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云学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云学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云学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云学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湖北省云学联盟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云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生物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细胞生物中细胞自己的生命与其组成的整体生命是一致的B.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是无法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依据C.细胞的统一性不能用“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观点来解释D.施莱登、施旺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的科学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建立“细胞学说”【答案】D〖祥解〗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详析】A、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A错误;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B错误;C、细胞的统一性可以表现在不同的细胞有相似的结构,能用“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观点来解释,C错误;D、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施旺主要研究动物细胞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二者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的科学事实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建立了“细胞学说”,D正确。故选D。2.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同新冠肺炎类似,易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发生,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关于致病病原体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是生命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层次B.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中均存在核酸和蛋白质C.新冠病毒的细胞结构简单,不含细胞器D.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案】B〖祥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析】A、肺炎支原体是生命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A错误;B、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中均存在核酸和蛋白质,B正确;C、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D、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B。3.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蓝细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绿藻多见于淡水,常附着于沉水的岩石和木头,或漂浮在死水表面;也有生活于土壤或海水中的种类,营养丰富,是常见的中药。下列关于螺旋藻和绿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B.螺旋藻个体比其他细菌大,但仍不能用肉眼分辨其个体C.螺旋藻和绿藻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水华是由于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的【答案】A〖祥解〗螺旋藻是一种蓝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绿藻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有拟核,这体现了细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详析】A、螺旋藻是一种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绿藻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螺旋藻是一种蓝细菌,蓝细菌个体比其他细菌大,大多数细菌的直径为0.5~5.0μm,蓝细菌细胞的直径约为10μm、有的甚至可以达到70μm,如颤蓝细菌,但仍不能用肉眼分辨其个体,B正确;C、螺旋藻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绿藻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构成二者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正确;D、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就会形成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活,D正确。故选A。4.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A.核苷酸 B.磷脂 C.氨基酸 D.性激素【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详析】A、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B、磷脂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B错误;C、氨基酸的元素组成主要有C、H、O、N,有的还含有S等元素,C错误;D、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D。5.海葵是海洋刺胞动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下列关于海葵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葵细胞中无机盐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C.海葵不同组织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且恒定不变D.海葵细胞的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答案】B〖祥解〗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详析】A、海葵细胞中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正确;C、海葵不同组织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但是会发生改变,是一种动态平衡,C错误;D、海葵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错误。故选B。6.马拉松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耐力和体能。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需要补充水、无机盐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香蕉可以作为人们运动时的补给品,其所含的水、无机盐、纤维素等成分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B.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和肌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C.运动时,脂肪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D.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答案】D〖祥解〗人体在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充足的氧气供应使得此时骨骼肌细胞中,不仅进行糖类的氧化分解,脂肪也得以氧化分解放能。【详析】A、人体不能吸收纤维素,A错误;B、人体中,肌糖原不能分解,B错误;C、葡萄糖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C错误;D、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D正确。故选D。7.在冬季来临过程中,冬小麦体内两种形式的水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比值升高物质运输速度快B.b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这部分水失去,则细胞代谢速率减慢C.在9-12月间,a与b的比值下降,植物抵抗寒冷能力下降D.结合水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答案】D〖祥解〗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详析】A、在冬季来临过程中,冬小麦体内结合水含量升高,a表示结合水,b表示自由水,自由水含量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a与b比值升高物质运输速度变慢,A错误;B、a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错误;C、由图可知,在9-12月间,a与b的比值上升,植物抵抗寒冷能力上升,C错误;D、结合水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D正确。故选D。8.