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5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01(广东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唐代丝路沿线人文遗存与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
面是唐至北宋丝路沿线的各类遗存古迹对文人活动、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播的影响。从共时性角度看,又可
将此线路切分为三个单元。首先,关中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的影响。关中古迹众多,其中尤以宫
殿、帝陵和宗教遗迹最为有名。宫殿巨丽,与赋之精神相合,其中尤以杜牧《阿房宫赋》最为有名。这些
赋作所书写的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等宫殿群的历史记忆或现实观照均属唐人的盛世文学书写范畴,包
举天地之心,并烛见时代礼治精神。华清宫与兴庆宫则因白居易《长恨歌》在宫殿政治意蕴书写之外,展
现出其浪漫唯美的一面。秦汉以来,长安迭为帝都,京城为帝陵环拥,形成别具特色的陵寝文化和陵邑文
学圈,游离于京城与地方之间,成就了诸多诗人丰富的内在生命体验。华山、终南山是关中久负盛名的山
川,与帝都在空间上形成巨大的张力,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等卓绝一代的大诗人在内心对其充满复杂
感情,并借此成为他们叩问仙道与天人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思考人生进退出处的重要场所。其次,河西走廊
人文遗存的文学写作。“陇头”是河西走廊上最具影响的文学意象,由于其在人文地理层面富有特殊价值,
故使“陇头诗”成为唐诗中的重要题材,也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就其内涵而
言,书写内容主要包括边塞战事、征人思乡、大漠风光、陇头风俗等,分别展现出苍凉、悲壮和豪迈三种
情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待“家”与“国”的矛盾心理和忠孝观念的碰撞,并最终使其经典化为中国文学
写作中的重要意象。最后,西域古迹群对文人活动与文学创作也有重要影响。西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
多元。丝绸之路在天山南北两麓共分三条道路向西通行,也因此形成了西域文学创作的绿洲化,体现出交
通路线的分异与文学创作和传播的差异。此外,唐代诗歌中大量存在着有关西域的地名、人物、器皿、民
俗等,许多诗人都先后有从军西域的经历,但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焦点还主要停留在材料发掘与整理层面,
而缺乏对其背后机制、关系的深入挖掘,这或许是日后此方面研究的重要抓手。
而另一方面,文学文本又具有主观性,表达出文本作者所理解的地方意义。英国学者迈克•克朗认为,
“文学作品不能被视为对地方的简单描述,我们可借助文学作品了解人们想象中的地方……这些充满想象
的描述可使读者认识到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情或特色。由于人们可从各种媒介了解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多数
人对一个地方的了解在亲眼所见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所以人们透过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可以读出作者对
某一特定空间地域之地方性的理解。基于此点可知,唐代文人创作受到丝路沿线人文遗存的潜在影响和制
