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经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第三章数量遗传第四章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引种驯化第五章选择育种第六章有性杂交育种第七章杂种优势利用第八章诱变育种第九章现代生物技术育种第十章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实训1-15第十章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10.1品种审定10.1.1品种审定的概念10.1.2品种审定的意义10.1.3品种审定制度10.2植物新品种保护
10.2.1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10.2.2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和国内现状10.2.3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10.2.4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关系10.2.5观赏植物品种的国际登录10.3良种繁育与品种推广
10.3.1良种繁育的概念与任务10.3.2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对策10.3.3良种繁育的程序和方法10.3.4品种推广
练习与思考
本章小结知识目标●了解品种审定的概念、意义和制度,新品种保护的意义、国际国内现状、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理解品种审定与新品种保护的关系、观赏植物品种的国际登录●了解良种繁育的概念和任务、良种繁育程序、品种推广的准则与方式方法●理解良种混杂、退化的现象及原因●掌握防止良种混杂、退化的对策,加速良种繁育的方法能力目标●能解释品种审定的概念、良种繁育的概念●针对客观情况能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良种混杂、退化问题10.1品种审定根据2000年12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的枟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枠第三章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在推广应用前应当通过国家级或者省级审定,申请者可以直接申请省级审定或者国家级审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品种实行省级审定。”“通过国家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良种由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可以在全国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通过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和主要林木良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告,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相邻省、自治区、直辖市属于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地域,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可以引种。”可见,品种须经审定合格并公布后,才可正式繁殖推广。
园艺作物属于非主要农作物,其品种管理一般由各省级种子管理部门制定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目前,农业部确定了7种农作物,国家林业局确定了200多个树种,必须通过国家级或省级审定。除了强制要求通过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或林木品种外,其他农作物或林木品种均属于非强制性审定要求,申请人既可申请各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鉴定、定,也可以通过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科技成果鉴定。。品种审定(cultivarregistration)是由国家级、省市区级以及部分由省级授权的地市级农作物品种或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对新育成的或者新引进的农林植物品种通过试验、示范进行区域化鉴定,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推广并确定推广范围的过程。10.1.1品种审定的概念实行品种审定制度,有利于加强对新品种的管理,有计划地、因地制宜地推广优良品种,充分发挥新品种的生产效能,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从而避免品种繁育推广中的盲目性,促进生产发展。品种审定的依据是品种试验。