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检操作查对制度一、总则1.目的为确保体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受检者的健康权益,特制定本体检操作查对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及各体检中心开展的各类体检项目的操作过程。3.基本要求全体参与体检操作的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查对职责,确保每一项体检操作准确无误。
二、操作前查对1.确认受检者身份在体检开始前,医护人员应至少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体检编号等,对受检者进行身份确认。核对体检申请单上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体检项目等信息与受检者本人是否一致。如有疑问,应及时与相关人员核实,确保信息准确无误。2.检查体检项目及流程医护人员应仔细阅读体检申请单,了解受检者的体检项目要求,确保知晓各项检查的先后顺序和注意事项。检查体检所需的各类设备、仪器是否完好、正常运行,试剂、耗材是否充足、在有效期内。准备好相应的体检记录表格、文具等,确保记录清晰、准确。3.环境及物品准备确保体检操作环境清洁、舒适、安全,符合卫生标准和操作要求。按照体检项目的不同,准备好相应的检查用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一次性检查手套、消毒用品等,并保证其性能良好、无污染。
三、体检项目查对1.体格检查查对生命体征检查测量体温时,应确保体温计度数已甩至35℃以下,腋下测量时间不少于10分钟,测量后准确读数并记录。测量脉搏时,应注意计数准确,时间不少于30秒,异常脉搏应复测并记录。测量血压时,应让受检者安静休息5分钟以上,袖带位置正确,松紧适宜,测量至少两次,取平均值记录。头颈部检查检查五官时,应注意顺序,先查外耳道、鼓膜,再查鼻腔、鼻窦,最后查口腔、咽喉等,避免遗漏重要体征。检查颈部时,注意有无畸形、压痛、肿块,甲状腺大小、质地、有无结节等情况,并准确记录。胸部检查视诊时,观察胸廓形态、呼吸运动等情况;触诊时,检查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等;叩诊时,注意叩诊音的变化,确定肺部大致病变部位;听诊时,按照一定顺序听诊肺部呼吸音,注意有无啰音、呼吸音减弱或增强等异常情况。检查心脏时,视诊注意心尖搏动位置、强弱;触诊检查心尖搏动、震颤等;叩诊确定心界大小;听诊按顺序听取心率、心律、心音、杂音等,准确记录心脏听诊结果。腹部检查视诊时,观察腹部外形、有无胃肠型及蠕动波等;触诊时,按一定顺序检查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及肝脾、肾脏等脏器情况;叩诊确定肝浊音界、有无移动性浊音等;听诊肠鸣音,记录肠鸣音次数及性质。注意检查腹部体检的顺序及手法是否正确,避免引起受检者不适或加重病情。神经系统检查检查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肌力、肌张力、生理反射、病理反射等情况,准确记录检查结果。对于神经系统检查异常的受检者,应进一步详细评估,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2.实验室检查查对标本采集查对核对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体检编号等信息与申请单及标本容器标签是否一致。检查标本采集容器的种类、规格是否正确,有无破损、污染。确认采集标本的项目、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符合要求。如采集血标本时,应询问受检者是否空腹,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在采集标本过程中,再次核对受检者身份,并告知受检者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标本送检查对标本采集后,及时将标本与申请单一起送至检验科,并与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交接。核对标本数量、种类、申请单信息等是否与交接记录一致,确保标本准确无误地送检。记录标本送检时间,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延迟送检,应及时与检验科沟通并说明原因。检验报告查对医护人员在收到检验报告后,首先核对报告上的受检者姓名、体检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信息与体检申请单及标本信息是否一致。认真审核检验报告结果,查看有无异常结果提示。对于异常检验结果,应及时与检验科核实,并结合受检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将检验报告及时归入受检者体检档案,并告知受检者检验结果情况。如检验结果有重要异常或需要进一步复查,应详细告知受检者注意事项,并指导其进一步的检查或治疗。3.影像学检查查对检查前查对核对受检者身份,确认姓名、性别、年龄、体检编号等信息与申请单一致。询问受检者是否有过敏史、妊娠史等特殊情况,特别是对于需要使用造影剂的检查项目。检查受检者是否按照检查要求做好准备,如腹部超声检查前是否禁食8小时以上,胸部X光检查前是否去除胸部金属物品等。确认检查设备及相关影像资料已准备就绪,确保检查能够顺利进行。检查中查对在检查过程中,再次核对受检者身份,确保检查部位准确无误。配合检查技师,观察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对于需要特殊体位或配合的检查项目,如CT增强扫描时需要受检者屏气等,应指导受检者正确配合,确保图像质量。检查后查对检查结束后,确认受检者无不适反应,协助其整理衣物及物品。核对检查申请单与影像检查结果,确认检查项目、部位、图像质量等是否符合要求。将影像检查结果及时归入受检者体检档案,并告知受检者领取报告的时间及地点。对于需要进一步诊断或会诊的影像资料,应及时安排相关事宜。