约时,千万个行走其地的文学家也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首先,再现地方典型的景观。
例如轮台这一地名,汉"轮台"位于天山之南,而唐时治所则位于天山之北,汉唐轮台县治的巨大差异和
唐代前后期统治区域的伸缩,使“轮台”在唐代文学的前后期创作中成为一个悲喜俱存的地理符号和文学
意象。其次,文学写作重构丝路遗失的地方文化。楼兰是汉代丝路上的一个邦国,后为黄沙所掩,但唐人
却通过反复吟咏书写“楼兰”,最终借助想象与回忆,建构起诗文中的“楼兰”意象,展现出对汉代国力
强盛、英雄辈出的崇拜,体现出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和对战争的态度与评价。
(摘编自王伟《丝路人文遗存与唐代文学的西域书写》)
材料二:
西域文化丰富了唐代诗歌创作的内容,西域风光、歌舞、人物、服饰、用具都进入唐代诗人的视野。
岑参的70多首边塞诗出现“沙琐、沙、颂”37次,“轮台”18次,“火山”11次,“白草”11次,“热
海”4次,“雪海”3次,“胡虏”29次。他两次西北军幕供职,活动地域广阔,超过以往任何一位边塞诗
人。这样的经历决定了他的诗中对西域地名多有记录。沟通与防御成为西域历史文化产生时代差异的驱动
力。战争与和平成为唐代西域诗歌的两大主题。在战争主题之下,唐代西域诗歌意象主要表现为辽阔苍茫、
严寒冰冻、萧瑟荒凉、苍凉悲壮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边塞诗的战地风光描写,陌生事物出现的多,熟悉的东西相对少些。写入陌生事物使作
品带有奇异、浪漫的色彩,熟悉的因素出现诗中则增加亲切感。二者各具艺术魅力,彼此补充,相得益彰。
陌生的事物是诗人在边塞才见到的,故冠以“胡”、“虏”等字。边塞诗中汉和胡、虏对举的句子,往往
都是把熟悉和陌生的两类事物加以比校。“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胡霜如剑铐,汉月似刀环。”
汉月是熟悉的事物,胡尘、胡霜则属于陌生类。“蒸沙砾石然虏云,沸浪突波煎汉月。”《天山歌送萧治
归京》:“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和虏云、胡风、胡沙相对
的都是汉月,前三者作为陌生事物出现,汉月则是作者熟悉的对象。以熟悉的意象写陌生的环境,表达的
是心理定势与对家乡的眷恋;在熟悉与陌生的比较中,以倍增其哀乐。
(摘编自郭院林《唐诗中的西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丝路沿线各类遗存众多,大量宫殿遗迹宏伟壮丽,与赋体文学的精神相符合,常常被唐代文人赋予
政治与审美意蕴。
B.长安帝陵众多,带给文学书写者丰富的生命体验,影响着他们的创作,由此形成唐代独具特色的陵
寝文化和陵邑文学。
C.天山南北两麓三条向西通行的丝绸之路上,文学会随绿洲发生发展,交通路线影响着文学创作及其
传播状况。
D.岑参西域活动地域之广远超以往的边塞诗人,这使他诗中对西域地名有较多的记录,其经历也丰富
了诗歌创作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陇头诗”能成为中国文学中征人、游子思乡恋家的精神寄托,是因为“陇头”地处河西走廊的特殊人文
地理价值。
B.对唐诗中有关西域的各种信息、唐代诗人从军西域的经历等材料中蕴藏的机制、关系的挖掘可形成
重要的研究路径。
C.楼兰作为丝路邦国,文明文化早已遗失,而唐诗中反复书写的“楼兰”,其实寄寓的是唐人的思想和
精神。
D.边塞诗中陌生事物出现的比熟悉的东西多,是因为要以“熟悉”写“陌生”,凸显边地风光奇异、浪漫的
色彩。
3.下列说法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唐代文人以作品或行动影响着丝绸之路的文学内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阳关”以西已是穷荒之地,唐人反复书写,反映了汉时“阳关大道”到唐后期屡被外族侵扰的盛衰变化。
B.丝路南道上的精绝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已神秘消失,却因为唐人的记述获得了文学新生。
