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耸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在海边树木葱龙碧绿,百草丰类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凤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仿佛就在大海中运行;)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有幸极了,写这首诗来抒发我的豪情壮怀。)
词语注解:
①临:到达,登上。②澹澹:水波荡的样子。
③竦峙:耸立。竦峙,都指耸立。④星汉:银河。
⑤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
主旨:“观''字统领全篇,诗人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观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诗中
着力渲染大海苍茫动荡的气势,并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
辰的气概。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
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
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2、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若”是好像的意思,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
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3、简要赏析画线句。
答:想象夸张(情景交融),日月仿佛就在大海中运行,银河星光灿烂,
好像是从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
的象征,表达了诗人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
远要经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让它随着你直走到那夜
郎以西。)
词语注解:
①杨花:柳絮。②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
③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个人。
④夜郎:在今湖南怀化境内。
主旨:诗人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以奇特的想象营造出一个深远的
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真切的关怀和劝勉。“杨花落
尽”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杜鹃泣血悲鸣,渲染了环境气氛的藏淡、
凄楚。
1、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答: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离别气氛。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一名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
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
到夜郎西”)
答:拟人。将月亮人格化,赋予了明月以人的情感。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
把明月当作使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
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心与牵挂。
3、古人在诗词中描写情境用来营造气氛的鸟儿很多,为什么李白独选“子
规啼”来入诗呢?
答:子归鸟叫声凄凉,有“不如归去”之意,古人用来作为悲情之鸟,李
白用“子规啼”表示对朋友悲惨命运的忧虑,对朋友的挽留不舍之情。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游客路过苍翠的北固山下,船儿在碧绿的江水上前行。)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一叶白帆悬
挂在高远的江天。)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残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词语注解:
1、次:停宿2、客路:旅人前行的路
3、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
4、海日生残夜: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残夜:指夜将尽未尽之
时。
5、江春入旧年: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6,归雁洛阳边: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
主旨:诗人即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旅
途中的思乡之情。首联点题,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风正一帆悬”描绘了视
野开阔、风平浪静的大景。颈联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着哲理,说明
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命。尾联的归雁捎书寄托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
简要赏析。
【修辞】运用拟人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时序交替自然理趣。
【哲理角度】残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
过新春已来。表现了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和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的京鸣。小桥下流
水哗哗作响,桥边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
前行。)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夕阳从西边落下。凄寒的色里,只有断肠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词语注解:
①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②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③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主旨:诗人精绘了一幅深秋苍凉之景,渲染了悲凉的气飘表现了一个漂泊异
乡的游子的凄苦之情。诗中的九种景物传达出旅人独行的孤寂和深重的愁
思。“断肠人在天涯''表达出天涯沦落人的落宽之形、凄苦之情和乡关之
思。
1、"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
种不协调的用意吗?(2分)
答案: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
绪。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景物描写对表达作者的感情有何作
用?
这首词描写了黄昏时古道上的枯藤、老树、乌鸦、西风和瘦马等萧瑟凄凉
的秋景,而远处村庄小桥、流水、人家温馨的场景,衬托了游子漂泊他乡、
思念家人的孤寂愁苦的情感。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头高悬的那半轮秋月,映在江中,仿佛和水起流动,陪伴着诗人远
行。)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夜间乘船从清溪出发,经过三峡抵达渝州,离友人愈远,就愈加想念。)
词语注解:
半轮:半边,半个发:出发
主旨: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怀着内心的憧憬和喜悦,描绘了一幅清
新秀丽的峨眉山月秋景图,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怀友之情。五个地名连用,
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
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说一下“影入平芜江水流”中“入”“流”的妙处。
“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
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
灵入妙。
2、赏析“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人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用不了多久,就将要到达
渝州。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及穿搭出
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占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
画面。
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
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在岐王宅里我们经常见面,在崔九家里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奏。)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眼下正是江南风景最好的时候,在暮春三月的落花时节,年老病衰的我又
与你相逢。)
词语注解:
①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②寻常:经常。③崔九:指殿中监崔涤,唐玄宗的宠臣。“九”是他在兄弟中
的排行。④君:指李龟年。
主旨:诗人通过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及抒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再相逢,
流露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概叹及与李龟年彼此的身世飘零之感。“落
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1、“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
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
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
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3,赏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反衬,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
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4、赏析“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反衬,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用
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人生落魄,盛时不再。表达了诗人对开
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
切感伤。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
怜故园菊,应傍战场遥开
(我在远方思念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它虽然无人欣赏,孤寂而凄凉,但
也一定不负秋阳,在沦陷都城的断壁残垣间竞相绽放。)
词语注解:
①行军:行营、军营。②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③故园:故乡。④送
酒:化用典故,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丛中闷坐,刚好江州刺史王弘送
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⑤傍:靠近。
主旨:诗人在重阳节行军途中想要登高而无知音相伴的孤寂,以及对家乡菊
花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长安的忧虑和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
和对和平的渴望。
1、此诗“以小见大”的地方在哪里?
