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安静的考场中常常只能听到同学们翻阅试卷的声音,下列对翻阅试卷的声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声音是超声波 B.该声音是纸张振动产生的C.该声音通过桌子传入监考老师耳中 D.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2.下列做法和行为中,文明的是()A.在自习课上与同学大声讨论问题 B.用激光笔照射同学的眼睛C.开车在斑马线主动礼让行人 D.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到很低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振动也能发出声音B.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振幅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D.在常温下的空气中,次声波传播速度比超声波小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波能穿过任何障碍物而不会反射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样大5.华为AI音箱的人设“小艺”定位是“专业调音的智慧管家”,将“小艺小艺”作为唤醒词,可轻松开关电灯、调节空调温度等,“小艺”还拥有超多技能,从搜地图、学英语到讲儿童故事应有尽有。丰富你的听觉内容,只需一句话即可控制多款家电。下列有关“小艺”涉及到的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艺”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人们听见“小艺”讲故事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C.“小艺”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们的耳朵D.并不是人人都能唤醒“小艺”,是因为每个人的音色不相同6.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的是(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度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7.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音调越高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8.埙(xūn)是我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吹响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吹埙的过程中,按住不同的小孔,会改变声音的响度C.人们主要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D.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频率加快9.如图,安溪三安大桥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两侧建有隔音墙。下列的措施中,控制噪声的途径与建隔音墙相同的是()A.市区禁鸣喇叭 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C.在城市道路两旁植树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10.如图,2024年1月2日,临沂大剧院举行了“国韵映琅琊”新年音乐会,元旦仪式感拉满,跨年氛围感爆棚。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琵琶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依据音调判断的C.后排的观众听到的声音变小是因为响度变小D.不同乐器同时演奏形成“噪声”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外科医生去除人体结石的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在学校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12.对学校噪声情况做调查时,对噪声的感觉程度分为四级:A级——觉察不到,B级——能觉察到,C级——令人烦躁,D级——难以忍受。这个分级是根据声音的()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13.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要小些二、填空题14.编钟是我国出土的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现有四个编钟,如下图所示,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一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右侧四幅图为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则敲波形图对应的编钟时用力最大,编钟有裂纹,我们能辨别出编钟的声音,是利用声音的不同。15.在通常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有关,不同的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装满水的较长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最多能听到次响声,最先听到的声音是由介质传播的。16.2023年央视春晚中乐曲《百鸟归巢》,曲中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鸟啼声”是由箫内空气而产生的;观众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的乐器,是依据乐音的特性。17.某同学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超声波加湿器,它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中响度相同的是图。18.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上午10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习近平说话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这些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在场的人大代表的耳朵中的。19.图中的甲和乙是乐音和噪声的波形图,属于噪声的是图。控制噪声、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如图丙的交通标志,是在控制噪声。20.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5月4日11时46分在扬州市宝应发生3.3级地震,震感明显。宝应某中学学生正在上课,广播中立刻传出教导员的声音,指导学生有序地撤离至空旷地带,学生能判断教导员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不同,如图是两个声音在同一个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的波形。从图形可知图响度小,图音调高。地震时会伴有(超声波/次声波)的产生,其频率范围低于Hz。
21.在新年联欢会上,小洛和丹丹用箫和吉他合奏的《茉莉花》令人陶醉。箫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的振动产生的,小洛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同学们仅凭听,就能区别箫和吉他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三、实验题22.如图所示,肖红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1)她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手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则轻拨与重拨时,钢尺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2)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选填“高”或“低”);(3)继续(2)中操作,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达到某一值时,听不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原因是。23.小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相同的两个音叉进行实验,并将系在细线上的轻质小球靠近音叉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中通过观察小球是否被弹开来显示实验现象。(1)若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只敲击了乙音叉,听到乙音叉发声同时也看到小球被(甲音叉/乙音叉)弹开,说明它也在振动发声,该实验也可证明声音在中传播;(2)轻质小球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3)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参考答案1.B【详解】A.该声音能被人耳听到,不是超声波,故A错误;B.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该声音是纸张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该声音通过空气传入监考老师耳中,故C错误D.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B。2.C【详解】A.在自习课上与同学大声讨论问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是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用激光笔照射同学的眼睛,会伤害同学的眼睛,故B不符合题意;C.