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声现象》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乙图中,吹哨时,向上推活塞,是为了改变哨声的音色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人们听到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D.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音调2.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更清楚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老师上课时常常使用扩音器。扩音器改变了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3.一峡谷宽1200m,两旁都是竖直陡壁,有一人在峡谷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为5s,则人离最近的陡壁的距离为()A.1025m B.850m C.175m D.350m4.每年辞旧迎新之际,很多剧院会举办迎新年音乐会,观众能够分辨出多种不同的乐器,是依据乐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音频率范围5.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如图所示;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合理的是()A. B.C. D.6.图中有关声现象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B.图乙: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C.图丙:公路两旁的隔音蛟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图丁:拨动钢尺,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慢,音调越低7.下列关于声音“高”的说法中,指音调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B.“高”声齐唱C.男“高”音D.引吭“高”歌8.琴和瑟都是我国的传统乐器,通过弹拨琴和瑟的弦,使之发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手指振动产生的B.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用响度来区分C.弹拨琴弦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同一根琴弦振动部分越长,弹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9.下列事例能表明声音具有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加工坚硬的玻璃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D.利用“B超”观察母体内的胎儿10.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对此说法正确()

A.乐器甲和乙发声的响度相同B.乐器甲和丙发声的音调相同C.乐器甲和乙发声的音调相同D.乐器丙和丁发声的音色相同二、填空题11.汽车上的电子防盗报警装置,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应用超声波清洗钟表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12.如图所示是敲打玩具——八音琴,琴键长短不同但材质相同。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不同的琴键,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3.周末,小明带着妹妹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蒙眼抓人”游戏,如图所示。蒙着双眼的小明能辨别周围小朋友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小朋友声音的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小朋友离他的远近。(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14.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时,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15.下列的声音波形图,的音调相同,的音色相同,的响度相同。

三、实验题16.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美和小丽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时,测试隔音效果时可以用发声的闹钟作声源,然后逐渐远离“房间”,声音消失时距离越远,说明。实验中主要应用的物理方法是;(2)如图所示,将钢尺紧紧压在桌边上,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发声体频率的关系,你的实验方法是:保持不变,然后改变,并对产生的声音进行比较。对本实验设计,主要的方法是:。(3)探究厨房中的物态变化,小明发现湿手去拿冰箱冷冻室的食物,手很“粘”,这属于(填物态变化)现象。结合雪后撒盐的操作,探究中还发现盐水的凝固点(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7.小明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乒乓球的作用是,这种实验方法叫;(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并由此推理可以得出不能传声;(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听到铃声(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水传声(选填“能”或“不能”)。四、计算题18.如图所示是地下车库车位指示灯工作的示意图。车位指示灯与车位探测器连接。车位探测器向地面发射超声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依据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之间的时间长短来“感知”车位上是否有车。当车位上没有车辆时,超声波往返时间较长,指示灯为绿色;当车位上有车辆时,超声波往返时间较短,指示灯为红色。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当车位上没有车辆时,车位探测器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所需的时间是0.012s,求指示灯到地面的距离s。19.ADS3.0智能驾驶系统震撼来袭,可缩短反应时间,为安全驾驶保驾护航。一辆装有该智能驾驶系统的汽车,正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经0.2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又经过3.8s滑行35m后车停止,求:(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是多少?(2)如图所示,汽车倒车时,安装在车尾的防撞超声波雷达向障碍物发出超声波信号后,经过0.01s其接收装置接收到返回的信号,则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BBCCCDCDBC1.B【详解】A.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可以减小噪声污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吹哨时,向上推活塞,改变了哨中空气柱的长度,振动快慢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C.