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群文练9 追觅历史(信息类+文言文)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主题群文练9 追觅历史(信息类+文言文)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主题群文练9 追觅历史(信息类+文言文)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主题群文练9 追觅历史(信息类+文言文)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4页
主题群文练9 追觅历史(信息类+文言文)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群文练9追觅历史(信息类+文言文)考前强化练2025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二轮专题语文课后习题含答案主题群文练9追觅历史(信息类+文言文)(限时40分钟)学生用书P329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记载了一个民族的起与伏,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兴与衰,也蕴藏着启迪未来的智慧、打开未来的密钥。历史的价值在于帮助我们再现人类的过去,追溯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发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并以之指导未来的生活。知过去,才能知未来。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9分)三联生活周刊:近几年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成。文博界对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具体定义是什么?高蒙河:要谈如何定义考古遗址博物馆,我们首先需要将其解构为两个核心:博物馆和遗址。遗址,尽管是一个出现在《辞海》等工具书中,已经常识化并被广泛接受的考古术语,但大众可能对其含义尚未完全明确。许多人参观考古遗址博物馆,比如去看兵马俑、石峁或殷墟,通常是出于观赏文物的目的,对遗址本身的理解和认知较浅,也不知道这类遗址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有什么区别。实际上,遗址博物馆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看宝”的地点,而且是了解和体验遗址本体的场所,遗址本身就是个“大宝”。遗址博物馆的主旨在于让观众意识到他们所参观的是遗址本身,而不仅仅是其中的文物。虽然文物也是展示的一部分,但它是次要的,遗迹和现场本身才是主角。在传统博物馆中,我们经常可见的是“可移动文物”,如国家博物馆中的后母戊鼎,它们被展示在玻璃展柜中供人欣赏。然而,遗址博物馆不同,它不仅展示文物,更重要的是展示遗迹和现场本身。遗址博物馆是一个“考古地带”,按照考古的术语解释,它是一个可能有闭环的空间区域,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自然角度来看,都是人造物和自然物共同结合的杰作。遗址一定既有遗迹又有遗物,但观众到遗址博物馆主要就是看遗迹、看现场。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基本前提是它必须是考古发掘的,得有考古遗产或遗存,是专题性博物馆,包含文化景观、自然环境、考古遗迹和博物馆等多个元素。博物馆只是在这个考古地带中为访客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历史和文化的窗口。现在我提出一个问题:故宫是不是遗址博物馆?首先,我们得确定故宫本身是否是一个遗址。这个问题引发了对遗址博物馆与考古遗址博物馆之间差异的探讨。考古遗址博物馆通常指的是已进行考古发掘的地点。而遗址,无论是否经过考古挖掘,都是遗址。所以这里的细微差别在于,遗址博物馆可能未经过大量考古工作,而考古遗址博物馆则明确基于考古发掘。以故宫为例,按照世界遗产的标准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但其实故宫能看到5个朝代的建筑,故宫考古研究所往下挖掘,发现更古老的元代皇宫也是在这个位置上。除此之外,故宫还有民国时期西洋风格的水晶宫,和使用庚子赔款建造的用来存放承德文物的宝蕴楼。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为王府井饭店造得太高,站在上面能够看得到中南海,故宫西华门区域又增建了影壁楼,这些建筑虽然是近现代的产物,却也成为故宫历史的一部分。