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月偏食是月食的一种,是月亮绕地球公转过程中,部分被地球本影遮住的一种特殊天文现象.2021年11月19日日落时分,我国多地能够观测到百年一遇的月偏食现象。下图为日、地、月位置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21年11月19日月偏食出现时,月球最可能位于图中() A.A处B.B处C.C处D.D处2.关于月球上无生命迹象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与质量太小B.缺少太阳光照C.宇宙环境不安全D.流水侵蚀强烈【答案】1.C2.A【解析】【1题详析】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食发生的条件是日地月三者一线,月球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地球挡住了射向太阳的光,出现月偏食。因此最可能位于图中C处,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析】月球体积与质量太小,吸引往的大气质量太少,无法满足生命生存需要,A正确;并不缺少太阳光照,B错误;月球也位于太阳系中,同地球一样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安全的,C错误;月球表面没有水,没有流水侵蚀强烈作用,D错误。故选A。江苏淮安(33°N、海拔12.6米)和南京(31°N、海拔27.9米)的太阳辐射量存在差异,下图示意两地多年平均月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关于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地球表面分布均匀B.间接为地表提供光和热C.能量源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D.是地球上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4.与淮安相比,南京()A.多年平均月太阳辐射总量有两个峰值B.纬度更低,年太阳辐射总量更大C.多年平均月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更大D.海拔更高,年太阳辐射总量更大【答案】3.D4.A【解析】【3题详析】由于太阳高度角的不同,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极不均衡,A错误。太阳辐射直接为地表提供光热资源,不是间接,B错误。太阳辐射来自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C错误。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是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D正确。故选D。【4题详析】从图中可以看到南京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在5月和7月出现两个峰值,A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到,南京太阳辐射总量比淮安低,BD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南京太阳辐射总量的最大值比淮安小,其最小值较为接近,故南京太阳辐射总量的变化较小,C错误。故选A。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完成下列小题。5.百岁兰最早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6.下列关于百岁兰特征及形成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地下水埋藏深,根系发达B.太阳辐射强,叶片厚C.动物活动多,只长两片叶D.常年风力大,茎很短【答案】5.B6.A【解析】【5题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6题详析】根据材料可知,百岁兰生活在沙漠地区,根极长,表明百岁兰的生存地区地下水埋藏很深,因此百岁兰根系发达,便于获取地下水,A正确;沙漠地区降水少,水是植物生存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叶片厚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多地储存水分,而不是因太阳辐射强,避免灼伤,B错误;沙漠地区动物活动比较少,而且一生只长两片叶子是为了适应沙漠干热环境,减少蒸发,C错误;茎短主要是减少水分蒸发,与风力大关系不是很大,D错误。故选A。读城市中心与郊区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图(下左图)及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下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城郊之间正确的环流方向是()A.G→H→F→E→GB.G→E→H→F→GC.G→E→F→H→GD.E→F→H→G→E8.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况的叙述,属实的是()A.乙、丙间气流流动方向如箭头所示B.甲处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下沉C.各点间的热力环流,昼夜方向相反D.EF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答案】7.A8.B【解析】【7题详析】据图可知,F、H距地面高度较高,E、G距地面高度较低,可知F、H在高空,E、G在近地面。高空的H比F气压高,可知高空水平方向上气流由H流向F。近地面E比G气压高,可知近地面水平方向上气候由E流向G。E、F在同一条线上,G、H在同一条线上,可知,E、F是同一地点的不同高度,G、H在另一地点的不同高度。近地面的E为高压,可知垂直方向上空气由F下沉至E。近地面的G为低压,可知,垂直方向上空气由G上升至H。综上可知,城郊之间环流方向是G→H→F→E→G,A正确,BCD错误。故选A。【8题详析】乙、丙位于同一等压面的下方,且与等压面距离相差不大,因此乙、丙两地气压相差不大,不会形成如箭头所示的气流,A错误。根据等压面的特点“同一等压面在高压处上凸,低压处下凹”可知,甲处气压低于丙处。根据所学可知,郊区近地面气温较低,空气下沉,导致高空形成低压,因此气压较低的甲处应该位于郊区高空,B正确。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总是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因此各点间的热力环流,不会随昼夜发生变化,C错误。