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9月23日,全国首例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富余运力运输快递项目在北京地铁9号线(房山-燕房)进行试点。下图示意快递货物进入地铁车厢进行运输。完成下面小题。1.“地铁送快递”的主要品类是()A.水果生鲜 B.纸质文件 C.珠宝饰品 D.中式家具2.推测“地铁送快递”最集中的时段为()A.6:00~8:00 B.9:00~11:00 C.12:00~14:00 D.18:00~20:003.“地铁送快递”运营项目有利于()①有效提高部分货物运输的连续性 ②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利用率③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 ④有效提高部分货物运输的时效性⑤全面提高乘客出行的舒适性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答案】1.B2.B3.C【解析】【1题详析】地铁是城市重要的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因车站封闭、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等客观条件,为避免出现安全事故,运载用品有一定的限制。利用地铁运送仅能运输安全无威胁物品。水果生鲜需要冷藏保鲜,珠宝饰品类易破损,中式家具体积大,因此地铁运送快递的品类主要为纸质文件。故选B。【2题详析】地铁是一种便捷、准时和大容量的运载方式,不同时间段人流量密度不同,存在高峰期和平峰期。在高峰期时间段,地铁主要满足人员出行需求;在平峰时间段,存在客流量较少、满载率较低的现象,这给货运物流提供了利用空间与价值。因此地铁运送快递的主要时间段为人流量较少的平峰时期。北京人口多,6:00~8:00,12:00~14:00,18:00~20:00均为上下班高峰期,人流量大。故选B。【3题详析】北京探索物流配送与城市轨道交通融合新模式的初步尝试,是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利用城市轨道交通非高峰时段富余运力开展快递运输,替代货车运输,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利于降低货运车辆的道路运输需求,逐步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降低碳排放,从而有效的提高部分货物运输的时效性。地铁快递要用其他运输方式转移货物,而用公路运输配送货物连续性更强。地铁快递主要是运用城市轨道交通的富余运力,对乘客出行的舒适性影响不大,①⑤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C。三门湾是浙江省三大海湾之一,属于半封闭型基岩海湾,岛屿众多,沿岸土地资源匮乏,围填海活动影响海湾潮汐。下图示意三门湾沿岸地区人口、GDP变化与围填海活动。完成下面小题。4.依据图文信息可知()A.三门湾1960年以前没有围填现象 B.1960~1980年间,人地矛盾问题突出C.1980~2005年间,围填海加快增长 D.2005年至今,以保护海岸线活动为主5.2015年以来三门湾海岸线逐渐趋于稳定,其主导因素是()A.政府政策 B.人口变化 C.填海技术 D.产业结构6.三门湾围填海活动影响海湾潮汐特征的主要表现为()A.纳潮量增多,潮差增大 B.纳潮量减少,潮差减小C.纳潮量增多,潮差减小 D.纳潮量减少,潮差增大【答案】4.B5.A6.D【解析】【4题详析】读图可知,三门湾1960年累积围填面积大于0,所以1960年以前存在围填活动,A错误;1960~1980年间,人口激增,对淡水资源和食物需求量大,人地矛盾突出,围填面积猛增,B正确;1980~2005年间围填面积仍在缓慢增长但增速并不稳步,没有加快增长,C错误;2005年至今,即2005年~2015年间累积围填面积增长较快,并没有以保护海岸线活动为主,D错误,故选B。【5题详析】近年来三门湾围填累积面积趋缓,表明围填活动少,而GDP进一步增长,表明经济活动仍对土地有较大需求,因此,影响三门湾海岸线逐渐趋于稳定的最主要因素是政府政策控制,如保护海岸等,A正确;人口从2000年以来就增长缓慢,而海岸线趋于稳定是2015年以来,B错误;填海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可能导致累积围填面积增多,CD错误,故选A。【6题详析】围填海活动使海湾变得狭小,纳潮量减小。潮差是指在一个潮汐周期内,相邻高潮位与低潮位间的差值。在高潮和低潮水量差一定的情况下,海湾变得狭小,会使潮差增大。ABC错误,D正确,故选D。库布齐沙漠地区植被以沙地植物为主,在固定沙丘和丘间低地上普遍分布着以真藓和土生对齿藓为主要建群种的藓结皮,以蓝藻、绿藻为建群种的藻结皮以及表层板结形成的物理结皮。下表示意降雨前后不同类型结皮影响下各个土层的平均土壤含水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土层/cm降雨前(%)降雨后(%)藓结皮藻结皮物理结皮藓结皮藻结皮物理结皮20~304.064.264.837.627.638.1710~203.783.924.326.407.067.345~102.091.681.318.786.965.920~52.391.820.8411.58.555.357.土壤含水量在不同类型结皮影响下,随土层深度的增加()A.生物结皮先降后升,物理结皮下降 B.生物结皮先降后升,物理结皮升高C.生物结皮先升后降,物理结皮下降 D.生物结皮先升后降,物理结皮升高8.沙漠地区不同类型结皮的出现能显示该地()A.固定沙丘活化 B.土壤水分减少 C.土壤形成减速 D.流动沙丘固化9.与物理结皮相比,降雨后生物结皮在0~5cm土层中含水量明显要高,其主要原因是()A.物理结皮减少雨水的下渗 B.生物结皮增加雨水的下渗C.生物结皮有良好的持水性 D.物理结皮有良好的持水性【答案】7.B8.D9.C【解析】【7题详析】读图可知,藓结皮和藻结皮两种生物结皮先下降后升高,物理结皮一直升高。故选B。【8题详析】结皮的形成能减轻风力的侵蚀,有利于沙地植物的生长,对沙丘起到固定作用,D正确,A错误。结皮覆盖表层可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土壤水分利于生物发育,从而加速土壤形成,BC错误。故选D。