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由成对的α链、β链、γ链6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2964个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蛋白原在细胞内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完成后,才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折叠B.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加工及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供能C.纤维蛋白原的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目是2958D.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羧基【答案】A〖祥解〗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作肽链;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详析】A、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一段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链,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A错误;B、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加工及运输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供能,B正确;C、纤维蛋白原由6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2964个氨基酸,在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964-6=2958,C正确;D、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COOH),该蛋白质分子由6条多肽链组成,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羧基,D正确。故选A。9.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和胞间连丝都是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B.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通常表现为不溶于水C.细胞质中不含有遗传物质D.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高尔基体含量较多,有利于细胞壁的形成【答案】C〖祥解〗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详析】A、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即核孔和胞间连丝都是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A正确;B、脂质通常不溶于水,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B正确;C、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DNA,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质中含有遗传物质,C错误;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细胞内高尔基体含量较多,有利于细胞壁的形成,D正确。故选C。10.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又名“人寡肽-1”,是人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细胞生长因子。EGF由一条肽链构成,结构如图1所示,能促进皮肤细胞分裂,在医学领域被用来促进伤口愈合。市场上有化妆品广告声称其产品中添加了EGF,能阻止皮肤衰老,查阅其成分表里的是“寡肽-1”,其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寡肽-1”与“人寡肽-1”是同一种物质B.寡肽-1是由两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三肽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C.图1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等,使肽链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非必需氨基酸不可以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答案】C〖祥解〗图1所示的“人寡肽-1”由53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图2所示的“寡肽-1”由3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而且组成二者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也不同。【详析】A、分析图1和图2可知,组成“寡肽-1”与“人寡肽-1”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顺序等不同,故“寡肽-1”与“人寡肽-1”不是同一种物质,A错误;B、不同的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由图2可知:寡肽-1含有3个R基,而且这3个R基均不相同,说明寡肽-1是由三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三肽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B错误;C、图1所示的“人寡肽-1”由一条肽链构成,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使得肽链能盘曲、折叠,具有一定空间结构,C正确;D、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也可以从外界环境中获取,D错误。故选C。11.细胞骨架主要由微管、微丝等结构组成,其参与囊泡的运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达蛋白变性导致肽键断裂使细胞的物质运输等功能发生障碍B.细胞骨架使各种细胞器漂浮在细胞质基质中C.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有维持着细胞的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功能D.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在其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D〖祥解〗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析】A、蛋白质变性只是空间结构改变,但其中肽键不断裂,A错误;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的,而是由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B错误;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本质是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C错误;D、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在其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故选D。12.动植物细胞均可能有液泡。植物液泡中含有糖类、色素和多种水解酶等。动物液泡是细胞内氧化还原的中心,是蛋白质等物质浓缩的主要场所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有与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类似的功能B.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C.动物液泡可合成大量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酶D.植物液泡膜、细胞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答案】C〖祥解〗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详析】A、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因此其功能与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的功能类似,A正确;B、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和结构(都符合流动镶嵌模型)相似,B正确;C、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酶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植物原生质层包括了液泡膜、细胞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D正确。故选C。13.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放入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测细胞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min7min37min117min粗面内质网86.343.724.320.0高尔基体2.743.014.93.6浓缩囊泡1.03.848.57.5酶原颗粒3.04.611.358.6腺泡腔0007.1细胞中其他位置7.0?1.03.2A.胰腺细胞中消化酶、呼吸酶、胰岛素等物质的合成和分泌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B.从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胰消化酶的过程可以看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少,最终基本不变D.