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毒管理制度801881.目的为加强本单位消毒管理工作,预防和控制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保障人员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所有场所、设施设备、办公用品、人员活动区域等的消毒管理。3.基本原则遵循科学、规范、有效、安全的原则,根据不同场所和物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二、消毒管理职责1.管理部门职责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单位消毒管理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开展消毒知识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的消毒意识和技能。定期对单位内部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协调解决消毒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消毒工作的顺利进行。2.各部门职责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消毒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消毒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本部门日常消毒工作的落实,确保消毒工作到位。配合管理部门开展消毒知识培训和消毒工作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教育本部门人员遵守消毒管理制度,正确使用消毒剂和消毒设备。3.工作人员职责所有工作人员应积极配合消毒管理工作,自觉遵守消毒制度。按照规定的消毒方法和频次对工作区域、办公用品等进行消毒,做好消毒记录。发现消毒设备故障或消毒剂短缺等问题及时报告,以便及时处理。参加消毒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消毒技能和注意事项。三、消毒工作流程与方法1.环境消毒地面消毒每天工作结束后,用湿拖把拖地,清除地面杂物和灰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按照由外向内、由左至右的顺序进行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拖净。对于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如卫生间、垃圾桶周围等,应增加消毒频次,每天至少消毒两次。墙面消毒定期对墙面进行清洁,去除灰尘和污渍。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墙面,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如发现墙面有血迹、呕吐物等污染,应立即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进行处理,作用30分钟后,彻底清洁。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以上。在人员密集场所或传染病流行期间,可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空气消毒机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每天开机消毒时间不少于1小时。也可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使用过氧乙酸溶液,按照1g/m³的用量,将过氧乙酸加水稀释成0.5%1%的溶液,加热蒸发,密闭门窗作用1小时后通风换气。2.办公用品消毒办公桌椅每天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办公桌椅表面,清除灰尘和污渍。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擦拭办公桌椅表面,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电脑键盘、鼠标每天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湿巾擦拭电脑键盘和鼠标表面。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消毒,将键盘、鼠标从电脑上取下,浸泡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中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使用。电话每天用消毒湿巾擦拭电话听筒和按键。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消毒,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对电话进行喷洒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文件资料对于经常使用的文件资料,可定期在阳光下暴晒6小时以上进行消毒。如需要对重要文件资料进行消毒,可采用环氧乙烷熏蒸消毒,但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3.餐饮具消毒采用物理消毒方法,首选煮沸消毒。将餐饮具完全浸没在水中,加热至沸腾后保持1530分钟。也可使用消毒柜进行消毒,按照消毒柜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确保消毒效果。如采用化学消毒方法,使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将餐饮具浸泡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4.卫生间消毒每天对卫生间进行多次清洁,包括洗手池、便器、水龙头、门把手等部位,清除污渍和异味。便器每天至少消毒一次,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对便器内部和周边进行擦拭或冲洗,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洗手池、水龙头、门把手等部位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卫生间地面每天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拖净。5.垃圾处理垃圾应分类收集,日产日清。垃圾桶每天至少清理一次,并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液对垃圾桶内外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于医疗废物等特殊垃圾,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并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6.人员消毒工作人员在接触污染物或进行可能污染手部的操作后,应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确保手部清洁。必要时,可使用含醇类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工作人员可佩戴一次性手套进行工作,工作结束后及时更换手套,并进行手部消毒。四、消毒设备与消毒剂管理1.消毒设备管理配备足够数量的消毒设备,如喷雾器、拖把、抹布、空气消毒机、消毒柜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建立消毒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购置时间、使用情况、维护保养记录等信息。消毒设备应由专人负责操作和管理,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设备。对损坏的消毒设备应及时维修或更换,确保消毒工作不受影响。2.消毒剂管理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具有有效卫生许可批件的消毒剂,并从正规渠道采购。建立消毒剂台账,记录消毒剂的名称、规格、生产厂家、购置时间、使用情况等信息。消毒剂应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避免阳光直射。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正确配制和使用消毒剂,现用现配,确保消毒剂的浓度准确有效。定期对消毒剂进行质量检查,如发现消毒剂过期、变质等情况,应及时清理并更换。五、消毒效果监测1.监测频率对环境、办公用品、餐饮具等消毒效果进行定期监测,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或消毒措施发生重大调整后,应增加监测频率。2.监测项目与方法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采用涂抹法进行监测,用无菌棉拭子在消毒后的环境表面采样,将棉拭子放入含1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取1ml进行细菌培养。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计算细菌菌落总数,判断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环境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²。空气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平板暴露法进行监测,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消毒后的空气中暴露5分钟,然后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计算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判断消毒效果是否符合要求。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4CFU/(5min·直径9cm平板)。办公用品消毒效果监测对办公桌椅、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办公用品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监测方法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办公桌椅、电脑键盘、鼠标、电话等办公用品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²。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采用大肠菌群检测方法进行监测,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饮)具》的要求,对消毒后的餐饮具进行采样检测。消毒后的餐饮具不得检出大肠菌群。3.结果判定与处理消毒效果监测结果符合相应标准要求的,视为消毒合格。消毒效果监测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应及时查找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并再次进行监测,直至消毒合格。对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消毒管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消毒措施,提高消毒质量。六、培训与宣传1.培训计划制定年度消毒知识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培训内容包括消毒法律法规、消毒基本知识、消毒方法与技能、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消毒效果监测等。2.培训实施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开展消毒知识培训,培训可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观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确保培训效果。培训结束后,应对培训人员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可采用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等,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新入职人员应及时进行消毒知识培训,确保其熟悉消毒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3.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栏、内部刊物、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宣传消毒知识和消毒管理制度,提高全体人员的消毒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单位内部显著位置张贴消毒宣传海报,提醒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七、应急处置1.应急预案制定制定消毒管理应急预案,明确在发生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下的消毒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消毒措施、物资保障、人员培训等内容。2.应急响应当发生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情况时,应立即启动消毒管理应急预案。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迅速组织人员开展消毒工作,对相关场所、设施设备、物品等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消毒工作及时、有效。加强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获取疫情防控信息和技术指导,做好消毒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丁烷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股东合作协议范文
- 美容美发行业劳动协议二零二五年
- 中国单人健骑机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私人厂房租赁合同简单版
- 2025年中国冲浪洗脚盆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疗养院康复性环境景观设计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非诉讼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七彩橡皮圈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DG-TJ 08-2198-2019 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 附条文说明
- GB 13094-2007客车结构安全要求
- 5G网络切片技术课件
-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ppt
- DB34-T 3929-2021种猪场主要疫病风险评估技术规程-高清现行
- 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 集成电路封装可靠性定义和应用
- 【教学课件】飞行校验课程
- 史上最全PCBA外观检验标准
- 《胃esd》ppt课件
- 公共行政学》课程综述(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