【9题详析】据表可知,降雨后,物理结皮下0~5cm层含水量小,更深层含水量大,说明物理结皮增加雨水的下渗,而生物结皮下0~5cm层含水量大,深层含水量减小,说明生物结皮减少雨水的下渗,AB错误。生物结皮与物理结皮相比有更高的持水能力,生物结皮下的表层土壤有效阻碍了部分水分向深层土壤渗透,C正确,D错误。故选C。对流层中臭氧的生成是光化学反应的结果,其浓度与气温、湿度、气压、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宁波市有、无海陆风时臭氧浓度日变化对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影响宁波市臭氧浓度最重要的因素是()A.气温 B.湿度 C.气压 D.风速11.宁波市海陆风日O₃浓度高于无海陆风日的主要原因是()A.白天海风强盛,臭氧集聚于城市 B.白天逆温层较薄,利于臭氧集聚C.白天陆风强盛,臭氧扩散到海上 D.白天逆温层较厚,利于臭氧扩散【答案】10.A11.A【解析】【10题详析】读图可知,一天之中宁波市臭氧浓度变化明显,大致与气温日变化规律相似,臭氧浓度高是在白天,这是因为:白天气温高,光照强,光化学反应强(材料信息表明对流层中臭氧的生成是光化学反应的结果),由此判断,影响宁波市臭氧浓度最重要的因素是气温,与温度、气压、风速关联度不明显,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11题详析】读图可知,宁波市海陆风日臭氧浓度高于无海陆风日主要表现在白天。主要因光照和气温等原因,白天时海洋和陆地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均较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低,海洋相反,则形成海风,海风把海洋空气中生成的臭氧移向陆地上宁波市,臭氧集聚,宁波市臭氧浓度高,A符合题意,排除C;白天陆地近地面升温快,逆温不易产生或逆温层薄,对流旺盛,利于臭氧对流扩散,且这与宁波市海陆风日臭氧浓度高于无海陆风日无关,排除BD。故选A。二、非选择题:共160分。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地处长三角苏浙皖三省交界之地的长兴县煤山镇,以煤为名,因煤而兴。改革开放前,作为浙江省唯一产煤基地,拥有当时全省最大的工业企业“长广煤矿”。近几年来,煤山镇将“改旧”与“育新”并驾齐驱,依托长三角共融发展,利用生态、产业、科技、人文等优势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走上生态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下图示意长兴县在长三角的位置。(1)简述煤山镇早期发展煤炭工业的优势。(2)分析煤山镇“改旧”与“育新”对当地的影响。(3)长兴县煤山镇的成功转型经验,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何借鉴意义。(4)列举长兴县煤山镇现在的主导产业。【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利于输出煤炭资源;淡水资源充足,利于发展重化工业;政府曾经大力扶持煤炭工业发展;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地处长三角,煤炭的消费市场广阔。(2)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生态环境。(3)依托政策优势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加大科研与技术投入;依托地方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4)生态旅游、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材料信息“长兴县煤山镇以煤为名,因煤而兴”可知,煤山镇的煤炭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煤山镇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可以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有利于煤炭等重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改革开放前,作为浙江省唯一产煤基地”可知,当地政府对于煤炭工业的支持力度较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消费市场广阔;读图可知,煤山镇的铁路、公路交通便利,利于煤炭的外运等。【小问2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煤山镇“改旧”与“育新”对当地的影响可从社会、经济、城市化、基础设施、生态等方面来分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经济: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依托长三角共融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走上生态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美化生态环境。【小问3详析】材料“近几年来,煤山镇将“改旧”与“育新”并驾齐驱,依托长三角共融发展,利用生态、产业、科技、人文等优势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走上生态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说明煤山镇依托长三角,抢抓机遇,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加大科研与技术投入;依托地方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第三产业;加快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创建品牌工程,提高产品知名度等。