细胞中其他位置也有放射性是因为亮氨酸会参与其他蛋白质合成【答案】A〖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为: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一段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链,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析】A、呼吸酶不属于分泌蛋白,消化酶和胰岛素均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A错误;B、胰消化酶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从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胰消化酶的过程可以看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正确;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涉及到内质网膜鼓出形成的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少,最终基本不变,C正确;D、3H标记的亮氨酸除了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外,还会参与其他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细胞中其他位置也有放射性,D正确。故选A。14.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中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可形成对照B.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不能形成对照D.实验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答案】C〖祥解〗分析题干可知: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功能。【详析】A、实验①中,a、b部分形成对照,其中a部分无细胞核,为实验组;b部分有细胞核,为对照组,A正确;BD、该实验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有关,但是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不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寿命有关,BD正确;C、实验②中,a部分挤入一个细胞核,与实验①中a部分的无核形成对照,C错误。故选C。15.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由DNA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核膜是双层膜,是细胞核的边界,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核孔可以调控蛋白质、DNA、RNA等出入细胞核D.每个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答案】B〖祥解〗细胞核的结构包括以下方面:1、核膜与核孔。(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功能: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析】A、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A错误;B、核膜是双层膜,是细胞核的边界,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C、核被膜上分布着核孔,核孔是有选择性的,蛋白质、RNA等可有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DNA不能进出细胞核,C错误;D、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无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不需要核仁,D错误。故选B。16.如图1为光学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A、B代表长度,图2为处理时间与B/A值的关系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的细胞可以是叶肉细胞B.B/A值下降,该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C.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D.图1中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答案】D〖祥解〗具有中央液泡(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其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进而引起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其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析】A、图1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是具有中央液泡(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叶肉细胞具有中央液泡(大液泡),因此图1中的细胞可以是叶肉细胞,A正确;B、B为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余下的部分),B/A值下降,说明细胞失水,液泡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变大,因此该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B正确;C、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C正确;D、图1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故选D。17.协同转运是一种常见的跨膜运输方式,例如葡萄糖利用储存在Na+浓度梯度中的能量进入细胞(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B.蛋白1可以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具有专一性C.葡萄糖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D.Na+进出细胞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则N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K+由载体蛋白运到膜内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详析】A、K+由载体蛋白运到膜内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蛋白1可以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但不能转运其他物质,说明具有专一性,B正确;CD、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则N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说明葡萄糖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Na+运入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C正确,D错误。故选D。18.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进入根毛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大分子物质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积累溶质以防止质壁分离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且需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详析】A、水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协助,A错误;B、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胞吞,不需要转运蛋白的作用,但要消耗能量,B错误;C、在高浓度海水中,海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海水中吸收某些溶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以防止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不需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图1为某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病毒刺突蛋白S的部分片段结构示意图,刺突蛋白S能与宿主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介导病毒入侵细胞。图3是某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实验室想培养该病毒,可用________(“鸡胚细胞”或“普通培养基”)培养基。(2)图3中的核酸________(“可能”或“不可能”)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判断依据是_______。(3)图2中多肽片段的形成过程中,O原子的个数发生的具体变化是________。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分子都以________作为基本骨架。(4)某同学选购了一款含乳饮料,广告宣称该饮料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与豆浆等同。为验证宣传的真实性,该同学进行了实验,选出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____。(编号排序)①取2支试管,编号甲、乙,分别加入2mL待测液、2mL豆浆;②在甲、乙两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③向甲、乙两试管分别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④将甲、乙放在50~65℃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⑤直接观察甲、乙颜色变化【答案】(1)鸡胚细胞(2)①.