城市人为废热排放多,气温高,气流垂直上升,并导致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垂直方向上空气由G上升至H,近地面G为低压,高空H为高压,因此可知,GH代表城市气压垂直变化规律,D错误。故选B。下图示为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修建水库后()①河流径流量增加②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③降水量季节变化增加④旱涝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可调节河流径流量变化以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措施还有()①植树造林②加固堤坝③疏浚河道④退耕还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9.D10.B【解析】【9题详析】读图中曲线可知,建水库后,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②正确。洪峰期水位下降,枯水期水位提高,旱涝灾害减少,④正确。河流径流量、降水量的变化与水库修建无关,①③错误。综上所述,②④正确,D正确,故选D。【10题详析】植树造林可以涵养水源,增加下渗,调节地表径流量,降低洪水灾害,①正确。人工降雨,可以增加径流,但是不能降低洪涝灾害,②错误。疏浚河道可以增加洪水渲泄能力,降低洪涝灾害,不能调节径流的季节变化,③错误。退耕还湖,可以提高湖泊的调节能力,降低洪涝灾害,减小径流量的季节变化,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④正确,B正确,故选B。下图示意甲国局部区域的地形。该国海岸线长达1500km,近海鱼类丰富,且沿岸覆盖着高大的沙丘,属于纳米布沙漠的滨海地带。在斯瓦科普蒙德和鲸湾港一带,滚滚沙流飞泻入海,出现了“倒沙入海”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甲国近海渔业资源丰富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A.寒流B.海岸线绵长C.飞沙入海D.上升流12.甲国海岸线上出现“沙漠临海”现象的主要原因是()①受沿岸寒流影响,没有水汽来源;②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③海浪堆积作用;④基岩风化侵蚀物积累而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国西侧位于副热带大陆海域,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冷海水上泛将海洋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洋表层,给浮游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浮游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从而使鱼类聚集、繁殖,形成渔场,D正确,是寒流,但不是主因,A错误;与海岸线绵长、飞沙入海无关,B、C错误。故选D。【12题详析】根据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水较少,①错误;甲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②正确;海浪堆积作用较弱,③错误;基岩风化侵蚀,碎屑物质积累,提供了沙源,④正确;②④正确,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白龙堆雅丹地貌位于罗布泊东北部,是在以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为主的河湖相沉积物基础上发育,高10—20m,长200—500m,弯曲延伸,远望就如蜷伏在大漠上的白色巨龙。下图示意白龙堆雅丹地貌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白龙堆雅丹地貌的延伸方向为()A.西北—东南方向B.东北—西南方向C.南北方向D.东西方向14.关于白龙堆雅丹地貌形成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A.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地壳下沉—风力、流水侵蚀—岩层沉积B.地壳抬升—岩层沉积—地壳下沉—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C.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风力、流水侵蚀—湖水干涸—地面龟裂D.地壳下沉—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湖水干涸—地面龟裂—风力、流水侵蚀【答案】13.B14.D【解析】【13题详析】根据所学,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地貌,其延伸方向与盛行风方向一致,读右上角风频图可知,当地盛行风为东北风,因此白龙堆雅丹地貌的延伸方向为东北—西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析】根据材料,该雅丹地貌是在河湖相沉积物基础上发育的,因此其形成过程:首先应该地壳下沉,地势降低,湖泊发育,沉积形成灰白色沙泥岩夹石膏层岩层;之后地壳抬升,湖水外泄、最后干涸、出露于地表;受地表外力(风力、流水)侵蚀形成雅丹地貌。D正确,ABC错误。故选D。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某地理兴趣小组从甲村出发,沿图中虚线线路进行地貌考察,最后到达乙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此次考察线路的最大高差可能为()A.90B.190C.290D.39016.该地理兴趣小组重点考察的微观地貌包括()①陡崖②河谷③山脊④鞍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15.C16.C【解析】【15题详析】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50<甲≦100,考察路线经过一个山顶,300≦山顶<350,高差:200≦相对高度<300,290米在相对高度的范围,C选项正确;A、B、D不在该范围内,故选择C。【16题详析】读图可知,考察初始和结束的一段均沿河流前进,故考察了河谷地貌,②河谷正确;图示区域西南部等高线重叠,为陡崖,①陡崖正确;考察路线上没有明显的山脊地貌,所以考察的微观地貌不包括山脊,③山脊错误;图中甲和乙之间有一鞍部,位于考察路线上,④鞍部;综述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如图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当地人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1)依据大气受热原理,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种植西瓜的好处。