所以,故宫实际展示了从元代到近现代的建筑遗址。三联生活周刊:除了考古遗址博物馆,近些年我们还看到有些类似概念的出现,比如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博物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高蒙河:在中国,遗址通常以土质为主,我们将其称为“土遗址”或者“软遗址”,这与以石块和砖砌成的古罗马、古希腊的“硬遗址”有所不同。这些土遗址需要保护的难度更大,所以考古遗址博物馆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实际是以展示为辅,以保护为主。这种保护和展示的结合,进而导向了遗址公园的设立。考古遗址公园在中国的建设其实起步较早。早在1983年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中就已明确提出“要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殷墟原先有个殷墟博物苑,是1987年成立的,由于2006年殷墟申请世界遗产,2005年又建成了殷墟博物馆,目前的新馆是在2005年的基础上又重新建的。中国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概念于2001年开始提出,当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制定了秦陵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这是中国考古遗址公园的雏形。到了2010年,国家文物局提出要建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初步规划了12个遗址。这些公园的建设要以遗址保护为首要前提,但2010年第一批评选的这12个遗址,实际只有四分之一有保护规划,但项目还是被推进了,因为当时做这件事情有着很大阻力,文物利用观念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重大转变。建立考古遗址公园的提议在初期遇到了考古学界的阻力,部分老专家认为考古遗址本该是沉寂、寂静的,转变为公众可随意进入的公园可能会破坏遗址原本的特性。到了2012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明确文物应被进一步合理利用,这一年被《中国文物报》的头版评论员文章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文物保护与利用关系的重大转变。而且张忠培先生当时也在“大遗址保护良渚论坛”上表示支持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提议,但强调必须遵循一个核心原则,即“遗址定性公园、公园表现遗址、切忌公园化遗址”。这个原则旨在以保护遗址为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后来成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指导方针。解决了关键性问题之后,中国于2010年正式推出了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去年为止已经发展到第四批。这些公园并非像传统城市公园那样完全开放和免费,而是强调了保护和有限度地利用,通常需要收取门票,目的是控制人流。保护规划仍然是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任务,但现在也增加了利用规划的要求,是否建立遗址博物馆就成为其中一个考虑因素,如今考古遗址博物馆已成为评定考古遗址公园的标准之一。至于考古博物馆,应被视为一个考古行业博物馆,旨在向公众介绍考古学本身,包括考古流程和田野考古、保护利用等。以陕西考古博物馆为例,这种博物馆的目的是让各地考古研究所内的大量文物标本得以展示,而不仅仅是储存在库房。考古博物馆在许多方面有些类似于科普馆或科技馆,旨在教育和展示而非仅仅“亮宝”。(摘编自《考古遗址博物馆:遗址和现场才是主角》)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管遗址是常识化考古术语,但许多人参观考古遗址博物馆,并不清楚遗址博物馆与其他博物馆的区别,可见大众可能对其含义尚未完全明确。B.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不同,后者展示的是“可移动文物”,如国家博物馆玻璃展柜中展陈的后母戊鼎,而前者展示的是遗迹和现场本身。C.考古遗址博物馆是一个以考古发掘为前提,可能有闭环,包含文化景观、自然环境、考古遗迹和博物馆等多个元素,既有遗迹又有遗物的空间区域。D.基于是否进行过明确考古挖掘的细微差别,加上故宫实际展示了从元代到近现代多个朝代的建筑,我们可以判断故宫本身是一个遗址博物馆。