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_第1页
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_第2页
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_第3页
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_第4页
二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核心素养分析单元核心素养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系统地学习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本单元由“6~9的认识”“6~9的加、减法(包括解决问题)”“10的认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事物的数量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能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过程与素养:通过在操作与实践中逐步建立数的概念,用数表示物体的数量或事物的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运算能力。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3.情感与品格:通过本单元的数学学习,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单元教学整体结构单元教学整体结构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板块一6~9的认识任务一6~9的认识海底世界多么丰富啊!请些海洋生物?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你是怎么数的?(出示教科书P34、P35主题图)活动1:观察和描述情有序观察。渗透热爱自然的思想。你可以涂一涂吗?哪些事物的数量?活动2:看图认数,找出量的事物。涂一涂点子图中的点子数。继续找表示数量的事物。象出数的过程,会用这四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意识。问题3:数一数,计数器上有几个珠子?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再拨一个是几个呢?也就是5添上1是几?6个再添几个是7个呢?继续添1个呢?8个再添1个呢?的操作中理解数序。4个数表示事步培养数感。问题4:借助直尺思考:6的相邻数是几和几呢?7什么是相邻数?活动4:观察直尺,理解5的后面是6,6的后面是7,7的后面是8,8的是7和9。的顺序。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任务二第几8、9这4个数的大小吗?自己是怎么比较的。大小关系。问题2:一共有几缸鱼?从左边数第7个鱼缸里有几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几个鱼缸?你能学着这样向同桌提出新的问题吗?活动2:借助鱼缸图,区和序数意义。目标2:借助鱼义的理解,发展数感。是什么样子的?都像生活中的什么?请大家跟着老4个数。活动3:学生观察范例,生的观察能力。任务三与合可以怎样分?什么?分,尝试发现规律。生对数学的积习数学的乐趣。问题2:在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活动2:发现有顺序地以成对写出分与合,方便又全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的分与合。问题3:完成教科书上的填空。填好后看有什么好下来?的方法,熟记6的组成。目标3: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及规律的主动性。问题4:7朵花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呢?活动4:学习认识7的分与合。有序地、不重不小,或一组变两组,3种方法都可以。生思维的条理应用规律的主动性。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任务四与合组,可以怎样分?活动1:学生自主探究8的分与合。生思维的条理应用规律的主动性。问题2:9个圆片或小棒分成两组,怎样才能又对又快地找到所有分法?活动2:不重不漏找到9的所有分法。目标2: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及规律的主动性。板块二6~9的任务五6和7的问题1:请大家观察,这两位同学在做什么?题图。习数学的兴趣。问题2:女生的算式5+1=6,男生的算式1+5=6。为什么同一幅图两人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两个算什么不同的地方?活动2:思考:观察的方列出的算式不一样。两三个数。两个加数交换了顺序,和不变。规律。示什么意思?目标3: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减法算式。问题4: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计算。减法。4+2=2+4=6-4=6-2=5+2=2+5=7-5=7-2=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样多。发现“图二式”3+3=6-3=任务六解决问题(1)问题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信息。察图形并理解内容。两个符号吗?你能看懂它思吗?借助手势,边模拟合起来的动作边理解记忆大括号的意义。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问题3:怎样解答呢?你能列出算式吗?和同桌说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活动3:列式解决问题。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问题4:式和算式中的数所表示的意思。察图画并理解内容,使学生认号的含义。发生了什么?解决呢?怎样列式呢?活动5:列式解决问题。正确的计算方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图,除了图案不同,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理解题意。