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7T 1056-2024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_第1页
DB3207T 1056-2024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_第2页
DB3207T 1056-2024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_第3页
DB3207T 1056-2024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_第4页
DB3207T 1056-2024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13.0803207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saline-alkalinelandimprovementIDB3207/T1056—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组织实施与监督。本文件由连云港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连云港市耕地质量保护站、连云港市国有土地储备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翠竹、徐恒柱、李娟、倪丹、刘硕、席志远。DB3207/T1056—20242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流程、土壤诊断、改良技术、改良效果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0cm~20cm表土层含盐量(以氯化物为主)在1g/kg~6g/kg之间盐碱地及盐荒地的改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20287农业微生物菌剂GB5028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NY/T500秸秆粉碎还田机作业质量NY/T525有机肥料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153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微生物肥料NY/T3034土壤调理剂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盐碱地coastalsaline-alkalisoil地下水位较高,其种植层土壤含盐量超过0.2%,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地。3.2轻盐碱地coastalsaline-alkalisoil0cm~20cm表土层含盐量(以氯化物为主)为1g/kg~2g/kg的盐碱地。3.3中度盐碱地coastalsaline-alkalisoil0cm~20cm表土层含盐量(以氯化物为主)为2g/kg~4g/kg的盐碱地。DB3207/T1056—202433.4重度盐碱地coastalsaline-alkalisoil0cm~20cm表土层含盐量(以氯化物为主)为4g/kg~6g/kg的盐碱地。3.5灌溉洗盐irrigationwashthesalt具备管排系统,通过引入淡水灌溉,使得土壤中的盐分溶解,再通过排水沟或者暗管排走的方法。3.6地下水位undergroundwatertable地下含水层中水面的埋藏深度。3.7化学改良chemicalimprovement通过施用化学改良剂降低土壤中有害盐离子,中和土壤碱性,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的土壤改良方法。3.8返盐accumulationofsaltinthesurfacesoil土壤中的盐分离子随水分蒸发而积聚在土壤表面的现象。4技术流程4.1第一年,增施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或微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后种植耐盐碱饲草作物,在生物量最大时刈割,及时翻耕进行秋灌。4.2第二年,春季增施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或微生物菌肥,种植耐盐碱绿肥作物,在生物量最大时及时翻压并秋灌;4.3第三年,春季增施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或微生物菌肥,种植耐盐碱作物;秋季秸秆还田并增施腐熟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4.4第四年,种植禾本科粮食作物,秋季秸秆还田。5土壤诊断在典型区域挖去土壤剖面,采集表层土壤进行土壤盐碱指标(pH、全盐、碱化度)的测定,判断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土壤的检测参照NY/T1121.2、NY/T1121.4、NY/T1121.6、NY/T1121.16执行。6改良技术6.1工程改良6.1.1深沟排盐DB3207/T1056—20244在比较集中连片的盐碱地,据区域地势、降低地下水位、控制返盐、改良盐渍化土壤的要求,设计支沟、斗沟、农沟和毛沟的间距和断面。支沟一般深度3.5m,斗沟间距400m,深度3m,农沟间距150m~300m,沟深2.5m。6.1.2平地挖沟压盐在地下水位高、面积大的轻度、中度盐碱地,宜在条田内挖2.5m~3.0m的深沟,与外围主引、排水沟渠相通,做到排、灌结合,条田长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6.1.3平整土地宜以方田为单位进行,保持土壤耕层厚度25cm以上,有效土层50cm以上。如果地面起伏过大,还需打破方田界限,实行大平大整。土地平整宜在秋冬进行,然后进行冬季或早春灌溉洗盐。6.2农艺改良6.2.1灌溉洗盐待灌排系统布设完成以及每年秋季平整土地后应及时大水漫灌,灌水量为150m3/667m2~300m3/667m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按GB5084的规定执行,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按GB50288的规定执行。6.2.2耕作措施采取播种前深耕、春季划锄,可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渗透性,切断盐分上移的土壤毛细管,阻断盐分在表层积累。6.2.3覆盖措施根据实际选用秸秆或地膜覆盖方式。地表覆盖能够减少土壤表层蒸发,抑制返盐。可用于覆盖的秸秆主要有经粉碎的小麦秸秆、棉花秸秆等。6.2.4培肥措施在平整土地和每年春季灌水之前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kg/667m2~4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200kg/667m2~450kg/667m2,有机肥料应符合NY/T525要求。6.3生物改良6.3.1种植耐盐碱饲草中重度盐碱地,第一年宜种植耐盐碱饲草。如:甜高粱、苏丹草、饲料油菜、碱蓬、燕麦等。播种量应高于正常播量的大2倍~3倍,在生物量最大时刈割离田,翻压深度15cm~20cm。改良措施见附录A。6.3.2种植耐盐碱绿肥中重度盐碱地,第二年宜种植耐盐碱绿肥作物。如:田菁、紫花苜蓿等。播种量应高于正常播量的2倍~3倍,在生物量最大时粉碎直接翻压还田,翻压深度15cm~20cm。改良措施见附录A。6.3.3种植耐盐碱作物DB3207/T1056—20245在第三年或第四年开始种植耐盐碱作物。如棉花、水稻、大麦、高粱、向日葵等。高粱、大麦等收获后,应结合培肥,深耕翻压,将秸秆全部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分蒸发,抑制返盐,加速脱盐。还田质量要求符合NY/T500的要求。改良措施见附录A。6.4微生物改良施用微生物修复菌剂、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机肥等微生物肥料。使用量60kg/667m2~80kg/667m2。农业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肥料应符合GB20287、NY/T1535规定,产品应经过农业农村部登记。6.5化学改良施用增施土壤调理剂,改善土壤结构,置换土壤钠离子,中和土壤碱性,减轻盐分危害,促进盐分淋洗。土壤调理剂应符合NY/T3034规定。盐碱地的化学改良措施见附录B。7改良效果轻度盐碱地作物产量能够达到区域正常耕地产量的80%,中度盐碱地作物产量能够达到区域正常耕地产量的65%,重度盐碱地作物产量能够达到区域正常耕地产量的50%。DB3207/T1056—20246(资料性)常用的盐碱地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