四、操作中查对1.医护人员相互查对在进行各项体检操作时,医护人员之间应相互查对。例如,在进行静脉采血时,护士准备好采血用品后,应由另一名医护人员再次核对受检者身份及采血项目,并监督整个采血过程。在实施特殊检查或治疗时,如进行心电图检查、胃镜检查等,操作医生应与助手共同核对受检者信息、检查部位及操作步骤,确保操作准确无误。2.关键环节查对在给药、注射、输血等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例如,在静脉输液时,护士在配药前应仔细核对医嘱、药品名称、剂量、浓度等信息;配药过程中再次核对;将配好的液体带到病床前,再次核对受检者床号、姓名,并询问受检者姓名,确认无误后进行输液操作。操作后检查输液部位有无渗漏、受检者有无不适反应等。在进行手术、穿刺等侵入性操作时,除执行常规查对外,还应核对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穿刺部位等信息。手术医生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应与助手、护士等共同核对相关信息,确保手术安全、准确进行。在进行各种仪器设备操作时,如使用超声诊断仪、心电图机等,操作人员应核对仪器设备的参数设置、检查项目等信息是否正确,同时注意观察仪器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五、操作后查对1.再次确认受检者信息操作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再次核对受检者的姓名、体检编号等信息,确保无差错。2.检查操作后情况检查受检者的操作部位有无出血、损伤、疼痛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询问受检者有无不适反应,观察其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等是否正常。对于进行特殊检查或治疗的受检者,应按照相应的护理要求进行观察和护理。3.整理用物及记录整理体检操作过程中使用的各类设备、仪器、物品,妥善保管,及时清理和消毒,确保下次使用时性能良好、无污染。准确、完整地记录体检操作过程及结果,包括操作时间、操作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详实,不得随意涂改。如有修改,应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时间。将体检记录表格及时归入受检者体检档案,以便后续查阅和随访。
六、查对记录与监督1.查对记录要求各项体检操作的查对过程均应详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查对时间、查对内容、查对人员签名等。体检记录表格应设计规范,便于填写和保存。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能够反映体检操作的全过程及查对情况。对于电子记录系统,应确保数据录入准确、及时,数据存储安全可靠,便于查询和统计分析。2.监督与检查医院及体检中心应定期对体检操作查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可采用定期抽查、不定期检查等方式。检查内容包括医护人员对查对制度的熟悉程度、操作过程中的查对执行情况、查对记录的完整性等。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或按照医院规定进行相应处理。同时,应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七、培训与考核1.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体检操作查对制度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制度的解读、操作流程、查对要点等。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因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而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培训新入职医护人员及进修人员,确保其熟悉并掌握体检操作查对制度的要求和方法。2.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模拟操作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邀请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讲座,分享实际工作中的查对经验和技巧。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培训视频、幻灯片等,直观地展示体检操作查对的流程和要点。3.考核要求对参与体检操作的医护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考核内容应涵盖体检操作查对制度的各项要求。考核方式可采用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核等形式。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医护人员对查对制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考核通过模拟体检操作场景,检验医护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执行查对制度的能力。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应进行补考或再次培训,直至考核合格。同时,将考核结果与医护人员的绩效、晋升等挂钩,激励其认真执行体检操作查对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一次性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专用车产业规划及发展研究报告
- 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心得体会
- 2024年公司会计人员年终总结
- 企业级信息安全培训与文化建设研究
- 2025年度人力资源部工作计划
- 2025年信息技术行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报告范文
- 安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协议书范例二零二五年
- 产业园区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治技术探讨
- 二零二五医师聘任合同
- 应急管理工作检查记录表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案例
- DB32-T 2798-2015高性能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 译林版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第4课时 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 API-620 大型焊接低压储罐设计与建造
- 年产300吨莲子蛋白粉工厂的设计
- 箱变施工安全文明保证措施
- 浙江省杭州市介绍(课堂PPT)
- 擦窗机安全技术交底
- 基于分形理论的雷电先导三维建模与仿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