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 (1) - 副本_第1页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 (1) - 副本_第2页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 (1) - 副本_第3页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 (1) - 副本_第4页
第12讲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 (1)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第12讲\o"3.2熔化和凝固"熔化和凝固模块一思维导图串知识模块二基础知识全梳理(吃透教材)模块三教材习题学解题模块四核心考点精准练(6大考点)模块五小试牛刀过关测1.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2.了解熔化与凝固时吸放热规律。3.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及其物态变化规律。4.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熔化规律。1、熔化和凝固及其特点(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3)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4)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相同。(5)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6)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7)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凝固点相同。(8)凝固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1)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3)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3、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1)凝固、熔化温度时间--图象:

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2)要抓住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凝固点),熔化(凝固)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放热),用比较法来记住它们的特点。4、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和状态变化的变化有什么特点。(2)实验器材:晶体(海波或者水)、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搅拌器、停表。(3)实验步骤:步骤①在小试管中放入了少量的晶体物质海波,将搅拌器和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海波粉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海波粉中;(试管中晶体粉末不宜过多,只要全部熔化后仍能浸没温度计测温泡即可。);步骤②在大烧杯中注入足量的温水(35~40℃之间),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将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步骤③用搅拌器不停地搅动海波,当海波温度升到40℃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海波的温度,并观察海波的状态;(等各组的熔化过程完成后继续加热几分钟,然后撤去酒精灯和热水);步骤④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实验结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变高。教材习题02图3.2-8是加热某种物质使其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它的熔点是多少?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解题方法①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表现在图象上,晶体熔化有一段图象是水平的,而非晶体是一直上升的……【答案】教材习题0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解题方法①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答案】教材习题05冬天,室外已结冰。某同学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到室外(温度大约为-5℃℃),经过相当长时间后,从室外取回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体没有凝固。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什么猜想?根据这个猜想举出一个可能应用的例子。解题方法①正常情况下水的凝固点是0℃,在水中添加酒精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答案】考点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1.“糖画”是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如图,先把糖熬成糖汁,用糖汁在石板上画出造型后,粘在竹签上即可。关于糖的物态变化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先凝固再液化 B.先液化后凝固 C.先凝固再熔化 D.先熔化后凝固2.如图是根据测量某物质在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50℃C.该物质在AB段吸收热量D.该物质在CD段的状态为固态3.2024年2月底,安徽部分地区大范围降雪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志愿者在街头扫雪铲冰,为大家消除安全隐患。雪打湿了他们的头发又冻成冰,他们的脑袋上挂着冰凌,让人心暖又心疼,冰凌的形成属于(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4.“热熔紧固”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广泛应用。如图所示,螺纹钉在金属板材表面上高速旋转,使其温度瞬间达到上千摄氏度,板材局部成液态;螺纹钉完全拧入板材后停止转动,经放热后,板材就牢牢套住螺纹钉(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考点二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及应用5.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第5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D.该物质在5~1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6.同学们都玩过肥皂泡泡,如图所示是小梦同学在﹣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结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对这一现象包含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这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B.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C.这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7.2024年的元月的大雪后,小明发现“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熔化时(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此过程中雪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8.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造雪机,工作时将压缩空气与5℃以下的冷水混合后喷出,水雾在空气中凝结成雪花。“人造雪”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选填物态变化),该过程需要(选填“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考点三实验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装置9.小张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1)装有碎冰的试管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能保证试管中的冰,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根据实验数据,小张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冰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化特点是;(3)该物质在BC段处于(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此时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0.某实验小组用两套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研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

(1)实验采用“水浴法”的目的是使被加热物质;如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石蜡在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2)海波熔化过程中不断(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3)两支试管中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当两者全部熔化后,该实验小组继续研究海波和石蜡的凝固过程。将两支试管从烧杯中取出,静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每隔2min同时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记录数据在同一个图像中画出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石蜡的凝固点为48℃B.实验室内环境温度为20℃C.0~15min内的任一时刻,石蜡和海波的温度都不可能相同考点四探究同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1.小明在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时,绘制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其温度随其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1)该物质为(“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2)该物质在BC段处于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12.如图甲所示,为某实验小组进行的“某物质的凝固特点”的实验图像。①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②第15min时该物质处于(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③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选填“增多”、“减小”或“不变”),不考虑与空气的热传递。考点五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曲线13.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A物质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B.A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8min时,A物质处于液态D.A物质熔化用时5min14.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纯铁柄杓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其中反映“铁化如水”时温度—时间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 B.C. D.15.某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是℃,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min。1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2)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是(填“晶体”或“非晶体”);(4)根据图像得出的结论是:冰在熔化时热量(选填“吸收”“放出”),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5)由图像可知:当加热到第3分钟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考点六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17.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光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

