,纳米级这样的系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当人们将宏观物体细分成超微颗粒(纳米级)后,它将显示出许多奇异的特性,即它的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化学方面的性质和大块固体时相比将会有显著的不同。由纳米颗粒组成的纳米材料具有以下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表面与界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五、自然界中的纳米材料纳米材料其实并不神密和新奇,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天然形成的纳米材料,如蛋白石、陨石碎片、动物的牙齿、海洋沉积物等就都是由纳米微粒构成的。人工制备纳米材料的实践也已有1000年的历史,中国古代利用蜡烛燃烧之烟雾制成碳黑作为墨的原料和着色的染料,就是最早的人工纳米材料。另外,中国古代铜镜表面的防锈层经检验也已证实为纳米SnO2颗粒构成的薄膜。以下是科学家发现的自然界中的纳米材料。六、纳米世界的眼和手—扫描隧道显微镜(STM)20世纪80年代初期,IBM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G.Binnig和H.Roher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此这两位科学家与电子显微镜的创制者ERrska教授一起荣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这种新型显微仪器的诞生,使人类能够实时地观测到原子在物质表面的排列状态和与表面电子行为有关的物理化学性质,对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微电子技术的研究有着重大意义和重要应用价值。扫描隧道显微镜不仅作为观察物质表面结构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作为在极其细微的尺度──即纳米尺度(1nm=10-9m)上实现对物质表面精细加工的新奇工具。七、奇妙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carbonnanotubes)于1991年由NEC(日本电气)筑波研究所的饭岛澄男(SumioIijima)首次发现。碳纳米管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以及其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倍受人们的关注,并迅速在世界上掀起了一段研究的热潮。板书设计纳米技术碳纳米管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交通新技术课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教学重点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难点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学力基础学生对于交通运输是比较熟悉的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同教学准备ppt一、情景导入:谈话:同学们,如果我们班全体同学要到大连去旅游,我们可以怎样去呢?请猜谜语:远看像城墙,近看一排房,日行千里路,能载万吨粮。小小一间房,有墙又有窗,马路当中跑,行人走两旁。水面一座楼,没腿四处走,载人又送货,江海任它游。耳听赛雷鸣,眼看像只鹰,早晨去拉萨,晚上回北京。(打四种交通工具,谜底:火车汽车轮船飞机)教师小结:现代化交通运输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空间。二、主体活动(一)了解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体系1.展示交流:①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反映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有关资料,现在我们先小组交流并分类整理,然后我们全班交流。②指导学生通过展示资料、汇报等形式交流学生了解到的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情况。2.对比现代交通运输业与古代人的出行:(用课件出示现代化的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海洋运输。)①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交流:现代交通工具与古代人的出行工具相比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呢?②汇报交流。现代的交通工具比古代人的出行工具更先进、更方便快捷,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人们出行、运输等更加便利。3.谈体会、话感受: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变化为什么会这么快,看到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感受呢?②汇报交流,指导学生谈出切身感受。小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发明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四通八达的公路网、铁路网、水路航空线及空中航线等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也反映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便利、快捷的现代交通运输,促进了经济发展,拓展了人们的生活空间。(二)感知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过渡:近年来,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交通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逐步健全。1.阅读、交流:①仔细阅读观察课本第51页、第52页的资料。②全班交流体会、收获。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介绍一下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①教师引导:我们身边的公路交通运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刚才的阅读、观察、讨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搜集到的资料,当一次“小小解说员”,介绍一下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②学生介绍,并组织评选最佳“解说员”,并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让其介绍成功的经验。(三)“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小调查讨论调查方法:1.教师引导:我国公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真快,你们还想了解哪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状况?应该怎样去了解?2.学生讨论、汇报、交流。我们还可以去了解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海洋运输等。