可能②.由图1可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图3中的核酸含有碱基U,为RNA,因此可能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3)①.减少②.碳链(4)①③⑤〖祥解〗①由图1可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图2中多肽片段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③图3中的核酸特有是碱基是U,说明该核酸为RNA。【小问1详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存,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因此需要用相应的宿主活细胞来培养病毒,如用“鸡胚细胞”培养基。【小问2详析】图1显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图3中的核酸含有碱基U,为RNA,可能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小问3详析】图2中多肽片段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去的水分子中的O原子来自羧基,O原子的个数会减少。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分子(蛋白质和RNA)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小问4详析】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验证一款含乳饮料营养成分中的蛋白质含量与豆浆等同,根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可推知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排序如下:①取2支试管,编号甲、乙,分别加入2mL待测液、2mL豆浆;③向甲、乙两试管分别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⑤直接观察甲、乙颜色变化。20.研究证实,细胞器互作网络的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线粒体是细胞中糖类、脂肪等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研究发现线粒体可以与多种细胞器相互作用,部分关系如下图。脂滴是一种具有脂质中心的细胞器。INAFLD的发病机理与线粒体和脂滴异常密切相关,请分析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器膜和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2)肝细胞中异常增多的脂滴是NAFLD的特征性病理表现:①脂滴的核心是由中性脂肪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单层磷脂分子”或“单层膜”)。若要鉴定该物质需要使用________试剂。②脂滴生成过程会出现膜桥结构(由连续的内质网膜与脂滴膜共同组成),据此推测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________,Seipin蛋白是促进膜桥结构稳定的关键蛋白,NAFLD患者肝细胞中Seipin蛋白异常导致脂质异常积累。(3)光面内质网是磷脂的合成场所,新合成的磷脂通过多种方式转移到其他结构中。研究发现,在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之间,通过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接触位点(MAMs)。当破坏MAMs中的某蛋白时,磷脂会在MAMs的内质网侧积累,由此推测MAMs中的某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若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没有类似MAMs的结构,推测内质网合成的磷脂转运到高尔基体的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答案】(1)①.细胞膜、核膜②.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可以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2)①.单层磷脂分子②.苏丹III③.流动性(3)①.将内质网中的磷脂分子转运至线粒体膜上②.以囊泡的形式将磷脂转运到高尔基体〖祥解〗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小问1详析】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说明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可以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小问2详析】①脂滴的核心是由中性脂肪组成,脂肪是疏水的,则磷脂分子的疏水的尾部靠内侧,所以脂滴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可用苏丹III试剂检测脂质。②脂滴生成过程会出现膜桥结构(由连续的内质网膜与脂滴膜共同组成),据此推测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流动性。【小问3详析】当破坏MAMs中的某蛋白时,磷脂会在MAMs的内质网侧积累,说明MAMs中的某蛋白能将内质网中的磷脂分子转运至线粒体膜上。若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没有类似MAMs的结构,推测内质网合成的磷脂转运到高尔基体的方式可能是以囊泡的形式将磷脂转运到高尔基体,因为进行物质运输过程中,内质网形成的囊泡膜可以转化成高尔基体膜。21.他莫昔芬(本质是脂质)和甲氨蝶呤(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是两种抗癌药物。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癌症,后期甲氨蝶呤用量增大,癌细胞中甲氨蝶呤含量却减少,从而导致治疗效果明显减弱。研究发现RFC1和P-糖蛋白(P-gp)是细胞膜上两个与癌细胞耐药性(耐甲氨蝶呤)相关的转运蛋白,科学家分别测定了细胞甲(甲氨蝶呤敏感型)和细胞乙(耐药型)细胞膜上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条带颜色越深代表此样本中该蛋白的含量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结果分析,从组成成分角度阐述细胞甲对甲氨蝶呤敏感的原因是________。(2)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膜上运输甲氨蝶呤的RFC1和P-gp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据此分析甲氨蝶呤进出癌细胞的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甲氨蝶呤________(“进癌细胞”或“出癌细胞”或“两者都”或“两者都不”)需要与载体蛋白结合。(3)从物质运输的角度分析癌细胞对甲氨蝶呤产生耐药性的机制:________。(4)癌细胞膜上运输RFC1和IP-gp两种蛋白的合成及运输经过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答案】(1)甲细胞膜上表达的RFC1含量明显多于乙,P-gp的含量远少于乙(2)①.协助扩散②.主动运输③.两者都(3)耐药型细胞中P-gp含量增多,促进了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将甲氨蝶呤转出细胞,从而产生耐药性(4)内质网、高尔基体〖祥解〗小分子物质或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如氧气、甘油等小分子物质;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如葡萄糖进红细胞,脂溶性物质(固醇类激素)进细胞;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如大部分离子。【小问1详析】根据图1分析:帮助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是RFC1,因为甲细胞膜上表达的RFC1含量明显多于乙,P-gp的含量远少于乙,从而导致细胞甲对甲氨蝶呤敏感,细胞乙具有耐药性。【小问2详析】图2显示RFC1将甲氨蝶呤(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说明不能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运入细胞是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P-gp将甲氨蝶呤运出细胞需要水解ATP,为主动运输,虽然通过RFC1将甲氨蝶呤运入细胞为协助扩散,但RFC1不是通道蛋白,而是载体蛋白,所以甲氨蝶呤需和该蛋白结合,主动运输的物质一定会与转运蛋白结合。【小问3详析】结合图1和图2可知,耐药型细胞中P-gp含量增多,促进了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将甲氨蝶呤转出细胞,从而产生耐药性【小问4详析】RFC1和IP-gp属于膜蛋白,其合成及运输经过的细胞器由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具膜细胞器。22.下图为植物叶片的保卫细胞及气孔结构,当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保卫细胞气孔关闭的外因是________,对植物有什么积极意义?________。(2)植物在缺乏N、P、K等营养物质时,会出现各种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________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可以对植物进行人工施肥,为提高施肥效果,通常会进行人工灌溉。施肥后进行人工灌溉可提高施肥效果的原因是: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根细胞能选择性吸收N、P、K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3)现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请写出设计思路_______。【答案】(1)①.气温过高,导致蒸腾作用过强②.避免植物因失水过多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2)①.维持正常生命活动②.