随着向外不断抽气,传播声音介质(空气)越来越少,听到的手机铃声就越来越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弦的长度,使弦的振动快慢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2.B【详解】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因此通过扩音器我们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响度变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C【详解】设人第一次听到回声的时间,到较近的峭壁的距离为,则设人第二次听到回声的时间,到较远的峭壁的距离为,则所以由题知即解得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C【详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多种乐器合奏时,听众能够分辨出不同的乐器在演奏依据的是音色。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C【详解】用不同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变,只有响度不同,而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A.图A的波形说明了声音的音调、响度均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D.图BD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发生了变化,说明声音的音调发生改变,故BD不符合题意;C.图C的波形说明的了声音的音调、音色均不变,振幅变大,响度变大,故C符合题意。故选C。6.D【详解】A.手按压琴弦的不同位置,琴弦振动频率发生改变,音调发生变化,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并不会改变声音传播速度,故B错误;C.根据减弱噪声的途径可知,高速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错误;D.用同样的力拨动时,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漫,频率越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低,故D正确。故选D。7.C【详解】A.不敢“高”声语,指的是大声说话,指声音的响度,故A不符合题意;B.“高”声齐唱,这里面的“高”指的是响度,故B不符合题意;C.男“高”音的“高”指的是音调高,因为其振动的频率大,故C符合题意;D.引吭“高”歌,这里面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指响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弹琴时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琴和瑟发出的声音可以用音色来区分,故B错误;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弹拨琴弦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有关,当松紧、粗细一定时,弦越长,发出的声音音调越低,所以,同一根琴弦振动部分越长,弹奏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故D正确。故选D。9.B【详解】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B.人们利用超声波制成的超声波钻孔机和切割机,可对坚硬的玻璃、陶瓷等进行加工,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符合题意;C.利用次声波判断地震方位,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B超”观察母体内的胎儿,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AC.乐器甲和乙发声的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频率相同,音调相同,故A错误,C正确;B.乐器甲和丙发声的频率不同,音调不相同,故B错误;D.乐器丙和丁发声的波形不同,音色不相同,故D错误。故选C。11.信息能量【详解】[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声呐”的利用、医用“B超”等,所以,在汽车被撬开时能发出报警声,提醒人们车辆被盗,这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信息。[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如: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超声波碎石”等。12.音调【详解】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长短不同的琴键,琴键振动的快慢不同,即振动频率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13.音色响度【详解】[1]不同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可以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蒙着双眼的小明能辨别周围小朋友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小朋友声音的音色不同。[2]我们听到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到发声体的距离等有关,所以蒙眼的小明可以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大致判断周围小朋友离他的远近。14.音调响度【详解】[1]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可以改变笛子中空气柱的长度,空气柱振动频率发生改变,声音的音调不同,所以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2]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时,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皮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15.ABDACDABC【详解】[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BD频率均是相同的,所以ABD的音调相同。[2]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ACD波形相同所以ACD的音色相同。[3]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由图可知,ABC的振幅相同,所以ABC的响度相同。16.(1)乒乓球被反复弹开隔音效果越差转换法(2)拨动钢尺的力度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控制变量法(3)凝固变低【详解】(1)[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反复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制作隔音房间模型时,测试隔音效果时可以用发声的闹钟作声源,然后逐渐远离“房间”,声音消失时距离越远,说明隔音效果越差。[3]实验中主要应用的物理方法是转换法,利用声音消失时的距离来反映隔音效果。(2)[1][2][3]如图所示,将钢尺紧紧压在桌边上,为了探究声音的音调和发声体频率的关系,实验方法是:保持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然后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并对产生的声音进行比较。对本实验设计,主要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控制其它量不变,研究一个变量)。(3)[1]探究厨房中的物态变化,小明发现湿手去拿冰箱冷冻室的食物,手很“粘”,这属于凝固(液态变成固态)现象。[2]结合雪后撒盐的操作,探究中还发现盐水的凝固点变低(在低温下可以熔化)。17.(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将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2)减弱真空(3)能能【详解】(1)[1][2][3]观察图甲所示的实验。当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即音叉在振动时产生了声音,并将这种振动传递给了乒乓球,使其被弹开。乒乓球在这里的作用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种通过放大微小现象来观察和研究的方法叫做转换法。(2)[1][2]观察图乙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