答案:B解析:B项,根据文章第三段“然而,遗址博物馆不同,它不仅展示文物,更重要的是展示遗迹和现场本身”可知,遗址博物馆也展示“可移动文物”,B项的解释有歧义。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与石砖遗址不同,我国遗址多以土质为主,保护难度更大,所以我国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以展示为辅,以保护为主,进而导向了遗址公园的设立。B.圆明园遗址公园可以追溯到1983年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殷墟博物馆也可以追溯到1987年,可见考古遗址公园在我国的起步是较早的。C.由于十几年前的文物利用观念在遗址保护方面还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所以2010年第一批评选的这12个遗址,实际只有四分之一有保护规划。D.张忠培先生提出的原则,既避免了公众破坏遗址原本特性的可能,也解决了文物和遗址始终被“冰封”而远离公众视野的困境,成为考古遗址博物馆建设的指导方针。答案:D解析:D项,根据文章第七段“这个原则旨在以保护遗址为主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利用”可知,“公众破坏遗址原本特性的可能”可以据此减少,但不能完全避免,D项的表述过于绝对。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普及“考古遗址博物馆”意义的一项是()(3分)A.截至2023年,我国共有6565家博物馆,其中大约130家是遗址博物馆,占总数的2%左右。但在2002年评定的5058处国家级文保里,1612处是遗址,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B.著名考古遗址博物馆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其年参观量约为1000万人次,若加上其他遗址馆的总参观人次为2000万,也仅占全国博物馆总参观人数的3%。C.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大规模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较早的例子包括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之后又诞生了1993年河姆渡遗址博物馆,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等。D.许多观众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就为了看看兵马俑壮观的阵列,却忽略了其作为遗址的真正意义,可能不会深入探究这个遗址究竟有多大,也不会去探索秦陵。答案:D解析:A项,说明目前新建的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的占比并不多。B项,数据反映出遗址博物馆在文化旅游中的重要潜力,具有建设经济价值。C项,说明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建设不仅仅是业内行为,更与国家和政府的行动相关。D项,说明考古遗址博物馆的概念对许多观众而言比较陌生,需要进一步普及。D项符合题干要求。4.高蒙河发现目前依旧活跃的遗址博物馆可能只占全数的一半,其中还包括一些网红景点。如何才能发展遗址博物馆?请结合全文,提两条建议。(4分)参考答案:①建议利用遗址博物馆本身具有的文化景观、自然环境、考古遗迹和博物馆等元素,增加更多生动的互动体验环节,使参观者可以深入探索历史和文化,深化公众对遗址的理解和认知;②建议进一步强调保护和有限度地利用,可以通过收取门票控制人流,不可为了流量迎合网红效应,不可为了经济效益过度开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考古遗址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考古博物馆”虽然名称相似,但其定义和作用却不尽相同,请结合全文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6分)参考答案:①已进行考古发掘的地点(明确基于考古发掘)。②发挥着以展示为辅,以保护为主的关键作用。③以保护为核心任务,也增加了利用规划的要求。(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言极则怒,怒则说者危。非贤者孰肯犯危?而非贤者也,将以要利矣,要利之人,犯危何益?故不肖主无贤者。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若此则无以存矣。凡国之存也,主之安也,必有以也。不知所以,虽存必亡,虽安必危。所以不可不论也。