育成的新品种必须经过2~3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根据其特征,选出符合生产要求的优秀的新品种,经审定后在适宜的生态区推广。因此,品种试验是新品种从育种到生产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而品种审定则是对经过试验的品种作出是否符合推广以及在何地推广的决定和认定的一种形式或一种手续。10.1.2品种审定的意义我国现阶段的品种审定实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制度。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品审会)负责国家级品种审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和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简称省品审会)负责省级品种审定工作。在具有生态多样性的地区,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可以在设区的市、自治州设立审定小组,承担适宜于在特定生态区域内推广应用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初审工作。10.1.3品种审定制度10.1.3.1审定机构及其工作内容审定机构通常由农业和林业行政部门、种子部门、科研单位、农业和林业院校等有关单位的代表组成。全国品审会下设包括蔬菜、果树等各作物专业品审会,省品审会下设各作物专业组。品审会的日常工作由同级农业行政部门设专门机构办理。观赏植物中的草本品审会设在国家农业部,而木本品审会则设在国家林业局。品种审定机构的主要工作任务是:①领导和组织品种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②对报审品种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能否推广和在什么范围内推广的决定,保证通过审定的新品种在生产上能起较大作用;③对自愿申请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登记备案的品种进行审核,作出是否予以登记备案的决议;④根据年度品审会的审定结果,发布通过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的品种目录和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通过登记或备案的品种目录。(1)报审条件新育成的品种或新引进的品种,要求申报省级品种审定时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报审品种需在本省经过连续2~3年的区域试验和1~2年的生产试验,并有1~2年的抗性鉴定、品质测定资料;对于引进本省进行过区域试验(含国家在本省的区试),并且表现适宜的外省品种,有2年以上多点生产试验结果的,亦可申报;对于外省已审定的引进品种,应附外省有关审定资料,并在本省进行不少于2年的生产试验。10.1.3.2报审条件和程序申报国家级品种审定时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经连续2年以上(含2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1年以上生产试验,并达到审定标准的品种;②经2个以上省级品审会审定通过的品种;③国家未开展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作物,有全国品审会授权单位进行的性状鉴定和2年以上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经鉴定、试验单位推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或特别用途价值的品种。(2)申报材料按申报审定申请书各项要求认真填写,通常要求附以下材料:品种的选育过程(杂交种含亲本来源);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年终总结报告;指定专业单位的抗病(虫)性鉴定报告;指定专业单位的品质分析报告;品种特征标准图谱照片,如株、茎、根、叶、花、果和实物标本等;适用范围、栽培技术及繁(制)种技术要点;下一级品审会(小组)审定通过的品种合格证书复印件;足够数量的原种(originalseed)。(3)申报程序申报程序通常包括:①育(引)种单位或个人提出申请并签章;②育种者单位审核并签章;③主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单位推荐并签章;④申报国家级品种审定需育种者所在省级品审会(小组)审查同意并签章。各专业委员会(小组)召开年度评审会议,对报审的品种进行认真的讨论审查,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决定是否通过审定,凡票数超过法定委员(到会委员须占应到委员的2/3以上)总数的半数以上的品种为通过审定,通过审定的品种,再提交全国品审会常务委员会审核。审核同意的,签发审定合格证书。审定会议未通过的品种,如选育单位或个人有异议时,经专业组报荐可在下次会议复审1次。如复审未通过,不再进行第2次复审。10.1.3.3品种审定、定名和登记经全国农作物和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的品种,由国家农业部、林木品种由国家林业局统一编号登记并公布;由省级审定通过的品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编号登记、公布,并报全国农作物和林木品审会备案。