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西林壁课堂教学实录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意境,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2.难点感悟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运用。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四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可他们看不见,只好用手摸。胖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高个子盲人摸到的是大象的耳朵。"不对,不对,大象明明是一把大蒲扇嘛!"他大叫起来。"你们净瞎说,大象只是根大柱子。"原来矮个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而那位年老的盲人呢,却嘟嚷:"唉,大象哪有那么大,它只不过是一根草绳。"因为他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四个盲人争吵不休,都说自己摸到的才是大象真正的样子。同学们,为什么他们四个人说的不一样呢?生1:因为他们每个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师:非常好!他们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就以为了解了整个大象,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看问题,如果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就可能看不到全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题西林壁》,就蕴含着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介绍作者及背景(3分钟)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大家对苏轼了解多少呢?生2:苏轼是宋朝的大诗人。师:没错,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那这首诗是苏轼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当时苏轼游览庐山,庐山秀丽的山水景色让他流连忘返,他从不同的角度观赏庐山,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题西林壁》。(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分钟)1.教师范读师:请同学们先听老师朗读这首诗,注意字音和节奏。(教师富有感情地范读)2.学生跟读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注意模仿老师的读音和节奏。3.学生自由朗读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4.指名朗读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纠正读音和节奏)5.全班齐读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朗读一遍,读出古诗的韵味。(四)理解诗句意思(15分钟)1.学习"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师:同学们,读了这首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谁能说一说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生3:从横着看,庐山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它又成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师:非常好!那为什么会出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情况呢?生4: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师:对啦,由于观察角度的变化,庐山呈现出了不同的样子。那"远近高低各不同"又是什么意思呢?生5: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看到的景色也各不相同。师:没错,远近高低不同的观察位置,让庐山的景色千姿百态。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站在庐山脚下,从不同角度去看庐山,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呢?(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2.学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接下来我们看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谁能说说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生6:我不认识庐山真正的面目,只是因为我自己就在庐山中。师:那苏轼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生7:因为他身处庐山之中,只能看到一部分,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师:非常正确!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五)体会诗歌意境与哲理(10分钟)1.体会诗歌意境师: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感受庐山的壮美景色。(学生朗读)师: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8:我仿佛看到了庐山连绵起伏的山岭,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景色。师:那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意境呢?生9:我体会到了庐山景色的神奇多变,让人惊叹。师:很好,苏轼用简洁的诗句为我们勾勒出了庐山雄伟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2.感悟诗歌哲理师:同学们,苏轼写这首诗仅仅是为了描写庐山的景色吗?生10:不是,他是想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师:对啦,那这个道理是什么呢?结合我们刚才对诗句的理解,谁来说一说?生11:看问题不能只从一个角度看,不然就看不到全貌,就像在庐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一样。师:非常棒!这首诗蕴含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我们在解决一个问题时,往往因为身处其中,而不能全面地认识问题。那你们能举一些生活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例子吗?生12:比如我们在和同学闹矛盾的时候,自己可能觉得自己没错,但是别人却能看出问题所在。生13:做数学题的时候,有时候自己怎么算都算不出来,问了别人才发现思路错了。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很恰当。这就提醒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地认识事物。(六)朗读背诵,总结全文(7分钟)1.朗读指导师:现在我们来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前两句要读出庐山景色的神奇多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声音要富有变化;后两句要读出哲理的意味,"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语调稍作停顿。(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模仿朗读)2.背诵古诗师:请同学们试着背诵这首诗,看谁背得又快又好。(学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全班齐背)3.总结全文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朗读、理解诗句意思,我们体会到了庐山景色的壮美,更感悟到了诗中蕴含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七)拓展延伸(5分钟)师:像《题西林壁》这样蕴含哲理的古诗还有很多,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还有朱熹的《春日》"万紫千红总是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这样的古诗,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题西林壁》这首诗有了较好的理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到了诗歌的意境和蕴含的哲理。在教学过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装饰艺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财经大学《中国民族民间舞》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影视编辑与制作》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急诊清创操作护理
- 世界地理与旅游
- 摄影基础第14节镜头的分类与选用
- 2025年ASQ质量经理(CMQ OE)认证考试中文版题库大全-上部分(含答案解析)
- 浙江省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基础知识类历年考试真题库(含答案)
- 影像诊断骨折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英语人教版同步经典题精练之动词词义辨析
- 雄安新区容城县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题库2023
- 光伏2021施工上岗证考核答案
- 《土壤学》第7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
- DL/T 5220-2021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
- 海南啤酒市场调查报告
- 上海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0篇(2003-2021)
- 煤炭送货办法实施细则(二篇)
- 中英文课外阅读:黑骏马
- 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Unit+4+Hetitage+in+Danger+Reading(1)课件 【 备课 精讲精研】 高中英语牛津译林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 炎症性肠病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