齐桓公、管仲、鲍叔、甯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于鲁也,使甯戚毋忘其饭牛而居于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当此时也,桓公可与言极言矣。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荆文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①,以畋于云梦,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葆申曰:“先王卜以臣为葆,吉。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王曰:“不穀免衣襁褓而齿于诸侯,愿请变更而无笞。”葆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敬诺。”引席,王伏。葆申束细荆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也。”遂致之。申曰:“臣闻君子耻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葆申趣出。自流于渊,请死罪。文王曰:“此不穀之过也,葆申何罪?”王乃变更,召葆申,杀茹黄之狗,析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后荆国兼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至于此者,葆申之力也,极言之功也。(节选自《吕氏春秋·直谏》)注①矰:一种带丝绳的短箭。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臣A闻B君C子D耻E之F小G人H痛I之J耻K之L不M变N痛O之P何Q益?答案:FJN解析:“君子耻之”“小人痛之”是“臣闻”的两个并列宾语,二者之间和整个宾语后,即“耻之”“痛之”后停顿;“耻之不变”“痛之何益”结构相似,单独成句,在“变”后停顿。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与”意为共同、一起,与《兰亭集序》中“夫人之相与”中的“相与”含义相同。B.“为寿”意为敬酒祝健康长寿,与《鸿门宴》中“庄则入为寿”的“为寿”含义相同。C.“云梦”,既是古泽名,也是古地区名。古籍中一般泛指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游猎区。D.“不穀”意为不善,古代君王常用以自称,文中即为荆文王自称时的谦辞。答案:A解析:A项,文中的“相与”是“共同、一起”的意思,《兰亭集序》中的“相与”是“互相交往”的意思,二者含义不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下进言如果言辞激切,君主就会发怒,一旦君主发怒,进言的人就少了,所以不贤明的君主身边就没有贤人。B.国家、君主的存亡安危,与君主听取臣进言的态度有关。拒听臣子进言,国家即便眼前平安,将来也必有危险。C.鲍叔牙希望齐桓公莫忘前耻,齐桓公虚心接纳了进言,终成霸业,可见,善纳谏言,是成就霸业的充分条件。D.葆申把五十根细荆条捆在一起放在文王的背上,再拿起来,像这样做了两次,其目的是让文王内心感到羞耻。答案:C解析:C项,“善纳谏言,是成就霸业的充分条件”说法绝对。文中说“可与言极言,故可与为霸”是说“正因为可以尽情进言,所以可以跟他一起成就霸业”,由此可知,应是必要条件,“只有善纳谏言,才能成就霸业”。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无贤则不闻极言,不闻极言,则奸人比周,百邪悉起。(4分)(2)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则齐国之社稷幸于不殆矣!”(4分)参考答案:(1)没有贤人(国君)就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国君)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说都会兴起。(“极”“比周”“悉”各1分,句意1分)(2)齐桓公离开席位对鲍叔牙拜了两次,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都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就有幸没有危险了!”(“避”“毋”“殆”各1分,句意1分)10.请简要概括葆申对荆文王施以鞭刑的原因。(3分)参考答案:①沉溺于田猎;②迷恋美色,荒废国政;③受先王之命。(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臣下进言激切,君主就会发怒,君主发怒,劝谏的人就危险。除了贤明的人,谁肯去冒这危险?如果是不贤明的人,就要凭着进言谋求私利了。对于谋求私利的人来说,冒这危险有什么好处?