新品种的名称由选育单位或个人提出建议,由品审会审议定名,引进品种一般采用原名或确切的译名。转基因植物品种的审定和推广,应当进行安全性评价,并采取严格的安全控制措施。已通过审定的品种,可在公告的适宜种植区推广种植,在生产利用过程中如发现有不可克服的缺点,由品审会撤销其审定合格证书,并由行政主管部门公布。枟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枠第三章第十七条指出:“应当审定的农作物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发布广告,不得经营、推广。应当审定的林木品种未经审定通过的,不得作为良种经营、推广,但生产确需使用的,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同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10.2植物新品种保护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章第十二条指出:“国家实行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对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的植物品种,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授予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办法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选育的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的,育种者依法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植物新品种保护是植物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国家审批机关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依照有关程序授予完成新品种选育的单位或个人生产、销售、使用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的排他独占权。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品种权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新品种保护的意义在于:①植物新品种保护有利于在我国育种行业中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②有利于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投入新品种的开发工作;③有利于新品种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④促进我国在植物品种方面的国际贸易、国际交流与合作;⑤有利于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的科技体制改革。10.2.1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意义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通常用立法的手段从法律上保护育种者的权益。虽然立法形式因国而异,但保护育种者权益的宗旨是不变的。颁布并实施品种保护法的国家有英国、荷兰等,采用专利保护法的国家有意大利、韩国等,美国、法国等国家两法并用。1930年,美国植物专利法宣布对无性繁殖的植物加以专利保护,该法的旨意在于强调“人工培育产生的植物发现是独特的、孤立的,大自然既不能重复、也不能在无人帮助下产生”。1939年颁布实施了《联邦种子法》,对商品种子的生产、销售、分级、包装、运输、标签、检验检疫和进出口等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1970年,美国又颁布了《植物品种法》,对植物新品种都可授予由农业部长签发的植物品种保护证书,从而对植物品种实行双重保护。自此,美国对植物品种提供3种法定保护,即实用专利、植物专利和植物品种证书,形成比较完备的保护体系。另外,植物品种还可适用于枟商业秘密法枠予以保护。10.2.2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和国内现状我国于1997年颁布了枟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枠,1999年4月3日,我国正式加入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成为其第39个成员国。至此,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走向国际化、系统化、秩序化、规范化的道路。据统计,自保护条例实施以来,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开始受理来自国内、外的植物品种保护权的申请,截止到2008年11月30日,受理62个植物属或种的申请共5441件,其中授予品种权1866件。