答: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
2、诗人借“故园菊”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抒发了诗人对家乡菊花的怜惜,也表达了
诗人对长安家人的担忧与牵挂,同时寄寓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
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3、“无人送酒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答:“送酒”化用典故,陶渊明重阳日在宅边的菊花从众闷坐,刚好江州
刺史王弘送酒来,于是痛饮至醉而归。这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在重阳节行军
途中想要登高而无知音相伴的孤寂。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大漠苍凉旷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在这万籁俱寂的夜里,夜风中不知何处吹起凄凉幽怨的芦笛声,陡然唤醒
了“征人”绵绵不绝的乡愁。)
词语注解:①回乐烽:烽火台名。②芦管:笛子。一作“芦笛”。
③征人:出征或成边的军人。
④尽:全O
主旨:本诗是一首抒写成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人描绘了一幅边塞月夜图,
并表达了成边将士月夜闻笛时浓烈的乡思和满腔的哀愁。夜”和“尽望”
道出了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犹如秋霜。描绘了一幅夜间大
漠荒凉凄冷的画面。诗人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
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的特点,为下两句
写戍边将士思乡奠定情感基调。
2、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
戍边将士的思乡奠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芦管”声的横空而出,
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浓浓的乡思之情。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凄凉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胜过春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层云直冲云霄,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
蓝的天空。)
词语注解:
①寂寥:冷清萧条。②春朝:春天。③排:推开。
④碧霄:蓝天。
主旨:诗人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仙鹤直冲云霄的明丽秋景,表达了作者
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排”字形象地写出了仙鹤直冲云霄
的气势,表现了诗人因支持变法屡遭贬谪、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
1、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天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层云直冲云霄,我的诗兴也随它到了碧
蓝的天空。表达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2、前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
字的表达作用。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
冲天,仿佛冲破白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
的情怀。
3、你怎样理解诗中“鹤”的形象?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诗人是以“鹤”自喻,视“鹤”为坚强不屈、奋斗不息的精神象征,抒发
了作者豪迈乐观之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还未定日期。此时的巴山驿馆,夜雨绵绵,已涨满了
秋天的水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团聚,与你一起剪烛西窗、共话今宵巴山夜雨的情景
呢?)
词语注解:
何当:何时将要。却话:回头说,追述。
主旨:诗人采用问答的形式,将眼前景与想象结合,表达了诗人羁旅巴蜀的
孤独凄凉之情,杆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文末重提“巴
山夜雨”,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欢乐,也在
未来的欢乐中注入被时间过滤了的“昔日”之苦。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中“涨”字有何妙处?
一个“涨”字既是写秋池,又写出了秋思深重,“涨秋池”岂止是滂沱的
秋雨和上涨的池水?分明是作者在不眠之夜对友人(或妻子)无限思念的
感情波涛。
2、“何当”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
体现了诗人急切的回家见妻子(或友人)的心情,突出今夜心境的郁闷、
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3、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的妙处。
运用想象手法。什么时候才能够与你在家中的西窗下一起剪烛长谈,再说
起我独居巴山的客栈中面对夜雨的情景。具体细腻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幅
良宵美景图。抒发了诗人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
4、“巴山夜雨”两次出现的作用。
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
个“巴山夜雨”表现的是眼前对现实愁苦的感受;第二个“巴山夜雨”表
现的是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亲念旧,寂寞凄
凉的感情,将现在和将来自己和亲友巴蜀和北方(长安)联结起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我僵硬地躺在孤寂的乡村里并不为自己悲哀,还想替国家去守卫边塞。)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深夜躺在床上静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这些音响进入梦境,成为为国征战
的铁骑踏冰之声。)
词语注解:
僵卧:躺卧不起,形容老病。戍轮台: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代指边关。
夜阑:夜深,夜将尽。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主旨:诗人借写风雨梦境,抒发那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
心。“僵卧孤村”描写了风雨夜年迈体衰的诗人凄凉的处境。“铁马冰河”
的梦境,抒发了诗人强烈的为国杀敌的爱国之情和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1、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我虽然年迈力衰困居在孤独、荒凉的小村里,可是并不为自己不受重用而
感到悲哀,还时刻想着率领干军万马为祖国戍守边疆。这两句述志,表达
诗人忠心报国的情思。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蕴含诗人怎样的心情?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寒夜,诗人睡梦中仿佛正在战场上激烈拼杀。”铁马冰
河”的梦境抒发了诗人强烈的为国杀敌的爱国之情和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3、作者“僵卧孤村”,为什么“不自哀”?
因为“尚思为国戍轮台”。诗人虽年老体衰,但犹有“老骥伏杨,志在千
里”的气概。表现了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
4、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
“尚”是“还”的意思,笫一句诗中“僵”和“孤”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影的基本知识及三视图
- 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塑造
- 房地产行业培训框架
- 员工个人安全自我教育
- 陕师大附中2025年初三3月质量调研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地学制图》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4月“圆梦之旅”(九)生物试题含解析
-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汉字文化常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2025届六年级下学期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陕西省宝鸡市清姜路中学2025届中考初三化学试题3月模拟考试题含解析
- 成本收集器-重复制造
- 安全工器具检查表
- 许慎《说文解字》(全文)
- 保健院业务部门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及质量控制指标
- 马鞍山东站站房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 人防工程基本知识(PPT184页)
-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升本)学士学位考试复习题
- 高一班守纪律讲规矩主题班会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作业危险点辨识及预控措施手册
- 研究生英语综合教程(下)1-10单元全部答案及解析
- 光伏电站验收申请及验收报告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