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后练习)(解析版)_第1页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后练习)(解析版)_第2页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后练习)(解析版)_第3页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后练习)(解析版)_第4页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后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后练习)一.选择题(共17小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草履虫游向食物 B.植物的向光生长 C.鱼游向食物 D.含羞草的叶子受触摸后会合拢【分析】反射是指神经系统对机体内外刺激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解答】解: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神经系统,其游向食物多的地方属于应激性,A错误;B、植物的向光生长属于生物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B错误;C、金鱼游向食物是在神经系统参与下的规律性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C正确;D、含羞草的叶子受触摸后会合拢,属于应激性,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应激性与反射的区别,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与运用。2.(2021秋•密山市校级期中)反射弧的组成不包括()A.感受器 B.中枢神经 C.神经中枢 D.传出神经【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解答】解: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3.(2017秋•朝阳区期中)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它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解答】解:A、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反射弧来实现,A错误;B、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两者不同,B错误;C、完成反射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还需要适宜的刺激,C错误;D、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所以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反射弧来实现,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4.(2021秋•萨尔图区校级期末)下列有关条件反射的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A.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 B.与条件反射相比,非条件反射使动物对外界环境更具有适应能力 C.建立一个条件反射需要将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反复结合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一般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分析】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解:A、条件反射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A正确;B、非条件反射是生物生存的基础,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有了条件反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大加强,B错误。C、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的强化,否则就会消退,C正确;D、条件反射是有意识的活动,因此,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脑控制的反射一定是条件反射 B.望梅止渴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才能完成 C.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D.一些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比如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弧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并对刺激做出反应。2、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解答】解:A、脑中的神经中枢有一些控制的反射(如脑干中的呼吸中枢控制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A错误;B、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B正确;C、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的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所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一定需要神经中枢参与,C正确;D、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可以形成也可以消失,如学生听到铃声急速赶往教室、小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6.(2020秋•武清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图中a表示感受器,e表示效应器 C.图中b表示传入神经,d表示传出神经 D.若从d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e分别为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解答】解:A、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任何一处,都可能使效应器出现规律的应答,A正确;B、图中a表示感受器,e表示效应器,它们可能位于同一块组织中,B正确;C、通过突触结构或神经节可知,图中b表示传入神经,d表示传出神经,C正确;D、若从传出神经的d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传入神经的b处,效应器不能产生反应,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7.(2021秋•宁德期中)“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完全正常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不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植物人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膝跳反射的中枢在脊髓,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小儿麻痹症患者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所以会有运动障碍。【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说明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刺激能传到中枢处理,对刺激有感觉;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肌肉)没有应答,运动障碍。故选:B。【点评】本题以“小儿麻痹症”为材料背景,考查反射弧结构和神经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为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支配脊蛙右后肢的传出神经保持完整,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针刺脊蛙右后肢趾部可观察到右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后肢趾部的皮肤中B.脊蛙只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不能完成条件反射 C.剪断后立即刺激A端,不能看到左后肢的收缩活动 D.剪断后立即刺激B端,不能看到左后肢的收缩活动【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传出神经被切断,信号不能传到效应器。【解答】解:A、针刺脊蛙右后肢趾部可观察到右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后肢趾部的皮肤中,A正确;B、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脊蛙只能完成非条件反射,不能完成条件反射,B正确;C、剪断后立即刺激A端,能看到左后肢的收缩活动,C错误;D、剪断后立即刺激B端,由于传出神经已断,兴奋不能传到左后肢,故不能看到左后肢的收缩活动,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理解,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9.下列关于人体反射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 B.膝反射的效应器是伸肌中的肌梭 C.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会产生兴奋 D.反射活动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弧的作用是感受刺激,传导兴奋,并对刺激做出反应。【解答】解:A、反射是指生物体内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故反射活动具有规律性,A正确;B、膝反射的感受器是伸肌中的肌梭,效应器是伸肌,B错误;C、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会产生兴奋,C正确;D、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故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2021秋•孝感期中)当脚踩到一个尖锐物时会产生屈肌反射,如图所示。伤者主要通过弯曲而远离伤害性刺激(尖锐物),必要时身体的承重被转移至另一条腿,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A.该反射是由来自皮肤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的 B.屈肌反射是由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决定的 C.承重转移时另一条腿也会出现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D.大脑不参与受伤害产生痛觉并远离的过程【分析】据图分析:当侧脚碰到尖锐物时屈肌兴奋,伸肌抑制,脚抬起;而另一侧屈肌抑制,伸肌兴奋,接受承重转移。【解答】解:A、反射一般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做出反应为止,A正确;B、屈肌反射为低级反射,由位于脊髓的中间神经元做出运动决定,B正确;C、另一侧接受承重转移时,与受尖锐物刺激一侧相反,其伸肌兴奋而收缩,屈肌兴奋抑制而舒张,C正确;D、产生感觉一般都需要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屈肌反射为背景,主要考查反射的过程和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结构、识记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过程,能结合图形和题干信息准确分析各选项,属于考纲理解及应用层次的考查。11.(2021秋•萨尔图区校级期中)如图分别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共同构成 B.只要刺激神经元,神经元均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③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D.完整的反射弧一般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感受器、突触、效应器。【解答】解:A、看图可知:神经元由细胞体、短的树突、长的轴突共同构成,A错误;B、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神经元兴奋,B错误;C、③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C正确;D、完整的反射弧必须有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最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及反射活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2.