C.唐诗经常“以汉喻唐”,汉代西域旧地名“河西四郡”常出现于唐人笔端,成为国力强盛的文化符号。
D.李白《战城南》诗中用万里征途来形容西域地区的遥远,进而表达士兵的疲惫之态与思乡之情。
4.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表格内容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相关文字“轮台”释义
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
李广利攻占轮台大汉武力征伐对象
年—《汉书》
汉武
帝
晚是以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汉武帝反思用兵之
下诏驳回轮台屯田
年之诏。——《汉书》祸舍弃之地
唐疆域扩大,在天山北麓,今乌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岑用汉代典故,代指北
初盛唐
木齐市附近设轮台县参庭或边塞
吐蕃最终攻陷北庭,唐与西域联系文吏何曾重刀笔,将军犹自舞轮借武帝轮台诏事,讥
中晚唐
松散台。——李商隐刺穷兵黑卖武
A.盛唐时期设立的轮台县比汉代的“轮台”地理位置更远。
B.初盛唐诗人好借汉代轮台典故表达征战建功的精神鼓舞之“喜”。
C.中晚唐诗人多借用轮台意象表达国力衰退无奈舍弃西域之“悲”。
D.“轮台”作为意象表情达意的巨大反差与统治区域的伸缩变化相关。
5.结合两则材料,从“边塞诗”创作的角度简析唐代“丝路遗存”与“文学书写”的关系。(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头滩
杨秋明
汀江,日夜不息地流淌着,由北往南,亘古不变。
发富、发贵是同胞兄弟,汀江上航船的好把式。他们刚接到任务,负责把一批紧缺的食盐和药材从白
石角送到红石渡,再由红石渡经挑工秘密送往江西。
白头滩在白石角到红石渡的中部,地处小桃河汇入汀江的交叉口,整个滩头连绵一里有余,河道宽阔。
民团团长钟发奎借口剿匪,在白头滩的中部设一个检查卡,扼住了几百里水路的咽喉。
这时候,发富、发贵正和秘密交通队长汤武一起。看着满目狰狞的连绵滩头,看着沙滩上绑着的三个
曾经一起运送物资的同志,①他们一脸凝重。目光越过白头滩,望着对面葱郁的大山,他们的眼前出现了
儿时在小桃河玩耍时的情景河水清澈凉爽,河道纵横交错,两岸有许许多多的溶洞。
“小桃河溶洞的那一头会不会有出口?”看着发呆的哥任,发富的老婆茶花随意一说。
“啊,真有可能。”哥任几乎同时跳起来。他们连忙备好砍刀、鸟铳和油松枝,跃上触板船,向小桃
河口划去。两岸溶洞密布,神秘莫测。
发富、发贵儿时跟随爷爷在汀江沿线风里来雨里去,没少到过这些沟沟壑壑。他们记得每次发大水,
爷爷总能从里面捕捞出大量雪花花的维鱼。但爷爷警告说,谁家的叔叔、谁家的爷爷,进去了就没再出来,
你们将来不能乱闯!爷爷去世后,他们的确没有进来过。
他们循着爷爷当年的路线,把射板船划进溶洞里的暗河。溶洞里阴森湿冷,嘀喃嗒嗒的水帘很有几分
神秘,偶尔也会有一两只石燕飞过。河水闪闪发亮,最深处也不过一丈,一竹篱就能撑到底。发富负责撑
船,发贵打着火把,汤武举目张望,寻找任何可能的出口。但七转八拐,绕了大半天,最终又回到入口处,
只好原路返回家。
汤武临时有事,回红石渡去了。发富像泄了气的皮球,有气无力地躺在竹床上,任凭茶花怎么问他,
只是不吭一声。发贵在另一头的厢房里,坐在床头抽着旱烟,老婆桂花给熟睡的孩子擦脚,嘴里却絮絮叨
叨地说:“发大水时鱼从哪里来的?不可以循着鱼的来路找找吗?”
“可是老天爷能送来一阵大雨吗?”②发贵的脸色无比凝重。
“东闪晴,西闪雨。刚刚我看到西边一闪一闪的,估摸着要下大雨了。到时你带上我,我来帮你找。”
桂花走过去,心疼地抱住自己的男人。
一夜无眠,发贵眼前老是晃动着爷爷的身影。天还没亮,他就偷偷地带上香烛,来到对面山头,跪在
爷爷的坟前,摩挛着墓碑上的字,希望爷爷保佑他找到新通道。不知跪了多久,天空慢慢乌云密布,继而
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碑前的香火瞬间被浇灭了,发贵哈哈大笑起来:“爷爷啊,我的亲爷爷,您
是在帮我寻找解鱼的来路吗?”他飞奔着往家里跑去。
桂花站在门前,双手接着从屋檐口流下来的雨水,看见发贵回来,大声喊道:“我们可以去捞鱼了!”