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降低根部细胞周围土壤溶液浓度,保证植物能够正常吸水③.细胞膜上含有的转运蛋白种类和数量不同(3)①取菠菜叶用摄子撕取表皮;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表皮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③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气孔,移动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气孔状态;④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上一滴浓盐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盖玻片下的液体,反复做几次;⑤继续观察气孔的变化,并做记录〖祥解〗无机盐的一些功能:(1)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2)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平衡。【小问1详析】当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说明保卫细胞气孔关闭的外因是气温过高,导致蒸腾作用过强,细胞失水过多。可避免植物因失水过多而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小问2详析】植物在缺乏N、P、K等营养物质时,会出现各种症状,说明无机盐对于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作用。根细胞吸收无机盐需要水作溶剂,肥料中的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给农作物施肥的同时要适量浇水;施肥后,土壤中的盐分浓度会增加,如果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会渗透失水,导致植物萎蔫,这种现象称为“烧苗”‌,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施肥后需要及时浇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保证植物能够正常吸水,避免“烧苗”现象的发生‌。根细胞能选择性吸收N、P、K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基础是细胞膜上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转运蛋白,使得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小问3详析】实验思路:①取菠菜叶用摄子撕取表皮;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将表皮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③将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气孔,移动到视野中央,再换高倍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到的气孔状态;④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上一滴浓盐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取盖玻片下的液体,反复做几次;⑤继续观察气孔的变化,并做记录。预测结果并解释:在清水中气孔会开启,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在浓盐水气孔应用关闭,因为当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外浓度时,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从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湖北省云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细胞学说的建立是生物学发展的重要基础。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其建立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细胞生物中细胞自己的生命与其组成的整体生命是一致的B.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但是无法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依据C.细胞的统一性不能用“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观点来解释D.施莱登、施旺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的科学事实进行归纳概括建立“细胞学说”【答案】D〖祥解〗细胞学说主要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详析】A、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A错误;B、细胞学说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论,不仅解释了个体发育,也为后来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B错误;C、细胞的统一性可以表现在不同的细胞有相似的结构,能用“新细胞由老细胞分裂产生”观点来解释,C错误;D、施莱登通过对花粉、胚珠和柱头组织的观察,施旺主要研究动物细胞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二者主要是通过对大量的科学事实进行归纳概括,进而建立了“细胞学说”,D正确。故选D。2.支原体肺炎(MPP),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同新冠肺炎类似,易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发生,可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关于致病病原体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是生命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层次B.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中均存在核酸和蛋白质C.新冠病毒的细胞结构简单,不含细胞器D.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答案】B〖祥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质等物质。【详析】A、肺炎支原体是生命系统中最小的结构层次,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A错误;B、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中均存在核酸和蛋白质,B正确;C、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错误;D、肺炎支原体与新冠病毒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结构,D错误。故选B。3.螺旋藻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蓝细菌,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食品”。绿藻多见于淡水,常附着于沉水的岩石和木头,或漂浮在死水表面;也有生活于土壤或海水中的种类,营养丰富,是常见的中药。下列关于螺旋藻和绿藻的叙述,错误的是()A.都是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B.螺旋藻个体比其他细菌大,但仍不能用肉眼分辨其个体C.螺旋藻和绿藻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D.水华是由于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形成的【答案】A〖祥解〗螺旋藻是一种蓝细菌,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绿藻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染色体,有拟核,这体现了细的多样性。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DNA分子。【详析】A、螺旋藻是一种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绿藻能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螺旋藻是一种蓝细菌,蓝细菌个体比其他细菌大,大多数细菌的直径为0.5~5.0μm,蓝细菌细胞的直径约为10μm、有的甚至可以达到70μm,如颤蓝细菌,但仍不能用肉眼分辨其个体,B正确;C、螺旋藻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绿藻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构成二者的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正确;D、淡水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就会形成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的生活,D正确。故选A。4.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A.核苷酸 B.磷脂 C.氨基酸 D.性激素【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详析】A、核苷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A错误;B、磷脂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B错误;C、氨基酸的元素组成主要有C、H、O、N,有的还含有S等元素,C错误;D、性激素的组成元素是C、H、O,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D正确。故选D。5.海葵是海洋刺胞动物,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因外形似葵花而得名。下列关于海葵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葵细胞中无机盐都以离子的形式存在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C.