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诗三百首》作者+主题+知识点+习题一、编者缘起《唐诗三百首》原署编者“蘅塘退士编”。他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名儒言行录》、《梁溪诗钞》及《无锡金匮县志》、《续修江苏通志》、《新安孙氏家乘》等书,清人孙殿起《贩书偶记续编》第十二卷有一条著录:“《异文录》十二卷,清蘅塘退士孙洙辑,道光戊戌精刊巾箱本。”将“蘅塘退士”与“孙洙”并署。二、作者生平孙洙(1711-1778),字临西,又作苓西,号蘅塘,晚号退士,无锡人。祖籍安徽休宁。乾隆九年(1744)甲子以庠生考中顺天举人,授景山官学教习。十年乙丑副文理明通榜,除上元县教谕。十六年辛未,中吴鸿榜进士。历任直隶卢龙、大城,山东邹平知县。平生工诗文,擅书法,书宗欧阳询,诗学杜少陵。诗入《梁溪诗钞》,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1763)癸未春,辑《唐诗三百首》。孙洙以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卒。孙洙一生值得称道者有三:其一是读书。孙洙少时颖敏过人,然家境贫困,冬日读书时常常握木块于手中,以为木生火可以御寒。他是同乡硕儒吴鼎(字容斋)的高足弟子,读书选择名师。做官时,在处理公事之余,专心读书,不改书生本色。其二是做官。孙洙做官,所到之处,都能谘访民间疾苦,与百姓谈叙如同家人。任大城知县时,捐钱浚河,民享其利。孙洙一生,虽为官数任,终究淡若寒素,两袖清风。每逢离任时,百姓都攀辕泣送。其三是著书。著有《蘅塘漫稿》,辑有《唐诗三百首》。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孙洙编选《唐诗三百首》时,其继室徐兰英参以见解,互相商榷,具有一定的功劳。徐兰英是江南才女,平生工诗善画。但他的《蘅塘漫稿》现在已经无从找到,只是顾光旭的《梁溪诗钞》还收录孙洙的两首诗:《补庄并序》、《奉檄送定北军出居庸关马上作》。三、创作背景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成就,不仅被历代诗评家不断研究,而且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为了满足普通人欣赏的需要,从宋、明时就有人编辑通俗唐诗选本,现存最早的是成于宋谢枋得、明王相之手的《千家诗》。此书虽是唐宋诗合集,但以唐为主,依体编排,收一百二十三家诗二百二十六首,全是五、七言律绝。清康熙年间,曹寅主持编订的《全唐诗》共收录二千二百余人,诗作四万八千余首,“唐三百年诗人之菁华,咸采荟萃于一编之内,亦可云大备矣”。但是常人难以遍读。其后又有沈德潜以《全唐诗》为基础选编的《唐诗别裁》,共收录诗作一千九百余首,也是鸿篇巨著,并不适宜作为普及读本以供赏读。直至乾隆年间,蘅塘退士孙洙以《唐诗别裁》为蓝本,进一步精选诗作三百一十首编订成书,成就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唐诗普及读物。《唐诗三百首》成书于乾隆二十八年,原序如下: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万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胜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序称其编选的目的是作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因此所选之诗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问世以后,就风行海内,流传之广,罕有其比,二百余年来,未曾稍衰。《唐诗三百首》收诗家七十七人,而选诗数量,现传各本,稍有不同。其原编共三百一十首,其后章燮(xiè)注疏,又增七首,清李盘根注本增至四百首。四、作品概述《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唐诗三百首》共选入唐代诗人77位,计311首诗。书中入选的作品大多是唐代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其中杜甫诗最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22首,此外如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杜牧等也各选十多首。同时对每位诗人又能各取所长,例如李白多收其五、七古与乐府,岑参多收其歌行,李颀多收其七古,王昌龄多收其七绝,李商隐多收其律诗。除此之外,编者也注意到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不同时期在全书中的比重,注意到有些知名度不高的诗人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这就不但突出了重点,而且照顾到了全面,加上所选作品能注意通俗易懂,便于吟诵,因而选集诞生二百余年来,可谓家喻户晓、历久弥新,被视为诗歌初学者的最佳选择。《唐诗三百首》与《千家诗》《唐诗三百首》是为了代替《千家诗》而作的,序称超过《千家诗》很远。《千家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专选格律诗的诗歌选本。性质属于启蒙读物,故而所选的篇章都是一些通俗易懂之作。同时又是分门别类编纂的,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等。