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新高考历史热点精准复习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知道古代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一、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一)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1.采集和渔猎经济:依靠自然界现成的动植物为生,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地域内过着迁徙的生活。必备知识农耕西亚:东亚:
(黄河中上游)、
(长江中下游)中美洲:
、甘薯等畜牧西亚:绵羊和山羊中国:猪、狗南美:骆马小麦、大麦2.原始农耕和畜牧出现:大约1万年前(1)概况:人类学会了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粟水稻玉米(2)农业出现的意义①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
。初步改变了纯粹依赖自然资源的状况,增加了食物供应,改善了生存条件,加速了人口的增长。②促进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
,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原始音乐、文学和
产生。③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
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食物生产者定居宗教天文历法(二)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地区食物生产社会生活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种植大麦、小麦王室、神庙等拥有大量土地;古巴比伦王国政府官员等拥有土地的人常合伙经营或出租土地;古埃及形成了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古代中国分为北方
农业区和南方稻作农业区由农夫集体耕作到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推行
政策古代希腊、罗马大麦和小麦从西亚传入;种植葡萄和橄榄;谷物与蔬菜轮作或建果园普遍使用
劳动;古罗马长期实行土地国有古代美洲玉米、甘薯、马铃薯阿兹特克:土地分贵族私有、村社公有和家庭份地三类;
收回两年不耕作的土地粟麦重农抑商奴隶村社[知识点拨]古代世界农业格局的特征及其原因(三)生产关系的变化1.家庭变化:农业产生以后,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女子逐渐退居从属地位。2.社会变化:生产力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出现了私有财产,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
产生,国家应运而生。阶级外传欧洲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
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外传中国玉米①
时,传入中国②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鸦片战争前,种植已遍布全国马铃薯和甘薯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番茄和辣椒也在明朝传入中国二、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美洲物种的外传西班牙人明朝(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1.欧亚作物传入(1)概况: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2)影响①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成为美洲的主要粮食作物。②水稻:由西班牙人带到美洲。
中期,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2.禽畜的传入(1)概况:鸡、牛、驴、马、猪、羊等禽畜传入美洲。(2)影响:改变了美洲的动物群落,推动了农业发展。18世纪(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4.新物种的引进对当地
产生了一定消极的影响。生态环境三、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过程(1)工业革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
,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3)20世纪下半叶以来: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农业机械化原因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特点美国农业机械以
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则是大、中、小型相结合影响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
转变2.表现(1)农业机械化大型自动化成就①美国:1930年,培育出玉米新品种②墨西哥:20世纪40年代,培育出小麦新品种③菲律宾:20世纪60年代,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④中国:2014年,“
”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创世界纪录意义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2)杂交育种技术进步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牧业实现了
和自动控制渔业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现代化。水产养殖向
、机械化、
经营发展,从淡水养殖向海水养殖发展(3)养殖技术的发展机械化工厂化集约化(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粮食储备技术的发展时期表现古代
或风干;利用自然界中的冰近现代①食品加工:自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迅速发展②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
工业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起来。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大大促进了该产业的发展2.食品的保存和冷藏腌制冷冻食品原因①人口激增;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②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措施①世界: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统筹资源②中国:1996年,发布了《
》白皮书;此后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中国的粮食问题原因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②禽畜饲养中抗生素的过度使用③
的过度使用措施①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
进行治理②中国: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并不断修订;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2.食品安全食品添加剂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主题探究食物生产方式变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视角1农业的产生与人类早期文明材料一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世界各地区人民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人类从攫取性经济转变为生产性经济。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开始对日月星辰的活动、气候现象进行观察,积累生产经验。周期性劳动要求人们较长时间居住在一个地方,以便播种、管理和收获。从事农耕和畜牧后,人类第一次有可能生产出超过维持劳动力所需的食物并存储它。——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问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农业的产生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影响。[提示](1)使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生产者(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推动人类对自然认识的加深,天文历法等学科发展起来(推动科技发展);使人类走向定居生活(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生产关系变化:私有制、阶级、国家)。[深化拓展]古代人类食物生产的多元化和统一性1.多元化:由于区域不同和缺乏交流,各区域人们的食物生产具有多元化的特点。(1)不同地域的人们培育了不同特色的农作物种植体系,驯化了不同类型的牲畜。(2)各区域农业的地位和生产方式不一致。如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希腊农业生产以奴隶劳动为主,工商业占据重要地位。2.统一性(1)农业出现之后,开始走向定居。(2)培育了粮食作物和驯化动物,注重灌溉和提高生产技术。(3)土地制度由公有逐渐发展到私有,土地租赁时有出现。(4)生产主体和生产关系逐渐变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子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加剧,阶级和国家产生,文字、宗教等精神文明出现。视角2哥伦布交换: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材料二世界历史上,始于1492年并从此加速进行的生物全球重新分布通常被称为“哥伦布交换”。