海葵不同组织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且恒定不变D.海葵细胞的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答案】B〖祥解〗细胞中的化合物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等,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详析】A、海葵细胞中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B、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正确;C、海葵不同组织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但是会发生改变,是一种动态平衡,C错误;D、海葵细胞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D错误。故选B。6.马拉松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有效锻炼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耐力和体能。运动员在长跑过程中需要补充水、无机盐和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香蕉可以作为人们运动时的补给品,其所含的水、无机盐、纤维素等成分可以被人体吸收利用B.人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肝糖原和肌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C.运动时,脂肪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D.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答案】D〖祥解〗人体在长时间中低强度运动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充足的氧气供应使得此时骨骼肌细胞中,不仅进行糖类的氧化分解,脂肪也得以氧化分解放能。【详析】A、人体不能吸收纤维素,A错误;B、人体中,肌糖原不能分解,B错误;C、葡萄糖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C错误;D、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会分解供能,也可转化为糖类供能,D正确。故选D。7.在冬季来临过程中,冬小麦体内两种形式的水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与b比值升高物质运输速度快B.b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这部分水失去,则细胞代谢速率减慢C.在9-12月间,a与b的比值下降,植物抵抗寒冷能力下降D.结合水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答案】D〖祥解〗细胞中的水以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细胞内许多物质的良好溶剂,是化学反应的介质,水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产物或反应物,自由水能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因此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新陈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详析】A、在冬季来临过程中,冬小麦体内结合水含量升高,a表示结合水,b表示自由水,自由水含量越多,新陈代谢越旺盛,a与b比值升高物质运输速度变慢,A错误;B、a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B错误;C、由图可知,在9-12月间,a与b的比值上升,植物抵抗寒冷能力上升,C错误;D、结合水因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D正确。故选D。8.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由成对的α链、β链、γ链6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2964个氨基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纤维蛋白原在细胞内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完成后,才进入内质网腔进行加工折叠B.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加工及运输都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供能C.纤维蛋白原的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目是2958D.该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羧基【答案】A〖祥解〗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作肽链;肽链通过盘曲、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详析】A、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分泌蛋白,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一段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链,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A错误;B、纤维蛋白原的合成、加工及运输的整个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供能,B正确;C、纤维蛋白原由6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2964个氨基酸,在合成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目=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964-6=2958,C正确;D、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羧基(-COOH),该蛋白质分子由6条多肽链组成,至少含有6个游离的羧基,D正确。故选A。9.细胞的特性和功能是由其结构决定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核孔和胞间连丝都是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B.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通常表现为不溶于水C.细胞质中不含有遗传物质D.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内高尔基体含量较多,有利于细胞壁的形成【答案】C〖祥解〗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是:相邻两个细胞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由通道进入另一细胞从而实现信息交流,例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详析】A、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植物细胞之间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即核孔和胞间连丝都是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A正确;B、脂质通常不溶于水,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B正确;C、细胞质中含有少量的DNA,DNA是遗传物质,因此细胞质中含有遗传物质,C错误;D、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细胞内高尔基体含量较多,有利于细胞壁的形成,D正确。故选C。10.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又名“人寡肽-1”,是人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细胞生长因子。EGF由一条肽链构成,结构如图1所示,能促进皮肤细胞分裂,在医学领域被用来促进伤口愈合。市场上有化妆品广告声称其产品中添加了EGF,能阻止皮肤衰老,查阅其成分表里的是“寡肽-1”,其结构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寡肽-1”与“人寡肽-1”是同一种物质B.寡肽-1是由两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三肽化合物,含有3个肽键C.图1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形成氢键等,使肽链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非必需氨基酸不可以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答案】C〖祥解〗图1所示的“人寡肽-1”由53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图2所示的“寡肽-1”由3个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一条肽链,而且组成二者的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也不同。【详析】A、分析图1和图2可知,组成“寡肽-1”与“人寡肽-1”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和顺序等不同,故“寡肽-1”与“人寡肽-1”不是同一种物质,A错误;B、不同的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由图2可知:寡肽-1含有3个R基,而且这3个R基均不相同,说明寡肽-1是由三种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反应生成的三肽化合物,含有2个肽键,B错误;C、图1所示的“人寡肽-1”由一条肽链构成,由于氨基酸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使得肽链能盘曲、折叠,具有一定空间结构,C正确;D、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其中非必需氨基酸人体细胞能够合成的,也可以从外界环境中获取,D错误。