10.2.3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我国的枟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枠共8章46条,内容包括授予新品种权的条件,品种权的内容和归属,品种权的申请、受理、审查和批准,保护期限和侵权处罚等内容,并于1997年10月1日开始施行。其主要内容如下:(1)申请授予品种权的条件申请授权的新品种应属于审批机关确定和公布的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名录中列举的植物的属或种;授权新品种是指经人工培育或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新品种应当具备适当的名称并与相同或相近的植物属或种中已知品种的名称相区别。新颖性:指申请品种在申请前该品种繁殖材料未被销售,或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未超过1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果树、观赏树木未超过6年;其他植物未超过4年。特异性:指明显区别于在递交申请以前的已知植物品种。一致性:指经过繁殖,除允许的变异外,其主要性状特性一致。稳定性:指经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特性保持相对稳定。(2)品种权的申请、受理与审查批准国务院农业、林业行政部门负责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受理和审查,并对符合条件的新品种授予品种权、颁发品种权证书,并予以登记公告。中国的单位或个人可直接或委托代理机构提出申请;外国人或单位在中国申请品种权时,按中国和该国的有关协议办理;中国的单位或个人将国内培育的新品种向国外申请时,应向审批机关登记。申请时应向审批机关提交符合规定格式的申请书、说明书和该品种的照片。审批机关对符合要求的申请应予以受理,明确申请日期、给予申请号,并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个月内通知申请人缴纳申请费。审查机关应在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根据新品种授权条件完成初审,对初审合格者予以公告,并通知申请人在3个月内缴纳审查费,不合格的通知其3个月内陈述意见或予以修正,逾期未答复或修正后仍然不合格的,驳回申请。申请人缴纳审查费后,审批机关进行实质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作出授予品种权的决定,颁发证书并予以登记公告。审查不合格而申请人不服时,可在3个月内请求复审。(3)授权品种的权益和归属条例明确规定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许可,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执行单位任务、利用单位物质条件完成的职务育种,新品种申请权属于单位;非职务育种的申请权属于个人;委托或合作育种,品种权按合同规定,无合同时品种权属于受委托完成或共同完成育种的单位或个人。(4)品种权的保护期限以及侵权行为的处罚品种权的保护有一定期限,条例规定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在保护期内如品种权人书面声明放弃品种权、未按规定缴纳年费、未按要求提供检测材料,或该品种已不符合授权时的特征和特性,审批机关可作出宣布品种权终止的决定,并予以登记公告。授权品种在保护期内,凡未经品种权人许可,被以商业目的生产或销售其繁殖材料的,品种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省级以上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进行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假冒授权品种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进行处理。10.2.4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关系植物新品种保护和品种审定是两项性质不同的法规(条例),对于已规定需经品种审定合格才能推广的作物种类,育成的新品种即使已被批准授予品种权,但在生产、销售和推广前,仍应先通过品种审定。品种保护的目的是保护植物的新品种权(相当于发明专利权),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促进农林产业的发展。良种审定保护的是被推广的品种本身。通过良种审定的品种,就有了进行推广的法律依据,可以在通过认证的区域内合法推广。10.2.5观赏植物品种的国际登录鉴于观赏植物种类、品种繁多,品种更新日新月异,并且具有民族性、时尚性和全球范围流通的世界性等属性,为了保证品种名称的专一性及其通用性,国际园艺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HorticulturalScience,ISHS)及所属国际命名和登录委员会(CommissionforNomenclatureandRegistration,CNR)建立了各种栽培植物的品种登录系统,并负责各个种类登录权威(InternationalRegistrationAuthority,IRA)的审批。它对确认并统一符合国际命名法规(2006版,即维也纳法规,ViennaCode)的园艺植物品种名称,提供其主要性状、历史来源的信息资料及在相关研究、推广、生产与交换等方面,均产生积极而显著的作用。IRA的登录系统中主要的观赏植物种类都分别由指定的国家或机构负责登录。目前,全世界共有71个花卉类作物的国际登录权威分布在14个国家,其中美国有29个,英国有20个,澳大利亚有5个,亚洲仅有4个。如郁金香(Tulipa)由荷兰皇家球根种植者总会登录,唐菖蒲(Gladiolus)由美国北美唐菖蒲理事会登录,月季(Rosa)由美国月季协会登录,百合(Lilium)和杜鹃(Rhododendron)和水仙(Narcissus)由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威斯利植物园登录,荷花(Nelumbo