《千家诗》虽然号称千家,实际只录有122家。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五、选诗标准《唐诗三百首》作为一个著名的选本,不仅有编者的选诗标准,而且体现了选家的诗学观点与当时诗坛风气的映照。其选诗标准与诗学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取正不取变《唐诗三百首》的编选目的是便于初学,因为学慎始习,故入门须正。当时的家塾学僮,后来可能参加科举考试,并步入仕途,因此从小学习,思想就必须纯正。为了适应这个要求,违背儒家正统思想的诗都没有选入。基于这一原则,编者对于盛唐诗,尤其是李杜诗选得最多,而对中唐时期代表诗坛“新变”诗作选得很少。白居易诗仅选六首,元稹四首,韩愈五首,柳宗元五首。数量不仅与盛唐无法相比,甚至比晚唐李商隐的诗还少了许多。(二)取易不取难《唐诗三百首》既为家塾课本,为一般学子指导治学门径,故所选诗都是“脍炙人口之作”,并无艰涩难懂之句。选诗时,大概遵从取易不取难的原则。凡是历史背景过于复杂,典故本事过于广博,文理过于艰深,用意过于隐晦之诗,都不在选取的范围。所选之诗,都当时一般学童易于理解的。在艺术形象方面,凡怪怪奇奇,质木无文,缺乏审美价值的作品也不选入,所选作品的艺术形象都能为一般读者所欣赏领会。在声调方面,凡诘屈聱áo牙,不便吟咏,难于记忆的都不入选;所选者一般都是音节和谐,富于音韵感的作品。在语言方面,也选取一些较为通俗而不是故意作难的文字。《唐诗三百首》与《千家诗》不同的是,除了启蒙的作用外,还是唐诗的一部精选本,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学习和利用,即编者序中所说的“白首亦莫能废”。(三)取情不取理编者在序中特别提到了《千家诗》,说它的优点在于“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随后又批评其唐宋兼选,殊乖体制,工拙莫辨。故孙洙选诗,专主唐人。孙洙摒宋而专选唐人,是与其选诗标准主情相关。一般认为,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取胜。六、内容特点(一)注重诗体演变因为以指示诗学门径为目的,故《三百首》以分体编排为主要特点。当然,这不单纯是简单分一下体裁而已,在选目方面也各有侧重,本书编配各体诗的数目各不相等。尤其是五言律诗的数目,超过七言律诗的数目很多,几近一倍,七言绝句与乐府又相反,超出五言绝句很多。在每一种体裁中,选取的诗人与诗作也各有侧重。(二)突出盛唐气象《唐诗三百首》入选的诗,一般都具有代表性,尤其能够表现“盛唐气象”。(三)重视题材艺术《三百首》所选之诗,题材广泛,分配也颇均匀。如唐代士人入仕前的隐居、干谒、应试,入仕后的恩遇、迁谪的情况,以及忧国忧民的感情、思慕归田的思绪等都有所反映。比较普遍的题材如相思、离别、慕亲、友爱、怀古、咏史等也选了不少。唐代社会生活的特殊方面更不放过。如唐代音乐、绘画、舞蹈特别发达,诗中颇有反映。该书就选入了李颀著名咏音乐诗三首,杜甫咏绘画诗二首,咏舞蹈诗一首。七、主题思想《唐诗三百首》选篇的内容题材颇为广泛,其中最多的是写诗人自身的生活感受和情趣,包括仕宦出处、忧国忧民、迁谪退隐、感伤身世、羁旅游览、登临怀古、亲朋聚散、欢会相思,以至酬赠应答、听音乐、题画图等,无所不有。在表现社会现实方面,则涉及国家丧乱、人民苦难、边塞从军、闺中忆念、男女爱情、烈女游子,以至宫廷朝会、帝王生活、宫女怨情等,方面也多种多样。《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风貌,表现出新的艺术和思想特色。唐代诗歌,尤其是盛唐诗歌的一个重要主题,是强烈地追求“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无比向往建功立业的不凡生活。《唐诗三百首》中的大量诗作就是表达作者的政治理想的,充满积极乐观的精神。边塞诗在《唐诗三百首》中占很大比重,岑参、高适等边塞诗人歌颂了将士们抵御外族侵扰的英雄气概,谴责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揭露了军中苦乐不均的尖锐对立,同情人民的苦难。山水田园诗在《唐诗三百首》中也占有一定地位。唐代诗人以王维、孟浩然为首,形成了田园诗派。因为这些诗人的隐居田园,有的是政治失意后的归宿,有的是仕途告退优游养性,有的是当作仕进的捷径,所以书中的写景诗有两类,一类是描写祖国山河的壮丽,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给人以雄浑的艺术感受。另一类则幽然寂寥,如王维、孟浩然、刘长卿、韦应物等人的一些作品,给人幽邃闲寂的感觉。《唐诗三百首》中也有一些揭露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这些作品对于统治阶层的黑暗,大胆地予以揭露和谴责,或委婉讥讽,或尖锐揭发。有些作品还提出了妇女问题、商人问题以及其他社会问题,如描写宫女生活的诗篇,一方面写出了这些失去青春和自由的女子的哀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宫廷中争宠夺爱、勾心斗角的现象。《唐诗三百首》中还有一批歌颂愚忠、粉饰太平的作品。总之,唐代初、盛、中、晚的时代风貌、社会风情,唐代人的人生意识、生命追求,生活与审美的体验等,无不真实而生动地熔铸进《唐诗三百首》的高唱之中。这里有爱祖国、爱山河、爱乡土的眷眷热忱,有关注百姓疾苦的人道主义的慷慨之音,有寒士的不平之气,有美好的爱情和纯真的友谊。八、常识积累五言古诗简称五古,是唐代诗坛较为流行的体裁。