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任务七8和9的问题1:看图中这些漂亮的花朵,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还记得我们之前学桌合作列出4道算式吗?“一图四式”。问题2:仔细观察,5+3=8,3+5=8,这两道加法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4道算式之间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如果给你3个吗?联系。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的合作意识。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活动3:探究8的算式。法的含义,培养应用意识。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问题4:根据小棒图,写出4道算式吧。看看这4道算式与哪个分合式有关呢?同桌一起整理和9有关的活动4:探究9的算式。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任务八解决问题(2)角,你都看到了什么?活动1:观察情境图。生学习兴趣。问题2:关于小鹿,你知道的呢?学信息。生运用数学知和能力。问题3:仔细观察,你还知道了什么?请你完整地说问题?提出问题。问题4:根据找到的数学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用减法呢?活动4:列式解决问题。生运用数学知和能力。问题5:我们一起检查一下计算是否正确。我们做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活动5:检查反思。生独立思考和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任务八解决问题(2)问题6:关于天鹅,你知道题?利用找到的两条相关算呢?几只的问题。生运用数学知和能力。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9-3=6(只)理解题意。意义。88-33=55(只)知道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和为什么前面两道题我们都加法计算?活动8:解决小蘑菇题。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板块三任务九10的认识流以下问题:几个同学。合起来是几个人?(3)在图上你还能找到用(4)10比9多几?10的基数含义。目标1:通过自主问题2:10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摆一摆。的基数含义。问题3:到大和从大到小。观察尺子上的0~10,你觉得哪个数比较特殊?它特殊在哪儿?活动3:认识数序,比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田字格,在左边格子写1,再在右边格子写0。活动4:写10。问题5:如果让你把10分样的两部分呢?请你用桌上的小学具摆一摆,填一填,和同桌说一说。在这几组组成中你觉得哪组最好记?有什么巧方法?组成。主探索,掌握10的组成。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任务十减法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活动1:学习9+1=10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出算式的结果的?算方法。用10的组成正确计算10的加减法。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吗?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问题4:自主学习。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对。3+=10-3= 10-=+6=10-=10-=5+5=10-5=活动4:自主探索10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任务十一根据你的发现,能不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的数学信息。养学生连续看能力。只小鸡,你能不能列式来回答这个问题呢?活动2:尝试列式解决能力。哪几部分组成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的意义。能力。算呢?活动4:理解运算顺序。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问题5:小鸡吃饱了,看看“原来……先……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题。鸡,你会列出算式吗?问题7:8-2-2,像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可以叫它连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如何计算呢?第一步算什含义。减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计算。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单元板块主要任务教师主要问题链学生主要活动评价目标任务十二问题1: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你观察并和同桌交流一下,看谁说的最完整。活动1:读出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察图画并理解内容。呢?请你尝试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活动2:尝试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实际情境中抽题的过程。算式最能表示出天鹅只数的变化呢?如何计算结果2呢?及算理。计算的意义。问题4:请你观察第二幅情景图,如果要求现在湖么列式呢?请独立完成。含义。计算的意义。活动5:独立计算加、减混合。目标5:掌握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10以合计算。6~9的认识教学目标写,同时会用这4个数表示物体的数量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经历认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建立数感。