发贵看着老婆高兴的样子,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又傻傻地笑了。
换好衣服,和发富商量,哥俩觉得家里人值得信任,于是带上桂花,跳上粕板船,再次往小桃河口划
去。
果然,从岔道口开始有鲤鱼漂出来。他们循着鲤鱼漂出来的河道,一个岔道挨着一个岔道往里面划,
一连三个岔道都是断头路。来到第四个岔道口,这是一个又矮又窄的洞口,周围长满了水草,
很容易被忽视。在火把的映照下,只见大量雪白的解鱼从低矮的洞口涌出,接着是带着树叶枯枝的洪
水。就这里了,三个人高兴极了,举起竹篱、船桨一阵乱舞。躺板船剧烈摇晃着,溅起阵阵水花。
进得洞口,岩洞变得宽阔起来,洞顶不住地有水珠滴落。忽然,一阵凉透骨髓的冷风从四周包围过来,
桂花一声尖叫,手指前方,瑟瑟发抖。发富、发贵抬起头,看见一条巨蟒盘旋在一丈开外的岩石上。舶板
船还在向前移动,眼看离岩石越来越近了,蟒蛇或许受到了惊吓,长长的尾巴用力一扫,桂花被扫了个正
着,一个跟斗栽进了水里。发富抓起鸟铳,朝蟒蛇的头部就是一枪,蟒蛇从岩石上栽了下来,消失在湍急
的洪水中。也就在枪响的同时,发贵一跃跳进水中去救桂花。水流很急,而且暗流涌动,发贵一入水,就
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往深处拽。他赶紧屏住呼吸,用手紧紧抓住一块突出的岩石,稳住身子,一寸一寸往上
移。好不容易浮出水面,发富连忙伸出竹篙,把发贵拉上船。
兄弟俩把小船往外撑,来到主河道,回望内河,那里仿佛有无数妖魅在水中起舞。但是不假思索,他
们同时跳进河里四处搜索,希望内河的水能把桂花冲出来,可直到筋疲力尽,仍一无所获。爬到船上,两
个男人抱头痛哭,天空好像瞬间崩塌了。
汤武从红石渡返回,听茶花说哥俩已经去寻找出口了,急忙赶到小桃河。
河水渐渐下降,洞中也不再有解鱼涌出,河道里翻滚着白色的浪花,周围漆黑一片。哥仁会合,强压
着内心的悲痛,③神色凝重地慢慢向前划。河道时宽时窄,时深时浅。不知过了多久,前面透出了大片光
亮。在白头滩上游三里多路的地方,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隐秘的出口,刚好可容纳驰板船出入。桂花在哪
儿呢?当天夜里,哥任又偷偷地去寻找,终于在下游的羊牯滩发现了桂花的尸体。发贵悄悄地把桂花埋在
爷爷坟墓的下首,他没再流泪,④脸上写满了凝重。
一条新的交通线绕开了那段滩头,可贵的物资源源不断地安全运出。
白头滩的岩石不再狰狞。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交代运送食盐和药材的路线,意在强调虽然路途遥远艰难、任务艰巨,但使命光荣、革命
形势光明。
B.发富他们在开辟新的交通线时,经历多次失败,这说明自然环境恶劣、敌人封锁严密以及他们斗争
经验不足。
C.小说中的桂花智慧、贤惠、勇敢,她支持丈夫革命,在帮助丈夫等人寻找新交通线时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D.“白头滩的岩石不再狰狞”,既是客观的环境描写,也是主人公的主观感受,蕴含着完成任务以后的
豪情。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插叙的手法,叙写发富、发贵儿时随爷爷在小桃河捕雉鱼,并以爷爷的警告为下文写遇险
埋下了伏笔。
B.小说描写发贵祭拜爷爷求大雨的场景,从侧面表现了爷爷在发贵心中的地位无比崇高,也表现爷孙
俩感情深厚。
C.“那里仿佛有无数妖魅在水中起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河道的凶险,表现了兄弟俩经历劫难后的紧
张恐惧心理。
D.小说通过设悬念、作铺垫等艺术手法,在“疑无路”与“又一村”之间反复迂回,既引人入胜,又拓深主
题。
8.文中四处画横线的部分都写到“凝重”,请简要分析人物在不同场景下的心理。(5分)
9.小说没有写战争的硝烟,却充满紧张感,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作者是如何营造这种紧张氛围的?