(2021秋•七星区校级期中)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警报声→感受器X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肌肉收缩→逃生A.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体肌肉内 B.若传出神经受损,听不到警报声 C.逃生反应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 D.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肌肉收缩【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解答】解:A、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的耳蜗中,A错误;B、由题图可知,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听觉,B错误;C、由于题图可知,逃生反应有大脑皮层和脊髓等神经中枢参与,C正确;D、由于题图可知,传出神经受损,影响肌肉收缩,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的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13.(2021秋•永春县校级期末)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下表:刺激部位反应破坏前破坏后左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不收缩右后肢不收缩右后肢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左后肢收缩右后肢收缩上述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④或⑤【分析】破坏前,分别刺激左、右后肢,左、右后肢都能正常收缩,说明左右两则的反射弧均完整。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均不收缩,说明刺激无法被神经中枢脊髓所接收,因而破坏的部位可能是左后肢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破坏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正常收缩,而左后肢不收缩,说明刺激能够被神经中枢所接收,但左后肢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受损,导致左后肢不收缩。【解答】解:在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分别刺激左、右后肢,都会出现收缩反应;而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后,刺激左后肢都不出现收缩的现象,说明是感受器或是传入神经或是神经中枢受到损伤;刺激右后肢,右后肢有反应,左后肢不收缩,说明神经中枢未受破坏,可能是左后肢的传入神经或效应器受破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及兴奋的传导、传递,通过分析模式图、归纳总结等方式对神经调节的过程和机制进行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4.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 B.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 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其不受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分析】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必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解答】解:A、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在脊髓外的脊神经节中,A错误;B、在膝跳反射中,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股四头肌,B错误;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两者之间可以形成突触,C正确;D、膝跳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受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中枢控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反射弧中兴奋传导的理解,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5.(2021秋•平房区校级期末)吃到梅、看到梅和谈到梅时唾液分泌增加,这3种情况分别属于()A.都是非条件反射 B.都是条件反射 C.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分析】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解答】解:人吃酸梅分泌唾液是人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看到酸梅、谈到酸梅时都会分泌唾液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条件反射。所以人吃酸梅,看到酸梅,谈到酸梅时,都会分泌唾液,这三种情况依次属于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及其区别,明确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同样是分泌唾液,刺激不同,引起的反射类型也不同。16.(2020秋•房山区期中)缝衣服的时候手被针扎后迅速将手缩回,取指血化验的时候手忍住不缩回,关于这两种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发生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反射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类型。【解答】解:缝衣服的时候手被针扎后迅速将手缩回,取指血化验的时候手忍住不缩回,前一种是非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是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二.多选题(共4小题)(多选)17.如图表示人体某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④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是⑤→②→①→③→④【分析】反射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神经中枢、②传入神经、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感受器。【解答】解: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A错误;B、刺激②时,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B错误;C、连接⑤的神经元上有神经节,可判断⑤是感受器,④是效应器,C正确;D、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顺序是⑤→②→①→③→④,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兴奋在反射弧上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等知识。(多选)18.给某人脚部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可能是()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还能运动说明引起运动的反射弧结构完整,但没有痛觉,而药物是注射在踝关节处,所以可能作用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结构,解题关键是理解运动与形成感觉的反射弧不同。(多选)19.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此过程需要高级神经中枢的参与 B.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唾液腺 C.食物引起味觉不属于反射活动 D.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分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解答】解:A、此过程属于条件反射,需要高级中枢的参与,A正确;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B错误;C、味觉形成过程到神经中枢时就已经在大脑皮层完成,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因此不属于反射,C正确;D、脚步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相关中枢在大脑皮层,故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有关,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多选)20.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是由神经元末梢、肌肉和腺体等组成的 B.所有的生物都可以通过反射活动对体外的刺激作出反应 C.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D.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将终生存在,且数量有限【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构成。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解答】解: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A正确;B、反射活动必须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故不是所有生物对刺激做出反应都叫做反射,B错误;C、由于低级中枢还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不一定会出现反射活动,C错误;D、条件反射是暂时的,可以消退,D错误。故选:B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及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反射及反射弧的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三.非选择题(共2小题)21.(2021秋•合肥期中)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的左、右后肢最长趾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0.5%硫酸溶液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该后肢(“能”或“不能”)发生屈肌反射,其原因是。(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3)捣毁乙的脊髓,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发生屈肌反射,原因是。(4)从以上实验实验结果(“能”或“不能”)得出“蛙后肢的屈腿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的结论。从以上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分析】1、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的。2、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解答】解:(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由于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因此不能出现屈肌反射。(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阻断了传入神经,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说明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3)脊髓属于神经中枢,若捣毁乙的脊髓,由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此时再用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不能出现屈肌反射。(4)由于以上实验是在没有大脑参与的情况下完成的,缺少了有大脑组做对照,故不能得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