3.在学习中渗透热爱自然的思想和情感教育,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培养学生的渗透热爱自然的思想。1.你喜欢大海吗?海洋世界十丰富啊!请你观察教科书中有哪些海洋生物?2.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你是怎么数的?1.活动一:观察和描述情境图。出海洋生物的数量。(无序)右或从前往后的顺序数。(有序)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序观察,不漏。2.活动二:初步感知6~9的顺序。了一遍。预设2:6个再添上1个,就是7个。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会用这4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初步1.认识6~9的基数含义。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1.活动一:数数。海星等海洋生物的个数。预设2:数数时,学生可以尝试1个1个地数或2个2个地数。通过观察、使学生会用这4个数表顺序。2.出示计数器,拨珠提问。子?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再拨一个是几个呢?也就是5添上1是几?6个再添几个是7个呢?继续添1个?8个再添1个呢?问: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7去掉1是几?7添上1是几?9去掉1是几?2.活动二:通过拨珠活动,认识6~9的数序。预设1:学生边看教师操作,能够在添珠子和去掉珠子的操作中理解数序。流畅时,可与同桌合作,拨一桌,熟练数序。通过观察、使学生会用这2个数表示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3.出示直尺图,直观教学数序。哪位同学能指着尺子向同学们提出问题考考大家?呢?7的前面是?8和几相邻?9的前一个数是几?什么是相邻数?数序。面是几?理解。例,让学生模仿教师提问。预设4:相邻数的问题由教师提出,让学生先理解相邻的意思。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巩固0~9的数序。基数含义和序数含义,发展数感。进一步培养数感。1.基础练习题。按0~9的顺序连线。2.变式练习数一数,填一填。(1)一共有个水果。(2)从左边数,第个是,是第个;从右边数,第个是,是第个。3.提升练习数一数,填一填。1.基础练习预设:学生能够准确连线。2.变式练习预设1:学生能独立完成题目,且准确无误。预设2:需要教师帮助读题,并将关键字圈出。3.提升练习该没有难度,但在数小正方学具演示一下。………………深化对数的认识,发展数感。什么收获?交流收获。板书设计6~9的认识5添上1是(6)7的相邻数是(6)和(8)8的后面是(9)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2.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理解6、7、8、9的基数和序数的含义,会写这4个数,初步建立数感。3.培养学生有序看图、有序数数的意识,提高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难点:能够区分4个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教学准备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9以内的数,看着直尺,找到它们并指给同桌看吧。活动:回顾旧知。等活动比较数的大小。含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根据这些小方块的摆放,你能比的题。上一共有几缸鱼?从左边数第7个鱼缸里有几条鱼?有7条鱼的是第几个鱼缸?你能学着这样向同桌提出新的问题吗?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示范,尝试写出这4个数。1.活动一:比大小。学生先自己填一填,再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比的。预设1:我想到了尺子上这4个数的位置,我知道了它们的大小。预设2:我数的小方块的数量知道了它们的大小。2.活动二:说一说。预设1:学生能准确回答出老预设2:学生不能准确回答,教师可以适时指导方法,如好左和右,将难点拆解。预设3:和同桌仿照教师出的题互相提问,巩固序数意义。预设1:8的书写有点难度,师要适时点评,对写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作品展示,纠正,同时注意对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预设2:可以先利用课本描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巩固0~9的认识。数序知识,发展数感。进一步培养数感。1.基础练习题。2.变式练习别是几?3.提升练习优优可能摘了()个草莓。1.基础练习范,注意卷面整洁。2.变式练习预设1:学生能独立完成题目,且准确无误。预设2:需要教师帮助读题,并将关键字圈出。3.提升练习预设:学生可能会读不懂题且答案不唯一,要引导学生思考所有情况。发展数感。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预设1:我会比较大小了。板书设计5<67<86>58>76<78<97>69>8教学目标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分与合。2.在探索6、7的不同分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小组合作的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6、7的分与合。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教学准备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培养学生思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老师这里每组都是5个圆片,如果想把每组的5个圆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涂色,另一部分不涂色,那么可以怎样涂呢?同学们想到的4种涂法,就是5的组成。大家一起读一读吧。活动:复习旧知。地涂色,有的学生会从涂1个开始,依次增加,也有的从涂4个开始,依次减少。引导学生有序地涂色,不重不漏。