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除颤术及新一代除颤监护仪
心内科概要早期除颤的意义指南及除颤历程现代除颤术现代除颤监护仪除颤术发展历程心脏电除颤术始于1956年,首次记载电除颤重新转复心脏的正常节律。近数十年来除颤有了很大进展。60年代由医师做院前除颤,在冠心病治疗单元由护士除颤;70年代由医师作院前手控除颤并证明能增加存活率;80年代开始采用埋藏式自动体内除颤(ICD);80年代中期由急救技术员、非专业救护人员等培训后,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实行院前现场除颤;90年代开始由警察、消防队员作除颤。进入21世纪,《指南》推出普及公众除颤(PAD)将作为复苏的重要一环,在今后10年内不断发展。除颤技术的地位有了明显变化,过去用于加强生命支持(ACLS)的技术,目前已成为BLS的技术一、早期除颤的意义
1、生存链:早期启动EMS:由医护人员或受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及早到达现场。早期CPR:即使第一目击者行一分钟非标准的CPR也可提高患者存活率。早期电除颤:心跳骤停发生1分钟内行电除颤,患者存活率可达90%。早期ACLS:很快进入高级生命支持系统的多系统脏器功能的支持,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带来生存机会的丧失。2、早期除颤与心搏骤停
早期电除颤对救治心搏骤停的患者至关重要。
大部分成人(80~90%)突然非创伤性心跳骤停最初心律失常为心室颤动(VF),老年人发生比年轻人要低,老年人多为无脉电活动。儿童发生率小于1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2000年会议上,提出了院前心脏骤停求救EMS系统后5分钟内完成除颤的目标。一、早期除颤的意义
3、CPR与除颤的关系
除颤是对VF最有效的治疗方法。CPR中的心脏按压只针对心脏的机械活动有效,及时有效的CPR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可延长室颤持续时间,但CPR却不能将室颤转为正常心律。药物除颤效果不确切。
一、早期除颤的意义
成功除颤的机会转瞬即逝,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会迅速下降每过1分钟约下降7--8%。如心搏停止后
1分钟内除颤,存活率可达90%;
5分钟后下降到约50%;
7分钟后约30%;
9--11分钟约10%;大于12分钟则只有2--5%。
一、早期除颤的意义
概要早期除颤的意义指南及除颤历程现代除颤术现代除颤监护仪二、心脏电除颤术
1、除颤成功的因素:除颤的结果常受患者和操作因素所影响,患者方面的因素包括除颤前室颤和复苏的时间、心脏的功能状况、内环境紊乱与否和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操作因素包括时间、除颤电极位置、能量水平、除颤波型的影响。
1、1时间:要做到早期除颤,首先要确立时间观念,时间就是心脏、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尽最大的可能及早除颤。其次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操作者必须事前经过除颤培训,事前熟练操作过你要用的除颤仪。第三要保证除颤仪性能完好、功能齐全,随手可得
1、2电极的位置:两个电极的安置应使心脏(首要是心室)位于电流的路径中,保证电流最大限度通过心肌。二、心脏电除颤术
1、4除颤波型:近年来临床研究使用的低能量双相波除颤法,已证实其优越性。1996年美国批准了首个双相波型的AED,临床用双相波低能量与单相波高能量除颤对比,其除颤成功率无差别。且双相波低能量除颤对心肌损伤、心功能的损害较单相波高能量除颤者要小。二、心脏电除颤术
2、除颤治疗流程
普通除颤器的操作步骤:急救人员到达前的紧急措施呼救、CPR-ABC
做好“D”的准备心电显示室颤↓除颤,必要时可连续3次(200J、200~300J、360J)↓检查心电监护、检查脉搏↓↓有脉搏、有室上性心律无脉搏↓↓.
恢复自主循环CPR1min.↓↓
检查生命体征检查脉搏,若无脉搏维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除颤,可360J重复3次高级生命支持↓
CPR1min.复苏药物↓检查脉搏,若无脉搏↓除颤3次,连续360J.AED的操作流程:
急救人员到达前的紧急措施呼救,若无脉搏行CPR-ABCCPR、连接好AED
按压“分析”键↓语音提示“除颤”按压“除颤”键,若语音提示可连续3次↓检查脉搏↓↓有脉搏无脉搏↓↓恢复自主循环CPR1min.↓↓
检查生命体征检查脉搏,若无脉搏维持气道通畅↓支持呼吸按压“分析”键,高级生命支持重复以上除颤3次↓
CPR1min.↓
检查脉搏,若无脉搏↓按压“分析”键,重复除颤3次3、普及公众除颤(PAD):
这是国外的实践。开展使用AED的培训,在指定地点安装AED,由受过训练的非专业人员使用,这是提高院前心跳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国外实践证明,由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操作AED是安全有效的,但操作AED的人员还必须学习病情的评估(包括心跳骤停)和CPR。二、心脏电除颤术
总之,心脏直流电除颤术是心肺脑复苏的重要环节,早期除颤措施的有效性决定于急救是否有牢固的生存链。具备早期除颤的意识,是临床医护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掌握准确的、适合于患者的除颤技术,是临床医护人员必备的急救技术。为急救患者提供早期除颤是现代化医院的一项责任。概要早期除颤的意义指南及除颤历程现代除颤术新一代代除颤监护仪BTE双相波技术
打破进口品牌垄断格局优异的除颤表现独特技术保证高的除颤成功率和安全性双相波的优点:尖峰电流小,心肌损伤小,除颤成功率高“双相波的除颤安全性和有效性优于单相波”
--2005国际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单相波双相波国内厂家中,只有迈瑞做到了双相波除颤!为什么?双相波技术门槛高企业准入门槛高风险控制要求高双相波技术门槛高单相波不控制放电过程,双相波则根据病人阻抗变化,精确控制第一相和第二相的放电电压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除颤效果。放电控制是双相波技术的核心,也是技术难点所在除颤时电压高达上千伏,控制放电过程类似于一台高速行驶的跑车突然刹车,对于整机性能的要求十分高国外品牌对双相波技术有专利保护,如何回避这些专利屏障而开发出自有技术,对研发水平要求很高
主要特点手动除颤快速除颤①-②-③操作简单,一目了然能量选择范围1-360J,适用范围广,在低能量除颤不能转复的情况下,能提供更多的能量选择(最高至360J),尽可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最高能量360JFDA的疑问?事件背景:2009年11月5日,FDA官网消息,FDA已经收到14份临床报告,报告中病人在200J双相波除颤抢救无效的情况下,继而用360J双相波除颤能够立即恢复心跳,FDA将据此展开调研,并考虑是否就双相波除颤能量给出新的建议。解读:尽管目前没有任何一个组织给出明确的建议,但FDA收集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CGC00537446-生命科学试剂-MCE
- MLS000389544-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力系统持续运营的风险管理与预警系统设计
- 借款合同范本q
- 生产设备维护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 科技与美食文化的碰撞打造未来餐饮连锁
- 树林竞价合同范本
- 科技展会中的个人品牌推广策略
- 土地托管中介合同范本
- 科技公司如何平衡用户体验与信息安全的策略研究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补偿费免征申请表
- 合成纤维第五章干法纺丝
- GBZ/T(卫生) 277-2016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 GB/T 5267.3-2008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 GB/T 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15175-2012固体激光器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
- HP工作站BIOS详解参考模板
- 员工培训、考试、积分记录表
- 微专题:地理时空“尺度观”思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