开车在斑马线主动礼让行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故C符合题意;D.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到很低,浪费电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声,故A正确;B.真空不能传声,超声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频率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故C错误;D.在常温下的空气中,次声波和超声波的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4.A【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A正确;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声波碰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故C错误;D.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故D错误。故选A。5.B【详解】A.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人们听见“小艺”讲故事的声音频率应高于20Hz,低于20000Hz,故B错误,符合题意;C.“小艺”和人之间隔着空气,“小艺”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们的耳朵,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A.声呐利用的是超声波,故A不符合题意;B.蝙蝠可以发出超声波,并进行回声定位,故B不符合题意;C.海豚可以发出超声波,通过回声定位来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故C不符合题意;D.在海啸、台风、火山喷发、地震等灾害来临前会发出次声波,故D符合题意。故选D。7.B【详解】A.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噪声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不能说明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故C错误;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与音调无关,故D错误。故选B。8.A【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吹埙发出的声音是由埙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吹埙过程中,按住不同小孔,改变的是空气柱的振动频率,即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C.能区分埙和其他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用力吹埙,可使埙内空气柱振动幅度变大,响度变大,故D错误。故选A。9.C【详解】在靠近居民区的道路两侧建有隔音墙,是阻碍减弱声音的传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在市内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C.在城市道路两旁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琵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是依据音色判断的,故B错误;C.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后排的观众听到的声音变小是因为响度变小,故C正确;D.新年音乐会,不同乐器同时演奏,是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不是“噪声”,故D错误。故选C。11.C【详解】A.真空中没有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B.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C.所有的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在学校附近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故选C。12.A【详解】噪声的等级和声音的响度的大小有关,响度越大,噪声等级越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3.D【详解】A.不同的人说话时,在音调和响度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其音色是不同的,所以“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音色不同,故A错误;B.声音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为,因此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慢,故B错误;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C错误;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指让人们的说话声音小些,物理学中用响度来表征声音的大小,所以“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响度要放小些,故D正确。故选D。14.c乙音色【详解】[1]敲击物体发声时的响度与振幅有关,用力越大,物体越响振幅越大,由图可得(c)图振幅最大。[2]有裂纹的编钟敲击时声音曲线不平滑,则为(b)波形图对应的编钟乙。[3]我们一般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15.3铁【详解】[1][2]声音会分别沿着固体铁管、水、空气向另一端传播,由于声音在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气体;故在另一端的人先听到由固体铁管传来的声音,其次是通过水传来的声音,最后是通过空气传来的声音,共能听到三次响声。16.振动音色【详解】[1]根据声音的产生的条件可知,“鸟啼声”是由箫内空气振动产生的。[2]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多种乐器合奏时,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的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音色。17.音调能量甲、乙【详解】[1]用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酒杯由于振动发声,当逐渐向杯子中加水时,水量越多,酒杯越不容易振动,杯子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2]声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能量,将水滴击打成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3]由图可知,甲和乙振幅相同,故甲和乙响度相同。18.振动空气【详解】[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说话的声音是由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在场的人大代表的耳朵中的。19.乙声源处【详解】[1]甲的波形图是有规律的,乙的波形图杂乱无章,所以属于噪声的是乙图中的声音。[2]图中的标志表示的是禁止鸣笛,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0.音色乙乙次声波20【详解】[1]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的音色不同,因此学生能判断教导员的声音,是因为声音的音色不同。[2]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由题图可知,甲图振幅大,乙图振幅小,故乙图响度小。[3]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在声音的波形图中波的疏密程度表示音调的高低,波的疏密程度越密,音调越高,则甲图音调低,乙图音调高。[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世纪英才文化课件六上
- 财务人员劳动合同担保书
- 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文言文特殊句式练习
- 地下停车库租赁合同范本
-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小升初真题数学试卷含解析
- 辽宁省抚顺市抚顺县2025届五下数学期末经典试题含答案
- 太原师范学院《中医传染病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省南昌二中2025届高三数学试题质量检测试题(一)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宁夏医科大学《职业生涯开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高压氧治疗脑梗塞》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天津大学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2教学设计4:2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教案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与答案
- 《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分享
- 黄连素的合成方法研究
- 202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预赛试题
- 肿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管理
- 金融违反案例
- 工商银行营销培训课件
- 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