经历动手实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思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的主动性。过程中,培养条理性及发动性。分与合。花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6的组成。完成课本上的填空。发现了什么。法。整理7的分与合。4.玩一玩对口诀的游戏。“我们两个合成6,我出2。”“我出4。”……1.活动一:分一分。预设1:个别学生会无序分。预设2:大多数同学会按照顺序分。2.活动二:6的组成。预设1:从6可以分成1和5开始,从小到大有序写出分,不重不漏。预设2:可以把两个不同数字的位置交换,这样记住一出分与合,方便又全面。3.活动三:7的分与合。预设1:根据探究6的分与漏地整理7的分与合。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或交换位置,3种方法都可以。4.活动四:玩游戏。预设:学生可能按顺序说已经掌握了,随机提问可以稍微慢一点。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组成。条理性及发动性。在活动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1.基础练习2题。2.变式练习开动小火车。(填数)(1)(2)3.提升练习剪一剪,填一填。一根彩带,每次剪下1段,剪6次能剪成段。1.基础练习预设1:学生能够根据熟记1题。预设2: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不理解题意的情况,老师可以先进行读题,带学生审题后,学生再独立完成。2.变式练习预设:学生完成填空的内容后,按照从大到小或从小到是否正确。3.提升练习适时指导审题方法,学生才生画图,帮助理解题意。组成。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组成。预设2:我记住了按照一定的顺序,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板书设计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8、9的分与合,加深对8、9的认识。2.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有序思考的能力。3.经历发现、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激发积极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8、9的分与合。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有序思考的能力。教学准备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激发积极学我们先来做个游戏,老师的袋子里有一些磁扣,你从袋子里任意拿出几个磁扣,只要你告诉我,你拿了几个,我马上就能说出袋子里还剩几个。你相信吗?8个磁扣,学习了8的分与合之后,你也能像老师一样说出袋子里磁扣的个数了。活动:玩一玩。预设:学生可能在两轮或三轮习活动,培养索的意识和有序思考的8的分与合。1.出示情境图。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我想把这8个圆片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呢?我再移动一个,这时分成了几和几呢?同学们,你们会按顺序分吗?请可以。1.活动一:分一分。学生按照顺序,分成了7和1,6和2,5和3……并将分完的结果整理记录。预设2:学生可以继续按照顺序分下去,也可以看到7和1,想到1和7,这样把剩余几组也整理出来。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习活动,培养索的意识和有序思考的9的分与合。索简单规律的过程,激发积极学习的兴趣。9的分与合。2.自主探究9的组成。请你再拿出1个圆片或1根小棒,摆一摆,分成两部分,并记录9的组成。3.你能有顺序地记住9的组成吗?谁来说说自己记忆的方法?4.玩一玩对口诀的游戏。“我们两个合成9,我出5。”“我出4。”……2.活动二:9的组成。边记录9的组成。3.活动三:记忆组成。预设: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只要描述完整,其余同学能够明白他的发言,就可以推广他的记忆方法。4.活动四:游戏。预设:学生可能按顺序说已经掌握了,随机提问可以稍微慢一点。9的分与合,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1.基础练习完成教科书P41页“做一做”。2.变式练习3.提升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基础练习预设:学生能够根据熟记的题。可能对横向的分合式有点陌生。2.变式练习预设:学生按顺序背诵较熟练,这样随机选取涂色的组合可能需要一点时间。3.提升练习预设:创新形式可能会有不指导。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与合,加深对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组成。预设2:我记住了所有的组成。板书设计6和7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联系的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2.通过操作和观察,在活动中发现“一图二式”和“一图四式”的一般规律,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3.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学重难点难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计算能力。教学准备圆片或小棒。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初步感受学快乐。请大家观察,这两位同学在做什么?今天就跟随这两名同学一起学习活动:读图。预设:图中的两名同学正在摆圆片列算式呢。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通过操作和观察,在活动般规律。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减法算式。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有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数,并说一说理解。在活动中发规律。