nucifera)和睡莲(Nymphaeaalba)由英国国际荷花协会登录,菊花(Dendranthema)由英国的国家菊花协会登录,山茶花(Camellia)由澳大利亚国际山茶协会登录等。品种登录权代表在该种植物品种的改良与分类等方面的世界权威性。我国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但一直未曾获得品种登录权。直到1998年11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陈俊愉教授所领导的中国花卉协会梅花腊梅分会获准梅(含花梅及果梅)的国际品种登录权威;此后,2004年12月中国花卉协会桂花分会和南京林业大学向其柏教授获准木犀属(Osmanthus)的国际品种登录权威;国际睡莲和水景园协会是负责莲属(Nelumbo)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的权威机构,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于2006年被授权负责中国的荷花新品种登录,他们为我国在国际园艺植物品种登录系统中争得了荣誉与地位。观赏植物品种国际登录的一般程序是:国际品种登录权威(IRA)接受申请人申请,按国际命名法规审核认定后,在该国际登录年报登录发表(包括品种名、来源、性状、保存单位等相关资料),表明已经取得该领域学术界的公认。品种国际登录具有无可争辩的学术权威性,但在法律层面上没有任何效力,对于育种者的权益保护只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登录申请时,无需专门的检测或验证机构对该新品种进行任何形式的测试,全凭育种人的自述资料进行书面申报,因而个人的学术诚信和职业道德显得尤其重要,这与品种审定和新品种保护不同。10.3良种繁育与品种推广10.3.1良种繁育的概念与任务良种繁育(seedreproduction)就是运用遗传育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在保持并提高良种种和生活力的前提下,迅速扩大良种种子(种苗)的数量和提高种子(种苗)的质量以满足生产需要。良种繁育不是单纯的种子(种苗)繁殖,而是品种选育工作的继续和扩大,是种子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的根本保证。10.3.1.1良种繁育的概念(1)迅速大量繁殖良种迅速大量繁殖经过品种审定并已确定推广区域的新品种种子,使新品种能在生产上迅速推广,同时也要根据生产上的需要繁殖现有推广的良种种子。(2)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证种子的高质量优良品种在繁殖过程中,往往由于从播种、收获、处理到贮藏运输等一系列过程中,某一环节造成机械混杂,或由于天然杂交引起生物学混杂,以及由于自然突变等原因造成品种的混杂、退化劣变,从而导致种子质量降低。通过良种繁育工作,使优良品种保持其纯度和种性,以保证及时供应生产上所需的高质量的良种种子。
10.3.1.2良种繁育的任务除此以外,在良种繁育工作的过程中,还要进行品种鉴定、种子检验等工作,以便正确判断品种品质。概括地说,良种繁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品种更新,防止退化,保持种性和生活力,以满足生产上对于种植优良品种种子的需要。10.3.2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对策品种退化是指一个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经一定时间的生产繁殖后,逐渐丧失其优良性状,在生产上表现为生活力降低、适应性和抗逆性减弱、产量下降、品质降低、整齐度下降等变化,失去品种应有的质量水平和典型性,降低甚致最后失去品种的使用价值。生产上出现品种退化现象较为复杂,通常把各种原因引起的品种典型性丧失和生产价值下降的现象统称为品种退化。严格地说,狭义的品种退化应限于种性在遗传上的劣变不纯所引发的品种典型性及优良性状丧失的现象。有些地方将只能用一次的一代杂种植株继续留种供栽培用,结果发生性状分离、优势减退,这其实不应算作退化。10.3.2.1品种的混杂、退化现象
在园艺作物的生产中,品种退化是经常发生和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一、二年生草花表现为生活力减退、花色退化、花朵变小、着花稀疏、花期不一、品种高矮不整齐、抗逆性衰减、带毒率及感病性高等退化现象。10.3.2.2品种退化的原因(1)机械混杂机械混杂指在种子的收获、接穗的采集、种苗的生产和调运等过程中,由于未按相关的规程操作,致使其他品种混入,从而造成品种混杂。机械混杂较易发生于种子或枝叶形态相似以及蔓性很强的品种之间。此外,在不合理的轮作和田间管理下,前作和杂草种子的自然脱落以及施用混有作物种子或杂草种子的未腐熟厩肥和堆肥,均可造成机械混杂。机械混杂不仅直接影响种子的纯度,还会增加天然杂交的机会,进一步引起生物学混杂,加速品种混杂退化的进程,使品种过早丧失其优良特性。(2)生物学混杂有性繁殖植物在开花期间,由于不同品种或种间发生天然杂交,造成生物学混杂。