可以到图书馆、交通、铁路等部门去调查,也可以上网查询,还可以向其他人请教。(调查实践活动放到课后进行。)三、课后拓展:1.用多种方法搜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状况的资料。小组内将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根据资料,交流个人的调查结果。2.举办展览。将资料分期贴到学习园地上,引导学生感受祖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畅谈个人体会。板书设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火车飞机轮船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艺术插花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插花。2.通过插花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通过插花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插花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学力基础无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插花。2.通过插花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一、导入。I插花就是将具有欣赏价值的花、果、枝、叶等剪切下来插入瓶、盘、盆等适宜的容器中,使她成为一件赏心悦目的花卉艺术品。插花是一种动手又动脑的艺术创作活动。二、观察各种插花作品,欣赏美丽的插花。三、制作过程:(一)插花容器除花瓶外,能够乘水的任何容器均可。如盆、罐、盘、壶、碗、坛、杯等。(二)插花工具插花的用具有刀、剪、花座、花泥、细金属丝、胶带等。(三)花材的选择与构思。一般说来,无论是人造花、干花还是鲜花,甚至一些野花野草,都可以作为插花的材料,只是因用途和个人喜好不同而异。插花的基本构图形式多种多样,作品千变万化。外形轮廓有对称式与不对称式两种,花材在容器中的位置和姿态分为直立型、歪斜型、下垂型和水平型等。(四)操作步骤插花通常先用主要的花枝构成骨架,再用次要花枝构成轮廓,最后用散点式花枝进行装饰,把空缺部位加以补充,对姿态特别好的花枝可作特殊安排,以突出重点,增加艺术效果。以插花《同心》为例。板书设计艺术插花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榕树造型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给榕树造型。2.通过学习陶冶学生爱美情趣。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给榕树造型。教学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给榕树造型。学力基础1.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给榕树造型。2.通过学习陶冶学生爱美情趣。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习给榕树造型。通过学习陶冶学生爱美情趣。教学准备PPT,材料一、导入。这些榕树盆景多美啊!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造型的吗?榕树为热带树种,根系发达,枝条柔软,叶色翠绿,四季常青,生命力和适应性强,作为盆景培养,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二、榕树的造型方法很多,缚扎是最常见的造型手段和制作技艺。1.缚扎操作的要领。根据创作主题和树形,选用粗细不同的金属线(铁线、铝线、铜线),先缚扎主干,把金属线一头固定在枝干基部,而后向上缠绕。缠绕方向要与枝条的弯曲方向一致,即枝条向右弯,要向顺时针方向缠绕;枝条向左弯,要想逆时针方向缠绕;做弯曲的部位,线要密些,以防折断树枝。接着,进行枝条弯曲造型。弯曲用力要均匀,要逐渐弯曲到位,以免造成枝条断裂。同时要注意避开芽眼,不损伤树皮。缚扎造型应选择在春季晴天盆土教干燥时进行。缚扎后应及时修剪过长和多余的枝条。经过6-12个月时间,造型基本固定下来后,要及时拆线,以免线体扎入皮层,影响枝干的成长。如果曲度效果不理想,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缚扎,但要避开第一次缠绕的痕迹。2.缚扎造型的常见样式及其加工要点。(1)横卧式。主干向一侧下弯横卧,但不下垂,顶部上翘,侧枝分别向上和向左右伸展,第一侧枝逆转弯曲。(2)斜干式。主干向一侧倾斜,尾端上翘,册枝成水平状伸展,第一侧枝逆转弯曲。(3)悬崖式。主干向一册下弯,成悬垂状,侧枝左右展开,第一侧枝回转成为顶柱,主干末端适度上翘。(4)曲立式。主干左右弯曲,但仍保持向上的生长态势,树形粗壮、古朴,侧枝层次高低分布有序。板书设计榕树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美化家居课型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美化家居的能力。2.通过教学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美化家居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美化家居的能力。学力基础学生平时会做一些家务活美术色彩和手工动手课时安排课时教学方案预设修改与完善课时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动手美化家居的能力。2.通过教学陶冶学生爱美情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能力。教学准备一、导入。你见过哪些美的家居?你觉得她哪儿布置得最美?家是人们生活和休息的地方,一个雅致、美观的家居,会使人感到舒适和温馨。自己动手美化家居,不仅别有趣味,而且会使你的家更有个性,充满美丽。从三年级至今,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劳动本领,现在正是一展身手的时候。二、美化家居大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家居要整洁。要经常打扫、整理家居,使家干干净净,井井有条。劳动课上学到的劳动技能该派上用场了。二是要绿化家居。我们已经学会种植许多植物,如果能使家中的阳台、窗台充满绿意,经常有鲜花开放,如果你家的院里、篱笆上能爬满爬山虎、牵牛花、三角梅,如果你的窗前有一盆吊兰,书桌上摆着小巧玲珑的仙人球,如果你的客厅长着造型奇异的龟背竹、榕树,如果你的卧室插着一二株水载植物,如果你的家还养着小金鱼、小龟之类的小动物……想想看,那是一个多么生机黯然的家啊!如果这一切都是你创造的,你的心情会怎样?三是要对家居进行装饰。我们己经学会使用多种劳动工具;学会利用纸、剪纸、编结、布艺、泥塑、插花等技术;学会了利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工艺品;美术课,我们还学会创作各种艺术品……如果能用你的手艺技巧和你的作品家居,一定会使家有一种独特的美。板书设计美化家居剪纸、编结、布艺、泥塑、插花等技术课后反思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教学主题种绿萝课型新授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种植绿萝的基本方法。2.通过种植绿萝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种植绿萝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通过种植绿萝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学力基础学生家里平时会有一些小植物课时安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