1.一起读一读:女生的算式5+1=6,男生的算式1+5=6。请同学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同一幅图两人列出的算式不一样呢?两个算式有什么地方?加法算式。2.两位同学合作,列出两道减法算意思?3.摆一摆,填一填,说一说。1.活动一:想一想。样,所以两个人列出的不同的算式。预设2:两个算式中都有5、预设3:一个5+1,一个1+5,交换了顺序。2.活动二:两道减法算式。预设1:6-1=5,从6个圆片中去掉1个,还剩5个。预设2:6-5=1,从6个圆片中去掉5个,还剩1个。3.活动三:边摆边填空。预设1:学生在填空上没有什么难度,但是要和同桌说思。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得数是怎么来的。预设2:引导学生发现一句分与合可以解决4道算式。6可以分成4和2,4和2可法,这四道算式都能根据5得数。4.活动四:想一想。预设:学生发现这里只能写出两道算式,一道加法和一样多。4+2=2+4=6-4=6-2=5+2=2+5=7-5=7-2=式”吗?它有什么特殊情况吗?△△△△△△3+3=6-3=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巩固利用数的组成计算6、7的加减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理解和计算能力。1.基础练习完成教科书P44“做一做”。3+4=4+3=7-3=7-4=2.变式练习看谁先跑到终点。3.提升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6-4=36-2=+27-=2+7=77--=57--1.基础练习预设1:学生完成填空的同的意义。预设2:3和4可以组成7,式的得数。2.变式练习预设:在准确计算的情况下提高速度。借助口算卡片,练习口算。3.提升练习预设:灵活利用6和7的组成,准确填空。巩固学生计算能力。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预设1:我看到有的一幅图能列出四道算式,两道加法和两道减法算式。成,计算6、7的加减法了。板书设计6和7的加、减法5+1=66-1=51+5=66-5=1一图四式解决问题(1)教学目标1.学会观察图画并理解内容,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2.巩固7以内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3.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理解图意,并正确列出算式。难点: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读懂题意。教学准备主题图。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兔子先生一家,这天,兔爸爸和兔妈妈带着小兔子们到野外采蘑菇,还给我们出了道数学问题呢!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活动:观察情境图。预设:借助动态演示,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情境,激发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学会观察图学会观察图画并理解内容,使学生认问号的含义。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看懂它们在图中表示什么意思吗?示这是数学问题。两个组合在一起就表示“一共有多少?”。请你用3句话完整地说一说这副图中的数学问题。1.活动一:读图。预设:左边有4只兔子,右边有2只兔子。2.活动二:认识新符号。预设1:学生可能会知道问题,但是与主题图联系在一起,可能不能准确地说出问号表示的问题是什么。预设2:学生对大括号比较陌生。可以借助手势,边模忆大括号的意义。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观察图画并理解内容,使学生认问号的含义。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3.怎样解答呢?你能列出算式吗?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用加法计算?4.刚刚大家成功用加法解决了问什么?5.这道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请和同桌讨论一下:如何列式。6.对比以下这两幅图,除了图案不同,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在解决问题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的含义,求总计算。3.活动三:列式解决问题。用加法。预设2:学生不能准确表达思路时,教师可适时引导:求一共有几只,就要把两部分合起来。4.活动四:理解图意。预设1:一共有7只青蛙,所有信息表达出来,而不会说出图中的数学问题。预设2:学生可以用三句话上,说明是想问我们还剩几只青蛙。5.活动五:列式解决问题。预设1:学生准确列出算式7只里去掉跳走的2只,符合减法的意义。6.活动六:在对比中充分理解题意。预设1:相同之处都有大括号和问号。预设2:不同之处小兔子图是大括号加问号,表示一共号加7,表示一共有7只青蛙。一个是求总数,一个是求一部分。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巩固理解图力,巩固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能正确计算。巩固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表达能力。1.基础练习1.基础练习预设:学生能够准确填出算式。注意对比两道题,都是企鹅图,为什么列出来的算式不同,方法不同呢?适时小结:求总数用加法,部分。2.变式练习预设:学生通过这几道题的分析和对比,熟练用3句话说图意,根据图意选择正确的运算,列出算式。3.提升练习并能正确列式。一做”。原来有只,又跑来只。一共有几只?=(只)一共有只,走了一共有只,走了还剩几只?(只)=2.变式练习(1)(只)==(架)=(2)+=(只)+=(3)①(只)=(只)②3.提升练习=3.提升练习自编一道解决问题,用大括号和问号的方式表示。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巩固分析问的能力。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预设2:我知道大括号表示合知道了求总数用加法,求一部分用减法。