所以不贤的君主身边没有贤人。没有贤人(国君)就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国君)听不到言辞激切的进言,奸人就会结党营私,各种邪说都会兴起。像这样国家就无法生存了。大凡国家的生存,君主的平安,肯定是有原因的。不了解这个原因,即使目前生存着也必定要灭亡,即使目前平安也必定遭遇危险。所以其原因不可不详论。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甯戚在一起喝酒,喝得正高兴,桓公对鲍叔牙说:“何不起身敬酒祝健康长寿?”鲍叔牙捧起酒杯敬酒,说:“希望您不要忘记逃亡在莒国的情景,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囚禁在鲁国的情景,希望甯戚不要忘记自己喂牛住在车下的情景。”齐桓公离开席位对鲍叔牙拜了两次,说:“(如果)我和各位大夫都能不忘记您说的话,那么齐国的江山就有幸没有危险了!”在这个时候,是可以和桓公说尽情之言的。正因为可以尽情进言,所以可以跟他一起成就霸业。楚文王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就用它们到云梦泽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整整一年不上朝听政。葆申说:“先王占卜让我做太保,卦象吉利。如今您得到茹黄之狗和宛路之箭,前去打猎三个月不回来;得到丹地的美女,纵情女色,一年不上朝听政。您的罪应该施以鞭刑。”楚文王说:“我从离开襁褓就位列于诸侯,请您换一种刑法,不要鞭打我。”葆申说:“我敬受先王的法令,不敢废弃。您不接受鞭刑,这是废弃先王的法令。我宁可获罪于您,不能获罪于先王。”楚文王说:“遵命。”于是拉过席子,楚文王伏在上面。葆申把五十根细荆条捆在一起,跪着放在楚文王的背上,这样做了两次,对楚文王说:“请您起来吧!”楚文王说:“真挨鞭打与假挨鞭打其名声是一样的。”于是就把鞭刑一事置之脑后。葆申说:“我听说,君子认为受鞭刑是一种羞耻,会改过自新,小人则要受皮肉之苦才能改过自新。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觉得疼痛又有什么用处?”葆申说完,快步离开了朝廷。自行流放到海边,请求楚文王治自己死罪。楚文王说:“这是我的过错,葆申有什么罪?”于是改弦更张,召回葆申,杀了茹黄之狗,折了宛路之箭,打发了丹地的美女。后来楚国兼并了三十九个国家。使楚国疆土广阔到这种程度,这是葆申的力量,是进言激切的主题群文练10温暖人间(小说+散文)(限时40分钟)学生用书P332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却相逢。在这个看似扰攘的世界上,其实并不缺少温暖,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善待每一个遇见,珍惜每一份情缘,伸出温暖的双手,安抚柔弱的肩头,挽起孱弱的臂膀,拭去生活的忧伤,用爱的心境,于暗夜中做明月,在晨雾中做朝阳,共同守护我们心中的光,共同温暖这个世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6分)门镜外的楼道迟子建每逢午后,我都能听到楼道里传来清理垃圾的声音。①这声音自顶层的七楼渐次传下,有笤帚扫楼道的唰唰声,也有用铁撮子撮垃圾的哗哗声,还有收拢垃圾袋时的窸窣声。有一次这声音出现在我的门口时,出于好奇,我从书房走向门口,透过门镜去望那个清扫员。她穿一件蓝袍子,戴着白口罩,包一块土黄色的头巾,正弯着腰从我家的垃圾袋里往出捡着什么。透过门镜所窥见的人被无限缩小了。她面色白而微黄,眼睑处堆积着或深或浅的皱纹,两颊几乎是塌陷的。②嘴唇与脸一样没有血色,让人觉得她的唇就是一朵枯萎了的花。垃圾袋里有一盒没有开封而过了保质期的饼干,她把它从中取了出来。我猜想楼道清扫员发现这盒饼干后,一定认为这家的女主人是个败家子。她气力不济,隔着门,我能听见她沉重的喘息声。清理完毕,她一手握着撮子,撮子上横着笤帚,一手拖着两个袋子,吃力地离开我家门口,去另一户了。门镜后面的她和垃圾都消失了,我能看见的,是放垃圾地方的上方的窗口,米黄色的木格窗将夏日的天空分成均匀的几格,有的格里的云彩浓些,有的则十分浅淡,还有的呢,干脆一丝云都没有。雨季过去后,一立秋,风就凉了。这时的天空无与伦比地晴朗。云彩很多,又很白,它们高高地飘在空中。我一般不舍得错过这时节的云彩,总要在阳台张望一刻。这样,我的日常生活又多了一项内容,除了窥视清扫员之外,还有望云彩。我发现在傍晚的时候,云彩往往掺杂了夕照的橙黄颜色,使它显得格外妖娆,而清扫员恰恰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楼道,这样我从门镜看她时,她背后的窗口泻进来的金色流云就把她映得格外明媚,她仿佛年轻了许多,也温柔了许多。我窥见她总是穿一双旧得磨出了洞的老绿色球鞋,就把一双半新的软皮平底黑皮鞋扔在门口。为了使它像垃圾,不至于引起她的怀疑,我将一只鞋底的前脸的胶皮用刀割去一小块,然后把光滑的鞋面划上几道刀痕,又用花盆的土使劲揉搓它,使之尘垢满面,这才把它们摆在门口。