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课时作业27老子、孔子、百家争鸣及汉代的思想大一统(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4·长春高三质监]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A.证明白儒家思想成为主流B.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C.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有利于缓和惊慌的社会冲突解析: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主见从实际动身,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争鸣。民本思想也是如此,为缓和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强调民众的作用,更有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见,故D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汉代以后,故A项错误;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天人关系和君民关系,并不是天命观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答案:D2.[2024·柳州高三评估]战国时,贵贱自然有别的观念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人性善恶的探讨成为争鸣的主题。据此可知此时()A.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成为潮流B.社会政治结构变动影响观念变迁C.强化社会秩序成为诸子思想共识D.性恶论顺应了专制集权发展须要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时期,贵贱自然有别的观念渐渐被人类本质无别、差别在于后天的观念所取代,说明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动,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故B项正确;战国时期的潮流并不是对人类共同本性的探讨,解除A项;儒学强化社会秩序,并不是全部学派,故C项错误;性恶论是儒学的内容,儒学在当时并不适应加强中心集权的须要,故D项错误。答案:B3.[2024·通化高三调研]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受”。下列观点对此说明合理的是()时期孔子遭受西汉武帝时(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末年(李贽)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晚清时期(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民国时期(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时“打倒孔家店”改革开放以来“孔子热”(海外众多孔子学院的建立)A.“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历史都是思想史”D.“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解析:材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孔子命运”,这说明各个历史时期依据时代的须要对孔子进行不同的改造,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项正确。“历史就是一家之言”没有突出历史的时代性,解除A项。“历史都是思想史”说法过于片面,且材料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解除C项。“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忽视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解除D项。答案:B4.[2024·阜新高三摸底]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孟子指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另一代表荀子认为:“筐箧已富,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行以守,出不行以战,则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这表明他们主见()A.忠孝为本B.勤俭节约C.国富民贫D.藏富于民解析:从题意可知,孟子主见赐予百姓确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意其上可以侍奉父母,下可以供给妻儿,丰收年可以终年吃饱饭,饥荒年不至于饿死的要求,荀子认为:“私囊已经富足,仓库已经充溢,但是老百姓贫困,这叫做上面往外淌,下面全漏光。在国境内,不能守住国土,离开国土,不能跟敌人作战,那么垮台灭亡的时刻就会到来。”结合两者的思想来看,都是要求要使民众富足,因此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并未体现忠孝;B选项错误,并未体现节约勤俭;C选项错误,与题意相反,而是主见民富。答案:D5.[2024·衡水高三诊断]近代学者钻研《墨经》,发觉其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胡适说:“看《墨辩》中论光学和力学的诸条,可见墨学者真能做很多实地试验,这正是科学的精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颇治科学。”这说明()A.中国古代自然科学领先世界B.战国学者普遍主见求真务实C.传统学派蕴含着近现代价值D.唯物与形而下成为文化主流解析:依据材料《墨经》“涵盖了哲学、逻辑、心理、政治、伦理等多个学科内容”可知,墨家对中国古代早期自然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蕴含着近现代价值,故C项符合题意。AB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答案:C6.[2024·衡水高三摸底]战国时期某思想家论述道:“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该论述反映了()A.孔子力图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老子憧憬小国寡民、轻徭薄赋C.孟子劝导王者重民爱民、施行仁政D.韩非主见加强集权、嘉奖耕战解析:依据材料“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修其孝悌忠信”等信息可知,这是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的仁政思想,孟子劝诫君王施行仁政,轻徭薄赋,慎用刑法,用孝悌忠信教化百姓,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礼乐制度”的信息,而是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解除A项。老子主见小国寡民,无为而治,但与材料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不符,解除B项。韩非主见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心集权国家,与材料强调孟子的仁政思想不符,解除D项。答案:C7.[2024·衡水高三诊断]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指责其“无儒”。这说明荀子()A.违反了儒学的基本信念B.关注现实充溢事功精神C.实现了儒法的完备结合D.政治诉求有志向化倾向解析:荀子论风俗于秦,是关注秦国的社会现实及民情。指责其“无儒”则是为了儒学的发展须要,因此带有确定的事功精神,故B项符合题意;儒学是有关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学问,荀子关注秦国的社会民情,并没有违反儒学的基本信念,解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家思想,解除C项;材料中没有谈及荀子的政治诉求是什么,故D项错误。答案:B8.[2024·济宁高三联考]战国思想家尹文重视君臣上下名分,“君不行与臣业,臣不行侵君事。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都应循名责实,察法立威。“正名分”思想的提出反映了()A.儒家在政治上主见复原周礼B.没落贵族试图强化传统秩序C.小生产者要求建立权威政治D.新兴地主提倡君主集权统治答案:D解析:“上下不相侵与,谓之名正。名正而法顺也”,君主“循名责实,察法立威”,这体现出战国时期维护君权的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这一思想是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是墨家,故C项错误。9.[2024·合肥高三联考]萧公权说:“董子虽以言灾异下吏,然观汉书‘天文’、‘五师’两志所述,足知‘天人相与’已成为西京之显学,而仲舒乃其重要之大师。抑吾人当留意,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他认为该学说()A.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B.迎合君主谋取权位的须要C.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D.鼓吹革命推动反专制斗争解析:由材料“董子言天人,其意实重革命而轻受命,详灾异而略祯祥”,可见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起到警告统治者暴行的作用,起到限制君权以防止专制弊端,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董仲舒的思想遭到了封建士大夫的批判,解除A项;由材料“实重革命而轻受命”可见董仲舒的思想并非一概迎合君主谋取权位,解除B;董仲舒的思想本质上顺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须要,解除D项。答案:C10.[2024·三明高三调研]从汉武帝起先,中华大地从东北到西南,从草原到岭南,凡是中心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无不渐染儒风,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这主要是由于,汉代儒学()A.讲究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B.崇尚天人合一C.提倡大一统的政治伦理观D.