生物学混杂使别的品种基因混杂到该品种间,即常说的“串花”。生物学混杂引起群体的遗传组成改变,使品种的纯度、典型性、产量和品质降低。各种植物都能发生生物学混杂,但异花授粉植物最易发生,而且一旦发生混杂,其发展程度极快。(3)自然突变和品种遗传性变异在自然条件下,各种植物都会发生自然突变,包括选择性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自然突变中多数是不利的,从而造成品种退化。另外,一个品种,尤其是杂交育成的品种,其基因型不可能是绝对纯合的,后代不利的隐性基因若显性,也会造成品种退化。(4)缺乏经常性选择任何优良品种都是在严格的选择条件下形成的,它们的优良种性也需要在精心的选择下才能保持和改进。无性繁殖的果树、花木等在大面积生产中微突变发生较为频繁,以嵌合体的形式保存于营养系品种中,在生产和繁殖过程中缺乏经常性选择就很容易将一些劣变材料混在一起繁殖。特别是这些劣变类型具有某种繁殖优势的情况下,更会引起品种的严重退化。有性繁殖的种类由于缺乏经常性选择,造成品种劣变退化的现象则更为普遍而严重。如只管留种不管选种;只进行粗放的片选而不进行严格去劣;或者虽然进行了选择,但选择标准不当,未起到选优汰劣的作用;或者缺乏必要的鉴定选择条件。总的来说,在繁育过程中缺乏经常性的有效选择是品种退化的重要原因。有些资料在论述品种退化时,离开基因型变异的因素,离开选择的作用,反而强调“不良环境造成品种退化”或“用徒长枝或衰老芽条进行繁殖势必引起品种退化”等,都是缺乏根据的。(5)病毒感染一些无性繁殖植物常受到病毒感染,破坏了生理上的协调性,甚至会引起某些遗传物质的变异。尤其是球根花卉的病毒病,常会给花木生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如果留种时不严格选择,用带有病毒的材料进行繁殖,也会引起品种退化。(6)不适宜的外界条件和栽培技术一个优良品种的优良性状是在一定生态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当生态条件和栽培方法不适合该品种要求时,就会使其优良性状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导致该品种的经济和观赏性状衰退、变劣。10.3.2.3品种退化的防止(1)合理选择、科学留种对种子田除应加强田间管理外,还要经常性地合理选择,这是避免将劣变个体用作留种繁殖的重要措施。①有性繁殖园艺作物要对每代留种母株或留种田连续进行定向选择,使品种典型性得以保持。选择时期为品种特征、特性易鉴别期,可分阶段多次进行,以保持留种母株(田块)在生育期各阶段的特征、特性均达到品种的典型性要求。对于原种的生产要严格进行株选,入选株数不少于50株并避免来自同一亲系,以防止品种群体内遗传基础单一。对于生产用种可进行片选,严格去杂、去劣和淘汰病株。蔬菜植物中采用小株留种时,播种材料必须是高纯度的原种,小株留种生产的种子只能用于生产用种,而不能作为继续留种的播种材料。②无性繁殖园艺作物主要淘汰母本园内的劣变个体,或选择性状优良而典型的优株供采接穗或插条用。由不定芽萌发长成的徒长枝或根蘖易出现变异,不能用作繁殖材料,病虫危害严重或感染病毒的植株也应予以淘汰。③具有两种花色或叶色的观赏植物如五色鸡冠、绞绞凤仙花、花叶鸭跖草、花叶常春藤等,应选择其两种花色或叶色的色彩比例最符合要求的植株、花序、花朵留种,或选择典型性枝条作采集插条(接穗)用,否则将会逐渐失去品种的典型特色。(2)防止机械混杂①以种子为繁殖材料者采种时,从种株堆放后熟、脱粒、晾晒、清选以及在种子包装、贮运、消毒直到播种的全过程中,应事先对场所、用具进行检查,彻底清除前一品种的残留种子。晾晒不同品种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包装和贮运的容器外表应标明品种、等级、数量、纯度等。在留种田施肥时,应保证肥料没有混入相似种子。②以营养器官为繁殖材料者从繁殖材料采集、包装、调运到苗木的繁殖、出圃、假植和运输等过程都必须防止混杂。包装内、外应同时标明品种,备有记录。(3)隔离留种,防止生物学混杂防止生物学混杂的基本方法是隔离,隔离方法有3种:机械隔离、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①机械隔离适用于繁殖少量的原种或保存原始材料。在开花期采用花序套袋、罩网、温室等隔离方法。隔离留种时辅助授粉,隔离袋内可人工进行,网罩和温室内可放养蜜蜂和人工饲养的苍蝇。
②空间隔离空间隔离的距离因植物种类、昆虫种类、风力大小、风向、花粉量、有无障碍物以及播种面积等而异。一般在花粉量大、花粉易散发、繁殖季节风力较大、播种面积大、易发生天然杂交又缺少障碍物的空旷地段进行繁种时,隔离距离要大些。面积较小时,可以利用阳畦或隔离罩防止昆虫传粉。③时间隔离时间隔离是防止生物学混杂最为有效的方法,可分为跨年度与不跨年度两种。不跨年度时间隔离是在同一年内进行分月播种,分期定植,把不同品种的花期错开,这种方法对于某些光周期不敏感的物种适用。如花卉中的一串红、蔬菜中的大白菜等。跨年度时间隔离即把全部品种分成几组,每组内各品种间杂交率不高,每年只播种一组,将所生产的种子妥善保存,供繁殖周期内几年使用,这种方法适用于种子有效储存期长的物种或品种。(4)科学管理、创造有利生育条件田间管理对提高园艺植物的种性非常重要,如选择适宜的种苗繁育地点、拔除带病毒植株、消灭病害虫、避免连作、加强肥水管理,给优良品种创造性状充分发育的环境条件。如唐菖蒲、马铃薯等可利用我国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地区的气候特点,采用高寒地留种,能有效地防止品种退化。(5)将高科技投入生产利用生物技术,能使植物快速繁殖和脱毒复壮。