③她在捡鞋的时候把它们捧在手中,然后用身上的蓝袍子蹭掉其上的灰尘,又摘下口罩运足一口气,朝它们身上吹了吹。她用一张旧报纸裹了那鞋,放进白色的编织袋中。我猜她营养不良,所以常把食用了一半的奶粉、核桃粉、枣糕以及鱼松和肉松丢掉。把这些食品当垃圾弃了,我也要挖空心思地打扮它们,既不能使它们惹上尘垢,又不能让它们过于鲜亮。于是我就把食品袋看似随便地用猴皮筋勒住,以防灰尘进去。然后将包装袋的外观弄上点土豆泥或者粥汁,使之混浊不堪,与垃圾的气息很接近。我从门镜望见她心疼地将这些吃的东西放进她所穿的蓝袍子的大口袋里。那口袋胀鼓鼓的,好似一个人因患了牙痛而肿了脸。我想她肯定把我当成了一个衣食无忧而又不会勤俭持家的女人,我只能让她这么以为了。天凉了,白昼短了,她出现在楼道的时间越来越晚了。开始时我以为她现在出来得晚,后来有一次我发现她拖着袋子从七楼下来,未等收六楼的垃圾呢,便累得一屁股坐在通向七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她这一歇就是一刻钟。她侧身对着我的门,楼梯的栏杆将她的身影切割成几段,能听见她吃力的喘息声。她的力气越来越衰弱了,她就像一只垂垂老矣的绵羊一样充满了哀伤之气。看着夕照中的她,看着她枯树般的身影,看着她始终如一包着的那块土黄色的头巾,我的眼睛不由湿润了。我多想帮助她清理一下垃圾,让她就这么歇下去,可我知道我不会长久做这件事,而她也不会允许我这么去做。腊月的一个午后,走廊里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口哨声。跟着,哗啦哗啦的扫地声传了进来。我连忙奔向门口,出现在门镜后面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男青年,一边打着口哨一边扫楼道。我放在门口的垃圾,恰好有给清扫员的半袋木耳。当小伙子扫完地,手伸向那个垃圾袋时,我打开门,迫不及待地问:“原来的那个呢?”“她呀,人家现在不用她了,让她回家了!”小伙子说完,快意地打了一声口哨。“为什么?!”我有些愤怒了:“就因为她老吗?”小伙子没答应,显然不想再耽搁时间,他提着聚集在一起的垃圾袋,去五楼了。小伙子收拾垃圾痛快多了,应该承认,这样的楼道清扫员看上去更舒服一些,因为他年轻、有力气,看他做活心里服帖,没有负疚感。以后我不用再透过门镜去观察楼道清扫员了,我的垃圾也是真正的垃圾了。只是当楼道响起悠扬的口哨声时,我有些怅然若失。④春天就像个年轻而壮健的大脚女人,走得刷刷的,很快就从我眼前过去了。而漫长的夏天则似一个年老的小脚女人,一步三叹地来了。人的悲哀和同情心就像一枚枚被扔进河里的石子一样,一开始还有棱有角的,经过时间溪水的不间断地冲刷,它也就渐渐被磨得圆润了。我沉迷在写作中,只有偶尔在黄昏散步时会想起她来。想起她佝偻的身姿和苍白而塌陷的脸,想起她转身时无限缓慢的动作和沉重的喘息声。(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文叙事节奏舒缓,情感抒发含蓄克制,写出了城市中的人情世界,笼罩着淡淡的怅惘和失落的情绪。B.第四段对云彩的美丽作了细致生动的描绘,既展现了秋日的自然景观,也侧面烘托了清扫员的人物形象。C.文章多次写到了新清扫员的“口哨声”,写出了他的年轻和活力,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D.文中的“我”对新清扫员的态度有变化,开始对他替代了衰老的旧清扫员有些情绪,后来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适合这个岗位。答案:C解析:“展现了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错误,文中借新清扫员的“口哨声”,写出了他的年轻,充满活力,但文中并没有展现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①连用三个拟声词,写出了垃圾清扫工作的繁忙冗杂,为接下来清扫员的出场做了铺垫。B.句②给了清扫员的嘴唇一个特写,将她没有血色的嘴唇比喻成枯萎的花,生动地写出了她的衰老和疲惫的状态。C.句③选取了一连串极具表现力的动词,细致入微地写出了清扫员对“被扔掉”的鞋子的心疼和珍惜。D.句④巧用拟人,写出时间流逝之快,含蓄表现了“我”在逐渐摆脱情感负累之后内心的轻松。答案:D解析:“内心的轻松”赏析不当。句④巧用拟人和比喻,写出时间流逝之快,含蓄表现了“我”对人的悲哀和对同情心易逝的感叹。3.小说的物象往往很重要,如《百合花》中的新被子和《哦,香雪》中的铅笔盒,请梳理概括“门镜”这一物象在本篇中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①门镜能让“我”在门后更细致地窥见清扫员,并借此观察社会和生活,推进小说的发展。②门镜反映了小说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状态,如体现了“我”不求回报、不求被知晓的仁爱之心,体现旧清扫员的勤劳、悲苦以及衰老、疲惫的人物特征。③小说以借由门镜结识清扫员开始,以门镜外的清扫员换了告终,门镜又在行文中多次出现,在叙事、结构上起到了串联、贯串的作用。