主见君权神授解析:材料“凡是中心王朝统治所及之地……最终成为儒学的教化之地”反映了在统一的中心集权的西汉王朝儒学得到广泛传播,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体现了大一统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儒学教化与国家统一,没有反映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君权神授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11.[2024·湛江高三模拟]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纳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论证()A.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确定性作用B.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C.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D.后天教化可以促进人性向善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是对于人性进行分类,主要是适应汉武帝时期思想统治的须要,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教化,不是刑罚,解除A项。材料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不是强调君权至上,解除C项。材料没有论述后天教化的作用,而是强调加强思想统治,解除D项。答案:B12.[2024·哈尔滨高三统测]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说明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赐予同等的法律效力。据材料可知()A.儒家思想起先成为主流思想B.中国古代法律具有敏捷性特点C.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D.古代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解析:由董仲舒将“《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说明法律,编成《唐律疏议》,后来被唐高宗赐予同等的法律效力”可知儒学理念出现法制化现象,儒学理念渐趋影响法制法规,故C项正确;A项是从汉武帝时,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没有体现出法律的敏捷性和地位,故BD项解除。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24分,共52分)13.[2024·太原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子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董子又谓“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长居大夏而以生育长养为事,阴长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行以治世,犹阴之不行任以成岁也”。董子《举贤良对策》谓“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难以谴告之。……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摘编自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周敦颐、张载用太极或太虚的气一元论,结合易传的宇宙论模式,建立起抗衡佛老的本体宇宙论。二程用“天者理也”“性即理也”“格物即穷理”重新说明经典的内涵,从本体论、人性论、学问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朱熹把这一理学发展为以“理气”“心性”“格致”问题为中心的“致广阔而尽精微”的全面体系。陆九渊以及明代的王守仁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认为人心即是道德主体,心能自身确定道德规范,突出了道德实践中的主体性原则。理学和心学的互动、论争贯穿并促进了理学的发展。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复兴的运动具有崇高的志向,典型地表达在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摘编自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1)依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其影响。(1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其发展的缘由。(14分)解析:本题考查董仲舒思想的特点和影响、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缘由,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实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实力。第(1)问,董仲舒思想的特点,依据“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可以得出强调君权神授,神化君主的权威;依据“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可以得出把阴阳五行学说、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依据“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行以治世,犹阴之不行任以成岁也”,说明董仲舒主见治国刑德并用,重德远刑;依据“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难以谴告之”,说明董仲舒宣扬天人感应,以此限制君主权力。其影响应当联系所学,从教材所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见产生的影响来回答。第(2)问,宋明理学的发展趋势,依据“从本体论、人性论、学问论三个方面真正建立起了理学”可以得出不断发展完善、表现出哲学化的趋势;依据“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得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和更加留意责任感、使命感。其发展的缘由应当联系所学,从儒学发展到理学的背景来回答。答案:(1)特点:强调君权神授,神化君主的权威;把阴阳五行学说、法家思想引入儒家思想;主见治国刑德并用,重德远刑(或答“德主刑辅”);宣扬天人感应,限制君主权力。影响:继承、发展了儒家思想,推动其最终成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君权,构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有利于制约皇权。(2)趋势:不断发展完善(或答“体系化”);哲学化(或答“思辨化”);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加留意责任感、使命感。缘由:唐宋时期政局变动,社会动荡;儒学受到来自佛、道的冲击(或答“三教合一”);理学家个人的主观努力;理学与心学各派别之间的论争。14.[2024·孝感高三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孔庙的历史沿革产生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初建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礼,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发展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显示出“庙学合一”的功能;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国。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庙等。鼎盛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需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1560多处。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30多座仿中国式样的孔庙;依据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362座孔庙。——摘编自彭蓉《中国孔庙探讨初探》据材料,提取有关古代孔庙历史沿革特点的信息,并依据所学学问加以说明。(说明:随意提取两点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精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秘书证考试复习必看书目试题及答案
- 档案管理的行业标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档案利用与共享原则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系统分析师考试项目管理工具试题及答案
- 攻克难关:珠宝鉴定师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税务师讨论组分享试题及答案
- 档案保护技术与标准试题及答案2024
- 2024年统计师考试知识点全梳理试题及答案
- 二级建造师施工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公务员省考高效策略试题及答案
- 《低空航空器起降点基础设施配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 四年级语文国测复习试题有答案
- 天燃气工程管道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2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3-2024届八年级下册期中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
- 2024-2030年中国甜菜收获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 DL∕T 1393-2014 火电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技术规程
- 大学生劳动教育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昌大学
- 《德意志意识形态》讲解课件
- 机械伤害应急措施(课件)
- CRRT的精细化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