(6分)
评卷人得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故事得失有法度
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理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
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
赏,以毁为罚也,则无赏卷罚之人.公行行私术比周以桓为也。忘主抄孔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
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
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法而
行私重,轻公法矣。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尊君
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日:亡国之廷无人焉。廷
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
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
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节选自《韩非子•有度上》)
材料二: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尺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
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
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君子能为可贵,不能使人必觉己;能为
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能为可用,不能使人必用己。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
耻不能,不耻不见用。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至诚之道也。
(节选自《荀子•君道》)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则好赏A恶罚B之人C释公D行E行私F术G比周H以相为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审,指察知、弄明白,与“审视,巨身修尾,青项金翅”中的“审”词义相同。
B.称,同“秤”,指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引申为用来评判事物的客观公正的标准。
C.外交,指对外结交,与现在所说的“外交官”中“外交”所表达的含义并不一样。
D.贵,指“以……为贵”,引申为尊重,与“齐彭殄为妄作”中的“齐”用法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能按照法度实施奖惩的人提拔到百官之上,韩非认为只有这样,君臣之间的是非才能分清,国家
也才容易治理。
B.当臣子百般考虑如何让私家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君主手底下即便官员众多,也没有一个真正把君主
放在心上的。
C.在韩非看来,亡国之君的朝廷之中是没有人相伴的,因为这个时候君权已经衰落到极点,臣子都敢
不来上朝了。
D.仅知道法律条文是不够的,还需深入理解法律的精神和意义,如此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应对各种
复杂的情况。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是,则群臣废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
(2)是以不诱于誉,不恐于诽,率道而行,至诚之道也。
14.两段材料都向“明主”提出了治国建议,请比较其异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幽居偶题①四首其三
陆游
昔如转战堕重围,今幸骞翔②脱骇机。
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
安居不恨蜗庐连③,得食宁论鹤料④微?
更喜暮年强健在,又看刀尺制绿衣⑤。
【注】①选自《剑南诗稿》,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故乡山阴时作四首《初夏幽居偶题》,此为其三。
②骞翔:飞翔。③连:通“窄”。④鹤料:泛指官府给的俸禄。⑤嫌衣:双层丝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句,诗人追忆了往昔抗击金兵的军旅生涯,曾经多方转战却都陷入重重的包围。
B.“骇机”原指猝发的祸难,诗中实指危机四伏的官场,“骇”字传达出诗人当时的心理。
C.颔联运用多个意象渲染初夏特有景色,既勾勒了幽居之所,又景中寓情,点题可谓巧妙。
D.颈联中诗人用“蜗庐”的比喻极言居室窄小,“宁论”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要说”。
16.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说:“务观(陆游的字)此诗乍读是,喜’,深读皆,悲’……”你能从诗中解读出哪些
“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自己种树的诀窍不是让树木活得长、长得快,而是
“,”,其观点对育人治国颇具启示意义。
(2)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念
奴娇・过洞庭》中“,”两句,都以宽广的水面衬出了船之渺小。
(3)“浊酒”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常见意象。借一壶浊酒,浇胸中块垒,在古诗词中并不鲜见,如
评卷人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古风小说中常有女子"嘤咛一声''的描写,嘤咛本指鸟叫,如《诗经》“嘤其鸣矣,求其友声鸟鸣声用
在人身上,则是形容①。《聊斋志异》中的多篇“矍宁”,其女王圆婴宁名告的寓意众通纷纭。而我返为:
小说中的婴宁特别爱笑,这名字或许就是取笑声婉转之意?
