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心电图学
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心电图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综合阅图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静息电位
除极复极心电标测心电向量临床心电图学聂宏刚2006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临床心电图学
静息电位
除极复极心电标测心电向量临床心电图学+-电偶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静息电位除极
复极心电标测心电向量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静息电位除极复极
心电标测
心电向量临床心电图学
单细胞电极标测心肌心电标测体表心脏电位强度与心肌细胞数量成正比与探查电极位置同心肌细胞间的距离成反比与探查电极方位同心肌除极方向的角度有关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静息电位除极复极心电标测
心电向量临床心电图学心电图是心电综合向量的二次投影一、心电图产生原理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解剖学各波段意义
QRS波群命名除极顺序临床心电图学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心脏传导系统ThenormalSinusNodeRhythm窦房结结间束(前、中、后)房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束支(左、右)蒲肯野纤维
解剖学
各波段意义
QRS波群命名除极顺序临床心电图学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解剖学各波段意义
QRS波群命名除极顺序临床心电图学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解剖学各波段意义
QRS波群命名
除极顺序临床心电图学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室间隔中部左右心室游离壁左室基底部/右室肺动脉圆锥部ThenormalSinusNodeRhythm
常规12导联系统肢体导联胸导联临床心电图学三、心电图导联系统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常规12导联是国际通用导联系统,为临床最常用的心电图常规导联。
常规12导联系统肢体导联胸导联临床心电图学三、心电图导联系统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Einthoven三角
常规12导联系统肢体导联胸导联临床心电图学三、心电图导联系统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常规12导联系统
肢体导联
胸导联18导联临床心电图学三、心电图导联系统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
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心电图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综合阅图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电图纸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国内一般采用25mm/s的纸速,使每毫米横向间距相当于0.04s(即40ms),可成倍提高至50mm/s或100mm/s。心电图纸
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率=60/R-R时间心电图纸
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率=60/R-R时间心率估算法一个RR间期的大格数心率
1300215031004755606507.540…………聂宏刚2006心电图纸
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电图纸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电图纸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
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总方向,正常时大多与其最大向量相一致,在心电图学中采用“平均心电轴”的名称,简称为“(心)电轴”。心电图纸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心电图纸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目前以-30。~+90。为正常值心电图纸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V1V3V5心电图纸心率各波段振幅各波段时间平均心电轴心脏循长轴转位临床心电图学一、心电图测量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意义:心房除极形态:在Ⅰ、Ⅱ、aVF
、V4-V6
导联中均向上,aVR
导联向下时间:小于0.12s振幅:在肢体导联小于0.25mV,胸导联小于0.2mV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意义: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正常值:成年人为0.12-0.20S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ThenormalSinusNodeRhythm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意义:心室除极时间:
0.06~0.10s,小于0.12s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QRS波群形态V1~V2主波向下多呈rS型,RV1<1.0mVV5~V6主波向上qR、qRs、Rs、R,RV5<2.5mVV3~V4R、S大致相等。R、S变化规律V1~V2R/S<1V3~
V4R/S≈1V5~V6R/S>1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RⅠ<1.5mV、Ⅱ、Ⅲ,在无电轴偏移情况下主波向上aVR主波向下,
RaVR<0.5mV呈QS、rS、rSr、QrRaVL<1.2mVRaVF<2.0mVaVL、aVF呈qR、Rs、R、rS型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低电压:肢导QRS波群振幅均<0.5mV,或胸导QRS波群振幅均<0.8mV;R峰时间:RV1~2≤0.04s,RV5~6≤0.05s;Q波:Q波<同导R波1/4,时间<0.04s,(唯Ⅲ、aVR、aVL可能稍超过);V1~2不应有q波,但可呈QS型。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意义:心室缓慢复极正常值:ST段下移在任一导联不超过0.05mVST段上抬V1-V2<0.3mvV3<0.5mvV4-V6与肢体导联<0.1mv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意义:心室快速复极方向: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就不应再向下。振幅:除Ⅲ、aVL、aVF、V1-V3导联外,T波的振幅一般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T波在胸导联有时可高达1.2-1.5mv尚属正常。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意义:心室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正常值:0.32-0.44S(HR:60-100次/分)Q-Tc:是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Q-Tc的正常上限为0.44SP波PR间期
QRS波群J点ST段T波QT间期U波临床心电图学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心电图测量和正常数据T波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代表心室后除极U波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U波明显增高见于血钾过低