【小问4详析】利用生态资源,依托长三角丰富的客源市场,可发展生态旅游业、利用产业基础及科技与人文优势,依托长三角共融发展,可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瓯江流域的中下游,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该县自公元9世纪起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稻田养鱼”,并不断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稻鱼文化。2005年6月该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下图示意青田稻鱼共生系统。(1)评价青田县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2)简述“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在农田“控肥控药”上起到的作用。(3)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阐释青田稻鱼农耕文化系统的重要意义。(4)简述青田县稻鱼文化被列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对当地“三农”问题的影响。【答案】(1)有利条件: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条件:山地多,土地资源有限;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2)稻鱼共生的水稻为田鱼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部分饵料,可减少饲料的投入和鱼病的发生;田鱼吃稻田里杂草和部分害虫,可控制稻田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施用;鱼排泄粪便可肥田,鱼在稻田中来回游动,翻动泥土,起到松土作用,促进肥料分解。(3)稻鱼共生系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障了山区耕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保障了地区的粮食安全;病虫害少,粮食品质优,抗虫害能力强,优产稳产,保证粮食安全。(4)有利于传承农耕文明,拓展农业功能;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建设美丽乡村;有利于改善农民生计,实现收入倍增。【解析】【小问1详析】评价自然条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浙江青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材料中“瓯江流域的中下游”,河流湖泊发育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存在旱涝灾害频繁;材料中“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表示该地区地形主要以山地为主,土地资源有限,耕作范围较小。【小问2详析】“稻鱼共生”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图中可以看出:“稻鱼共生”系统中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水稻田为田鱼提供了生存环境及食物,利于田鱼的生长;田鱼为水稻除草、吞食害虫,耘田松土,利于水稻生长;稻鱼共生减少了化肥、农药和饲料的投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题干要求从“控肥控药”方面出发,因此,稻鱼共生的水稻为田鱼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部分饵料,可减少饲料的投入和鱼病的发生;田鱼吃稻田里杂草和部分害虫,可控制稻田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施用;鱼排泄粪便可肥田,鱼在稻田中来回游动,翻动泥土,起到松土作用,促进肥料分解。【小问3详析】粮食安全包括耕地、粮食产量与质量等。稻鱼共生系统稳定保障了山区耕地资源,在循环生态系统中不断改良和优化了当地土壤,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提高了当地的耕地质量;其次,稻鱼共生系统可控肥控药,病虫害少,粮食品质优,抗虫害能力强,优产稳产,保证粮食安全。【小问4详析】“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青田县稻鱼传统农业文化,蕴含着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生态观,传统农业积累的生产技艺和管理知识,有利于传承农耕文明,拓展农业功能。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建设美丽乡村。有利于改善农民生计,实现收入倍增。适度发展旅游是进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滇藏公路是中国国家风景道建设的重点公路,入藏旅游的主要通道。滇藏公路沿线的景观资源与民俗文化最为独特。相较于景区游、城市游等固定地点的旅游方式,公路旅游的旅行环境更加复杂,旅游者面临的不确定风险也更多。下图示意滇藏公路线路及主要城市分布。分析滇藏公路旅游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答案】沿线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沿线的旅游活动主要集中在5~10月份,旅游者易遭遇极端高温;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及复杂地形等影响,极端降水概率较大;高原地区氧气含量低,旅游者易发生高原反应;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紫外线辐射强,旅游者有晒伤的可能性。【解析】滇藏公路地处西南,主要穿越了横断山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