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DDINCNKISM.UserStyle《古代文学史2》课程教学大纲(理论课程)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号0123D00011开课单位文学院课程名称(中文)古代文学史2(英文)TheHistoryofAncientLiterature2课程性质必修考核类型考试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68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学科核心课)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1适用专业(类)二年级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古典文献学专业二、课程描述及目标(一)课程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以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基础学科,是汉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国际教育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古代文学史2指隋唐五代和两宋文学史。本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我国古代自隋唐五代至南北宋这一大段历史时期的文学基础知识、文学原理,具有独立分析唐宋文学的基本能力,了解唐宋文学概念,为接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学史3以及中国文学批评史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系统的专业基础。(二)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隋唐五代和两宋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隋唐五代和两宋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隋唐五代和两宋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课程目标1:通过本门课程的教授使学生获得有关我国古代隋唐五代和两宋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对我国古代隋唐五代和两宋各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隋唐五代和两宋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做出科学评价。课程目标2: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我国古代隋唐五代和两宋文学的能力。课程目标3:正确理解唐诗、唐文、唐传奇、敦煌文学、宋词、宋诗、宋文等文学作品的地位、价值及其文学意蕴。课程目标4: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权重1-1:掌握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课程目标140%2-1:具有综合运用所学语言与文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课程目标230%3-1:具有一定/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程目标320%3-2: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课程目标410%四、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工具,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灵活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讨式教学。五、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唐宋文学史各阶段前后发展脉络之间的关系;唐宋各阶段文学现象的深度分析与正确评价;每个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客观评价与准确定位;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的艺术解读与审美鉴赏。(二)教学难点初唐四杰、陈子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永、欧阳修、梅苏、三苏、江西诗派、周邦彦、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不同时代思想文化背景下作家的共性与独特性;唐宋文学史各个阶段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形成发展脉络。六、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第1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掌握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四个阶段。了解南北文学的特点,唐诗繁荣的内因与外因,唐诗发展四个分期,唐代其他文学体式。3讲授课程目标1、2、3、42第1章隋及初唐文学掌握初唐诗人为盛唐诗歌的繁荣所作的各种准备。了解贞观体,四杰的创作,陈子昂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张若虚和刘希夷诗歌的意境营造。3讲授课程目标1、2、3、43第2章盛唐诗坛使学生了解及掌握盛唐山水田园诗的审美价值,了解及掌握边塞诗的特点,了解京城诗人群及其对唐诗的影响,并通过对以上内容的学习,体会和掌握盛唐气象的内涵。4讲授加讨论课程目标1、2、3、44第3章李白本章重点掌握李白的思想、人格、诗歌的艺术个性以及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4讲授课程目标1、2、3、45第4章杜甫本章重点掌握杜甫的思想、“诗史”的内涵、杜甫律诗的成就、沉郁顿挫的风格、诗圣以及杜甫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4讲授课程目标1、2、3、46第5章中唐诗坛使学生了解及掌握大历诗风的冷落寂寞情调与代表作家作品。了解及掌握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以及其诗歌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了解及掌握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2讲授课程目标1、2、3、47第6章白居易、元稹与元白诗派使学生掌握元白诗派的创作特征、白居易的诗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长恨歌》的艺术成就、新乐府的得与失。3讲授课程目标1、2、3、48第7章古文思潮与唐文的成就使学生掌握韩柳“古文运动”的起因,“古文运动”的理论主张,以及韩柳古文的艺术成就,并了解骈文在此时也有一定发展,引导学生明确唐文的艺术成就。3讲授课程目标1、2、3、49第8章传奇与敦煌文学使学生重点掌握唐传奇发展的三个时期、唐传奇的艺术成就,了解笔记小说、敦煌文学。2讲授加讨论课程目标1、2、3、410第9章晚唐五代诗坛使学生重点掌握晚唐五代诗人诗作的特点,晚唐诗歌的整体倾向,李商隐、杜牧和苦吟诗人的成就。3讲授加讨论课程目标1、2、3、411第10章词的兴起与晚唐五代词使学生了解及掌握词的起源、曲子词的兴起及晚唐、温庭筠与花间词人、李煜与南唐词人,了解五代其他词的艺术特色。2讲授课程目标1、2、3、412第二编宋代文学绪论“绪论”部分重点认识两个问题,一是宋词繁荣的原因;二是宋代文学取得的成就。1讲授课程目标1、2、313第1章北宋初期文学使学生了解及掌握宋初文学概况:“宋初三体”、王禹偁、西昆派、宋初文坛的复古思潮。2讲授课程目标1、2、3、414第2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了解及掌握欧阳修的文学革新主张及其散文成就,了解其他文学家的诗文创作。把握苏舜钦和梅尧臣、王安石和曾巩的诗文特点。3讲授加讨论课程目标1、2、3、415第3章北宋前期词坛本章重点掌握北宋前期词人对晚唐五代词的继承与革新的具体情况,把握北宋前期词坛概况,掌握柳永、晏殊、欧阳修、张先等人的创作特色与新变。4讲授课程目标1、2、3、416第4章苏轼及其文学家族让学生了解“三苏”以及苏洵、苏辙的文学成就。