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心电图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综合阅图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房、心室肥大心房肥大左房肥大右房肥大双房肥大心室肥大左室肥大右室肥大双室肥大临床心电图学心房肥大1.P波高尖≥0.25mV,以Ⅱ、Ⅲ、aVF最突出,称“肺型P波”2.V1导联P波直立时≥0.15mVP波双向时,其振幅算术和≥0.20mV。右房肥大临床心电图学右房肥大临床心电图学何为肺型P波?右房肥大临床心电图学1.P波增宽≥0.12s,呈双峰型,两峰间距≥0.04s,称“二尖瓣型P波”,Ⅰ、Ⅱ、aVL明显2.PtfV1≥0.04mm·s左房肥大临床心电图学心房肥大V1的P波常先正后负,负向P波时间乘以负向波振幅,称为P波终末电势(PtfV1)左房肥大临床心电图学何为二尖瓣P波?PtfV1如何测量?左房肥大临床心电图学临床心电图学心房肥大1.P波增宽≥0.12s,振幅≥0.25mV;2.PV1高大双相,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范围。双房肥大心房肥大临床心电图学临床心电图学双房肥大1.QRS电压增高:2.额面QRS心电轴左偏;3.QRS波群时间延长,但<0.12s;4.QRS波群电压增高伴ST-T改变者,为左室肥大伴劳损。左室肥大心室肥大临床心电图学RV5~6>2.5mVRV5+SV1>4.0mV(男性)
或>3.5mV(女性)RⅠ>1.5mVRaVL
>1.2mVRaVF
>2.0mVRⅠ+SⅢ>2.5mVRaVL+SV3>2.8mV(男性)>2.0mV(女性)QRS电压增高左室肥大临床心电图学左室肥大临床心电图学1.V1R/S≥1,呈R、Rs型
V5R/S≤1,S加深重度肥厚V1可呈qR型
2.RV1+SV5>1.05mV(重度>1.2mV)3.aVRR/q或R/S≥1
RavR>0.5mV4.电轴右偏
5.ST-T改变(右胸导联)右室肥大临床心电图学右室肥大临床心电图学双侧心室肥大心室肥大临床心电图学
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心电图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综合阅图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复极较正常推迟,出现与QRS主波方向一致的高大T波临床心电图学缺血(T波)心内膜心外膜损伤(ST段)心内膜心外膜包括透壁心肌缺血或透壁心肌梗死:心肌复极顺序逆转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缺血(T波)心内膜心外膜损伤(ST段)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缺血临床心电图学心内膜损伤表现为ST段压低,典型为ST段呈水平和下垂形下移≥0.05mV(发作时0.1mV),下移的ST段与R波的夹角≥90°缺血(T波)心内膜心外膜损伤(ST段)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缺血临床心电图学心外膜损伤心电表现为ST段抬高缺血(T波)心内膜心外膜损伤(ST段)心内膜心外膜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类型临床心电图学发作时,面向缺血区出现缺血型ST段压低和/或T波倒置—典型心绞痛伪性改善—心绞痛冠状T波(倒置深尖,双肢对称)—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暂时性ST段抬高伴T波高尖—变异型心绞痛ST段持续抬高—提示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电临床意义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心室肥大、束支阻滞、预激综合征心肌缺血心电鉴别诊断临床心电图学
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心电图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综合阅图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肌梗死基本图形及机制1.“缺血型”改变:心内膜面缺血---T波高而直立心外膜面缺血---对称性T波倒置
2.“损伤型”改变:ST段抬高
3.“坏死型”改变:异常Q波或呈QS波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
坏死区导联可同时记录到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图形改变。√√√√心肌梗死图形演变及分期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
超急性期急性期近期陈旧期
根据坏死图形(异常Q波或QS波)出现的导联而进行定位判断。
前间壁:V1~V3
前壁:V3~V4(V5)
侧壁:V5~V6(V4)
高侧壁:Ⅰ、aVL
广泛前壁:V1~V6(Ⅰ、aVL)
下壁:Ⅱ、Ⅲ、aVF
后壁:V7~9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肌梗死的分类和鉴别诊断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分类Q波/非Q波MI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MI合并其他病变合并室壁瘤;合并RBBB合并LBBB前壁心梗+RBBB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梗+RBBB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前、侧壁心梗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肌梗死的分类和鉴别诊断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鉴别诊断急性心包炎变异型心绞痛过早复极一过性Q波横位心顺钟向转位左、右室肥厚,心肌病预激综合征
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心电图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综合阅图临床心电学基本知识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ST-T改变心肌梗死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激动起源异常激动传导异常窦性心律失常:过速、过缓、不齐、停搏异位心律被动性:逸搏与逸搏心律(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主动性期前收缩(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扑动与颤动(心房、心室)生理性传导障碍:干扰与脱节(心脏各个部位)病理性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二度Ⅰ型和Ⅱ型、三度)室内阻滞(左、右束支阻滞,左束支分支阻滞)意外传导(超常传导、裂隙现象、维登斯基现象)传导途径异常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窦房结自律性最高,60~100次/分房室交界区40~60次/分希氏束以下25~40次/分心肌电生理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主动性异位节律被动性异位节律(逸搏、逸搏心律)心肌电生理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⑴绝对不应期(200ms)
有效不应期⑵相对不应期(50~100ms)―T波降支
总不应期=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约250~400ms
易颤期(易损期)=绝对不应期到相对不应期前半
心室易颤期―T波顶峰偏前约30ms(RonT)
心房易颤期―R降支和S波⑶超常期
T-U连接处心肌电生理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
影响因素:动作电位幅度、0位相除极速度及心肌的兴奋性。心肌传导功能异常:
完全性传导阻滞
单向阻滞
隐匿性传导
传导延迟
折返激动概念:起源于窦房结的心律,属正常心律。窦性心律特征:以P波特点推测窦房结活动ECG特点
P波规律出现;
PI、II、aVF、V4~V6直立,在PaVR倒置;
正常频率为60~100次/分。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正常窦性心律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
ECG特点
窦性心律;
心率>100次/分。
原因
运动和情绪紧张;
酒、茶、咖啡和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
疾病状态:发热、贫血、失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和心肌炎。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
ECG特点
窦性心律,常伴有窦性心律不齐;
心率<60次/分。
原因
健康成人、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
低温、药物影响(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等);
疾病状态:颅内压增高、高血钾、甲状腺机能减退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ECG特征:窦性心律,节律不整;在同一导联上P-P间期差异>0.12s;常与窦性心动过缓同时存在。呼吸性、时相性、窦房结内游走性心律不齐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ECG特征:规则的P-P间距中P波脱落,形成长P-P间距;