故选C。11.细胞骨架主要由微管、微丝等结构组成,其参与囊泡的运输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达蛋白变性导致肽键断裂使细胞的物质运输等功能发生障碍B.细胞骨架使各种细胞器漂浮在细胞质基质中C.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有维持着细胞的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功能D.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在其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答案】D〖祥解〗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详析】A、蛋白质变性只是空间结构改变,但其中肽键不断裂,A错误;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并非是漂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的,而是由细胞骨架锚定并支撑,B错误;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本质是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C错误;D、细胞质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蛋白质在其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D正确。故选D。12.动植物细胞均可能有液泡。植物液泡中含有糖类、色素和多种水解酶等。动物液泡是细胞内氧化还原的中心,是蛋白质等物质浓缩的主要场所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有与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类似的功能B.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C.动物液泡可合成大量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酶D.植物液泡膜、细胞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了原生质层【答案】C〖祥解〗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详析】A、液泡中含有多种水解酶,因此其功能与动物细胞中溶酶体的功能类似,A正确;B、细胞中细胞膜、液泡膜等生物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和结构(都符合流动镶嵌模型)相似,B正确;C、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酶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植物原生质层包括了液泡膜、细胞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D正确。故选C。13.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放入3H标记的亮氨酸的培养液中培养,然后在不同的时间段检测细胞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的百分比,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3min7min37min117min粗面内质网86.343.724.320.0高尔基体2.743.014.93.6浓缩囊泡1.03.848.57.5酶原颗粒3.04.611.358.6腺泡腔0007.1细胞中其他位置7.0?1.03.2A.胰腺细胞中消化酶、呼吸酶、胰岛素等物质的合成和分泌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B.从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胰消化酶的过程可以看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少,最终基本不变D.细胞中其他位置也有放射性是因为亮氨酸会参与其他蛋白质合成【答案】A〖祥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为: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一段肽链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肽链,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析】A、呼吸酶不属于分泌蛋白,消化酶和胰岛素均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都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参与,A错误;B、胰消化酶是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从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胰消化酶的过程可以看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B正确;C、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涉及到内质网膜鼓出形成的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转运到细胞膜并与细胞膜融合,因此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少,最终基本不变,C正确;D、3H标记的亮氨酸除了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外,还会参与其他蛋白质的合成,因此细胞中其他位置也有放射性,D正确。故选A。14.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下列实验(如图)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实验中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可形成对照B.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细胞的寿命与细胞核有关C.实验②中,a部分的操作与实验①中的a部分不能形成对照D.实验可以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答案】C〖祥解〗分析题干可知: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是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分裂具有重要作用;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入到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开始分裂、分化,进而发育成胚胎,这说明细胞核对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和生物体的发育具有重要功能。【详析】A、实验①中,a、b部分形成对照,其中a部分无细胞核,为实验组;b部分有细胞核,为对照组,A正确;BD、该实验说明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有关,但是整个实验并没有涉及细胞的寿命,不能说明细胞核与细胞寿命有关,BD正确;C、实验②中,a部分挤入一个细胞核,与实验①中a部分的无核形成对照,C错误。故选C。15.下列关于细胞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由DNA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B.核膜是双层膜,是细胞核的边界,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核孔可以调控蛋白质、DNA、RNA等出入细胞核D.每个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答案】B〖祥解〗细胞核的结构包括以下方面:1、核膜与核孔。(1)结构: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其上有核孔,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2)功能: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隔开;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有规律地消失和重建。3、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详析】A、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A错误;B、核膜是双层膜,是细胞核的边界,利于核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C、核被膜上分布着核孔,核孔是有选择性的,蛋白质、RNA等可有选择性地进出细胞核,DNA不能进出细胞核,C错误;D、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无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不需要核仁,D错误。故选B。16.如图1为光学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A、B代表长度,图2为处理时间与B/A值的关系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1中的细胞可以是叶肉细胞B.B/A值下降,该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C.细胞质壁分离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D.图1中的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答案】D〖祥解〗具有中央液泡(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当其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进而引起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逐渐分离,即发生质壁分离。