掌握苏轼的生平、思想、创作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讲授加讨论课程目标1、2、3、417第5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本章重点掌握江西诗派的形成,江西诗派的理论主张,黄庭坚的个性、诗词情况,陈师道的诗歌创作,江西诗派的演变原因及演变情况。3讲授课程目标1、2、3、418第6章北宋后期诗词使学生了解及掌握北宋后期晁补之、张耒、晏几道、周邦彦、贺铸、秦观等人的创作。3讲授课程目标1、2、3、419第7章南宋前期文学使学生了解及掌握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情况,掌握“易安体”,南宋前期文学的总体特征。了解张元幹、朱敦儒、叶梦得、向子諲等其他爱国词人。陈与义与南渡初期诗歌。3讲授课程目标1、2、3、420第8章陆游与中兴诗坛让学生了解及掌握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诗歌的特色,主要有陆游的文学主张与诗歌艺术、杨万里和诚斋体、范成大与新型田园诗。了解南宋理学诗派。3讲授课程目标1、2、3、421第9章辛弃疾让学生了解及掌握辛弃疾词的特点。主要为辛词题材与风格,辛派词人。4讲授加讨论课程目标1、2、3、422第10章南宋后期文学让学生了解及掌握南宋后期文学的特征,掌握南宋作家的作品。主要有四灵诗派与江湖诗派的概念,姜夔和吴文英词的特点和贡献。了解史达祖、高观国、王沂孙、周密、蒋捷、张炎等人的词作特点。3讲授课程目标1、2、3、423第11章宋代“说话”与宋元话本本章重点掌握“说话”的形成发展,宋元话本的特色,了解“说话”与话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2讲授课程目标1、2、3、4合计68七、实验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无)八、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一)考核类型:þ考试考查(二)考核方式:开卷考试þ闭卷考试课程论文课程报告其它:(三)成绩评定:考核依据建议分值(百分比)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课程目标过程考核40%出勤5%全学期迟到不能超过三次,否则按不及格处理,不满三次,每次迟到扣该项成绩5分。旷课扣十分,事假病假经过辅导员、学院、或者校医务室批注的不扣分。课程目标1、2、3、4作业30%按照优良中差四级评判,完成情况较好的酌情加2-5分。缺少作业的每次扣2分,抄袭或者他人代做的,一经发现,每次扣5分。课程目标1、2、3、4表现5%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回答问题的,每次加1-3分。被老师提问回答较好的加1分。被点名拒不回答的扣1分。上课开小差的扣1分。扰乱课堂纪律情节严重者扣5分。课程目标1、2、3、4实验考核无无无期末考核闭卷考试60%平时成绩40%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准确度、充分性。按照试卷作答情况给出分数。然后按照比例核算最终成绩。课程目标1、2、3、4九、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课程目标的实际达成效果计算方式如下,达成值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课程目标达成度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度十、教材与教学参考书(一)教材1.《中国古代文学史》,袁世硕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二)教学参考书1.《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出版社19782.《隋唐史》,岑仲勉,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3.《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中华书局20034.《唐代文学史》,乔象钟等,人民出版社19955.《唐诗选》,马茂元,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6.《唐诗选》,余冠英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7.《唐诗》,詹锳,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8.《杜少陵集详注》,仇兆鳌,中华书局19799.《李白诗文系年》,詹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0.《李白诗全译》,詹福瑞、刘崇德、葛景春,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1.《杜诗艺谭》,韩成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诗圣:忧患世界中的杜甫》,韩成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13.《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中华书局200414.《宋代文学史》,孙望、常国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5.《唐宋古文运动》,钱冬父,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216.《唐宋散文》,葛晓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7.《唐宋八大家汇评》,吴小林,齐鲁书社199118.《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祝尚书,巴蜀书社199519.《唐代古文运动通论》,孙昌武,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20.《宋词选》,胡云翼,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21.《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2.《宋诗选注》,钱钟书,三联生活书店20022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4.《唐宋词通论》,吴熊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25.《李清照集笺注》,徐培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6.《全宋词》,唐圭璋,中华书局196527.《全宋诗》,北大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苏辛词说》,顾随,北京出版社201529.《传学》,顾随口述、叶嘉莹笔记,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30.《北宋词谱》,田玉琪,中华书局201831.《唐诗传播与唐诗发展之关系》,吴淑玲,中华书局201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企业国内外并购现状及并购策略研究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二氧化铅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教育机构转校协议书
- 男女交往协议书模板
- 门面经营合伙协议书
- 装修施工股东协议书
- 塔吊施工安全协议书
- 签约公司协议书范本
- 生前财产分割协议书
- 上门出诊换药协议书
- 第6章-非线性有限元法(几何非线性)课件
- 初中物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差额定率分档累进法计算
- 第5章全程导游服务程序与服务质量(课件)《导游业务》(第五版)
- 专项资金支出明细表参考模板范本
- 《陈情表》《项脊轩志》默写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HEY JUDE歌词逐字逐句教唱
- 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 红绿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 不负食光 拒绝浪费-主题班会课件
- wagner假体专题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