时间事件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生物交流开始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美洲大陆1510年西班牙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1555年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16世纪80年代巴西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产地——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约1700年欧洲殖民者带来了美洲大陆未有的病原体,美洲原住人口下降了60%~90%18世纪初咖啡风靡欧洲等地,巴西和印度尼西亚开始生产咖啡[问题](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哥伦布交换”为主题,提炼观点并择取信息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提示](2)论点方面哥伦布交换对人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据方面①哥伦布交换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欧亚大陆的马和牛被引进美洲,而原产美洲的玉米等农作物也流向世界各地。哥伦布交换推动了人口的迁移。欧洲人迁移到美洲,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族群开始混合②哥伦布交换导致了各种微生物,特别是病毒的传播,欧洲殖民者带来的病原体使美洲原住民人口锐减③哥伦布交换改变了传统饮食习惯。玉米成为许多地区重要食粮,咖啡风靡欧洲等地[深化拓展]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物种交流的特点1.欧洲主导:伴随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2.内容丰富: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3.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4.两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5.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依然在进行。视角3现代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材料三
2.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4.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重申国际合作和团结的重要性并要避免采取与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不一致并可能危及粮食安全的单方面措施。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5.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年11月16日)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提倡科学种田,通过兴修水利,培育和推广良种等措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此同时,我国致力于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科学研究工作,培育出一批成熟期不同的水稻良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水稻高产途径,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1964年,袁隆平率先开始水稻优势利用的研究。1973年,他成功自主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有效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至1989年,中国已向世界上20多个国家(地区)转让了这一技术。——摘编自许嘉璐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主题,自拟论题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成文,逻辑清晰)[提示](3)论题示例一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与安全问题应维护遵从联合国的主张。示例二中国为解决全球粮食危机与安全问题起了大国担当作用。示例三消除饥饿和维护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协作共同应对。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论证:①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对农业的投资不足、经济危机、人口增长、国家政治经济问题、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等。②应对粮食安全的措施:一方面要加强国际合作,另一方面要从粮食生产和供应入手,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提高粮食生产水平。同时,要加强人们的粮食安全意识,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应对粮食安全问题。③从联合国角度:为协调各国政府在粮食安全、消除饥饿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积极行动,通过召开国家粮食安全会议、协调各国政策等举措,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而努力。④从中国角度: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政府为消除饥饿、确保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成为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大国担当,贡献了大国方案。结论升华:①可以上升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各国共同应对粮食安全问题。②可以突出中国作用,树立民族自信和制度自信,体现时代性。③可以说明发展高新科技农业的价值,认识现代农业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现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1.(2024·新疆乌鲁木齐三模)考古学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成堆的橡子、酸枣、菱角、葫芦、芡实、茭白等植物遗存。还包括一些外形完好的葫芦籽。类似的遗迹在全国各地的原始社会遗址中都有发现。据此可知(
)[A]男耕女织的农业耕作模式初步形成[B]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蔬起源地[C]原始先民的食物获取逐渐转向生产[D]长江下游的文明超过黄河中游地区C随堂训练【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中存在种类丰富的植物遗存,并且保存着适合种植的种子,说明原始先民获取食物的方式出现了由采集向种植生产的转变,故选C项;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了男耕女织的农业耕作模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国与其他农耕文明的对比信息,无法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蔬起源地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比长江下游与黄河中游的文明发展程度,排除D项。2.(2024·云南丽江二模)考古学家在叙利亚北部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石磨、石碗里小型哺乳动物和鱼类的骨骼及其他残存物,此外还有烤制食物的塌陷坑和烧焦炭化的种子。这些考古发现(
)[A]体现了采集业在当时已完全被取代[B]可以用于研究人类早期的饮食结构[C]反映了农业已经成为基本生产部门[D]说明当地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叙利亚北部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早期饮食的动物残存物、塌陷坑和烧焦炭化种子,说明可以用于研究人类早期的饮食结构,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采集业在当时还未被完全取代,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出现了烧焦炭化的种子,不足以说明农业已经成为基本生产部门,排除C项;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生产方式还是采集和狩猎,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D项。3.(2024·浙江宁波一模)咖啡原产于非洲,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世纪后传播到欧洲。17世纪,英国很多咖啡馆的墙上贴满了商品广告和寻人启事,成为人们交换信息和针砭时弊的场所。如今,许多咖啡店为消费者提供无线互联网服务,将自身打造成为办公室和居家之间的过渡性空间。以上史实共同说明(
)[A]咖啡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经营方式变化[C]社会信息化成为不可逆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一次性化学防护服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N-苯基乙酰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3D电影院屏幕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1,2,3-丙三醇三乙酸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一次性活性炭过滤口罩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中医养生保健培训计划
- 临时设施防汛与应急措施规范
-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发展计划
- 医疗废物运输的标准操作流程
- 2025年小学音乐教研组工作计划
- DL∕T 319-2018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抱杆通 用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
- 管理原理与实务
- 煤矿防治水细则释义详解版(一)
- GB/T 44144-2024有声读物
- 《桥本氏甲状腺炎》课件
- 6.3.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高一《化学》同步课堂(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2024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B卷(含答案逐题解析)
- 农机服务运营方案
- 长安汽车使用说明书
- 初一英语完形填空练习(50篇)
- 2024年上海公安机关文职辅警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