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8和9的加、减法教学目标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运算能力。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难点: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这些同学在玩找朋友的游戏呢。你能帮他们找到好朋友吗?你是怎样快速找到的?活动:复习8、9的组成。预设1:学生找出1和7,2和6,3和5,4和4能组成8,他们是好朋友。预设2:1和8是能组成9的好朋友,2和7,3和6,4和5。也都是9的组成。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1.摆一摆,写一写。看图中这些漂亮的花朵,你能找到什么数学信息?还记得我们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和同桌合作列出4道算式吗?5+3=8预设2:另外三道算式是3+5=8,8-3=5,8-5=3。预设3:学生说减法算式表导。一共有8朵花,其中灰色花5朵,白花有几朵?之间的联系。2.仔细观察,5+3=8,3+5=8,这现?4道算式之间呢?它们之何1个算式,那么你能写出其余3个吗?2.活动二:预设1:相加的两个数都是样,都是8。预设2:我可以根据分与合来写,比如看到5+3=8,初步培养学力和运算能意识。4道算式的结果,也可以用自己还能写出8的哪些算式。5是其中的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3.活动三:找出8的算式。预设:学生先写出8的组成,然后依次写出4道算式。1+7=82+6=84+4=87+1=86+2=88-4=48-7=18-6=28-1=78-2=8-7=18-6=2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4.根据小棒图,写出4道算式吧。看看这4道算式与哪个分合式有关呢?同桌一起整理和9有关的加、减法算式。4.4.活动四:探究9的算式。预设:学生看小棒图写出四道算式。5+4=94+5=99-5=49-4=5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初步培养学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基础练习完成教科书P50“做一做”。7+1=7+2=8+1=1+7=2+7=1+8=8-1=9-2=9-1=8-7=9-7=9-8=2.变式练习用下面的数写出几道得数分别是8和9的算式。3.提升练习里最小可以填几?6<9-<46+>81.基础练习预设:完成计算后说一说自己是利用的哪句分合式。2.变式练习预设:先根据8、9的分与合挑出其中合适的数字卡片,如2和6可以组成8,2和7算式。3.提升练习预设:这道题学生找到一个或两个合适的数不难,但是要引导学生多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答案。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法了。预设2:我会“一图四式”。板书设计8和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2)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联系,会用8和9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2.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体会到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可以构成一个数学问题。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难点:根据已知量和问题之间的关系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教学准备主题图。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什么?森林中不仅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植物,还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活动:观察情境图。预设:学生会说有小鹿、天鹅、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会观察图画并理解内容,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他人合作交流1.现在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关于小鹿,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教师适时小结:图中的文字也会藏着很重要的数学信息,对于这种通过文字给出的信息就可以不用数了,这样不易出错。信息。预设2:有的学生是通过数一预设3:有的学生可能是发现了图中的文字信息。2.活动二:完整表述。预设:一共有9只小鹿,跑走了3只小鹿,还剩几只小鹿?3.活动三:列式解决问题。9-3=6(只)这道减法算式,也能准确表达出自己为什么用减法。预设2:学生不能准确表达思路时,教师可适时引导:9里面去掉3,用减法计算。4.活动四:检查反思。3只加上剩下的6只,合起来得到原来一共有9只小鹿。2.仔细观察,你还知道了什么?请你完整地说一说,关于小鹿我们知道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说给同桌听一听,看能不能完整表述题意。3.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呢?为什么用减法呢?4.我们一起检查一下计算是否正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掌握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计算。进一步掌握据已知条件和问题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5.关于天鹅,你知道了什么?能提相关的数学信息,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那你会解答吗?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5.活动五:解决天鹅的问题。预设1:学生能说出一共有剩几只?预设2:学生能准确列出算式8-3=5(只),也能说出用减法的原因,是知道了天鹅的总数,求一部分。预设3:主动检查计算是否正确。6.活动六:在对比中充分理解题意。