)A.冰、水的温度都升高 B.冰、水的温度都不变C.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D.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18.下表为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则(

)物质铁水银酒精钨熔点/℃1535-39-1173410沸点/℃2750357785927A.铁在1535℃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C.用金属钨制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D.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52.3℃,这时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当地气温19.如图所示是给某固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此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t2~t3min内该物质处于态。考点七非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20.下列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点”的理解正确的是()A.不论什么晶体的熔点都相同B.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不同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一般不相同C.晶体都在一定的温度下熔化,且不同的晶体熔化温度一样D.晶体必须处在某一地点熔化,离开这一地点就不会熔化21.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判断错误的是()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A.石蜡是非晶体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22.如图是热熔胶枪,它的作用是将热熔胶加热融化后,通过枪口喷出,用于粘合各种材料的一种工具。将塑料胶棒放入热熔枪内加热一段时间,塑料胶棒逐渐变软变稀,此过程是(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塑料胶棒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一、单选题1.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

)A.凝固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2.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图像中AB阶段表示熔化过程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该固体为晶体,熔点为60℃3.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30多个以猪油来做药的方子,并解释了猪油的多种功效。熬制猪油时先将猪板油洗净切块,然后加清水,没过一半的猪板油,大火煮至水快干时,转小火,不时用锅铲翻动慢慢熬至全部出油,然后用筛网过滤,装进容器里。常温几个小时后,猪油就会慢慢变成乳白色固体,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B.猪油冷却到固态是凝华过程,会吸收热量C.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凝固过程,会放出热量D.猪板油熬制成猪油是液化过程,会吸收热量4.2024年2月20日临沂降下冻雨,沂河栏杆上形成了“冰溜子”(如图)。“冰溜子”的形成()A.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C.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D.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5.如图所示,北方冬季贮菜,为防止地窖的菜被冻坏,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了水()A.凝固放热 B.比热容小吸收的热量多C.汽化吸热 D.比热容大放出的热量多6.几种金属物质的熔点(标准大气压下)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铁钨熔点/℃-391064108315353410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金在1064℃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D.用钨丝作白炽灯的灯丝,是因为钨的熔点高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A.甲物质是晶体B.80℃的乙物质可能是液态C.甲物质在第5min时开始熔化D.0~12min为乙物质的熔化过程8.小明通过实验寻找冰熔化时需要吸热的证据。用图示两个相同的保温容器,在两个容器中放入同样的适量的温水,然后向甲容器中加冰块,向乙容器中加水,待冰熔化完,比较甲、乙容器中的水温。实验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对于后加入的冰块和水,应满足()A.质量相同,冰块的温度低于0℃ B.质量相同,冰块和水的温度均为0℃C.冰块的质量比水的大,两者温度相同 D.冰块的质量比水的小,两者温度相同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冰糖葫芦是中国传统小吃,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吃起来又酸又甜,十分美味。其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它是将山楂用竹签串成串后蘸上熬制好的糖浆水,待糖浆水冷却变硬后就做成了冰糖葫芦。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物态变化是。10.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加热过程搅拌试管中的海波是为了使它受热,海波的温度升高,内能;在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11.2024年2月,湖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冻雨”。“冻雨”是高空中的冰晶、雪花下降到2~3千米时,周围温度升高成低于的过冷却水滴,当它接触到低于的地面和物体时,就会迅速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冰壳,又称为“雨凇”。(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2.“失蜡法”是我国古代精密铸造青铜器等金属器物的一种方法,原理是先用蜡做成铸件模型,再用其他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烘烤后,蜡会全部(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为液体流出,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再向内浇灌金属液体铸成器物。13.如图甲,对试管中的某种物质加热,间隔相同时间记录物质温度,绘出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丙)。图乙中读取温度时正确的是(选填“A”“B”“C”),根据图像可知,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