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土壤湿度变化图(下图)。(3)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答案】(1)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海拔较高,空气较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弱(或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因此张掖气温日较差大。(2)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壤水分;覆盖在土壤表面,减少土壤受到的侵蚀,利于保持水土。(3)1—6时(或凌晨);10cm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成因:邻近绿洲,水汽较多,此时气温低,地表水汽凝结量较大。土壤水分蒸发少,表层土壤湿度大,出现逆湿现象。【解析】【小问1详析】分析张掖气温日较差大,即是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的原因。张掖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晴天多,云层薄。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多,地温高,地面辐射强,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得白天气温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热量散失快,气温较低,所以气温的日较差大。【小问2详析】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作土壤表面铺设10-15厘米的砂石。首先,“砂田”耕作方式下砂石的比热容小,增温快,降温快,进一步增大了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其次,当地气候干旱,“砂田”中的砂石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水分下渗至土壤后,砂石覆盖表层削弱了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有效降低了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最后,当地多大风,风蚀作用较强,采用“砂田”耕作方式覆盖能有效减少风力对表土的侵蚀,保证土壤肥力。【小问3详析】根据材料信息:干旱地区土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可知逆湿是指土壤湿度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的现象。读图可知,大致在1~6时(或凌晨)前后,10cm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主要原因在于:读图甲可知,采样点位于绿洲附近,水汽相对较多,在1~6时(或凌晨)前后,气温低,水汽凝结在地表,加之此时土壤蒸发少,从而出现表层土壤湿度大的现象,即出现逆湿现象。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甲图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材料二乙图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最潮湿”的地方。(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甲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2)河谷地区有大量河底沉积物,请你指出河底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答案】(1)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有“U”型谷;后来冰川消退,谷地中的河流的下蚀作用明显,形成“V”型河谷。(2)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颗粒越来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材料,挪威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广布,由于冰川侵蚀作用,形成“U”型谷;后来,冰川后退,谷地中地势较洼,利于河流发育,谷地中河流的下切侵蚀,形成“V”型河谷。【小问2详析】自河流上游到下游,由于流水的冲刷及流水携带物质不断打磨,其磨圆度越来越好,越来越细;自河流上游到下游,随着流水速度的减缓,搬运能力逐渐减弱,沉积作用逐渐加强,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泰加林是由耐寒的针叶树组成的植被类型,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北部,其北界标志着森林生长的极限。在泰加林内部河道附近有很多树高不足两米、形态也不挺拔的森林,被称为“老头儿林”。塔里亚河发源于大兴安岭,平均水深80厘米、平均河宽20米,河道弯曲,形成繁复的河曲。图甲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协助收购合同范例
- 作家助手签约标准合同范本
- 兼职短期有效合同范本
- 加盟协议英文合同范本
- 单位借款三方协议合同范本
- 剧本买卖合同范本
- 单位超市采购合同范本
- 个人承包劳务合同范本
- 单位厨师劳务合同范本
- 乡村公路开挖合同范本
- SCI期刊的名称缩写与全称对照表
- 人本位医疗培训课件
- 《供应链管理》课程整体设计
- 水利工程危险源辨识评价及风险管控清单
- 桂西北丹池成矿带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 申论范文:社区微治理 共建美好家园
- 高等工程热力学教案课件
- 2023年征信知识竞赛基础题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汽车机械基础PPT(第3版)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
- 【招标控制价编制研究文献综述(论文)48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