④门镜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物象,小说的主体情节体现了在现代化的陌生人社会,人试图靠近、帮助另一个人的美丽而动人的诸般努力。(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4分,其他合理的也可酌情给分)4.王蒙认为迟子建的小说“有一种对烟火人间的兴致,有一种对喜怒哀乐的体贴”。请结合选文,谈谈你对这一评语的理解。(6分)参考答案:①本篇小说的场景设置是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我”从自己的屋子通过门镜看向楼道,这样的空间选择体现了作者对日常、切实的“烟火人间”的兴味。②选文中“我”虽然是作家,但作者侧重写“我”生活中现实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一面,而她关注的对象清扫员更是典型的底层劳动者,“我”对她格外关注并施以援手,也反映了作者对这些人世间的小人物的兴趣和关切。③“我”对老清扫员的关心、体贴以及对老清扫员离开后的怅然、对新打扫员发脾气以及对他工作的默认、对人之同情心易逝的感叹,种种复杂幽微的情感,都被作者写得恰如其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16分)灯陆蠡院子里的鸡缩头缩脑地踱进埘里去了,檐头嘁嘁喳喳的麻雀都钻进瓦缝里,从无人扫除的空楼的角落,飞出三三两两的蝙蝠,在院宇的天空中翻飞。蝙蝠可说是夜和黑暗的先驱,①它的黑色带钩的肉翅,好像在牵开夜的帷幕,这样静悄悄地,神秘地。这时候,这家里的年轻的媳妇,从积满尘垢的碗碟橱的顶上拿下一个长嘴的油壶,壶里面装着点灯的油。她一手拿壶,一手拿灯,跑到天井跟前——那里还有暗蒙的微光——把油注在灯瓢里面。她注了一点,停一停,把灯举得和眼睛相平,向光亮处照一照,看看满了没有,拿下来再加一点油,复拿起照了照,又加上一点,等到灯里的油八分满的样子,等到油面和瓢缘相差二分的样子,才住了手。一边把油壶放还原处,一边顺手在一只破灯笼壳里抽了两条灯芯,把它们浸在油里,让灯芯的一端露在瓢外二分长短,而另一端则像两道白色的尾巴翘着。少妇把灯放在灶突上。这是灶间的中心点。不论从哪一方量来,前后也好,左右也好,上下也好,都是等距离。她从来没有想到这所在是室内的正中心,只觉得放在这里很好,便放在这里了。她每次都这样放,月月如此,年年如此,毫不以为异。少妇没有伸手点灯,只是在灶门口坐下。灶里还有余火,吐着并不逼人的暖气。锅里的饭菜熟了,满室散着饭香。她把孩子拖到身边来,脸偎着他,若有所待地等着。②等着谁呢?不,她只等着天黑,伸手不见五指的天黑。她要等天黑尽时方才举火点灯。她知道就是一滴的灯油也是不能浪费的。这是一盏古式的青油灯,和现在都市里所见的是大不相同了。这灯在乡间仍被普遍地用着。坐在灶前的媳妇,她来这家里很幸福,大家都爱她,丈夫在外埠做工,在一定的时候回来,从来没有爽约。膝前的孩子则已经四岁了。她的公公婆婆,都还健在。天黑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她推开孩子,拿一片木屑在尚未尽熄的灶火中点着,再拿到灯边点起来。蓦然一室间都光明了。“一粒谷,撒开满堂屋。我给你猜个谜儿,你猜不猜?”“灯,灯。”连说话未娴熟的四岁的孩子都会猜谜儿了。且说灯点着了,这灯光是这样地安定,这样地白而带青,这样地有精神,使这媳妇微笑了。“太阳初上满山红,满油灯盏统间亮”,她在心头哼着儿时的山歌。她,正如初上的太阳,前面照着旭红的希望;她,正如满油的灯,光亮的,精神饱满的,坚定的,照着整个房间,照着她的孩子。所以她每次加油的时候,总要加得满满的,因为这满油的灯正是她的象征。灯光微微地闪了。这家的公公和婆婆走进灶间来。她看见他们进来了。她揭开锅盖,端出菜和饭。热喷喷的蒸气使灯光颤了几颤。她的公公说,“一起吃了便好”。而她总是回答,“你先吃”,她真是懂得如何尊敬长辈的。每逢别人看到这样体贴的招呼,总要说一声,“一团和气哪”。饭吃半顿的样子。“剥剥剥”,有人敲门了。婆婆坐在门边,顺手一开。③头也不用回便说:“二伯伯请坐。”二伯伯便在门槛坐下。“剥剥剥”,又敲门了,这是林伯伯。他们俩不用打招呼,便一个先一个后,从来不会有迟早。他们夜饭早吃过了。他们总在天未黑的时候吃,吃过之后,站在门口望着天黑,然后到这家里来闲谈。有时这家里的媳妇招呼他们一声说:“吃过吗?”二伯伯便老爱开玩笑地说:“老早,等到今天!”他的意思是说,“我早就吃过了”。二伯伯和林伯伯在一起,话便多了。他们谈到村前,谈到屋后,谈到街头,谈到巷尾。真不知他们从哪里得到这许多消息。④像是专在打听这人间琐事,像义务的新闻访员。谈话便不知不觉地转到灯上来。“我有一次到城里去。他们点的都是洋灯,青油灯简直看不到。他们点的是洋油,穿的是洋布,用的是洋货,叫人看得不顺眼。”“他们作兴点洋油,那有什么好处。洋油哪里比得上青油!——这屋子里点的是青油——洋油又臭,又生烟,价钱又贵,风一吹便熄,灯光也有点带黄。青油呢,灯花白,没臭气,又不怕风,油渣还可以作肥料。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