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计算。7.活动七:解决小蘑菇问题。意:树根下有6个蘑菇,树根旁边有2个,一共有几个蘑菇?列出算式6+2=8。响,列出了减法算式。老师要适时引导:这道题是把两少,要用加法计算。88-356.对比小鹿和天鹅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只)=(只)9-3=6(只)7.关于小蘑菇你又知道什么?同桌说一说,算一算。为什么前面两道题我们都用减法计算,而这道题用加法计算?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理解并掌握系,会用8和正确地解决问题。1.基础练习=(个)=(只)=(只)2.变式练习看图列式计算。(1)冰山里还剩几只?=(只)(2)树后还藏着几人?=(人)=(3)一共有9只树上还剩几只?=(只)1.基础练习预设:学生能够准确填出算式。注意对比两道题,鸡蛋题用加法,而小鸡图要用减法计算。引导学生得出:求总数用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部部分。2.变式练习预设:学生通过这4道题的分析和对比,熟练用3句话说图意,根据图意选择正确的运算,列出算式。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他人合作交流的(4)原来一共有几只?=(只)3.提升练习(1)树上原来有个苹果,掉下来个,还剩几个?(2)他们一共钓了几条鱼?3.提升练习预设:找到相关的信息和问题,列出算式。巩固分析问的能力。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预设1:我知道了可以从文字中找信息。法,求一部分用减法。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一共有9只,跑走了3只,还剩几只? 9-3=6(只)知道总数和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学会数数、读数、写数,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序数和基数的含义,掌握10的组成,理解10个一是1个十。2.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10个一是1个十,10的组成。难点:熟记10的组成,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学的积极情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请大家听这样一个故事:《骄傲的9》。可是有一天,数字9发现它在这些来。为了帮助教育9,其他数字悄悄商量了好办法,让数字1站在9最瞧不起的数字0的左边,变成了一个新的数……想一想,数字1站在0的左边,变成了几?活动:在故事中初步认识10。索,使学生学1.出示情境图。(2)9个同学和1个老师合起来是几个人?2.10还能表示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适时小结:只要它们的数量是10,就可以用10来表示。1.活动一:在活动中认识10的基数含义。师合起来是10个人。预设3:同学们数到魔鬼鱼也是10条,可以用数字预设4:10比骄傲的9多1。2.活动二:找一找。预设:学生从教室里找到数量是10的事物。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理解10的基数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经历认数的过程,通过观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感。写数。索,掌握10的组成。3.认识10的数序。出示尺子:(1)请你将尺子的刻度补充完整。(2)请你按顺序读一读,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3)请比较91010>(4)观察尺子上的0~10,你觉得哪个数比较特殊?它特殊在哪儿?4.教学写10。在田字格中规范写10。同步讲子写1,再在右边格子写0。5.10的组成。如果让你把10分为两部分,可以分成哪样的两部分呢?请你填,和同桌说一说。在这几组组成中你觉得哪组最好记?有什么巧方法?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3.活动三:比大小。预设1:学生能准确填写尺子括号里的数。预设3:9<10都大。预设4:10比较特殊,它是由两个数字组成的。4.活动四:写10。预设:跟着老师的示范,在课5.活动五:巧记忆10的组成。预设1:学生边摆边写出所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这样的顺序汇报。还有的是9和1,1和9,8和2,2和8……这样一组一组地汇报。好记,还有觉得5和5好记,还有借助双手来记忆。可以和同桌玩一玩。将10的组成记忆熟练。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巩固10的组成记忆。数序。区分序数和基数的含义。1.基础练习完成教科书P55页“做一做”。2.变式练习一填。(1)与9相邻的数是()和()。(2)6前面第4个数是(),后面第4个数是()。3.提升练习(1)上面一共有()个数,最是()。(2)把它们按顺序排列:()>()>()>()>()。(3)从左边数,第3个数和第5个数合起来是()。(4)从右边数,10排第(),0排第()。1.基础练习预设:学生能够根据熟记的10的组成,快速找到一对一对的好朋友。2.变式练习预设:第(1)题很容易填写。第(2)中前面第4个数,后面第4个数,学生可能会找错,老师可以适时指导。3.提升练习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区分。可能需要教师读题,适时指做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感受学乐趣。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预设1:我知道了10的组成。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板书设计10的认识教学目标联系。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关于10的加、减法。难点:进一步理解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激发学生学兴趣。“凑十歌”吗?我们一起拍手说一说吧。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我们两个凑成十,我说2。”活动:复习10的组成。的组成,为10的加、减法打好基础。