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当其所处的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详析】A、图1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说明是具有中央液泡(大液泡)的成熟的植物细胞,叶肉细胞具有中央液泡(大液泡),因此图1中的细胞可以是叶肉细胞,A正确;B、B为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除细胞壁后余下的部分),B/A值下降,说明细胞失水,液泡体积变小,细胞液浓度变大,因此该细胞的吸水能力会增强,B正确;C、细胞质壁分离的发生的内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C正确;D、图1中的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错误。故选D。17.协同转运是一种常见的跨膜运输方式,例如葡萄糖利用储存在Na+浓度梯度中的能量进入细胞(如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K+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B.蛋白1可以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具有专一性C.葡萄糖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D.Na+进出细胞的过程都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答案】D〖祥解〗据图分析,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则N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K+由载体蛋白运到膜内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详析】A、K+由载体蛋白运到膜内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A正确;B、蛋白1可以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但不能转运其他物质,说明具有专一性,B正确;CD、细胞的载体蛋白同时与Na+和葡萄糖结合后,在膜两侧Na+浓度梯度驱动下吸收葡萄糖,则Na+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葡萄糖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说明葡萄糖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Na+运入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C正确,D错误。故选D。18.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进入根毛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大分子物质要通过转运蛋白的作用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积累溶质以防止质壁分离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且需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答案】C【详析】A、水进入根毛细胞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水通道蛋白的协助,A错误;B、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内的方式是胞吞,不需要转运蛋白的作用,但要消耗能量,B错误;C、在高浓度海水中,海藻细胞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从海水中吸收某些溶质,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平衡,以防止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D、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不需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图1为某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病毒刺突蛋白S的部分片段结构示意图,刺突蛋白S能与宿主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介导病毒入侵细胞。图3是某核酸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实验室想培养该病毒,可用________(“鸡胚细胞”或“普通培养基”)培养基。(2)图3中的核酸________(“可能”或“不可能”)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判断依据是_______。(3)图2中多肽片段的形成过程中,O原子的个数发生的具体变化是________。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分子都以________作为基本骨架。(4)某同学选购了一款含乳饮料,广告宣称该饮料营养成分中蛋白质含量与豆浆等同。为验证宣传的真实性,该同学进行了实验,选出下列正确的实验步骤,并排序________。(编号排序)①取2支试管,编号甲、乙,分别加入2mL待测液、2mL豆浆;②在甲、乙两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比例配制的混合液;③向甲、乙两试管分别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④将甲、乙放在50~65℃水浴中加热观察颜色变化;⑤直接观察甲、乙颜色变化【答案】(1)鸡胚细胞(2)①.可能②.由图1可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图3中的核酸含有碱基U,为RNA,因此可能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3)①.减少②.碳链(4)①③⑤〖祥解〗①由图1可知: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图2中多肽片段是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③图3中的核酸特有是碱基是U,说明该核酸为RNA。【小问1详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能独立生存,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因此需要用相应的宿主活细胞来培养病毒,如用“鸡胚细胞”培养基。【小问2详析】图1显示: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图3中的核酸含有碱基U,为RNA,可能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小问3详析】图2中多肽片段的形成过程中,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脱去的水分子中的O原子来自羧基,O原子的个数会减少。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分子(蛋白质和RNA)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小问4详析】蛋白质的鉴定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本题的实验目的是验证一款含乳饮料营养成分中的蛋白质含量与豆浆等同,根据实验原理以及实验设计遵循的对照原则、等量原则可推知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排序如下:①取2支试管,编号甲、乙,分别加入2mL待测液、2mL豆浆;③向甲、乙两试管分别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1mL,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⑤直接观察甲、乙颜色变化。20.研究证实,细胞器互作网络的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例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线粒体是细胞中糖类、脂肪等最终氧化释放能量的场所。研究发现线粒体可以与多种细胞器相互作用,部分关系如下图。脂滴是一种具有脂质中心的细胞器。INAFLD的发病机理与线粒体和脂滴异常密切相关,请分析下列问题。(1)图中细胞器膜和________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这体现了生物膜系统的作用是________。(2)肝细胞中异常增多的脂滴是NAFLD的特征性病理表现:①脂滴的核心是由中性脂肪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单层磷脂分子”或“单层膜”)。若要鉴定该物质需要使用________试剂。②脂滴生成过程会出现膜桥结构(由连续的内质网膜与脂滴膜共同组成),据此推测脂滴从内质网上分离体现了膜的________,Seipin蛋白是促进膜桥结构稳定的关键蛋白,NAFLD患者肝细胞中Seipin蛋白异常导致脂质异常积累。(3)光面内质网是磷脂的合成场所,新合成的磷脂通过多种方式转移到其他结构中。研究发现,在内质网膜与线粒体外膜之间,通过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接触位点(MAMs)。当破坏MAMs中的某蛋白时,磷脂会在MAMs的内质网侧积累,由此推测MAMs中的某蛋白的作用是________。若在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没有类似MAMs的结构,推测内质网合成的磷脂转运到高尔基体的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答案】(1)①.细胞膜、核膜②.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可以同时高效、有序地进行(2)①.单层磷脂分子②.苏丹III③.流动性(3)①.将内质网中的磷脂分子转运至线粒体膜上②.以囊泡的形式将磷脂转运到高尔基体〖祥解〗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小问1详析】细胞膜、核膜和细胞器膜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可以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说明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许多化学反应可以同时高效、有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