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课件_第1页
腰椎穿刺术课件_第2页
腰椎穿刺术课件_第3页
腰椎穿刺术课件_第4页
腰椎穿刺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穿刺术LumbarPuncture适应症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手术后,测量颅内压和脑脊液测定。颅内出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和变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椎管内药物注射。某些原因不明的昏迷、抽搐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既是一种诊断性操作又是一种治疗措施。腰穿器械操作步骤体位、确定穿刺点皮肤消毒,局麻穿刺测压(据临床需要作梗阻试验)收集送检脑脊液、术后处理体位弯腰侧卧位,背与床面垂直,屈颈抱膝。或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穿刺点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为穿刺点,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皮肤消毒、局麻操作者先戴口罩、帽子,穿刺点周围常规皮肤消毒(范围至少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棘间韧带作局部麻醉。穿刺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周围皮肤,右手持穿刺针,将穿刺针斜面向头端与穿刺平面垂直缓慢进针,针尖稍斜向头部。成人进针深度约4~6cm,儿童约2~4cm。当针头穿过黄韧带与硬脑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可见脑脊液流出。无脑脊液流出,捻转穿刺针或作深浅调整,直到有脑脊液流出。

测压放液前先接上压力计(一般为测压管)测量压力:嘱病人放松,将腿稍伸直,平稳后进行测压。脑脊液在测压管内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后液面随呼吸轻微波动。正常侧卧位脑脊液压力

为70~180mmH2O。

Queckenstedt’sPhenomenon压颈试验,或梗阻试验颈静脉一侧或两侧受压时,健康人的脊髓液压力急速升高,不再施压则马上恢复正常,若椎管内有阻塞,则无此现象。意义:了解蛛网膜下腔有无阻塞压颈试验前应先作压腹试验:用手掌深压腹部,CSF压力迅速上升,解除压迫后,压力迅速下降,说明穿刺针头确实在椎管内。颅内压增高者或怀疑后颅窝肿瘤者禁作收集送检脑脊液、术后处理撤去压力计,收集脑脊液2~5ml立即送检;如需作培养时,应用无菌操作法正确留取标本。术毕,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覆盖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去枕平卧4~6小时,多饮盐开水,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注意事项严格掌握禁忌证。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测压时若脑脊液上升过快,可用手指压住测压管的末端,使液柱缓慢上升。如拔出针芯时见脑脊液喷出,提示压力很高,则不应继续测压。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常见的失败原因穿刺因素方向不当:歪斜、太深或太浅部位不正确:过高或过低“干穿”:穿刺部位椎管完全被肿瘤充填病人因素病人过分紧张或躁动不能配合脊椎侧凸畸形,病人过度肥胖椎间隙太小:老年人特别是腰椎骨质增生严重者并发症及处理低颅压反应原因

腰穿后颅内压降低特点

平卧时头痛减轻或缓解,而坐位或站立时症状加重处理补充液体(如生理盐水500-1000ml),或鼓励多饮水。一般5~7天缓解脑疝:最危险原因颅内压增高或颅后窝占位性病变者

处理应掌握腰穿适应证

腰穿时发现颅内压明显增高者,立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