唐人五古笔力豪纵,气象万千,直接用于叙事、抒情、议论、写景,使其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发挥,五古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等。七言古诗简称七古,起源于战国时期,甚至更早。现在公认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时期,鲍照致力于七古创作,将之衍变成一种充满活力的诗体。唐代七古显示出大唐宏放的气象,手法多样,深沉开阔,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韩愈等。乐府诗,又名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汉族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作“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唐代诗人作乐府诗,有沿用乐府旧题以写时事,抒发自己情感的,如《塞上曲》《关山月》等;也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自制新题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哀江头》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简称五绝和七绝,都是古典诗体中绝句的一种。五绝起源于汉,七绝起源于六朝,两者都在齐梁时期成型,初唐阶段成熟。唐代绝句气象高远,率真自然,达到了吟诵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维、王昌龄、韦应物、杜牧、刘禹锡等人。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五律源于五言古体,风格峻整,音律雄浑,含蓄深厚,成为唐人应制、应试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诗歌体裁。唐代五律名家数不胜数,以李白、王昌龄、王维、孟浩然、杜甫、刘长卿成就为大。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是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与五律相同。七律源于七言古体,在初唐时期渐成规模,至杜甫臻至炉火纯青。在唐代,七律圣手有王维、杜甫、李商隐、杜牧、罗隐等,风华绝代,辉映古今。九、诗人雅号:1、诗骨--陈子昂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2、诗杰--王勃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3、诗狂--贺知章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5、诗仙--李白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6、诗圣--杜甫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7、诗囚--孟郊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8、诗奴--贾岛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9、诗豪--刘禹锡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10、诗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笔记本生产合同履约金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安全车站规范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服务概述课件
- 手持物品铁路运输服务礼仪课件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铁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规范89课件
- 铁道机车专业教学郑州铁路单绍平84课件
- 监理辅助设施施工方案
- 山东pc板温室施工方案
- 铁道概论授课石德勇课件
- 中医经络养生知识课件
- 法定传染病诊断标准2023年
- 高校食堂饭菜价格管理制度
-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招聘笔试真题2023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赵襄子被围晋阳(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 《中医食疗药膳》课件
- 银行业审计服务方案
- 甲亢完整课件完整版
- 2025年湖北省高考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电商平台合规管理制度分析
- 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体系的优化分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海上日出》同步训练题(含答案)(部编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