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发思维。法,进一步体进一步体会的联系。1.出示情境图。你能和同桌相互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1.活动一:学习9+1=10及相应加减法。预设1:有1个灰色圆,9个白色圆,合起来是10个圆。1+9=10预设2:有9个白色圆,1个灰色圆,合起来是10个圆。9+1=10预设3:有10个圆,拿走1的。10-1=9预设4:有10个圆,拿走9的。10-9=1果的?引导学生利用1和9组成10来进行计算。方法。预设1:学生可能会是根据点子图完成的计算。预设2:1和9,9和1都可以组成10。反过来,10可以分成1和9,也可以分成减法。你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吗?和同桌相互说一说。9和1。预设: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式,并说出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2和8组成10,写出1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2+8=1010-2=810-8=2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力,发展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上的填空,看谁做得又快又对。4.活动四:自主探究。预设1:根据3和7组成10,完成3+7=10及相应减法算式。预设2:根据4和6组成10,完成4+6=10及相应减法算式。预设3:根据5和5组成10,只能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867=+=10-867=+=10-1.基础练习2题。2430892.变式练习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1010=2+10-=3+4=1010=5+=1010=2+10-=33.提升练习(每个数只能用一次)=9+++=8=9+++1.基础练习预设:学生能够根据熟记的10的组成快速填充空格。2.变式练习预设:学生说得数之前先说一下运用的哪组分合,然后再说出方框里填的数。3.提升练习预设:引导学生关注每个数只能用一次这个限定条件,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数填写。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培养良好的同学们,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和过收获?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和过程,交流收获。法了。板书设计1+9=102+8=103+7=104+6=105+5=109+1=1010-1=98+2=1010-2=87+3=1010-3=76+4=1010-4=610-5=510-9=110-8=210-7=310-6=4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2.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通过教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计算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列式并能理解、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熟练的计算。教学准备主题图。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活动:观察主题图。体验数学与你平时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些预设1:我在家帮忙收拾餐桌。什么呢?大家都是热爱劳动的预设2:我在家扫地……好孩子!小明同学也是个爱劳生学习数学动的孩子,看,周日他来到农场的兴趣。一起去看看吧!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兴趣。理解连加、连减运算的意义。1.呈现情境图。的吗?根据你的发现,能不能提一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1.活动一:读图。8只小鸡。可以适时提醒小鸡是一起来的吗?引导学生把过程说清楚。预设2:原来有5只小鸡,先来了2只,又来了1只。预设3:一共有几只小鸡?2.活动二:列式。预设1:学生会列出5+2=7,7+1=8这样两个算式。预设2:学生会列出7+1=8这个算式。预设3:学生列出5+2+1=8这样的连加算式。3.活动三:对比理解。以看到连加算式更简洁。预设2:7+1=8这个算式没又来了1只小鸡这个过程。预设3:理解连加算式5+2+1的意义。2.尝试列式。题呢?式呢。3.理解连加算式的意义。地上的小鸡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要求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就是把原来的小鸡、的小鸡全部加起来。所以可以列出算式5+2+1,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的算式加在一起,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叫它连加算式。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续表目标落实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掌握运算顺进行计算。初步培养学生连续看图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兴趣。理解连减运掌握运算顺进行计算。4.理解计算算理。先算5+2,这是原来的5只小鸡加上第一次来的2只小第二步用7再加1得到8。4.活动四:理解运算顺序。预设:学生知道总数是8,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计算的过左到右的顺序计算。5.活动五:读图。预设1:学生能说出“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了2只小鸡,又跑了2只小鸡”。鸡说成4只。预设3:问题是“还剩几只小鸡呢?”6.活动六:尝试列式。识,列出8-2-2这道连减算式。7.活动七:理解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