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省四模语文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毅力拙劣惊涛骇浪
B.炽热炽烈纷至沓来
C.惊悚惊慌惊心动魄
D.惊愕惊慌惊心动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已经普及,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方式。
B.虽然他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总是上不去,这使他非常苦恼。
C.那个勇敢的消防员不顾个人安危,冲进了火海,最终救出了被困的群众。
D.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许多旅客都表示不满。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本书很有趣,你一定要看看。”老师对我说。
B.“你最近过得怎么样?”朋友问我,“有没有什么新鲜事儿?”
C.“你喜欢吃什么?”我问他,“是水果还是蔬菜?”
D.“你看过这部电影吗?”她问我,“觉得怎么样?”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他是个很有毅力的人。”这里的“毅力”是指坚持不懈的精神。
B.“那本书很畅销。”这里的“畅销”是指销售得好。
C.“他学习很刻苦。”这里的“刻苦”是指学习努力。
D.“那部电影很感人。”这里的“感人”是指打动人心。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是个很有毅力的人。
B.那本书很畅销。
C.他学习很刻苦。
D.我今天很高兴。
二、阅读题(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叫做“科举”的制度,它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时期逐渐衰落。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1.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B.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C.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
2.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始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B.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C.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
3.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是古代社会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
B.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C.科举制度使官员选拔过于注重文化素质,忽视了实际能力。
D.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
4.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B.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
C.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
5.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制度是古代社会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
B.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C.科举制度使官员选拔过于注重文化素质,忽视了实际能力。
D.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
四、作文题(共40分)
题目: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五、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各种传统文化活动层出不穷。
材料二:然而,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脱节、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断层等。
(1)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看法。(5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5分)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的主题。(5分)
(2)请分析这首诗的艺术特色。(5分)
六、附加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请简述以下成语的出处和含义。
(1)画蛇添足
(2)杯弓蛇影
2.请根据以下情景,拟写一个对话。
情景:小明和小红是邻居,小红家的花园里种了许多花草,小明很喜欢。
小明:小红,你家花园里的花草真漂亮啊!
小红:谢谢夸奖,你喜欢哪一种花草呢?
小明:我最喜欢那朵红色的玫瑰,它看起来特别美丽。
小红:那朵玫瑰是去年冬天我亲手种的,你有机会可以来我家看看。
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解析:选项A中,毅力、拙劣、惊涛骇浪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选项B中,炽热、炽烈、纷至沓来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选项C中,惊悚、惊慌、惊心动魄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选项D中,惊愕、惊慌、惊心动魄的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
2.C(解析:选项A中,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选项B中,“虽然……但是……”关联词使用不当,应改为“尽管……但是……”;选项C中,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选项D中,“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成分残缺,应改为“由于天气原因,航班延误了,许多旅客都表示不满”。)
3.C(解析:选项A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选项B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选项C中,“你喜欢吃什么?”后应加问号;选项D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B(解析:选项A中,“毅力”是指坚持不懈的精神,解释正确;选项B中,“畅销”是指销售得好,解释正确;选项C中,“刻苦”是指学习努力,解释正确;选项D中,“感人”是指打动人心,解释正确。)
5.D(解析:选项A中,“毅力”用法正确;选项B中,“畅销”用法正确;选项C中,“刻苦”用法正确;选项D中,“高兴”用法正确。)
二、阅读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D(解析:选项A中,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描述正确;选项B中,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描述正确;选项C中,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描述正确;选项D中,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描述错误。)
2.C(解析:选项A中,科举制度始于唐朝,盛行于宋元,描述错误;选项B中,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描述正确;选项C中,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描述正确;选项D中,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描述错误。)
3.B(解析:选项A中,科举制度是古代社会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描述过于绝对;选项B中,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描述正确;选项C中,科举制度使官员选拔过于注重文化素质,忽视了实际能力,描述错误;选项D中,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描述错误。)
4.A(解析:选项A中,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描述正确;选项B中,科举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乡试、会试和殿试,描述正确;选项C中,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式,对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描述正确;选项D中,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描述错误。)
5.A(解析:选项A中,科举制度是古代社会选拔官员的唯一途径,描述过于绝对;选项B中,科举制度有利于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描述正确;选项C中,科举制度使官员选拔过于注重文化素质,忽视了实际能力,描述错误;选项D中,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逐渐衰落,最终被废除,描述错误。)
四、作文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答案略,作文题答案因人而异,解析思路为:审题立意,构思布局,语言表达,文章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
五、综合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1)答案:我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非常重要。首先,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次,传统文化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如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解析思路:从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和实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2)答案:我国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脱节、传统文化传承人的断层等。解决措施包括: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鼓励年轻人学习传统文化,培养传承人;加强传统文化保护,维护传统文化遗产;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解析思路:列举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答案略,解析思路:根据情景,结合人物性格、对话内容等方面进行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大集物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真题
- 2024年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真题
- 2024年麻城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连云港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4年贵州榕晟体育文化产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安康高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2024年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专任教师招聘真题
- 窗帘购买安装合同范本
- (一模)桂林市、来宾市2025届高考第一次跨市联合模拟考试 政治试卷(含答案详解)
- 收购抵押吊车合同范本
- 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电焊工电焊工模拟考试(含答案)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
- 泰国落地签证申请表
- 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标准
- GB/T 26081-2022排水工程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 GB/T 36362-2018LED应用产品可靠性试验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指数分布)
- GA/T 1356-2018国家标准GB/T 25724-2017符合性测试规范
- 2022年“科技素养提升行动”知识竞赛考试题库700题(含各题型)
- 2022邮储银行综合柜员(中级)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多选题)
- 【经典】销售就是玩转情商课件
- 如何进行社会调查研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