口部字有众多的拟声词,不同鸟类的叫声,一②比如仓庚(黄鹏)叫声是“喈喈”,山雀“嘤嘤”,喜鹊
“喳喳,,,莺声“吸吻”,鹤声为“唳”,鸡声为“喔”。
拟声字不仅有模仿动物叫声的,一③_。比如人驯犬时发出的声音,化当词可称为“嗾”,《左传》中的“公
嗾夫赘”就是给赘犬下命令。《说文》收有"用''字,是农人唤鸣的拟声词。时至今日,在一些乡村,依然有农
人这样噢:鸡。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
字。(6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并做修改。(4分)
(-)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
2023年10月1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组成的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
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宣布成功构建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
“九章三号”。这项成果再度刷新光量子信息技术世界纪录,求解高斯玻色取样数学问题比目前全球最快
的超级计算机快一亿亿倍,在研制量子计算机之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198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提出量子计算机构想。作为信息科技一种新型计算范式,量子
计算在原理上具有超快并行计算能力,可通过特定算法产生超越传统计算机的算力,解决重大经济社会问
题。
2020年,潘建伟团队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处理高斯玻色取样问题的速度比当
时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2021年,他们进一
步成功研制113个光子的“九章二号”和66比特的“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使中国成为唯一在光学和
超导两条技术路线都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
2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一个单句,以“量子计算”开头,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晰。(3分)
21.近年来,我国取得一系列的科技成就,一件又一件的大国重器震撼世界。它们的名字大多源于丰富厚
重的中国文化,如神话传说、天文地理、历史人物、美好意象等。请简要分析以“九章”和“祖冲之”为量子计
算机命名的妙处。(4分)
22.请简要概括上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35个字。(3分)
评卷人得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苏轼在水、月的“变与不变”中,看到事物没有一刻是停止的,而是一直在变化着的。他联系自身,
了悟到人无论遇到何种变化,都可以以不变泰然处之。
材料二:
某公司是中国企业的骄子。其创始人曾说,外界越是变化迅猛,企业就越要有不变的定力,有耐心,
苦练内功,建立适应变化的能力。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
12346710111215
BDDCCBCEGACA
1.B2.D3.D4.C
5.(1)①“丝路遗存”丰富了边塞诗的题材(内容),“陇头”等成为边塞诗中的重要题材。②丰富了边塞诗的
主题(情感),出现了征人思乡、反战等主题。(2)边塞诗的创作赋予了“丝路遗存”丰富的内涵。边塞诗人将
唐人强烈的功名意识、进取精神附加在“丝路遗存”上,增添了“丝路遗存”的文化内涵。
6.C7.B
8.①表现哥仁面对严峻形势的紧张和担忧;②表现发贵对能否及时下雨的忧虑;③表现哥仁寻找桂花未果
的悲痛;④表现发贵葬妻时心情的沉重复杂。
9.①通过溶洞阴冷、巨蟒盘旋、暗流涌动等自然环境描写,渲染紧张的氛围;②通过看到同志被绑、寻找
出口、桂花落水等环环相扣的情节,营造紧张的氛围;③通过“凝重”“偷偷”“一声尖叫”“瑟瑟发抖”等人物神
态、动作、心理的描写,让读者产生紧张的心理。
10.CEG11.A12.C
13.(1)像这样,那么群臣就会废弃法律而推行私权,轻视公法了。
(2)因此,君子不被荣誉诱惑,也不被诽谤吓倒,只是遵循正道行事,这才是君子处世最基本的准则。
14.同:两段材料都建议“明主”重视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异:材料一韩非子认为“明主”应该明辨是非,将
法制作为治国的第一要义。材料二荀子认为“明主”应该重视发挥君子在立法治国中的关键作用,治国之要在
于急于得到人才。
15.A
16.①官场上屡遭围攻排挤,无奈被迫离开官场;
②初夏幽居美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③自己居食无忧,却心忧百姓不能安居和得食;
④暮年身体强健却沦落幽村,“看刀尺制绿衣”而已,恢复河山之志到老都未实现。
17.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材工矿合同范本
- 牌匾施工安全合同范本
- 电工合同范本
- 冷库设备采购合同范本
- 20xx年情人节:浪漫粉色主题模板
- 团体游泳培训合同范本
- 个人维修合同范本
- 农村三变合同范本
- 水暖建材进货合同范本
- 木工刀具购销合同范本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课件
- 粮仓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运算定律《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说课稿
- 注射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全文)
- 求是文章《开创我国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专题课件
- 粮食储备公司工作计划
- 智慧家庭健康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2024届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抗震支架供应及安装合同
- 2025年日历台历中文版横向排版带周数带节假日调休周一开始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