对易发生退化的优良杂种和不易结实的优良多倍体品种,用组织培养方法,不仅能使后代保持其原有的品种特性,还可达到快速繁殖的目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对菊花、香石竹、兰花、大丽花、百合、矮牵牛、鸢尾、小苍兰、水仙等园艺植物采用组织培养脱除病毒,并工厂化生产优质商品苗。因此,今后应加强生物技术在良种繁育中的作用。10.3.3良种繁育的程序和方法种子一般实行分级繁育的制度。不同国家分级的方式或对不同级别的种子叫法不同。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将蔬菜种子分为育种者种子、基础种、登记种和检验种4类,其中前3种为原种级的不同水平,检验种为生产用种。荷兰分为超级原种、原种、基础种、检定种,其中检定种为生产用种,又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检定种。我国通常将种子生产程序划分为原原种、原种和良种3个阶段,由原原种产生原种,由原种产生良种,良种又称合格种子(certifiedseed)。10.3.3.1良种繁育程序原原种是由育种者提供的纯度最高、最原始的优良种子。用原原种直接繁殖出来的,或由正在生产中推广的品种,经提纯更新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称为原种。原种再繁殖一定代数,符合质量标准,供应生产应用的种子称为良种。根据国家标准局颁布的农作物种子的分级标准,除了将棉花种子分为原种和原种一代、二代、三代外,其他作物种子均分为原种、一级良种、二级良种和三级良种4级,不是按世代而是按品种种子的纯度、净度和发芽率的标准来定级的。良种种苗的繁殖,从数量上满足推广应用的需要,是良种能尽快在生产上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品种刚育成而种子尚少时,应尽可能提高其繁殖系数。所谓种子繁殖系数,是指种子繁殖的倍数,理论上讲就是一粒种子通过繁殖所增加的倍数。生产上通常用单位面积的种子产量与单位面积的播种量之比来表示,即:繁殖系数=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单位面积播种量10.3.3.2加速良种繁育的方法(1)提高种子繁殖系数的主要技术途径①节约用种,避免直播或采用精量播种,尽量利用育苗移植法提高繁殖系数。②适当增加株行距,增施肥水,扩大营养面积,使种株能更好地生长发育,不仅可提高单株产种量,而且可提高种子品质。③栽培技术方面,进行植株摘心处理,促进侧枝发育;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合理施肥,提高种子的产量和品质。
④利用设施栽培或特殊处理进行加代繁殖。加代繁殖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我国南、北自然气候条件的差异,采取南种北繁的异地采种方式,增加一年内的繁殖代数;二是利用大棚、温室等设施或者进行特殊处理(如春化、光照处理等),当地采种,只要安排得当,大部分园艺植物一年内均可繁殖2~3代。⑤结合运用无性繁殖的各种方法提高繁殖系数。许多园艺植物除了具有有性繁殖习性外,还兼有无性繁殖能力,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加速良种的繁殖。(2)提高营养繁殖器官繁殖系数的措施①延长繁殖时间。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的无性繁殖时间为春季到秋季,为提高繁殖系数,我们可创造良好的条件,延长繁殖时间。②在采用其常规营养繁殖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器官的再生能力来扩大繁殖数量。例如,常规下采用嫁接繁殖的桃,可同时采用嫩枝扦插法;扦插繁殖的茶花、月季等,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分析2024年公务员省考试题及答案策略
- 档案管理员的选拔与培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税务师考试小贴士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系统分析师测试试题及答案
- 利用2024年公务员省考工具提升效率试题及答案
- 新手必看试题及答案
- 实务操作的2024年记者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
- 档案与社会责任关系试题及答案
- 咖啡的季节性销售策略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济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
- 鸡毛信的故事-红色故事课件
- 川教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 国家开放大学《合同法》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 中学生学习动机量表(MSMT)
- 初中英语七选五经典5篇(附带答案)
- 2024高三一模宝山作文题解析及范文(用怎样的目光看待事物)
- (正式版)YST 1693-2024 铜冶炼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
- 《纸质文物修复与保护》课件-31古籍书册结构
- 2024年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养老护理员》-课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