长P-P间期与基本窦性P-P间期之间无倍数关系窦性停搏后常出现逸搏或逸搏心律。临床心电图学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概念:
起搏传导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及一些心脏疾患累及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而产生一系列缓慢窦性心律失常,并引起头昏、黑朦、晕厥等临床表现。主要特征:持续窦性心动过缓HR≤50次/分,且不易用阿托品等药物纠正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慢-快综合征(显著窦缓伴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可为双结病变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sicksinussyndrome,SSS心律失常窦性停搏,交界部逸搏:上6.4秒,下3.8秒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概念:指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冲动,又称早搏。发生机制:1.折返激动;
2.触发活动;
3.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联律间期:异位搏动与其前搏动之间的时距。代偿间歇:期前出现的异位搏动代替了一个正常窦性搏动,其后出现的一个较正常心动周期为长的间歇。二联律:期前收缩与窦性心律交替出现。三联律:每两个窦性心搏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插入性期前收缩:插入在两个相邻正常窦性搏动之间的期前收缩(间位早搏)。单源性期前收缩:期前收缩来自同一异位起搏点或有固定的折返径路,其形态、联律间期相同。多源性期前收缩:同一导联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及联律间期互不相同的异位搏动。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电图表现:
1.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T,前无相关P波;
2.QRS时限>0.12s,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3.多完全性代偿间歇:期前收缩前后的两个窦性P波间距等于正常P-P间距的二倍。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单源室早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多源室早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成对室早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室早三联律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临床心电图学RonT室早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室早三联律插入性期前收缩心电图表现
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心律P波不同;
2.P´-R间期>0.12s;
3.QRS多与窦性心律相同;
4.多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
5.部分P´-R间期可不延长;
6.房早未下传:P´后无QRS-T波;
7.房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P´波下传心室QRS增宽畸形,多呈右束支阻滞图形。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1.提早出现的QRS波群,前无窦性P波,QRS形态与窦性下传者相同;
2.逆行P΄波(Ⅱ、Ⅲ、aVF倒置,aVR直立),可发生于QRS波群之前(P´R<0.12s)或QRS之后(RP´<0.20s),或重叠与QRS中;
3.多为完全性代偿间歇。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室性房性交界性异位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
心电图特点:
1.突发、突止;
2.频率160-250次/分,快而规则;
3.QRS形态多正常。
(伴束支阻滞或室内差异传导可呈宽QRS波)
临床常见类型:
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预激旁路
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房室结双径路
3.房速:自律性房速和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PSVT:心率218次/分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
临床心电图学房性心动过速2:1心律失常心率150次/分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短阵室速:频率115次/分临床心电图学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室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室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
3.频率140~200次/分,节律规则或略不规则;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
4.房室分离;
5.心室夺获;
6.室性融合波。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1.3个或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2.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s;
3.频率140~200次/分,节律规则或略不规则;
4.房室分离;
5.心室夺获;
6.室性融合波。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室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
可发生在心房、房室交界区和心室,又称加速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自主心律。心电图特点:
1.渐起渐止;
2.交界性心律频率:70~130次/分;室性心律频率:60~100次/分;
3.易发生干扰性房室脱节,出现各种融合波或夺获心搏。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室速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
1.一系列增宽变形的QRS波群以每3~10个心搏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的方向;
2.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十秒自行终止;
3.极易复发或转为心室颤动。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心源性晕厥。临床心电图学聂宏刚2006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室速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
病因:先天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严重房室传导阻滞,逸搏心律伴巨大T波低钾、低镁伴有异常T波及U波药物所致:奎尼丁,胺碘酮等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PSVT室速非阵发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电生理基础心肌兴奋性增高,不应期缩短,同时伴有一定的传导障碍,形成环形激动及多发微折返。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房扑、房颤、室扑、室颤心电图特点:
1.P波消失、代以形态、间距及振幅绝对规则,呈大锯齿状的扑动波(F波)
2.F波间无等电位线,频率250~350次/分
3.F波以固定房室比例(2:1或4:1)下传,心室律多规则;有时房室传导比例不恒定,引起心室律不规则。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AF2:1AV传导AF3:1AV传导聂宏刚2006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聂宏刚2006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AAFB转复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ation,Af)1.P波消失,代以大小不等形态、形态各异的颤动波(f波)
2.
f波频率350~600次/分
3.
QRS波群间距绝对不规则,形态多正常
4.长短周期时可伴差传。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临床心电图学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
心电图特点:
1.无正常QRS-T波,代之以连续快速而相对规则的大振幅波动;
2.频率为200~250次/分;
临床特点:
1.心脏失去排血功能;
2.结局:很快转复或转为室颤。心律失常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临床心电图学
心电图特点:
1.QRS-T波完全消失,出现大小不等、极不匀齐的低小波
2.频率200~500次/分意义:
为极严重的致死性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心室颤动传导异常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1.病因:
传导系统的器质性损害
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的功能性抑制
药物作用
位相性影响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2.心脏传导阻滞分类:
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室内阻滞一度(传导延缓)二度(部分激动传导发生中断)三度(传导完全中断)永久性暂时性交替性渐进性
按发生情况:
按阻滞程度:
按发生部位:心电图特征: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P-P间距逐渐缩短,于出现漏博后P-P间距又突然延长呈文氏现象
二度Ⅱ型窦房阻滞:在规律的窦性P-P间距中突然出现一个长间歇,此长间歇等于正常窦性P-P间距的倍数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电图特征:
不完全性房内阻滞:
P波增宽≥0.12s,出现双蜂,峰间距≥0.04s
PtfVI负值增大
完全性房内传导阻滞:在正常窦性激动P波之外,还可见与其无关的异位P΄或F、f波,自成节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
病因:多数是由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少数可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正常人。
(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P-R间期>0.20s(老年>0.22s)
比较两次心电,心率没有明显改变而P-R间期延长超过0.04s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①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称MubizI型)
P-R间期逐渐延长,直到一个P波后脱漏一个QRS波群。
漏博后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如此周而复始。
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脱漏一个QRS波群。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②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MorbiZⅡ型)
P-R间期恒定(正常或延长)
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有规律地脱失)(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③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连续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QRS波群脱漏,例如呈3:1、4:1传导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高度AVB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P与QRS无关,P频率>QRS频率;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如位于希氏束及其近邻,心室率40~60次/分,QRS波群正常,心律较稳定;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的远端,心室率<40次/分,QRS波群增宽,心律不稳定。⑷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心脏传导阻滞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三度AVB,室性逸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
可根据QRS波群的时限是否大于0.12s而分为完全性与不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传导阻滞左后分支传导阻滞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束支与分支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脏传导系统心律失常临床心电图学
QRS时限≥0.12s
V1导联呈rsR΄或M型,为特征性改变,V1R΄波粗钝,R峰时间>0.05s
I、V5、V6呈qRS型,S波增宽有切迹,时限≥0.04s;aVR导联呈QR型,其R波宽而有切迹
V1、V2导联ST轻压低,T波倒置;I、V5、V6T波方向一般与终末S波方向相反,仍为直立
不完全右束支阻滞QRS时限<0.12s。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束支与分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逸搏与逸搏心律心肌电生理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异位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传导异常束支与分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左侧外踝骨折护理查房
- 四川助学贷款合同(2篇)
- 教科版(2017)科学五年下册《水的蒸发和凝结》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 《创想空间》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湘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大班健康《上学路上》课件
- 合租室友交流沟通协议
- 教师防风险培训
- 拍卖行条款协议
- 《农村房屋买卖合同》
- 小班雨天安全教育教案
- 2024山西云时代技术有限公司社会招聘5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职测》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 人教精通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小学科学《凝结》课件
- 风电场电气知识培训课件
- 枸橼酸透析护理查房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杭氧股份深度报告:工业气体龙头期待2025景气复苏
- 冷链食品配送应急处理预案
- 93J007-7道路图集(正式版)
- 学校课桌收纳比赛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